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热情赞美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彩色故事片《红雨》观后
  黄式宪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为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成长,铺开了一条洒满阳光的道路。赤脚医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条件下诞生的。它是亿万群众响应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在党的领导下,依靠集体力量同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作斗争,在卫生战线剥夺资产阶级“世袭领地”的伟大创举。电影《红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创作者,正是从这一时代高度,怀着饱满的革命激情来处理题材、刻画人物、开掘主题的。
这部影片通过少年赤脚医生红雨的特定斗争经历,热情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作品把故事放在一个偏僻山村掀起“农业学大寨”热潮的典型时代环境中来展现,将红雨同走资本主义道路、骗钱坑人的庸医孙天福之间的阶级斗争作为矛盾冲突的主线,又以红雨对思想保守、看不起新生事物的大队长二槐叔之间的思想矛盾作为副线,并使这两条矛盾线有机地交融起来,深刻地反映了农村医疗卫生阵地社会主义占领同资本主义反占领的尖锐斗争。影片还以兴修水库的生产斗争作为背景,把卫生革命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密切结合起来,阐明了赤脚医生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同贫下中农大干社会主义的革命群众运动之间互为因果的辩证关系。在整个冲突的进程中,影片还着力描绘了党支部书记庆林大伯以及老贫农石匠爷对红雨的爱护、支持和培养,生动地体现了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党的思想哺育以及贫下中农在农村卫生革命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雄辩地揭示出红雨成长的时代条件和阶级基础。
一滴水珠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从影片所刻画的少年主人公红雨身上,既反映出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灿烂光华,又展示出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社会主义农村焕然一新的时代风貌,充分显示了赤脚医生这一新生事物强大的生命力,给我们带来一些很有教益的思想启示。
影片开端,通过在热火朝天的水库工地上发生的“滚石事件”和石匠爷“发病”,一下子就把贫下中农战天斗地、大干社会主义农业的斗争与山区缺医少药的矛盾凸现出来。红雨虽然还是个少年,但当他在县医院一听说要办赤脚医生训练班,并从贫下中农中培养自己的医生的时候,他就马上回村,积极争取去学医。从红雨个人来说,这是出于一种朴素的阶级感情;而从青山大队革命和生产的斗争实践角度看,这却代表了群众要求改变山村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的强烈愿望。这样的艺术描写,就使红雨学医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具有一定的时代概括性。
我们时代新生事物的成长,最根本的是靠党的指引和培育。影片中,从选谁去学赤脚医生、小诊所的风波,直到阶级敌人放毒进行破坏等这些斗争的关键时刻,庆林大伯总是不断启发、引导着红雨披荆斩棘,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健康成长;并使红雨在斗争的风雨中增长才干,把朴素的阶级感情逐步提高到自觉地为占领农村医疗卫生阵地而斗争的政治觉悟。
影片通过全部情节的发展,有力地证明:任何革命新生事物的成长,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总是要伴随一场大喊大叫的。红雨所走过的道路,也体现了这一点。跟红雨唱“对台戏”的对手孙天福,是旧社会“保和堂”药铺的坐堂先生兼掌柜,解放后继续搞歪门邪道,卖假药坑害贫下中农。红雨学医的决心,也是敌人逼出来的。在告别奶奶时,红雨激愤地说:
“我一看见孙天福对咱们贫下中农的那个态度,我就有气。为什么咱们不能有自己的医生呢?”正是带着这样一股“气”,带着阶级的重托,红雨登上了农村卫生革命的第一线。影片着重描写了红雨与孙天福之间的几次较量。“小诊所的风波”是第一个回合,孙天福利用红雨“滞针”,刮起一阵阴风,把初办起来的小诊所吹得冷冷清清。这时,庆林大伯给红雨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是有人要跟咱们争夺这块医疗阵地,这就是阶级斗争!”一语破的,红雨思想上豁然开朗,从此与孙天福的斗争就更加自觉了。“两个药方”是第二个回合,在为小莲妈治病上,红雨在小战友小顺、小莲等的配合下,第一次战胜了孙天福。这一节戏,处理得妙趣横生。如小顺揭露孙卖假药骗人,孙招架不住,只得诺诺连声地跟在小顺屁股后面打转转;又如小莲用扫帚把孙“扫地出门”,既作了艺术夸张,又不失人物关系的分寸,激起观众一片欢笑声。这笑声,不正是对于新生事物的热情赞美么!更耐人寻味的,还是红雨同小顺的一段对话。小顺看见思想落后的孙富贵又把孙天福请进门,心里窝火,而红雨则耐心地帮助小伙伴:“顺儿,要看到,给小莲她妈治病,不光是治病,而是咱们跟孙天福争夺这块阵地哩!”还说:“我们无产阶级阵地一寸也不让,一分也不能叫孙天福去占领。”我们看到,红雨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成长得多快啊!表现出针锋相对、一往无前的革命棱角。
抢救王老庆的胖儿子,为石匠爷治好老毛病,这是红雨同孙天福的斗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两个回合。影片通过红雨冒雨出诊、赤诚访师、险峰采药,以及最后揭穿敌人放毒阴谋和水中搏斗等情节,把冲突一步步推向高潮,多方面刻画了红雨的英雄性格以及在斗争中焕发出的思想光彩。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连着我们伟大时代的脉搏,跳动着、跳动着,其容其声,历历若见,清晰若闻。
在对原小说进行改编中,影片编导为了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在结构上重新作了剪裁,丰富了原小说的一些情节,把人物关系作了相对的调整和集中,增强了戏剧性,在深化主题、揭示红雨形象的时代特征方面,都作了一番去芜存菁的再创造。影片还比较注意把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同革命的政治内容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的艺术作品,应该做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应当努力体现“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红雨》的拍摄,在这方面有所探索。它的音乐,选用、设计了高亢、热情、豪放的河南梆子和北方民歌风格的独唱,以及与此相统一的音乐旋律,来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形象,增强了影片的时代气息和乡土色彩。在摄影上,也努力追求民族风格,作了精心的处理。影片的外景选择了农业学大寨的一个先进典型——河南辉县。影片中“水库工地”、“沸腾山村”、“险峰采药”等场景,都是实地实景拍摄的。巍巍太行山麓,既使人想起光荣革命传统,又能显示出社会主义时代革命人民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这一特定的环境,为创造具有民族气派的摄影艺术,提供了广阔天地。例如,红雨请战学医,在原小说中,这是安排在大队办公室内进行的,分镜头时改作“路边请战”,从生活中获得启示后又改为“河边请战”。这场戏以河对岸水库采石场工地为背景,渲染了农业学大寨的时代特点;又以郁郁葱葱的群峰和湍湍奔腾的激流来增强画面构图的色彩和动势,衬托出红雨人小志大的革命精神;还利用岸边岩石的曲折高低,作为人物堵、追动作调度的依据,生动地展示了红雨拦说、请战的迫切心情。这场戏还相应地运用大幅度运动镜头,拍得流畅而生趣盎然,突出了红雨强烈要求当赤脚医生的革命朝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冒雨出诊一场,影片采用变焦距镜头,透过晶莹的雨珠和红色光效,突出地显现出小药箱上“为人民服务”五个鲜红的大字;又利用声、画对位技巧,表现患病幼儿的啼哭若在耳际回荡——这是根据人物的主观幻觉,作了夸张的艺术处理,真切感人地揭示出红雨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时,一心惦记着病人的忘我革命精神。在石匠爷中毒发病一场,为了突出红雨对敌斗争的锐气,影片借助山村坡路形成的高低地势,让红雨居高临下迎击孙天福挑衅,并运用“两极镜头”,把红雨怒目迸火的大特写同孙天福惊慌倒退的全景直接组接,有力地刻画了红雨锐敏的政治洞察力和对敌斗争的英雄气势。险峰采药的一组镜头,尤其是红雨穿过枫林而采到“望天锦”的几个人物特写和景物特写,采用侧逆光拍摄,使红叶透明如火,烘托出红雨一颗火红的心,情景交融地再现了这个少年赤脚医生为贫下中农登高采药的英雄行为,造成了诗一般的意境。
这部影片对于矛盾冲突的处理,存在着一些人工斧凿的痕迹,如对孙天福最后动刀行凶的必然性就揭示得不够充分。在情节安排方面也有一些弱点,如在赤脚医生训练班,只看到红雨听课、学习的几个镜头,却看不到他临床实习的场面,这就略嫌简单;在抢救王老庆的胖儿子时,很快就作出是“中毒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也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结尾让红雨为水库落成剪彩,似也不适当夸大了红雨个人的作用。此外,对于某些儿童趣味的处理(如小虎子踢掉鞋子等),可能在小观众中引起一些副作用,也是有失妥当的。(附图片)
赤脚医生红雨带领着小顺和小莲决心更好地为贫下中农服务,为占领农村医疗卫生阵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电影公司供稿


