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持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辽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地质尖兵二○○九钻机组”不断创造新成绩
辽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一○一地质队二○○九钻机组在全国煤矿采掘队长会议上,介绍了他们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对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引起了到会同志的普遍重视。
二○○九机组,是一九六二年成立的,担负着为国家寻找煤炭资源并查明储量的任务。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四年,这个钻机组在没有增加人员,也没有更新设备的情况下,平均每年钻探总进尺达到二万二千三百米,比一九六二年到一九六九年的平均年进尺增长了五倍。每个月的钻探进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四点六倍,还两次创造了钻探月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今年,又提前九十八天完成了全年的钻探进尺计划。在这期间,他们参加了辽宁沈北煤田和铁法煤田的勘探大会战,同二○○七钻机组一起,高速度地找到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大型煤田,为发展煤炭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光荣地被命名为“地质尖兵二○○九钻机组”。
是什么原因使这个钻机组取得这样优异的成绩?机组的党支部领导成员深有体会地说: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我们机组的变化,是党支部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抓阶级斗争,经常不懈地对职工进行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
谈起地质勘探工作,有人这样形容:“勘探勘探,流动分散;一年四季,野外作业;风霜雨雪,外加日头晒。”搞勘探工作的同志,今天东,明天西,不能与家人团聚;再加长年累月,风里来雨里去,泥一把水一把,工作条件十分艰苦。根据勘探工作的这种特点,二○○九机组党支部深深懂得,钻机要跃进,必须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思想先行。如果勘探工人胸中没有共产主义的大目标,没有一心为革命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没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要为祖国的地质勘探事业作出重大贡献是不可能的。因此,钻机组党支部十分注意组织全组职工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开展以两条路线斗争史、家史和个人成长史为主要内容的阶级教育、路线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党支部特别把阶级教育作为基础课来抓,常年坚持不断,形成传统。每当发现机组内出现一种错误的思想苗头或倾向,每当遇到特别繁重的任务,每当新工人到来时,他们都要请本组的老工人和当地的老贫农作忆苦思甜报告,或者吃“忆苦饭”,对职工们进行新旧社会对比、工人阶级地位变化对比的教育。全组绝大部分的职工都有一本自己家庭在旧社会受三座大山压迫、剥削的“苦情账”,和在新社会翻身解放、建设社会主义的“幸福账”,作为阶级教育的教材。通过忆苦思甜的阶级教育,激发新老工人的阶级感情,把它上升到路线觉悟的高度,变成继续革命的自觉行动。
贫农家庭出身的青年马士杰,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二○○九钻机组担任钻探工。他来钻机组不久,就不安心工作,认为自己十二年书白念了,整天工作没精打采。后来接连听了十来次忆苦思甜报告,他提高了觉悟,思想开了窍。他说:“我是一个贫农的孩子,要是在旧社会,别说念十二年书,还说不上能不能活下来呢!是党和毛主席把我培养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工人,我不能忘本,要扎根勘探事业,做一个红色的钻探工人。”从此,他在工作中抢挑重担,成为钻机组抓革命促生产的骨干,后来又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兼青年突击队长。今年,马士杰入了党,被提拔为另一台钻机组的党支部书记。老工人霍玉如家里人口多,生活比较困难。过去他上班时,经常“一想自己二想家,三想孩子在干啥”,干活总提不起精神来。党支部把他和其他老工人组织起来,忆苦思甜,学习党的十大通过的新党章,使他逐步树立了为解放全人类奋斗终身的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去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七○年以来,这个只有二十八个人的机组共有五个人入党,六个人入团,大大加强了党、团组织的战斗力,使党组织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组织成为党的得力助手。
