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配合解放军战士,同学校的学生、教员、工人中决心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积极分子实行革命的三结合。工人宣传队要在学校中长期留下去,参加学校中全部斗、批、改任务,并且永远领导学校。


第1版()
专栏:

办好社会主义工科大学
——同济大学“五·七”公社三结合办学的调查
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是由上海同济大学、上海建筑工程局、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共同创办的一个“三结合”的教育革命试点单位。从一九六七年十月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诞生以来,“五·七”公社坚定地走毛主席《五·七指示》的道路,努力实践毛主席的教育思想,对旧的教育制度、教育方针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办好社会主义工科大学取得了初步的但又是重要的经验。
“实现无产阶级教育革命,必须有工人阶级领导,必须有工人群众参加”。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实行学校、施工单位、设计部门“三结合”办学,是一种新的办学体制。它确立了工人阶级对教育革命的领导,改变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五·七”公社成立统一的党委。党委成员中有建筑公司的工人和工人干部、解放军干部、工农兵学员(以上占大多数),还有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工业建筑设计院也有一名党委成员参加“五·七”公社革委会。公社党委对教育革命、设计施工实行一元化领导。
同济大学“五·七”公社依靠工人阶级办学,不断扩大参加“三结合”办学的工人队伍。第二建筑公司开始有两个工程队参加,后来扩大到十三个工程队(站)都参加。全公司四千五百多名工人成了“三结合”办学的坚强后盾。二公司还专门派出一支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在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配合下,同师生一起搞好斗、批、改,在学校中长期留下来,牢固占领教育阵地。工宣队员三年左右轮换一次。全公司的工人队伍则是一支“不脱产的工宣队”,他们不只是生产者,也是上层建筑领域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很早就参加“五·七”公社教育革命试点的二○七工程队,队里建立了教育革命领导小组,全队三百六十多名工人很关心和支持教育革命,八年来先后同二百二十多名学生和五十多名教师一起承担教育革命的光荣任务,平均每年带着师生到二十多个工地进行现场教学,在他们当中涌现出了有四十多名老工人、班组长、党团员为骨干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积极分子。
“三结合”办学,使一支由工人、设计人员和原有教师“三结合”的教师队伍迅速建立,不断壮大。二公司先后挑选了一百多名富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担任兼职教师,还选送一批优秀工人、施工员,轮流到学校担任专职教师。现有的十一名专职工人教师(其中三名是第五建筑工程公司选派的),分别参加了“五·七”公社的教育革命组、教材编写组、设计组、结构实验室和各年级教研组的工作,他们既是教师,又是这些组、室的领导骨干。设计院也经常派十名左右有经验的设计人员,到“五·七”公社担任教师。学校的原有教师分期分批到工人群众中去锻炼,其中已有二十多名教师先后担任过工程队的施工员、技术员和领导成员,在实际工作中接触工人群众,改造世界观,提高业务水平。经过不断努力,这支“三结合”的教师队伍,逐步适应了办好社会主义工科大学的需要。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同济大学“五·七”公社这个新生事物的成长,经历了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因为有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有工人阶级的领导优势,所以每场重大斗争,他们都击退了那种妄图扭转教育革命方向,否定教育革命成果的资产阶级思潮,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一九六八年下半年,正当师生们在施工现场办学,教育革命搞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有人却吹起一股“收兵回营”的冷风,主张把“五·七”公社撤回学校。工人和师生们联系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旧同济大学的历史,批判了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坚决顶住了这股“收兵回营”风,坚持了开门办学的正确方向。一九六九年,他们前进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师生们随同工程队开到皖南山区的一个建设工地。就在这里,同济大学“五·七”公社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招收了第一批学员,办了工农试点班。工农学员自豪地说:我们上的是“山沟大学”,走的是工人阶级自己的办学道路!