第3版()
专栏:

  保卫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的画卷
  ——彩色故事片《战船台》观后
  刘犁
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彩色故事影片《战船台》,取材于我国造船工人的斗争生活。时代背景是七十年代第一个春天。当时,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党的“九大”已经胜利召开。在这样大好的革命新形势下,我们国家还有没有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还要不要坚持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个问题十分严峻地摆在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面前。影片通过大江船厂的造船工人在小船台上造万吨轮的斗争生活,生动地告诉我们:革命形势大好并不意味着斗争的止息。小小船台紧连着文化大革命的斗争风云,在小船台上造万吨轮的生产斗争中,始终贯串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既有新生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破坏,又有象赵平这样的领导干部对文化大革命有怨气,对革命的新生事物不理解、不支持,反而竭力进行抵制和反对。因此,随着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发展,一场在新形势下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为了巩固文化大革命的胜利成果,为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必须迎风击浪,勇往直前,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这就是影片所提炼的具有强烈战斗性和深刻教育意义的主题。
影片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通过贯串在造船工业打翻身仗过程中的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必要性,同时,影片还在这场激烈的斗争中,通过满腔热情地塑造雷海生这个在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中涌现出来的革命闯将的英雄形象,生动而又形象地告诉我们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如何继续革命。
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武装头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善于识别错误路线和各种伪装的阶级敌人。为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敢于同错误路线斗,同阶级敌人斗。雷海生,是文化大革命中冲杀出来的革命闯将,是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中成长起来的工人新干部。党和群众把他推上领导岗位以后,他清醒地认识到“新班子、新人马也有路线斗争”,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影片为了表现雷海生不断前进、继续革命的精神,围绕小船台造万吨轮这一中心事件而设计的矛盾冲突的主线是有典型意义的。影片一开始,镜头摇成造船厂抓革命促生产誓师大会的全景。赵平单纯强调厂里的条件差,没有万吨船台,步子迈不大。这时,随着一声画外音,“不能再等了!”镜头推进,银幕上出现雷海生豪情满怀,朝气蓬勃的近景。接着,他传达了毛主席号召大搞造船工业,大量造船,建立海上铁路的指示,提出了在小船台上造万吨轮的革命倡议,点燃了打造船工业翻身仗这团烈火。随着镜头的摇动,我们看到广大工人热烈欢呼、跳跃的动人场景,也看到了赵平“眉头皱得紧紧”的镜头。这鲜明的对比,有力地展现了雷海生与赵平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境界。对于建造“东方号”万吨轮这个任务,雷海生主张“抢”过来,敢于啃这块“硬骨头”;可是赵平强调困难,主张“交给老大哥厂造”。路线斗争同阶级斗争是紧密相连的,随着阶级敌人的破坏,雷海生与赵平之间的矛盾逐步激化,最后到董逸文破坏,马达烧坏,“东方号”分段不能合龙,出现了船台下沉,赵平错误地命令把“东方号”半截子推下水,使矛盾发展到了高潮。雷海生力挽狂澜,发动和依靠群众,揪出阶级敌人,热忱帮助赵平,生动地展现了雷海生高度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同时用剥茧抽丝的方法,由表及里地解剖了赵平所代表的这条求稳怕乱、因循守旧的错误路线及其思想根源。在矛盾发展到高潮时,影片发挥了电影艺术的特长,对原话剧中“夺斧”、“说斧”的情节,进行了必要的取舍、提炼,使这一情节更有力地为深化主题和塑造雷海生的英雄形象服务。赵平在董逸文的煽动下,要腰斩“东方号”。当董逸文正要拿起地下的斧子时,镜头摇出一双脚踩住斧子柄,接着镜头里出现雷海生怒视董逸文。赵平质问雷海生:“事到如今了,你还想干什么?”雷海生响亮地回答:
“保卫文化大革命的成果。”雷海生对赵平进行了尖锐的批评和不妥协的斗争,但赵平听不进去,反而指责这是“在群众中制造麻烦”,甚至极端错误地喊出“现在不是文化大革命初期,不要再搞那一套了”。雷海生毫不退缩,针锋相对地对赵平指出:“你是对革命的群众运动有怨气,对文化大革命运动有抵触,这就是你一错再错的思想根子”,接着又通过“说斧”,叙说了斧子跟随着造船工人的战斗经历,团结教育了赵平,促使矛盾转化。这场“夺斧”、“说斧”的情节,有力地表现了雷海生为执行、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而勇于冲锋陷阵和保卫文化大革命胜利成果的高度自觉性。
影片为了表现雷海生的继续革命精神,在充分展开雷海生与赵平之间的路线斗争这条主线的同时,还设计了一条阶级斗争的副线。因为路线斗争往往总是和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董逸文是一个暗藏在革命队伍中的新生的反革命分子,文化大革命中逮捕了他的父亲,打破了他的技术垄断,但他不甘心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不愿在“一个抡大锤的手下打杂”,因此,极端仇恨文化大革命。随着斗争的深入,董逸文不断变换反革命的策略,投赵平所好,阴谋借赵平之手,实现他破坏文化大革命、破坏打造船工业翻身仗的罪恶目的。雷海生坚持用阶级斗争观点观察一切、分析一切,善于识破狡猾的阶级敌人。他清醒地认识到“敌人是不会让我们太太平平打翻身仗的”。在攻关会上,雷海生从董逸文的挑拨,大船师傅的退席,赵平的不满,看到围绕大打造船工业翻身仗过程中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复杂性和尖锐性。从董逸文露出的蛛丝马迹中,雷海生敏锐地抓住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质,主动向敌人展开攻势。事故之后,他发动群众议敌情,教育群众认识到敌人的破坏“不是冲着我一个人来的”,而是“想逼着我们半途而废,好给文化大革命抹黑!”经过几次交锋,董逸文终于现出了原形,这更进一步地表现了雷海生高度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雷海生的继续革命觉悟,还体现在他善于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赵平这样的由于资产阶级世界观没有得到很好改造,对文化大革命不能正确认识的老干部,他既坚持原则,敢于斗,又注意政策,善于帮。雷海生认识到,赵平是我们的阶级弟兄,不能让他掉队,就是用百吨高吊也要把他拉过来。从一开始,雷海生诚恳地提醒赵平当心主机出故障,到让他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补砂眼,告诫赵平“当心有人表面上帮你划桨,骨子里却是让你触暗礁”,反映了他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政策的觉悟。对董逸文这个暗藏在革命队伍内部的新生反革命分子,则给予彻底的揭发和狠狠的打击,进一步加强无产阶级专政。而对董逸文的老婆则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董逸文的老婆也站到了革命人民群众这一边,最大限度地分化、瓦解和孤立了阶级敌人。对高维舟这样的革命知识分子,能走与工人相结合的道路,雷海生则是热情鼓励、大力支持。对沈玲娣这些青年工人则放手让他们在三大革命运动的实践中大胆锻炼。
依靠工人群众,群策群力,终于在小船台上造出了万吨轮,这是造船工业上的伟大创举,也是文化大革命的丰硕成果。
影片的结尾,雷海生与赵平在江边促膝谈心。他们之间的那段对话,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现抄录于此:
雷海生:“船行大海,丢掉了罗径就要偏航”,“忘记党的基本路线就会把三家村错看成又一村。”
赵平:“生活是严峻的,我总以为‘九大’以后会平静一个时期,可是没有想到”。
雷海生:“生活,就象这奔腾不息的江水,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停止了就意味着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老赵,把自己当作一滴水,汇入时代的洪流,永远前进。”
这一段对话,情景交融,寄情于景。当我们看到银幕上出现滔滔的江水,耳边回响着雷海生响亮的画外音时,怎能不心潮翻滚,感触万端?!是呵,只有象雷海生那样不断前进,继续革命,才能永葆革命者的战斗青春。
这部影片的主要缺点是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特长不够,话剧痕迹较重;有的情节的合理性也有待推敲,如阶级敌人的破坏手段等。(附图片)
大江造船厂以新干部雷海生为首的三结合攻关小组,面临着一场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 北京电影公司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