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哈萨克族的北京姑娘
美丽辽阔的新疆开坎旗草原,广泛传颂着一个“哈萨克族的北京姑娘”的动人故事。许多兄弟民族的牧民们,都称她是草原上“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者”,“架设民族团结‘金桥’的好青年”。
在这里,我们就来介绍这个动人的故事……
开坎旗草原的第一个大学生
一九六九年秋天,天山北麓的开坎旗草原欢腾了,哈萨克族牧民在纷纷议论:
有的说: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一名女大学生,主动要求来乌苏县高潮公社牧业大队安家落户啦!
有的说:这姑娘有志气!她是来我们哈萨克族草原的第一个大学生,这是文化大革命的新事儿!
还有的说:听说她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是大学讲师,她来了,咱们可要帮着她把翅膀练硬。
人们正议论之间,只见远处,在洒满阳光的大道上,一位女青年,包着头巾,扎着皮带,骑着骏马,飞驰而来。
这青年,叫李之清。还在大学读书时,她就憧憬着草原兄弟民族的放牧生活。经过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她决心沿着毛主席指引的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到底,到新疆去,和那里的兄弟民族一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愿望实现了。一九六八年,她满怀豪情,来到新疆。在军垦农场劳动锻炼时,她曾赶着羊群到了水草丰美的开坎旗草原,看到了毡房点点,畜群如云的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壮丽景象,听到了哈萨克族牧民讲述草原悲惨的过去、幸福的今天;她也看到,由于技术力量的缺乏,这里畜牧业发展的步伐还赶不上祖国形势的发展。所有这些,使小李心潮奔腾不止: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为了改变农村、牧区的落后面貌,缩小三大差别,为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现在劳动锻炼快要结束,我不能只坐在研究机关,应该到牧民中去,为发展畜牧业生产,增进民族团结奋斗一辈子!她的要求得到了党组织的批准。
骑在马上的小李,回想起这段经历,再看看高潮公社已从绿树中露出屋顶,连连挥鞭催马,来到载歌载舞欢迎她的哈萨克族牧民中间。
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者
小李刚来那年,住房还没修好,就住在配种站的小土屋里。后来又搬进地窝里住。生活上,哈萨克族牧民以肉食为主,没有蔬菜。还有,草原上就她这么个汉族姑娘,语言也是很大障碍。于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摆在她的面前:要想在草原扎根,就要改变过去的生活习惯,还要迅速学会民族语言!所有这些,对从小生活在楼庭深院的知识分子家庭的小李,是多么严峻的考验!
然而,小李却认为:有困难更好,困难可以把思想磨得锐利!每天,她如饥似渴地从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中,从广大贫下中牧的高贵品质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和战胜困难的精神力量。
一天,大雨瓢泼。小李住的地窝子,屋顶漏雨,外面的水也往里面哗哗流。就在这时,哈萨克族老贫牧、共产党员乔夏依,顾不得收拾自己漏雨的毡房,立即骑上快马,冒雨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帮小李把水掏干,收拾好屋子。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草原生活虽然艰苦,比起旧社会要好千万倍。再说,风雪草原出骏马,艰苦环境锻炼人哪!”
不久,另一件事情又使她受到很大的教育。羊群转场时,老贫牧哈孜正患病。可他想到另外两个牧工不熟悉草场情况,硬是拒绝领导的劝告,奋不顾身赶着羊群转场,在转场路上英勇牺牲。李之清知道后,十分感动,噙着热泪坚定表示:牧民为了革命,死都不怕,我还能怕困难么!
就这样,李之清在党组织和贫下中牧的教育下,以顽强的意志搏击着一个个困难奋勇前进。
