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医学院校要坚持开门办学办科研
湖北医学院生物病原学教研组
在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推动下,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我们生物病原学教研组,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教导,两年来,坚持开门办学、开门办科研,取得了一定成绩。
通过初步的实践,我们有如下几点体会。
为大多数人服务,是科研工作的方向
科学研究应该面向什么?为谁服务?从来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回顾解放以来,我们生物病原学教研组在科学研究方面,虽然坚持以防治血吸虫病为中心进行选题,但是,科学研究面向什么、为谁服务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一遇干扰就摇摆不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工人阶级进驻了上层建筑领域,批判了刘少奇、林彪所鼓吹的“读书做官”、下乡是“变相劳改”等谬论,开始从根本上端正了科学研究的方向。经过批林批孔和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我们对面向农村为贫下中农服务的方向,认识更为明确了。
一九七四年,我们根据中师班学习专业的特点,带领师生二十一人,深入重疫区阳新县排市区河北大队进行查病工作。这个队原是严重的血吸虫病疫区,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关怀下,经过多年防治,病情迅速下降,生产日益上升。一九七○年,该队基本消灭了钉螺。但由于采用常规粪便检查的单一方法诊断,漏检率较高,群众和血防干部迫切要求提高诊断血吸虫病的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除了严格对粪检操作规格的要求外,同时采用环卵沉淀试验、尾蚴膜、直肠镜检等几种方法综合检查。结果,比原来单用粪检一种方法检查出来的病人高出四倍。有些病人,十多年来没有查出,这次查了出来,得到了及时治疗。一九七五年六月,我们又到基本消灭钉螺的黄冈县长江公社前进大队,与地区防疫站联合举办“血吸虫病诊断学习班”,检查了两千多人次,查出率也比过去提高了很多。病人得到及时治疗,保护了劳动力。
事实说明,科研工作必须与查病治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
依靠群众,才能推动科研工作的发展
科学研究工作究竟依靠谁,是单纯依靠少数专家,还是依靠广大群众,实行群众与专家相结合,这是科研工作中两条路线斗争的又一个问题。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我们的科研是少数人搞、关门搞,结果是时间、物力用了不少,成果很小。事实教育我们,靠少数人搞科研是搞不出名堂的。周恩来总理在党的十大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二十多年来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本经验,就是依靠群众。”这次我们接受过去的教训,打破了在实验室由少数人关门搞科研的局面,开门办科研,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以工农兵学员与基层医务人员(包括赤脚医生)为主力,充分发挥专家的积极作用,共同讨论科研任务、科研设计和科研方法。工农兵学员和基层医务人员,有的来自工农业生产第一线,有的来自血防第一线,他们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旦掌握了科学技术,便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和才干,为科学工作做出成绩。在科研活动中,他们因陋就简,打破框框,克服种种困难,出色地完成查病任务。去年在阳新县普查时,血清诊断每人要作四份标本,需要一定量的血液。如果要从静脉取血,不适于现场普查的需要。经过大家讨论,采用三棱针在耳垂取血,很好地解决了取血问题。他们为了便利群众,在双抢前夕,经过细致的准备,到生产队进行直肠镜检工作,深受群众欢迎。在总结工作的过程中,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基本消灭钉螺的地区,他们能根据不同条件设计三、四种查病方案。这一切,充分说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科研成果要为防治血吸虫病服务
如何正确对待科研成果,过去我们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和锻炼,近几年来,在开门办科研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科研工作要为血防工作服务,不能为科研而科研。有了这种认识,工作就不同了。就以环卵沉淀试验来说,近年来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做了系统的研究,有的省曾广泛使用于现场查病。如果在过去,我们就不会再搞环卵沉淀试验的工作了。现在,我们考虑湖北血吸虫疫区大,感染人数多,基本消灭钉螺的区、县、社、队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湖北进行环卵试验,需要很好研究,因此我们选了环卵试验这个题目。事实说明,环卵试验具有特异性强,检出率高,方法简便等优点,易于在疫区推广。另一方面,有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如纯卵的分离和简化,反应物的标准及疗效考核等问题,都要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然后把自制的干卵用于实践,先在我们附属第二医院内科血吸虫病诊断室试验,累积一些感性认识。以后又到黄冈县试点进一步观察,同时肯定环卵试验在综合查病中的作用,推动了查病工作的开展。毛主席教导我们:“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又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科研成果必须受实践检验,并为防治血吸虫病服务,离开了防治工作的实践,科学研究就失去了意义。
深入实际,努力改造世界观
我组的教师多数是旧学校培养出来的,他们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正如毛主席说的:“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多数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开门办学、开门办科研,对教学、科研来说是一场革命。这次许多教师走出高楼深院,到工农群众中去,政治上接受再教育,业务上进行再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大家增强了战胜血吸虫病的信心。有些教师在解放前或解放初期到疫区搞过一些调查工作,对血吸虫病疫区的凄凉景象有很深的印象。可是七十年代的今天,他们再来到疫区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不论是阳新县排市区或是黄冈长江公社,一片片平展展的田地,一排排新村新房,到处呈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想想过去,比比今天,真是两个社会两重天。疫区面貌的大变化,疫区人民战天斗地的冲天干劲,使教师们深受教育。他们日夜奋战,不怕苦,不怕累,亲手为贫下中农淘大便,清洗粪具。有的教师推迟自身手术治疗,带病坚持工作,不论酷暑严寒或是半夜三更,孜孜不倦地编写教材,准备讲稿,统计资料,研究问题。他们的行动受到广大贫下中农和当地干部的好评。回校以后,贫下中农和基层医务人员还经常来信,鼓励他们继续前进。


