1975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联合国大会第三十届会议闭幕
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反霸斗争取得新胜利
许多国家代表谴责苏联干涉安哥拉,呼吁各解放组织消除分歧共同对敌
新华社联合国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电 联合国大会第三十届会议十二月十七日晚正式闭幕。
在历时三个月的会议期间,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要求维护民族独立、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的呼声响彻会场内外。在一系列问题上第三世界国家同两个超级大国展开了激烈的、针锋相对的斗争,取得了新的胜利。
本届会议先后审议了一百二十多项议题,在辩论过程中许多中、小国家互相团结,共同斗争,戳穿和挫败了超级大国玩弄的阴谋和骗局。关于《在朝鲜把停战转变为持久和平、为促进朝鲜自主和平统一创造有利条件》这一议题的辩论和这项决议最后以五十四票对四十三票获得通过,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通过斗争,挫败了美国妄图使朝鲜分裂永久化、继续占领南朝鲜的阴谋。这是第三世界国家团结战斗的共同胜利。
会上,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再次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的支持和声援。在本届会议期间,大会通过了接纳新独立的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布亚新几内亚、科摩罗和苏里南六个国家为联合国会员国。它标志着反对殖民主义斗争不断取得胜利。许多国家的代表还在会上强烈谴责了新、老殖民主义的罪恶行径,揭露了南非和罗得西亚种族主义政权的罪恶统治,并且通过了谴责殖民主义、支持殖民地人民斗争的决议。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挑起并加剧安哥拉内战和它在非洲推行霸权主义的行径,使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认清了这个所谓“天然盟友”的丑恶嘴脸。会上,许多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谴责了苏联干涉安哥拉内部事务的行径,呼吁安哥拉的各个解放组织以安哥拉民族利益为重,以大局为重,团结起来,消除分歧,共同对敌,排除超级大国的插手和干涉,争取建立一个民族和睦、团结、统一和独立的安哥拉。
广大阿拉伯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还在会上谴责和揭露两个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争夺霸权;强烈谴责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的罪行;支持阿拉伯人民和巴勒斯坦人民收复被占领的土地和重返家园的斗争。会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代表应邀发言,他强烈谴责以色列和它的支持者的罪恶行径,表示巴勒斯坦人民将继续斗争直到胜利。
在裁军辩论中,许多国家对苏联贩卖的“裁军”骗局和它同另一个超级大国疯狂扩军竞赛,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苏联代表抛出左一个提案、右一个建议,引不起人们的兴趣,相反使大家更加认识到超级大国军备竞赛愈演愈烈、战争危险日益增长的严峻现实。在表决许多国家所支持的关于和平区、无核区等决议草案时,苏联代表却常常投弃权票,这就暴露了它口头上空喊裁军、实际上却在加紧扩军、妄图进行扩张和侵略的险恶用心。
会上,许多国家的代表主张审议联合国宪章。中小国家的代表要求在联合国内贯彻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坚决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苏联和另一个超级大国的代表却站在广大中小国家的对立面,反对和阻挠宪章的审议工作。由于许多国家的团结和斗争,会议最后通过了一项关于“联合国宪章和加强本组织作用”的决议,决定关于联合国宪章问题的特设委员会继续进行工作,挫败了超级大国的阴谋。整个会议的进程表明,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蓬勃发展、势不可当,而两个超级大国却愈来愈孤立,处于日暮途穷,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第6版()
专栏:

苏修是安哥拉内政的粗暴干涉者
戈振
葡萄牙在安哥拉殖民统治的结束,是安哥拉人民不屈不挠、长期斗争的胜利成果,也是非洲人民同仇敌忾、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正当安哥拉人民打碎了旧的殖民桎梏,扬眉吐气地站起来的时候,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与另一个超级大国争夺霸权,在非洲寻求新的战略据点,推行新殖民主义,把它的侵略魔爪伸向了安哥拉。
这个披着非洲人民“天然盟友”外衣的苏修叛徒集团,以民族解放运动的太上皇自居,根本不顾非洲统一组织的立场和安哥拉三个解放组织同葡萄牙政府达成的联合实现独立的协议,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加剧各解放组织之间的矛盾,蓄意制造分裂。这还不算,苏修还运送大量武器,支持一派,打击两派,从政治上、军事上和宣传上,对安哥拉加紧进行干涉和扩张,以致安哥拉的内战日益扩大和加剧。人所共见,苏修的粗暴干涉,使安哥拉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非洲的团结遭到空前严重的威胁。
苏修插手安哥拉的事实,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又一次暴露了它胃口很大、到处伸手、无孔不钻的社会帝国主义的真面目。恩格斯在揭露老沙皇时指出:“这个帝国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出……俄罗斯人的领土的野心。”新沙皇继承了老沙皇的衣钵,干出了老沙皇还没来得及干的丑事。这是它推行反革命全球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苏修插手安哥拉,其用意还在分化非洲国家,瓦解非洲人民的战斗团结,破坏非洲统一组织,妄图混水摸鱼,达到控制非洲和囊括非洲丰富战略资源的目的。苏修的这种险恶居心,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和人民的警惕和重视。
安哥拉各个解放组织之间有分歧是正常的,也是能够通过和平协商加以解决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促使他们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非洲统一组织对于反对葡萄牙殖民主义、开展武装斗争的安哥拉三个解放组织,都给予承认和支持,并严正地谴责了苏修霸权主义态度和扩张主义行径,提出了一系列积极的建议,为促进安哥拉的团结作了不懈的努力。非洲统一组织的这一严正立场和努力,完全符合安哥拉和非洲人民的利益,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高度赞赏和坚决支持。
安哥拉人民在那五百年反殖烽火和十多年武装搏斗中,多少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多少英雄赴汤蹈火、昼夜奋战。他们决不会允许把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葬送在口蜜腹剑的假朋友、真虎狼之口。安哥拉人民已通过英勇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老殖民主义的压迫和奴役,他们也一定能够总结经验教训,认清敌友,挫败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阴谋诡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胜利终将属于安哥拉人民。


第6版()
专栏:

日本社会舆论警惕苏联军事威胁
日本当局加强在北方的戒备,增强周围海峡防卫力量
据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八日电 随着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向太平洋和印度洋扩张军事力量,今年以来日本社会舆论越来越对苏联的军事威胁感到担心。
据统计,今年日本主要报刊上登载的有关苏联向远东扩张和讨论日本安全的报道和文章,其篇幅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三十。这些报刊指出,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吨位,已由一九六二年的五十万吨增加到目前的一百二十万吨,约为美国第七舰队的两倍。最近一年来,增加得尤为迅速。目前苏联在远东地区已经建立了一百多个空军基地,配置了约两千架飞机。特别是苏联在它长期霸占的日本北方四岛上建立的军事基地,与海参崴相呼应,构成了一个矛头指向美国、日本及亚洲各国的侵略基地网。日本报刊还指出,苏联的各型舰艇每年平均约有三百艘次通过宗谷、津轻和对马海峡;苏联的战略侦察机每年约有二百架次在日本列岛周围上空进行侦察活动,有时公然侵入日本领空进行侦察。日本防卫厅认为,“日本列岛已被列入了苏联空海军的威力行使圈内”。
据日本军事评论家们分析,在未来战争中,苏联太平洋舰队有两个战略目标:一个是利用潜艇发射的核弹头导弹,对美国西海岸和阿拉斯加地区的战略空军基地实施先发制人的袭击;另一个则是对石油等原料和资源高度依赖海外的日本海上运输航线实行军事威胁。
苏联对日本一直心怀叵测。去年,一个披着“远东部部长”外衣的苏联人曾到日本进行活动。有一次,这位“部长”酒醉后泄露了“天机”。他叫嚷:“苏联的政治方针的最重点,不消说是东京,其次就是北海道”。这个苏联人的“失言”,看来是有来头的。今年六月二十七日,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北海道稚内地区海岸监视队发现:苏联的登陆舰和护航舰等十三艘相继通过宗谷海峡,集结在距日本稚内市仅六十公里的萨哈林岛的阿尼瓦湾。随后,这些军舰分两次载着两千名苏联士兵由东向西驶经宗谷海峡。日本防卫厅判断:由海参崴启航的这支苏联舰队,在苏联的滨海地区,以“某国的某地区”为假想,进行了登陆演习。日本陆上自卫队北部方面队参谋长高田不二男在回顾这一段情况时说:“虽说这次是一次演习行动,但一想起来,就不禁令人担忧。”北部方面队司令仓重翼说:“我们在制定防卫计划时,要把北方的威胁放在心上。”
面对着来自北方的威胁,日本当局加强了戒备。日本把陆上自卫队的约三分之一的兵力配置在北海道地区,并不断增强日本周围海峡的防卫力量。今年十月,又把航空自卫队的第一个以新式战斗机为主力的飞行队配置在北海道的千岁基地,增强了对付空中入侵之敌的警戒和拦击力量。今年夏天举行的一次“联合指挥所”演习就是为对付设想中的“北方之敌”入侵而进行的。这次演习由日本本土对北方实施快速机动支援,协同进行反空降和抗登陆作战。
今天,如何对付苏联的威胁,已成为日本社会舆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日本经济界从确保进口资源的角度出发,已经同防卫厅一起研究了“苏伊士运河通航以后苏联舰队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活动和日本海上运输等的安全对策”。


