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整个过渡时期存在着阶级矛盾、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两条道路斗争。忘记十几年来我党的这一条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就会要走到斜路上去。


第1版()
专栏:

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全国人民在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所取得的新胜利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七日讯 新闻公报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运动胜利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的大好形势下,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我国又成功地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工作正常。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全国人民在以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所取得的新胜利,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统一计划,大力协同,团结战斗,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又一新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从事研制、发射卫星的工人、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革命干部、民兵以及其他有关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第1版()
专栏:

在毛主席《七·二一指示》指引下
上海工人大学发展到一千二百多所
据新华社上海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电 在毛主席《七·二一指示》的指引下,上海七·二一工人大学这支教育革命的鲜花,到处盛开,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九六八年七月二十一日,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光辉指示发表了:“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毛主席的指示指引着教育革命的前进方向。两个月以后,上海机床厂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七·二一工人大学。这星星之火很快成了燎原之势,全市工交、财贸、文教、科技等战线七·二一工人大学蓬勃发展,茁壮成长。去年上半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发展到四十八所;今年上半年随着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的逐步深入,又发展到三百六十多所;现在,仅隔五个月,经过交流经验,相互促进,又迅猛发展到一千二百多所。现在在校工人学员近五万人。几年来已毕业学员近五千人。
由于七·二一工人大学越办越多,越办越好,上海工人技术队伍得到不断壮大,工人阶级在技术领域的领导力量不断加强。一些原来技术力量比较薄弱的工厂,办起七·二一工人大学以后,大大改变了面貌。一些原来技术力量较强的大厂,也因为有了工人大学生,进一步提高了工人技术人员在全厂技术队伍中的比重。上海的七·二一工人大学还办文科班,培养了一批工人理论队伍的骨干。
在举办七·二一工人大学的过程中,许多单位坚持教育革命方向,注意培养又红又专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他们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教育革命的一系列指示,批判刘少奇、林彪鼓吹的“智育第一”、“读书做官”、“知识私有”等修正主义黑货,认识到工人大学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最重要的是要把学员培养成为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战士。当工人学员一走进校门,学校领导就引导他们回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的情况。那时,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统治下,许多工农学生被排挤出大学校门之外,有的则中毒受害,“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回顾这些沉痛教训,许多工人学员坚定地表示,要把政治学习摆在第一位,要做又红又专,能文能武的新型劳动者。上海人民无线电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群众性的评教评学活动,由工人和师生一起,评教师是否按照毛主席的教育思想进行教学,评学员是否正确处理学政治与学技术的关系,保证了工人学员能够沿着又红又专的道路不断前进。
根据“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上海各七·二一工人大学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师生与工人群众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于学员来自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在党委一元化领导下实行开门办学,许多学校就办在厂里,使工人学员能够经常与工人战斗在一起,想工人所想,急国家所急。上海第二十五漂染厂工人大学在教学中,结合老厂技术改造,挑起了连续蒸呢机的试制任务。这种机器,过去被帝国主义国家吹得神乎其神,工人学员批判了“洋奴哲学”、“爬行主义”,边学科学知识,边攻技术难关,只用两个月就自行设计、试制成功一台具有先进水平的连续蒸呢机。
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七·二一工人大学就是好,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预期,在毛主席光辉的《七·二一指示》的指引下,七·二一工人大学必将更加蓬勃发展,更加光彩夺目。(附图片)
上海机床厂行车工王彩彩,从七·二一大学毕业后回到生产岗位上。她和老工人一起搞技术革新,为改善车间劳动条件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出了成绩。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小评论