她热情培训两个哈萨克族小伙子学习大小牲畜的人工采精、授精的技术,使他们尽快独立工作。并且打破这里妇女不搞牲畜配种工作的旧习惯,积极钻研,热情推广新方法。一次,有七匹膘肥体壮的适龄母马,屡配不孕。有人说得了“不育症”,准备淘汰。可小李白天黑夜观察马情,认真检查,终于摸索到马的异常排卵情况,及时进行人工授精,使这几匹马都怀胎产驹了。
她还在风里,雨里,泥里,雪里,啃着干粮,喝着雪水,虚心向牧民学习放牧。一个大冷天,人们发现小李那块头巾不戴在头上却蒙在脸上,揭下她的头巾,只见她的两眼泪汪汪的,肿得象个核桃,原来她得了“雪盲症”。同志们劝她休息,她说:“眼下正在配种季节,也正是磨练自己的好时机!”夜里眼痛睡不着,就用手揉揉,第二天一早又用头巾把眼一遮就出牧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和牧民一起,详细地记录了每匹母马发情情况,掌握了马、羊的配种规律,使母马怀胎率成倍增长,成活率大大提高;羊的繁殖也很快,品种得到了改良。
牧民毡房里的“红医”
李之清为发展畜牧业,增进民族团结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可她常想:我还能为牧民做些什么呢?
有一次,她看到贫牧老大爷得了重病,还要骑马到很远的城市医院去治疗。她感到:牧区虽然实行了合作医疗,但由于居住分散,医务人员少,牧民看病仍不方便。她想:我应该兼任赤脚医生,把党和毛主席对少数民族的关怀,送给每一个牧民!
她的请求得到党组织热情的支持。接着,她到公社卫生院学习。回来后,又一面钻研医学书籍,一面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很快,就掌握了一般的医疗技术。从此,她那间土屋更加热闹,成了开坎旗的“诊所”。牧民来看病,她为他们烧奶茶、烤热馕,热情招待。住地较远的病人需要护理几天,她便安排好他们的食宿,亲切服侍病人打针吃药。
草原牧民,住的分散,“邻居”之间一隔就是十多里。小李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就安排好工作,家务留在晚上干,白天挤时间巡诊。她不管刮风下雪,白天黑夜,只要病人捎个信来,就跨马出诊。今年春天,有个老牧民得了结核病,需要长时间打针治疗,小李坚持按时去打针,每次来回要跑几十里路。一天,草原刮大风,飞砂走石,天昏地暗,老牧民以为小李不会来了,正要备马去她那里打针,小李却带着满身灰土跨进了毡房。老人激动地说:“刮这么大的风,你还赶来,真是毛主席派来的好青年啊!”
草原还在传说这件事儿:一次,几十里外的前进牧场一位蒙古族贫牧白克的爱人生孩子,夜里来叫小李。当时狂风怒卷暴雪,天又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遇上这种天气,即使在白天,也是“马不出牧,人不离毡房”。可小李二话没说,背着药箱,跨马就跑。接生回来时,风雪仍未停,白克备马护送,小李拉住缰绳说:“你爱人刚生小孩,照顾她要紧!”说着,就单人独骑消失在大风雪中。没几天,这件事就传开了,许多老贫牧劝小李说:“孩子,你的胆子比老虎还大,那么大的风雪怎么能一个人走?要不是你的老马识路把你驮回来,你会迷路冻死的!”小李笑笑回答:“正因为风雪大,牧民有痛苦才更需要我!”
让民族团结的“金桥”永远传下去
深刻的思想变化,与旧传统观念的彻底决裂,使李之清产生一个念头:我要终身在草原扎根,为增进民族团结多作工作。
她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悄悄地同牧业大队的一个普通牧民相爱了。在党组织和哈萨克族牧民热烈支持下,他们美满地结了婚。
一九七二年夏天,领导考虑小李有了孩子,再过流动的牧区生活有许多困难,加上县里也需要人,准备调她到县上工作。小李十分感谢党的关怀,但她觉得:草原比城市更需要自己,自己离不开牧民。至于孩子问题,她更难忘记牧民们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是哈萨克族妇女接生的,名字是哈萨克族牧民共同取的,叫“巴哈特努尔”,意思是“幸福的光辉”。这个名字包含着牧民们美好的祝愿,阶级的深情。牧民们深情地说:让李之清的孩子在我们这里长大,把民族团结的“金桥”一代一代传下去吧!
李之清想想这些,望着草原上争妍斗艳的鲜花,望着时刻帮助教育自己的牧民,说:我永远不能离开这里!让孩子也永远生活在你们之间!
李之清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她被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妇女委员,被推选为自治区准备出席全国妇代会的代表。肩上担子重,脚下道路长。李之清决心努力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反修防修,为建设边疆,增进民族团结奋战终生! 本报记者