然而,斗争并没有就此结束。那些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人总想开倒车,走老路,又说什么“工地只有生产的气氛,没有读书的环境,不象个大学的样子”。针对这种奇谈怪论,师生们展开了一场辩论,大讲“三结合”办学的优越性,大揭关门办学的危害性,大批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批资产阶级办学的“样子观”,明确了新型工科大学和旧工科大学的原则区别。建筑工人也参加了这场大辩论。他们旗帜鲜明,说:“革旧教育的命,我们欢迎,想拆‘五·七’公社的台,我们坚决不答应!”一场大辩论后,“五·七”公社更加发展壮大了。
就是在这样一场又一场的斗争中,同济大学“五·七”公社不断清除那些反映旧教育制度的旧思想,划清两条路线的界限,使“三结合”办学的教育革命迈开了更坚实的步伐。
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党委依靠工人阶级,实行“三结合”办学,使学校教育同三大革命运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师生们把阶级斗争作为一门主课。他们经常同工人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一起批判修正主义,批判资产阶级,积极参加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战斗。他们和工人一起,同举“鞍钢宪法”红旗,同走工业学大庆的道路,同沾一身泥、同流一身汗。工人们经常对学员进行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帮助学员正确处理红与专、理论与实践、“上、管、改”与改造主观世界等关系问题,树立先进典型,总结历史经验,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从历次斗争中,学员们认识到,修正主义仍然是当前教育战线的主要危险。他们不断地提高识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自觉地投入教育领域的两条路线斗争。一九七二年,有些人打着“关心教育质量”的幌子,企图扭转教育革命方向,说什么“结合典型工程组织教学降低了教育质量”。工农兵学员们用大量事实批驳了资产阶级的“质量观”,而且以战斗的实际行动回击那种诬蔑工农兵学员质量低的论调。有三十二名学员暑假放弃休息,主动为工厂、部队完成了八项工程设计,建筑面积近五千平方米;其中八名学员还为一家造纸厂设计了一个结构复杂的二层打浆车间。这个造纸厂的负责人称赞说:“八名学员用二十多天时间,完成这样一个结构复杂的设计,使我们看到了教育革命的成果,这是旧大学根本做不到的。”
正是“三结合”办学的新体制,为工农兵学员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济大学“五·七”公社按照“实践——认识——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组织教学,实行教学、施工、设计三结合。在三年学习期间,每届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工人、设计人员结合起来,参加一两幢房子的施工,进行三、四幢房子的设计,然后学习组织施工的全过程,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各门业务课程的教学,都结合典型工程的施工与设计实践进行,在实践的基础上着重向理论方面学习。建筑公司为师生们提供实践基地,工地上到处是不挂名的工人教员,设计院提供设计任务,并有设计人员轮流参加教学活动。他们按照实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程序,把专业课和部分基础课、技术基础课有机地组合起来,逐步建立了一个新的教材体系。如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把原来二十门专业课和技术基础课精简组合成五门主要课程,即“房屋建筑工程基本知识”、“房屋结构基本构件计算”、“民用房屋设计与施工”、“单层厂房设计与施工”、“多层框架设计与计算”,另外还有一些专题课。这个新的教材体系,既缩短了学时,减轻了学员负担,又有利于学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学到真正本领,增长了才干。
八年来,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师生结合教学,共为国家设计了一百六十项工程,建筑面积达二十八万五千平方米,其中重点工程有三十项。同时,他们还完成了滑升模板、升板、一百吨米塔式吊车、构件抗剪等二十多个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项目,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贡献。
八年来,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已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六批共六百八十七名毕业生,他们分配到全国各地以后,普遍受到欢迎。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政治上和业务上的骨干。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根本不要什么“描图”“见习”的阶段,一般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能完成六、七项工程,七、八千平方米的设计任务。有些毕业生还进行了烟囱、筒仓、电视塔等比较复杂的特种结构的设计计算。有的还进行了科学研究,总结编写出《液压滑升模板设计与施工》等有价值的教材。
分配在北京某个设计单位的小王,在承担一项设计任务时,建设单位个别领导讲阔气,对小王说:“我们有的是钱,你放开手搞好了!”但小王坚持党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方针政策,进行调查研究,不该搞的东西坚决不搞,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做到凡是需要的就认真设计,不需要的则一根线也不加,并以具体事实说服了建设单位,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投资。更加可贵的是,“五·七”公社毕业生能够同修正主义、资产阶级的习惯势力作斗争,冲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技术垄断,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有个毕业生分配在某市一个设计院工作,一次,有套重点工程的基础施工图经过讨论后需要修改,但原设计人员却思想不通,情绪抵触。而工程又急需上马,施工人员心急火燎,一天催几次,那个设计人员仍然按兵不动。这个毕业生看到这种情况,感到这是知识分子以知识为资本,向我们无产阶级示威,当领导上决定让这个毕业生参加修改时,他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日夜苦干,计算特别认真,线条特别分明,字体特别端正。这使那个设计人员深受教育,就同这个毕业生一起投入了改图的战斗,按期完成了任务。