“九斤老太”的秤
沙晴
在鲁迅的小说《风波》里,有一个人物叫九斤老太。她动不动就说:“一代不如一代!”当然,她有她的所谓道理:丈夫生下来时是九斤,儿子八斤,孙子七斤,曾孙女儿只有六斤了。这还不是“一代不如一代?”然而,七斤嫂不同意这种看法,她说:这话是怎么说,先前用的是“十四两”小秤,现在用的是“你家的”“私秤,加重秤,十八两秤”。这实在驳得好。如果用称曾孙女儿的秤去称曾祖,只有七斤;而用称曾祖的秤来称曾孙女儿,却有八斤。这样一算,“一代不如一代”的话就站不住脚了。
九斤老太是二十世纪初的人物,距今已有五十余年。可现在教育界的奇谈怪论,还学着九斤老太的腔调,说:现在大学的教育质量“不如过去的中技高”。据说是什么文化水平低了。
这就很清楚,原来他们单纯用文化水平来衡量教育质量。这是很错误的。各个阶级从来都把学校当作本阶级专政的工具,培养为本阶级服务的人。因此,总是把政治放在第一位。无产阶级的学校,应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资产阶级要学校成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替资产阶级训练恭顺的和能干的奴才”。按照这个标准,训练得好,教育质量高;训练不好,教育质量低。不过,他们不便于这样露骨地讲,总是欺骗人们说,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由此看来,现在教育界的奇谈怪论,不讲无产阶级政治,把文化水平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把资产阶级的秤接过来了。
对于不同的事物,对立的阶级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因为立场不同,标准不同。教育界的奇谈怪论用资产阶级的秤来称无产阶级教育的质量,怎么高得了呢?难怪他们要感叹“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了。这种感叹,正好从反面证明现在的教育质量不是低了,而是高了。在教育革命中,广大革命的学生,实行开门办学,以学为主,兼学别样。他们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学习社会主义文化,掌握对三大革命运动真正有用的知识。一代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正在成长。我们说:这样的教育质量好得很!
否定新事物,是为了抬出旧事物。九斤老太说“一代不如一代”,是想回到“曾祖”那个时代去;教育界的奇谈怪论说现在的教育质量低,是为了把教育“扭”回到文化大革命前的老路上去,“扭”回到修正主义路线上去,重新让资产阶级专无产阶级的政。这是绝不能容许的。
我们同教育界奇谈怪论辩论的是两条路线斗争的大是大非问题,一定要辩论清楚。


第1版()
专栏:

为农业学大寨服务 为建设新农村出力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城分校越办越好
据新华社南昌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七日电 中共南城县委加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城分校的领导,使分校沿着毛主席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给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一封信即《七·三○指示》的方向前进,越办越好。
南城县是江西省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先进县。几年来,县委在领导建设大寨县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发挥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南城分校的作用。一九七三年,他们对分校历届毕业生的情况作了调查。这些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农村基层社、队,直接为农业学大寨服务,不少人作出了显著成绩和贡献。经调查的一千三百多人中,有七十四人在农业第一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八百多人加入了共青团,有八十多人被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还有一百六十多人被评为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通过这次调查,县委更加认识到办好共大分校意义十分重大,它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有利于实现劳动人民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县委进一步加强了对分校的领导,专门成立有农、林、商业等部门同志参加的共大分校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经常带领小组成员到分校作报告、讲课。县委在各种会议上宣传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宣传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优越性,使全县出现了各行各业关心共大教育革命的新气象。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有一段时间,一股歪风刮进共大南城分校,说什么“共大要靠办工厂赚钱,才能实现自给”。在这个歪风的影响下,分校忙于筹划招工人办工厂。县委便发动全校师生开展辩论,弄清什么是共大办学的正确方向。全校师生学习了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心明眼亮。他们说:我们共大实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这个工就是农业、林业、牧业这一类的工,学就是农、林、牧这一类的学,目的是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如果背离这个办学方向,丢掉这个根本,只抓办工厂赚钱,就会走到修正主义的邪路上去。师生们经过辩论,明确了方向,振奋了革命精神,决心加快建设农、林、牧教学基地,把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新体制建立起来。三百多名师生发扬大寨精神,苦战三个冬春,结合教学,改造了三百亩低产田,使今年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一千二百多斤;开荒三百多亩,种上了油料作物和五千多棵柑桔,培育了几十亩树苗;对一百五十亩茶叶、四千多棵板栗树、三百多棵油茶树进行了管理;还饲养了二百多头猪,办起了小型农机厂,使农林牧的教学、生产、科研基地初具规模。学员们在这些三结合的基地上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既培养了人材,又创造了物质财富。去年毕业的二百六十多名学员,学农爱农,立志务农,都愉快地回到了农村。学校已连续三年基本实现粮、油、肉、菜、经费五自给。
南城县委在加强对共大分校的领导中,强调要坚持开门办学,教学为农村三大革命运动服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以后,县委书记从北京回县的第二天,就来到共大南城分校,亲自给师生传达会议精神和县委的部署,向学校提出新的任务,把全校师生组织到全县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来。分校组织农业机械学科的学员们深入到山区公社,一边帮助社、队修理农机具,一边进行调查。农机战线上的两条路线斗争和山区贫下中农渴望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感情,使学员们深受教育,更加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他们专设了义务修理农机具的业务,为集体服务随叫随到,大大方便了农村社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