第6版()
专栏:

肯尼亚和赞比亚报纸谴责超级大国干涉安哥拉
呼吁安哥拉各解放组织成立民族团结政府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八日讯 肯尼亚和赞比亚报纸继续谴责超级大国干涉安哥拉内政。
肯尼亚《民族日报》十二月十六日在题为《结束安哥拉战争》的社论中说,安哥拉问题“是非洲人的问题。必须尽一切努力寻找一个由非洲人来解决的办法。超级大国各支持一派,已经互相对峙。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如果安哥拉的领导人不立即注意要他们停战的呼吁,那么,结果受苦的将是他们和他们的国家。”
这家报纸的社论说:“这种局势持续越久,不仅在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安哥拉民族解放阵线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之间的分裂和憎恨越深,而且在它们各自的支持者之间的分裂和憎恨也会加深。”社论说:“时间不多了,但是停火还不晚。”
这家报纸在同一天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中说:“在注视当前世界新闻,特别是俄国在非洲的兴趣以后,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俄国梦想把非洲大陆变成殖民地。它用赠送礼物和提供武器的办法装扮成是帮助非洲国家的。”
这封来信说:“在安哥拉,他们在屠杀我们的兄弟,同时又声称他们是在帮助我们。一个真正的朋友不能象俄国人那样,把毒药给他的朋友来杀害自己有争执的兄弟姐妹。”
《赞比亚每日邮报》十二月十八日发表一篇评论,揭露苏联和美国向安哥拉输送金钱和武器是为了“维护他们的全球利益”。
评论说:“俄国人想进入安哥拉主要港口,以便他们在大西洋能够建立一个重要的立足点。”评论说:“另一方面,美国人判定,目前好望角的海路受到俄国人的威胁,而许多主要货物,其中包括那些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的大型油船,必须通过好望角到欧洲。”
评论最后说,要实现安哥拉的和平、团结和领土完整,只有由安哥拉的三个解放组织组成一个民族团结政府。