在培养和建设一支革命化的勘探队伍的过程中,二○○九机组党支部十分重视把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抓紧抓好。他们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着经济工作一道去做,做到钻机上去,做到宿舍里去,做到家属中去。只要一发现错误思想的苗头,大家都主动关心,主动做工作。青年工人朱永昌来钻机组后,一个资产阶级思想十分严重的人经常拉拢腐蚀他,使他学会了抽烟喝酒,生活上讲吃讲穿,追求享受,工作上怕苦怕累。党支部认为,这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的一场激烈的“拔河”赛,必须下苦功夫,耐心地做工作。于是,他们发动党团员和老工人找朱永昌谈心,团支部还开展了“青年人应当走什么道路”的专题讨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朱永昌的思想发生了“三起三落”的变化,这个机组的绝大部分同志不厌其烦地找他进行了上百次的谈话,终于使他转变过来。不久,小朱加入了共青团。这场“拔河”赛胜利了。
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这个机组的职工们逐步树立了热爱地质勘探事业,扎根钻机干一辈子的革命事业心;树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革命精神;涌现出了一批批“铁人”式的先进人物。他们做到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出色地完成任务。从一九七○年以来,这个机组曾六次远距离地调换勘探地点,没有一个人申请调离,没有一个人掉队。六年中,他们打的勘探仗一次比一次大,条件一次比一次艰苦,可是工人们的干劲一年比一年足,仗一年比一年打得好。今年三月,他们在辽宁康平地区勘探一个煤田时,提出了“月进万米”的奋斗目标。当时,还是一片冰天雪地,工人们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决定打破常规,不盖场房,坚持野外作业。老工人霍玉如连干了两天两夜,感冒发烧也不下火线。青年班长武景和在钻探时,发现泥浆坑里的泥浆太浓,影响钻进速度,按常规就得停钻用水泵抽出浓泥浆。他想,干社会主义就要争分夺秒,不能停钻。他就坚持不停钻,带领两名工人用大水桶一桶一桶地往外掏,一个班掏出了一千多桶泥浆。全机组职工就是靠这种革命加拚命的精神,攀登了月进一万零三百五十五米的高峰,创造了钻探月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
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减少非生产时间,二○○九机组把钻机搬家的时间从四十多个小时缩短到十个小时。他们还勇敢地打破了钻探史上黑夜、雨天、刮风不搬家的常规,不管夜晚多黑,雨下得多大,风刮得多猛,什么时候停孔,就什么时候搬家。有时道路泥泞,汽车走不动,工人们就肩抬人扛,把钻探设备运到新钻场。一九七○年七月,他们搬了十几次家,有九次赶上黑夜,五次遇上下雨,同志们战黑夜,斗风雨,在这个月还创造了月进五千三百五十一米的全国最高纪录。
二○○九钻机组所以能坚持政治挂帅,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同党支部领导成员注意搞好自身的思想革命化分不开的。这个党支部自一九六九年底成立以来,坚持实行开门整风的制度,六年来共进行了十六次。每次开门整风,对存在于领导班子中的一些错误思想倾向,如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等,都进行了及时的批评,并加以克服和纠正。这样做,不但加强了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也使职工群众普遍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现在这个机组的领导成员阶级斗争冲在前,艰苦工作干在前,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深受工人群众的拥护。工人们说:“有了这样的好带头人,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任务不能完成!”