第3版()
专栏:

吉林省扶余县大三家子公社深井大队赤脚医生刘漠被提拔为白城地区、县卫生局副局长以后,坚持深入基层,和贫下中农一起战斗在农村卫生革命第一线。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与贫下中农一起开展科研工作
药物研究所天麻栽培科研小组
我们药物研究所天麻栽培科研小组的同志,从一九五九年以来,先后到湖北、四川、陕西等药材主要产区,开展了“天麻由野生变人工栽培”的科学研究。十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指引下,我们和贫下中农共同实践,初步摸清了天麻生长发育与密环菌的关系及天麻繁殖规律,使天麻由野生变成了人工栽培,并获得了较大面积的增产。以后我们又试验成功了天麻的有性繁殖,并引至北京平原及低山区栽种成功。同时,我们所为寻找天麻代用品,又进一步开展了“密环菌发酵物代替天麻”的研究。经过试验和临床应用,已肯定密环菌可以代替天麻的作用,从而提供了一条把农田生产较为困难的药物转变为工业生产的新道路。
坚持深入农村进行科研,这是件新生事物。过去由于受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我们对下农村进行科研能不能做出成果来,思想上有怀疑。通过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和锻炼,批判了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我们逐步认识到:科研工作只有结合生产实际,才有生命力;只有深入到农村、基层去,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克服困难坚决下农村,有的同志还坚持在农村长期蹲点。
天麻是生长在大山区的。我们下去的第一课,就是向贫下中农学习怎样在山高、气候潮湿的条件下进行工作。我们克服了怕苦怕累的思想,学会了爬山,习惯了顶风冒雨地在密林中调查天麻的生长情况。在采挖野生天麻时,由于天麻大部分时间是在土里面长的,在地面上看不到它的痕迹。如果光靠我们几个科研人员,有时跑好几天,也挖不到一个天麻。我们就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和贫下中农一起调查,一起采挖。他们每到一个山坡,观察地形,看坡向,辨别树种,很快就能找到天麻分布的地方。同志们深有体会地说:“贫下中农是我们的好老师,广阔天地是我们学习的好课堂。”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贫下中农对发展药材生产,进行科学实验有很大的积极性。我们就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科学实验,充分发挥广大贫下中农在科学实验中的作用。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参加了“领导干部、药农、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实验小组,在天麻生产的关键季节,召开一些现场会,不定期举办短期学习班、训练班,向群众作宣传,使点上的试验成果,很快地推广到面上去。一九七三年,我们在陕西农村的一个试验点,试验了菌床栽培天麻的方法,当时群众看到效果好,立即培养了上千窝菌床,试栽的一百八十多斤种麻,经一年培育,收获了一千四百多斤,得到了较大面积的增产。我们坚持每搞一项试验,从开始到结束,都有群众参加,并发动群众认真总结经验,制定改进科学实验的具体规划和措施。
我们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过程中,不但向他们学习生产经验,依靠他们进行科学实验,更重要的是学习贫下中农的好思想、好品质,改造我们的世界观。毛主席说:“和工人农民交朋友,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也有一些人到工厂农村去,结果是有的有收获,有的就没有收获。这中间有一个立场问题或者态度问题,也就是世界观的问题。”我们在农村坚持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起初,大家感到不习惯。但是,我们看到贫下中农为社会主义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再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确实感到我们很缺乏贫下中农的思想感情,迫切需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努力改造世界观。在黄水农场蹲点的同志,主动地和贫下中农一起送公粮,每天往返一百五十多里路,一直坚持到送完公粮。有的同志还经常和贫下中农一起淘粪、挑肥。由于我们经常和贫下中农生活在一起,时间长了,我们逐渐从思想感情上和贫下中农接近了。这些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科研人员到农村去,到基层去,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贯彻执行毛主席“六·二六”指示的具体体现,是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措施,也是改造世界观,发展医药科研工作的必由之路。我们决心沿着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走下去,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争取新的胜利。


第3版()
专栏:

济南部队许多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派出大批医疗队
帮助驻地农村办好合作医疗
人民解放军济南部队许多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经常派出医疗队,深入驻地社队、海岛渔村,协助地方办好合作医疗,为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巩固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作出了贡献。