第4版()
专栏:

陈永贵副总理会见巴基斯坦农业代表团
新华社太原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五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今天下午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会见了由巴基斯坦粮食和农业部长谢赫·穆罕默德·拉希德率领的巴基斯坦农业代表团全体成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二等秘书玛苏德参加了会见。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常委、大寨大队革命委员会主任郭凤莲,我国农林部农业局副局长张汉英,会见时在座。
会见时,巴基斯坦农业代表团和大寨大队互相赠送了优良品种。
巴基斯坦农业代表团是十一月四日由北京到大寨进行访问的。(附图片)
陈永贵副总理会见由粮食和农业部部长谢赫·穆罕默德·拉希德率领的巴基斯坦农业代表团。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


第4版()
专栏:

日本熊本县日中友好之翼访华团回国
据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四日讯 以日本熊本县知事泽田一精为团长的熊本县日中友好之翼访华团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
访华团是十一月一日从南京到达北京的。中日友协副会长张香山三日会见了访华团的领导成员,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在一日晚上举行宴会欢迎访华团全体成员。三日晚,访华团举行答谢宴会。
在北京期间,日本朋友们参观了北京地毯厂、北京印染厂和中央民族学院,受到了热烈欢迎。日本朋友还游览了故宫、长城和颐和园。
访华团于十月二十八日晚由上海到达南京参观访问。二十九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杨广立会见了泽田一精团长等领导成员。江苏省革命委员会曾举行招待会,欢迎访华团全体成员。日本朋友在南京期间,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工厂、学校和医院。十月三十一日,日本朋友前往扬州参观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


第4版()
专栏:

日本北海道市长友好访华团离京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五日讯 以日本北海道札幌市市长板垣武四为团长、函馆市市长矢野康为副团长的日本北海道市长友好访华团今天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上海访问,然后回国。
中日友协副会长张香山、秘书长孙平化等到机场送行。
日本朋友在我国期间先后访问了北京、沈阳,同我国各界群众进行了接触,受到热情接待。
昨天晚上,访华团在北京举行了告别宴会。板垣武四市长和张香山副会长在宴会上祝酒。他们表示要为进一步加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新贡献。


第4版()
专栏:

我上海乐团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访问演出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五日讯 以兰瑛为团长、陈忠海、厉富训为副团长的中国上海乐团应邀前往澳大利亚、新西兰两国进行访问演出,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到机场送行的有外交部副部长余湛、文化部负责人刘庆棠、对外友协副会长林林,有关方面负责人吕韧敏、吴凡吾、晏鸿亮、常玉琳和首都文艺工作者代表李德伦、韩中杰、罗青、喻宜萱等。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费思棻,新西兰驻中国大使韩瑞思也到机场送行。


第4版()
专栏:

中国政府和冈比亚政府贸易协定在京签字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五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冈比亚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于今天下午在北京签字。
我国外贸部副部长陈洁和冈比亚共和国总统府国务部议会秘书捷莱·荔·布·达夫埃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贸易协定上签字。


第4版()
专栏:

日本京都市友好代表团访问西安
据新华社西安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四日电 以木下稔为团长、宫下芳郎、梅原猛为副团长,近藤良男为秘书长的日本京都市友好代表团,应西安市革委会的邀请,十月三十一日到十一月四日对西安市进行了友好访问,受到西安市各界群众的热烈欢迎。
西安市和京都市在一九七四年五月十日正式宣布结为友好城市。这次京都市友好代表团来西安访问,西安市人民感到非常亲切。十月三十一日代表团到达西安机场时,受到西安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鄢祥丕、张雪涛、谢邦定,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陕西分会负责人鲁曼,以及西安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一百多名群众的热烈欢迎。当天下午,西安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孙长兴等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晚上,西安市革委会举行宴会欢迎代表团。孙长兴主任和木下稔团长在宴会上先后举杯,共祝中日两国人民和西安—京都两市人民的友谊不断发展。
代表团在西安期间,出席了西安市人民为他们举行的欢迎大会。在有一千多名各界群众参加的这次大会上,鄢祥丕副主任和木下稔团长讲了话,他们一致表示,要本着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精神和原则,为早日缔结中日友好条约,为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而共同奋斗。代表团在西安还参观了工厂、农村人民公社、学校,游览了名胜古迹。日本朋友怀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西安特种工艺美术厂的生产车间和产品陈列室。工厂革委会把设计人员在深入生活时创作的《宝塔晨辉》、《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一批国画送给了代表团。
三日晚,代表团举行答谢宴会,感谢西安市人民对代表团的盛情接待。
日本京都市友好代表团四日上午离开西安。
日本朋友在访问西安以前,曾访问了天津,参观了大港油田。


第4版()
专栏:

对外友协、中苏友协举行电影招待会
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八周年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五日讯 为庆祝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五十八周年,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苏友好协会今天下午举行电影招待会。
苏联驻中国大使托尔斯季科夫和夫人,大使馆外交官员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对外友协副会长杨骥,中苏友协负责人丁雪松,理事赵沨、徐肖冰,有关方面负责人于洪亮、晏鸿亮、许寒冰、高建中、石煌等出席了招待会。
招待会上放映了中国纪录影片。


第4版()
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我国银行代表团赴朝访问
由代董事长兼总经理乔培新率领的中国银行代表团,应朝鲜贸易银行邀请,于三日离京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友好访问。财政部副部长陈希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耿道明等到车站送行。朝鲜驻中国大使馆商务参赞韩裕鲁、一等秘书韩治训也到车站送行。
泰国社会党和社会主义阵线议员团离京
由团长凯桑·素赛和副团长通北·扁革率领的泰国社会党和社会主义阵线议员团,三日乘飞机离京去我国南方访问,然后离开我国。泰国客人在京期间参观访问了工厂、人民公社等。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