同旧同济大学的毕业生相比,“五·七”公社的毕业生还打破了只想当设计员,不愿当施工员的资产阶级法权观念。他们能上能下,能文能武,主动要求到施工第一线参加战斗。有的毕业生负责上海市体育馆比赛馆的后期施工管理工作,搞得井井有条,受到了工人群众的称赞。
同济大学“五·七”公社八年来的实践证明,“三结合”办学加强了无产阶级在教育领域里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办好社会主义工科大学,大量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一条有效途径。今天,“五·七”公社广大干部和师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引导下,坚决批判否定教育革命成果的错误思潮,正满怀革命豪情,阔步前进在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大道上。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1版()
专栏:

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大寨大队今年农林牧副全面丰收
干部社员决心把胜利作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永不满足永不停顿
新华社太原一九七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电 在深入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热潮中,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传来了胜利捷报:一九七五年农、林、牧、副各业获得全面丰收。全大队粮食总产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五;平均亩产达到一千一百斤,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二。林、牧、副的收入也比去年大大增加。
最近,在大寨大队召开了“再大批再大干的新进军、攀登继续革命新高峰”的动员大会。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向全体社员说,今年是大寨大队的农业生产在合作化以后的连续第二十三个丰收年,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第十个丰收年。
今年开春以来,大寨大队党支部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并且引导全体干部和社员认真分析大寨大队解放以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历程,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件事一件事地回顾大寨的斗争史,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重新总结大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断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大办社会主义农业的经验,使大家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大寨二十多年的斗争历史证明,敢揭敢斗就前进,不揭不斗要变修。因此,他们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高度,进一步揭露继续革命中的新矛盾,寻找前进路上的新问题,以新的思想,新的姿态,新的措施,迎接了一九七五年的新战斗。今年六月,虎头山上的庄稼大部长得齐刷刷、匀称称,但有一些地块庄稼高低不齐,有的甚至严重缺苗断垄。大寨党支部从生产上的问题看到了思想上的斗争,认识到:苗不齐,反映了心不齐;生产上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找原因。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干部和社员群众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又一次开展了对资产阶级的大批判,找到了继续革命的差距,团结一致,加强管理,促使农作物正常生长。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中,大寨大队党支部坚持对干部和社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引导大家不断克服因循守旧思想,实行科学种田,提高生产水平。今年春耕时,虎头山上刮着呼呼的旱风,有的社员建议,加强保墒措施,准备同旱灾斗争。但个别干部却因循守旧,想靠老经验办事。春播时,既没有在大面积土地上采取浅耕保墒措施,小苗出土后,又有靠天等雨思想,没有发扬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及时移苗,造成了大片谷地缺苗。党支部从生产问题上,分析研究了干部思想上的问题。党支部成员认真做了自我批评,并带领群众担水移苗,增施肥料,加强管理,为夺取农业丰收打下了基础。大寨党支部学理论,评《水浒》,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使大队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的革命团结进一步加强。当郭凤莲、贾存锁这些新干部破除迷信承担播种任务时,有的人说长道短,支部的老支委就积极站出来,给她们撑腰。当部分地里发现缺苗现象时,有的人又吹冷风,说闲话,老干部又主动承担了责任。老干部热心帮,新干部大胆干,齐心协力,共同夺取革命和生产的新胜利。
今年,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全大队四百五十多名社员,一心一意学马列主义,批修正主义,斗资本主义,干社会主义。特别是被称为“半边天”的女社员们,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批修正主义打头阵,批资本主义敢冲锋,在夺得今年大丰收的斗争中,她们勇敢承担了田间劳动的主要任务,流了大汗,出了大力。