第6版()
专栏:国际知识

从一九七三年底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到现在已持续整两年。由于生产过剩和通货膨胀相交织,使资本主义国家不能采用以通货膨胀政策人为刺激经济的办法来缓和危机,所以这次危机特别严重。现在个别国家的工业生产虽然有点回升,但仍然很困难,面临着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众多的长期萧条的局面。一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则还在继续恶化。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仍然笼罩在深刻的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在垄断资本转嫁经济危机的重压下,劳动人民日益贫困,群众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西方国家工人掀起反对转嫁经济危机的斗争
美国:在垄断资本转嫁经济危机的重压下,美国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展开了以反对失业和解雇,要求获得工作和改善劳动条件为主要内容的斗争。今年上半年,美国钢铁、电气、成衣、通讯、邮电、货车司机、清洁等行业的工人,举行二千六百多次罢工,罢工人数达八十八万之多。十月份,美国各地又发生罢工六百八十八起。
在很多地方,在业者和失业者,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白人、黑人和少数民族,共同展开斗争,这反映了美国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互相支持、团结斗争的精神。
英国:英国工人抗议失业和物价上涨,不断举行罢工。十一月二十六日,英国两万多人在伦敦冒雨举行游行示威,抗议垄断资本家向工人转嫁经济危机。这天中午,来自各行业的工人、技师、新闻工作者、教师、学生以及地方政府的职员,从各地汇集到伦敦,他们举着写有“失业者为生活而斗争”、“维护工作权利”等标语牌和横幅,游行示威。
法国:九月二十三日,数千名劳动者在巴黎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要求就业和改善劳动条件。同一天,在马赛、波尔多、利布恩、普瓦蒂埃、格勒诺布尔、米卢兹等地也举行类似的示威。十二月二日,巴黎和法国大部分工业城市数以千计的劳动者又举行了五十多起示威游行,要求提高购买力和保障就业。
意大利:今年一月二十三日,意大利全国各行业一千四百万职工举行了全国性的罢工,“要求保障就业”、“增加工资”、“抗议法西斯分子的暴行”。之后罢工斗争连绵不断。十二月十二日,又有近千万劳动群众举行大规模罢工、示威游行和集会,要求就业和制订发展意大利南方的新政策。
西德:四月十八日,西德大众汽车公司所属的奥迪汽车厂七千名工人举行罢工和示威,抗议垄断资本家用关闭工厂来转嫁经济危机,要求保证就业。
西德广大人民深受通货膨胀之害。今年下半年,西德一些城市的市内公共交通票价又上涨百分之二十五。法兰克福市的公共交通票价甚至上涨百分之五十。科隆市居民为反对市内公共交通票价上涨,曾连续举行示威游行和抗议集会。
日本:日本劳动人民春季斗争遍及全国。三月十六日,来自千叶、神奈川、埼玉县和其他各地的日本工人和市民大约二十万人,在东京举行集会,反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要求保障工人的生活和权利。
十一月二十六日到三十日,日本铁路、邮电等国营企业工人为争取恢复工人罢工权利的全国性大罢工已取得第一阶段胜利。十二月一日斗争已进入第二阶段。这次罢工是战后日本国营企业工人举行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斗争表明日本政治、经济危机日益深化。(附图片)
日本劳动人民在东京集会,要求增加工资,反对资本家借口经济危机解雇工人,加强劳动强度。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美、英、法、西德、意大利、日本失业人数(万)国 名  1973年10月 1974年10月 1975年10月美 国  376.3  504.4  800.0英 国  53.72  64.34  116.54法 国  45.19  62.79  101.56西 德  26.70 67.20  106.13意大利  58.60  60.30  105.52(8月)日 本  53.00  75.00  141.30


第6版()
专栏:

美、英、法、西德、意大利、日本物价比一年前上涨情况(%)国 名 1972年10月 1973年10月 1974年10月 1975年10月美 国 3.4  7.9  12.0  7.6英 国 7.8  10.0  17.1  25.9法 国 6.6  8.0  14.9  10.2西 德 6.3  6.5  7.1  5.8意大利 7.0  11.1  24.3  12.1日 本 3.8  13.2  25.5  9.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