目前,二○○九机组的地质尖兵们又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他们决心在毛主席关于学习理论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三项重要指示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快钻进速度,提高勘探水平,为社会主义建设找出更多的新煤田。
(新华社)


第3版()
专栏:

胸怀全局 当好配角
——记安徽省淮南谢一矿“全心全意为一线服务的机电尖兵队”的先进事迹
“台台设备无杂音,条条巷道无杂物,千米皮带一条线,安全运转无事故。”这是来自全国各地煤矿工人代表参观了安徽谢一矿后共同的赞语。
一走进这个煤矿的井下,顿时给人一种清新整洁的感觉,到处可以看到一派井然有序生气勃勃的景象:那纵横交错的一百二十里长的巷道中,整齐地吊挂着几排总长达七万米的电缆线,巷道各处的七百多台机电设备,台台运转正常。长龙般的链板运输机和皮带运输机连成一条直线,不停息地转动着,把地下乌金源源运出矿井。
矿井下面工作地点分散,机器经常移动,而且不断受到煤、水和地层压力的侵袭,这对管好用好机器设备是困难的。但是,谢一矿机电保运队工人一个心眼为采煤第一线服务,用顽强的革命精神战胜这些困难。他们在工作上提出了高标准,在思想作风上提出了严要求。
这个机电保运队有十七个保机组,二百五十六名工人。他们胸怀全局,甘当配角,认真负责抓好机电设备管理工作,几年来全队设备完好率一直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今年设备完好率在百分之九十二以上,有效地保证了矿井安全生产,成为全国煤炭战线上,全心全意地为采煤第一线服务的机电尖兵。煤炭部曾多次在这里召开现场会议,推广他们管好用好机电设备的经验。
严字当头 一丝不苟
一天上午,矿井下有一根电缆漏电,变电所的开关突然跳闸,明亮的电灯骤然熄灭,正在这里工作的党支部书记朱平、电工组长闵宪尧,马上指挥值班电工巡查电缆线路。但没有找到电缆漏电的地方。值班电工扳动电闸,把电源送上线路,恢复了正常工作。电送上了,机器运转了,但朱平、闵宪尧的心情却很不平静。他们知道,开关跳闸说明有漏电现象,没有发现漏电的地方,这就留下了一处隐患,它可能导致人身触电,也可能冒火引起井下煤尘、瓦斯爆炸。为了阶级兄弟和矿井的安全,强烈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要查出漏电的地方。他们背着测量接地的摇表,在一条一条巷道里奔走,对条条输电线路进行测试。从摇表指针上发现,二六采区电缆线的绝缘性能降低,他们断定隐患就发生在二六采区这条线路上。朱平、闵宪尧发扬连续作战和不怕疲劳的作风,在天黑的时候,又带领二十多名工人,走向矿井,来到二六采区。他们对一千米长的电缆线,一分一寸进行检查,一厘一毫也不轻易放过,检查了整整半夜,终于把隐患找到了。
一根电缆可以符合高标准的要求,一个保机组分管的几十台机器设备能不能符合高标准的要求?保机组组长赵广书想:“人有严要求,机器设备就能达到高标准。”一九七三年他向全组工人提出了一个奋斗目标:“向设备完好率百分之百进军!”这个新的奋斗目标,鼓舞了工人的斗志。但是,也有个别人说:“维修机电设备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就不简单啦,再要超过国家标准,必定要做更多的工作,能办得到吗?”赵广书满怀信心地说:“干革命嘛,就是要挑重担,从严从难,多做工作。”赵广书领导全组工人,按照高标准的要求,进行维修机电设备的工作,遇到困难不动摇,遇到问题不绕道。一次,在检查设备完好情况时,赵广书发现老战友陈玉金负责维修的一个链板机机头对轮误差,按国家标准是合格的,但不符合组里的要求。赵广书要求重新调整。陈玉金为难地说:“机头地点的顶板压力大,巷道狭窄,费好大劲才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在困难的条件下就这样吧!”赵广书坚定地说:“我们只能克服困难,决不能在困难面前退却。”这天晚上,赵广书和陈玉金不顾工作一天的劳累,身背工具包,手拿着撬棍,一起来到检修机头的现场。赵广书侧身躺在链板机旁,调整机器的部位,陈玉金测量对轮误差的距离。腰累酸了,腿蹲麻了,他俩那管这些,一直干到机头对轮达到了高标准。
机电保运队所有工人,都象朱平、闵宪尧、赵广书一样,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管理的机器设备达到高标准。水泵组工人刘济华,在矿井下操纵四个巨大水泵,一九七三年有一台因为水泵主体和电动机的对轮间隙比完好标准多了三丝,相当于多了一根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大小,并不影响机器安全运转,但刘济华对组内工人说:“要使设备完好,别说多三丝,多一丝也不行!”他下决心和其他工人一起,用了几个月时间,仔细查对,找到了对轮间隙多三丝的原因,采取措施,不仅消除了这三丝误差,并且做到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要求。电工组工人按照高标准要求自己,不但确保电流安全送上线路,而且做好电器设备的电流整定、漏电检查和接地三大保护工作,坚持每天进行试验,两年来仅漏电继电器就试验了二万三千多次,使电器三大保护装置经常保持着良好的性能。