大寨党支部总是把胜利作为继续前进的新起点,永不满足,永不停顿。秋收以来,在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又提出了“全国学大寨,普及大寨县,大寨怎么办”的问题,发动全体贫下中农和社员,深入讨论,人人回答。接着又开展了“怎样当好大寨人”的大讨论,认真讨论了这样四个问题:在胜利的大好形势下,党的基本路线是不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是不是发扬光大了?干社会主义的决心是不是更坚定了?继续革命的步子是不是更大了?这场大讨论,把广大群众进一步发动起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秋收刚开始,就在赵背峪沟打响搬山填沟造平原的新战斗,这个工程还没结束,合作沟上游的搬山造平原工程又揭开了序幕。现在,大寨党支部又在规划新工程。他们豪迈地说:“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大,搬倒八道梁,填平七条沟,让拖拉机开进每一块大寨田,让清水浇灌每一块小平原。”(附图片)
大寨大队秋粮丰收。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中国科技大学首届工农兵学员毕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届工农兵学员五百二十五人,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在最近毕业,即将回到生产实践中去。
这届工农兵学员从一九七二年入学后,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中国科技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在教育革命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他们认真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普遍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深入批判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分清路线是非,明确学习目的,上好阶级斗争这门主课,觉悟不断提高。他们来自工农,不忘工农,来自实践,不脱离实践,经常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开门办学。许多学员还利用假期回到原所在的工厂、农村参加劳动,始终保持工农兵的本色。不少学员在学习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
这批工农兵学员树立雄心壮志,为革命而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掌握了一定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实践中,他们在有关单位的协助和工人、教师、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努力把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去,完成了二百四十多项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任务,其中如“变压器最优设计”、“测震数字钟”、“水质、离子测定仪”、“催化点火”、“集成化十五通道微秒测量仪”、“激光瓦斯报警实验装置”等近百项达到先进水平,有一百六十多项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已经或即将应用于生产建设。
最近,全体毕业学员正在进一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以饱满的革命热情迎接新的战斗任务。许多学员坚决表示:一切听从党调动!他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地球物理专业毕业学员韩守琦,多次申请到西藏高原去工作,已经得到校党委的批准。
(据新华社)


第1版()
专栏:

大专院校毕业生主动到西藏参加建设
西藏自治区党委正在作统筹安排 已抵拉萨的九名工农兵学员受到欢迎
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上海第二医学院和辽宁省大连工学院毕业的九名工农兵学员,满怀革命豪情,主动要求到西藏参加边疆建设,最近已经到达拉萨,受到西藏自治区各级党委和翻身农奴的热烈欢迎。
上海第二医学院医疗系应届毕业生谢白羚、李克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和水利系应届毕业生马万力、赵颖、王乐平、初学锋、吴南聪、姜思平、许景岐等九人,都是共产党员。他们在一九六八年前后,积极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从城市到了农村和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农村的三大革命运动。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他们虚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努力改造世界观,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一九七二年分别被所在地区的群众推荐上了大学。在三年多的学习时间里,他们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积极参加教育革命和各项政治活动,努力为革命钻研业务知识,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运动中,他们的思想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决心在毕业后用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教育革命的成果。在毕业分配时,他们自愿提出要到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的西藏,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这九位同志一到拉萨,就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适应西藏的生活环境。为了更好地为藏族人民服务,他们还抓紧时间学习藏语藏文。在奔赴农村、牧区新的战斗岗位时,他们表示要虚心学习早期进藏的革命老同志的艰苦奋斗精神,扎根西藏为百万翻身农奴服务一辈子。
大专院校毕业的工农兵学员,自愿到西藏高原这样艰苦的地方参加建设,是教育革命的一个成果,是教育战线的新气象。最近,西藏自治区有关部门还继续接到一些内地工农兵学员的来信,他们满怀着雄心壮志,坚决要求毕业后到西藏参加革命和建设。他们中有的经组织批准,已经离开学校,正在进藏途中。有的多次写信没有得到答复,又打电报来催促。青年们这种高涨的革命热情,使西藏广大干部和翻身农奴深受感动和鼓舞。西藏自治区党委正根据革命的需要,作出统筹安排。对于已经批准进藏的,党组织都将根据其专业特长,予以具体妥善地安排,使他们能够在西藏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据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