这一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活动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开始的。几年来,各医疗单位分别派出的医疗队已达一千四百多个。他们下到农村以后,在地方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热情宣传和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医疗卫生路线,发动群众深入批判刘少奇的修正主义医疗卫生路线和林彪一伙恶毒攻击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罪行,并且积极帮助培训赤脚医生,解决社队在办合作医疗中遇到的困难,使合作医疗越办越好。他们帮助三千九百多个生产大队建立了合作医疗,培训了七千六百多名赤脚医生。驻沿海地区的某部医院,坚持向海岛派出医疗队,使驻地社队和海岛渔村都办起了合作医疗,大大改善了海岛渔村的医疗卫生面貌。驻胶东半岛的某部医院,分期分批地对驻地附近七十多个生产大队的五百多名赤脚医生进行轮训,组织他们到医院实习进修,帮助他们建立“土药厂”,开展采集、种植、加工和应用中草药的活动,深受贫下中农欢迎。活跃在泰沂山区的某部医疗队,从一九七○年开始帮助山区社队办起了一批合作医疗后,又积极热情地做好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的工作。他们和社员群众一起,批判阶级敌人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攻击,大讲合作医疗的优越性,并且为每个大队培训了三至六名赤脚医生,建起了小型中药厂。目前,这些小药厂已能生产五十多种中药成药。
深入农村的部队医务工作者还遵照毛主席关于“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教导,同赤脚医生一起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讲究卫生的活动。在他们的帮助下,许多地区组织起了以贫下中农为骨干的爱国卫生队伍,建立了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某医院今年夏天以来,连续派了两批医疗队到山东省聊城地区,和群众一起修建道路,排除污水,改造了近二百口水井、三千六百多个厕所畜圈、四千多个鸡窝,不仅改变了村里的环境卫生,还为农业生产增加了肥源。
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胜利闭幕以后,济南部队许多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派往农村的医务工作人员,和社员群众一起认真学习会议精神,受到了极大鼓舞。有的和地方党委研究制订了卫生工作的规划,对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培训赤脚医生、消灭地方病、搞好计划生育等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有的还配合地方党委和医疗卫生部门,对当地的合作医疗的情况进行了检查,采取措施,有计划地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他们决心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搞好农村卫生革命,推动农业学大寨运动,做出新的贡献。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深入山区开展针麻甲状腺手术
广西百色地区医院在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教导,打破“坐堂等医”的旧习惯,积极组织针麻甲状腺手术队,走出医院大门,深入山区,开展针麻甲状腺手术,取得显著成绩。
甲状腺肿大,是百色地区边远山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患有甲状腺肿大的贫下中农得不到及时防治,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生产劳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医院开展对针麻甲状腺手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摸索了一些经验。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中,他们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对这项研究工作认真地进行总结。他们一致认为,针麻甲状腺手术研究工作过去一段时间步子迈得不大,主要原因是没有深入农村进行普查、治疗,而是“坐堂等医”。只有走出医院大门,把针麻甲状腺手术送到农村去,才能正确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卫生路线,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于是,这个医院先后组织了针麻甲状腺手术队走出大门,深入到凌云、田林、乐业三个县开展针麻甲状腺手术,受到当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针麻甲状腺手术队和基层卫生部门、基层卫生人员一起,深入社队,逐户诊查病人,请病人到县医院、公社卫生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队到凌云县以后,县委在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县卫生局还从县医院、公社卫生院抽出九名医务人员参加手术队,加强了手术队的力量。基层卫生部门的领导还主动同手术队的医务人员深入生产队做宣传工作,动员病人前来进行手术治疗。病人黄妈成,是城厢公社的女社员,今年五十多岁,患甲状腺囊肿已三十多年。由于囊肿压迫气管,她爬坡走路,参加生产劳动时,气喘很厉害,影响了生产。但她对手术治疗思想上有顾虑,怕出问题。手术队的一个医生和县医院的一个领导同志,亲自到这个社员家进行宣传动员,向她讲解手术的安全、可靠,使她消除了顾虑,到县医院施行手术。经过手术治疗,黄妈成已健康出院。这个手术队在一个月里共走了五个大队,施行针麻甲状腺手术二十八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手术队到乐业县以后,由于各级党组织和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他们在十二天内共施行了二十三例针麻甲状腺手术,效果很好。
在开展针麻甲状腺手术的过程中,手术队发扬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打破常规,因地制宜,克服设备差的困难,胆大心细,以高度的责任感为病人施行手术。按照常规,甲状腺手术病人,手术前要服两周的碘剂,使甲状腺变硬,手术后还要输液三至五天。这次手术队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采取了适合农村情况的措施。病人头天进院,他们就做好验血和尿常规检查,第二天就做手术。他们在手术操作时,耐心细致,严密谨慎。由于他们把革命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在手术的例数中没有出现渗血过多的情况,一般六天就可以拆线出院。手术队还打破医、护界限,实行医、护结合,发挥每个医务人员的积极作用。
手术队在开展针麻甲状腺手术过程中,还积极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传、帮、带,使他们逐步掌握针麻甲状腺手术技术。有一个公社卫生院的外科医生,经过手术队的热情帮助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了这一项手术技术,而且还单独进行了几例手术,效果良好。一个多月来,已有九名医务人员掌握了这门手术技术。手术队还在县办的赤脚医生学习班上,热情地传授防治甲状腺肿大的知识。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