刻苦钻技术 精心管设备
打猎要有好枪法,管设备必须掌握过硬的技术。谢一矿机电保运队的工人刻苦钻研技术,努力提高维修机电设备的技术水平。他们干劲加钻劲,一心要为采煤第一线服务好。
老工人贾礼荣有一段有趣的经历。有一天,他见到一个工人从井下往地面上跑,来回跑了两趟,在路途上用了整整两个小时。一打听,原来这个工人在井下检修机器,缺少一个伞齿轮,第一次上井把规格搞错了,拿到井下不能使用,不得不再次上井拿一个符合规格的伞齿轮。贾礼荣正在这时从井下调到备件室工作,心想:这个工人干劲很大,走路还带小跑,如果既有革命干劲,又熟悉各种备件规格,更换零件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半。他从这件事中得到启发,自己应该努力熟悉备件性能、规格。备件室有上千种不同规格的备件,他就孜孜不倦地作记录,把不同规格的备件记在随身带的笔记本上。有时,他见老设备缺少备件的资料,便跑到机器上测量备件的规格尺寸,整理出自己管理备件的一套资料。有时,井下增加一些新的能力大的链板机,他又围绕着这些机器转圈,熟悉每个部件和零件。他刻苦钻研,把各种备件的用途、规格,都记得一清二楚。
有一次,青年工人钱维清在一台电机上更换一块磁铁,他把这块磁铁装倒了。送电时,只听电机“嗡嗡”响,看不见机器转圈。小钱从机器不转圈上,看到自己的弱点,从此,下决心学习技术。他跟老师傅下井干活,勤看勤问,学习老师傅的经验。他在工作之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阅读机械和电力方面的书籍,他看到一份“漏电继电器工作原理图”,起初翻来复去看不懂。“是放下不学呢,还是再钻下去?”小钱思索着。他想,要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就需要一支又红又专的机修工人队伍。如果不掌握现代化技术怎么能够建成这支队伍呢?小钱决心钻研下去。他不懂就带着图纸,去请教老师傅。回到家里,又模仿着绘出一张大图纸,贴在床头的墙上,一天看几遍。很快,他从这张图纸上,熟悉了漏电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他把学到的技术知识用到工作中,使许多带病运转的机器恢复了健康。
生产形势飞速发展,要求人们不断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技术。为此,队党支部开办了业余技术学习班,开展了技术表演赛,带领全队工人学习电子技术。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电子技术,在链板机、皮带机和煤仓上实现了自动化和联动化。井下的一个采区的几十台链板机、皮带机象一台运输机一样工作,节约了大批劳动力,有力地保证了采煤第一线生产。
想第一线所想 急第一线所急
“磨好刀,擦好枪,保证采煤第一线打胜仗。”这是保运队工人决心当好配角,管好用好机电设备,发出的钢铁誓言。
然而,这种明确的当采煤配角的思想,是经过一番斗争得来的。以前,他们管理机电设备的方向不明,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不能适应采煤生产需要,造成“机器出事故,有煤运不出”的被动局面。事实向保运队工人说明,机电设备维护不好,对采煤生产影响很大。在路线教育和加强企业管理中,党支部带领职工认真回顾总结了过去管好机电设备,促进煤炭生产的经验。有一个月烧坏电机四台,影响采煤生产二十一个小时;有一个月消灭电机事故,保证了采煤队多采煤二万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使保运队工人认识到,管好用好机电设备,对采煤生产影响极大。同时,通过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使机电工人进一步树立了胸怀全局、当好配角,全心全意为采煤第一线服务的思想。
有一次,保机组组长张玉才带领六个工人在二八采区维修机器,突然石峡里面冒出一股水流,每小时流量达一百八十吨,巷道里的水起升一尺,几台链板机被迫在水中运转。张玉才冲向出水地点观察水情,原来这是解放前留下的隐患。张玉才动员大家挖沟排水。可是,有的人说:“机电检修工人是保证机器运转的,挖沟排水不是咱们的活!”张玉才意识到这是全心全意为采煤第一线服务思想不牢固的一种表现。他把全组工人召集到一起说:“采煤工人和机电工人分工虽不同,都是煤矿的主人翁;为了保证第一线多产煤,不论在我们工作范围内外,不管什么工作都应当干!”全组工人团结一致,挥镐挖沟。结果,水排除了,巷道又成了无积水、无遗煤、无杂物的清洁巷道。在这里,洋溢着机电工人和采煤工人新的团结战斗的热烈气氛。
由于这个队的思想风格高,工作出色,在全国煤矿采掘队长会议上获得了“全心全意为一线服务的机电尖兵队”的光荣称号。
新华社通讯员
《安徽日报》记者
(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谢一矿机电保运队的工人们在交流维修技术。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