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一些阿拉伯国家领导人重申支持巴勒斯坦革命
阿拉伯国家团结对敌是通向胜利的唯一道路
据新华社科威特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电 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新闻》周刊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最近重申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支持巴勒斯坦革命,并强调维护在一九七三年十月战争期间表现出来的阿拉伯团结的重要性。
扎耶德总统是在接见一个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时讲这番话的。
扎耶德总统指出,巴勒斯坦问题将始终是阿拉伯的首要问题,所有阿拉伯的领导人都有责任尽一切可能的努力来解决这一问题。他说:“阿拉伯的整个希望只有通过阿拉伯的团结一致才能实现。”
扎耶德总统最近在阿布扎比会见埃及财政部长艾哈迈德·阿布·伊斯梅尔时也重申了阿拉伯团结的重要性,他认为这种团结是解放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战胜以色列的唯一途径。
他指出,以色列人总是企图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争端中渔利。他呼吁避免争端,不予敌人以可乘之机来剥削阿拉伯国家。
在此以前,扎耶德·本·苏丹·阿勒纳哈扬总统在阿布扎比接见中东通讯社记者时强调阿拉伯团结的重要意义。他说:“团结是通向阿拉伯民族胜利的唯一道路,因此,团结方面的损失是永远不可弥补的损失”。扎耶德总统谴责了以色列一再侵略阿拉伯国家,并指出以色列必将象其他侵略者一样遭到失败。
扎耶德总统在最近的另一次讲话中,要求保持在战争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阿拉伯团结,以便解放阿拉伯被占领的土地和有效地打击共同的敌人。他说,阿拉伯国家统一的立场和他们之间的合作将为阿拉伯国家的胜利铺平道路。
新华社科威特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九日电 据这里的报纸报道,科威特副首相兼新闻大臣贾比尔·阿里十月十八日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代表团会晤时说:“科威特殷切希望维护阿拉伯持续的团结,支持巴勒斯坦为恢复自己合法的民族权利,最主要的是返回家园的权利和在自己的土地上行使自决的权利而进行的斗争。”
正在这里访问的巴勒斯坦代表团是由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政治部主任法鲁克·卡杜米率领的。
新华社科威特电 科威特政府决定今年拨款五百万科威特第纳尔援助受到石油提价影响的阿拉伯国家。
这是科威特内阁事务国务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侯赛因最近在内阁特别会议后宣布的。这笔捐款将交给阿拉伯援助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是阿拉伯石油输出国为了援助由于石油提价而面临困难的其他阿拉伯国家于一九七三年底创建的。
据宣布,受到这笔捐款援助的有约旦、叙利亚、黎巴嫩、毛里塔尼亚、阿拉伯也门共和国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六个国家。


第6版()
专栏:

巴勒斯坦突击队继续在敌占区打击敌人
据新华社贝鲁特一九七五年十月十八日电 据巴勒斯坦军事发言人最近发表的战报说,自九月中下旬至十月上旬,巴勒斯坦突击队战士继续在敌占区袭击犹太复国主义敌人,使敌人在人力和物力上遭受巨大损失。
九月十一日,巴勒斯坦突击队在被占领区两次炮击纳哈里亚镇,命中所有的目标,使敌人遭受严重伤亡。
二十七日,巴勒斯坦突击队在被占领区的希布伦市敌人士兵住宿的一座建筑物放置定时爆炸物,炸死炸伤了许多敌人,炸毁了建筑物的大部分。
二十九日,一支突击队在特拉维夫市市南用定时爆炸物炸毁了敌人军车一辆,车上所有敌人被炸死或炸伤。
十月三日,一支突击队在汗尤尼斯以北十五公里左右的汗尤尼斯—德尔巴拉铁路线上放了定时爆炸装置,炸毁了很长一段铁路,使这条铁路线陷于停顿。
十月五日晚上,巴勒斯坦突击队在上加利利的伊夫塔—马纳拉公路上伏击敌人的巡逻队,击毁了敌人的一辆半履带车。
十月九日夜里,巴勒斯坦突击队伏击了从特拉维夫开往纳哈里亚的一列军用火车。当晚十一点,当火车抵达纳哈里亚以南的什维齐翁地区时,突击队战士用自动武器和手榴弹向敌人发动进攻,打死打伤一大批敌军。


第6版()
专栏:

日本促进归还北方领土东京协议会发表声明
谴责苏联强占北方四岛的霸权主义行径
苏联大型渔船队在日本近海横行霸道引起日本人民强烈反对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一日讯 据东方通讯社报道,促进归还北方领土东京协议会十月二十日发表声明,对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发表的关于日本北方领土问题的言论,表示严正拒绝和抗议,并且谴责苏联政府非法霸占日本领土。
声明说:“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最近把日本人民争取归还北方领土的正当要求污蔑为‘没有根据的’,还公然威胁说‘这种要求将始终遭到我方(苏联)的应有反击’。对此,我们同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所有日本人民一起怀着满腔愤怒,表示坚决抗议。”
声明在谈到北方四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时指出,苏联“不仅非法地霸占了这四个岛屿,侵犯我国的独立和主权,而且还在那里设立军事基地,把这些基地作为对日本进行军事威胁和在亚洲扩张的据点,从而严重地危及日本和亚洲的安全。毫无疑问,这是苏联霸权主义的露骨表现。相反地,日本人民争取归还北方领土的斗争是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的正义斗争,同时,也是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以及同亚洲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维护亚洲的和平与安全的斗争。”
声明说:“葛罗米柯外长还公然谈到要给予‘应有的反击’,企图以武力威胁来压制日本人民的正义要求。这是采取‘倒打一耙’的手法,企图把它抢占的日本领土抓住不放。这是苏联大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真实本质的自我暴露。”
声明说:“日本人民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目前正在出现新的高涨。苏联政府蛮横无理的态度表明,事实上它害怕日本人民争取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的发展。”
声明最后说:“苏联政府的大国主义态度只能进一步激起日本人民的愤怒。我们决心更加不屈不挠地努力加强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舆论和运动,继续进行斗争,直到我们实现了北方四岛无条件地一起归还我们为止。”
据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电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大型渔船队在日本近海横行霸道,损害日本人民的利益,引起了强烈反对。
今年六月,苏联渔船队就出现在日本近海。几个月来,苏联渔船的数量不断增加,活动也愈来愈频繁。据日本海上保安厅调查,这些渔船已由六月中旬的二十二艘,增加到目前的五十七艘。据《朝日新闻》十月二十日报道,目前苏联渔船队在离日本海岸十浬处活动,夜间更迫近到离海岸只有五浬半处。
苏联渔船队不仅滥肆捕捞鱼类,而且经常损坏日本渔民的渔网、渔具,给他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北海道水产部门宣布,仅在过去几个月中,苏联渔船给日本渔民造成的损失已达四百多万日元。八月二十九日,钏路市的一艘日本渔船正在捕鱼,它的渔网突然被苏联渔船挂住,在海上被拖了四个小时之久。十月十一日,苏联渔船闯入胆振东部近海,刮破了虎杖滨地区的日本渔船的一些渔网,造成了四十多万日元的损失。
在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下,苏联当局在最近举行的日苏渔业专家会议上假惺惺地表示今后在日本北海道南面捕鱼时要“克制”。苏联渔业部长还公开保证苏联渔船队要和日本渔船保持一定距离。但是,这些话说了都不算数。日本渔民愤怒地谴责苏联当局背信弃义,并打电报给苏联驻日本大使馆提出强烈抗议,要求苏联渔船队立即离开日本近海。十月十三日,北海道地区的渔民代表专程来到东京,向苏联驻日本大使馆提出抗议。北海道知事堂垣内尚弘十月十三日要求日本外务省和水产厅通过外交途径,促使苏联方面立即停止粗暴的捕鱼活动。(附图片)
日本北海道渔民举行集会,严厉谴责苏联渔船队在日本近海的霸道行径。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在平壤闭幕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电 在朝鲜首都平壤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展览会,十月二十日胜利闭幕。这个展览会是在十月一日开幕的。在展出期间,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和朝鲜其他党政领导人曾前往参观。参观展览会的还有平壤以及其他各地的劳动人民。观众在参观了展览会的中朝友谊馆后,赞扬朝中两国人民之间的伟大友谊和战斗团结。他们还祝贺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展览会结束后,中国政府把全部展品送给朝鲜政府。
十月二十日晚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展览团团长李西夫为中国展览会闭幕举行了招待会。
十月二十二日,李西夫团长乘火车离开平壤回国。
朝鲜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委员长李泰白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到车站欢送。中国驻朝鲜大使李云川也到车站送行。


第6版()
专栏:

“八一”乒乓球队在河内进行比赛
新华社河内一九七五年十月十六日电 正在越南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乒乓球队十月十五日晚在这里的人民军俱乐部同越南人民军乒乓球队进行了首场友谊比赛。
在比赛之前,举行了开幕式。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武元甲、黄文欢以及人民军副总参谋长王承武中将、高文庆少将,越南体育总局代局长黎德整等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
中国驻越南大使符浩也出席了开幕式并观看了比赛。
比赛场内悬挂着用越中两国文字书写的大字标语:“越中两国人民和军队之间的伟大友谊和战斗团结万古长青!”
中越两国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不断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比赛结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队以五比一胜越南人民军乒乓球队。
以王秉仁为领队、贺捷为副领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乒乓球队是在十月十四日到达河内的。十四日晚上,越南人民军副总参谋长高文庆少将设宴招待了中国客人。


第6版()
专栏:

中南两国签订科技合作议定书
我代表团离南斯拉夫回国
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日电 中国和南斯拉夫关于一九七五——一九七六年科技合作议定书十月二十日在贝尔格莱德签字。
代表中国方面在议定书上签字的是:中国科技合作代表团团长、外经部副部长石林,代表南斯拉夫方面在议定书上签字的是:南斯拉夫联邦国际科技文教合作局总局长克尔斯托·布拉伊奇。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临时代办康冀民、商务参赞任小轩以及中国科技合作代表团全体成员出席了签字仪式。南斯拉夫国际科技文教合作局有关人员也出席了签字仪式。
同日上午,南斯拉夫联邦执行委员会副主席安东·弗拉图沙接见了中国科技合作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同他们进行了热情友好的谈话。
据新华社贝尔格莱德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电 由外经部副部长石林率领的中国科技合作代表团结束对南斯拉夫的友好访问,十月二十一日乘飞机离开贝尔格莱德回国。
十月十五日,南斯拉夫联邦同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斯托扬·安多夫会见了中国科技合作代表团。
访问期间,代表团在贝尔格莱德及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共和国的一些地区参观访问。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


第6版()
专栏:

缅甸工业代表团启程来华访问
新华社仰光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电 缅甸第一工业部部长吴拉埃为团长、第二工业部副部长吴拉丁为副团长的缅甸工业代表团十月二十二日离开仰光,前往中国进行友好访问。
缅甸总理吴盛温、副总理吴伦、政府部长们和一些副部长前往机场送行。中国驻缅甸大使叶成章也到机场送行。
十月二十日,叶成章大使为代表团举行宴会。
应邀出席宴会的有副总理吴伦、外交部长吴拉蓬、第二工业部长貌丘上校、矿业部长吴貌貌卡和一些副部长。
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第6版()
专栏:

我驻泰大使馆临时代办到达曼谷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讯 曼谷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吕子波及其一行十月二十日乘飞机到达曼谷。
泰国外交部官员和华侨代表等到机场迎接。


第6版()
专栏:

我石油代表团结束对挪威的访问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月十九日讯 奥斯陆消息:以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张文彬为团长的中国石油代表团应挪威王国政府的邀请,自十月五日至十八日对挪威进行了友好访问。
中国石油代表团在挪威访问期间,受到了挪威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接待和热情欢迎。十月七日,挪威工业大臣英尔瓦·乌尔维塞特会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并同他们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当晚,挪威政府为中国石油代表团访问挪威举行了欢迎宴会。十月十七日,挪威外交大臣克努特·弗吕登伦会见了中国石油代表团团长张文彬及代表团部分团员。我国驻挪威大使曹春耕也参加了会见。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
十七日晚,我国驻挪威大使曹春耕为中国石油代表团访问挪威举行了招待会。出席招待会的有挪威外交大臣克努特·弗吕登伦以及其他政府官员和厂商代表共四十多人。
代表团在挪威停留期间,参观了挪威海上油田、钻井平台制造、造船厂、研究机构和学校等,并同那里的石油界人士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第6版()
专栏:

大西洋公约协会年会指出
苏联口头上谈缓和行动上搞扩张
据新华社巴黎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一日电 大西洋公约协会十月二十日起在法国大西洋共同体协会主持下,在巴黎举行年会。在两天的会议中,参加会议的人都指出苏联执行的是“口头上谈缓和、行动上搞扩张”的政策,大西洋公约协会各国已经处于苏联的军事威胁之下。
法国大西洋共同体协会主席、法国参议院前副议长乔治·波特曼说,“华沙条约各国不停地增加军备,已增加到当代历史最高水平”。他说,“苏联一贯的目标是要分裂大西洋联盟。由于它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它就企图从精神上和物质上解除盟国武装。同时,苏联一贯执行包围西欧的计划,就象最近在中东和葡萄牙发生的事件所证实的那样。”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约瑟夫·伦斯在二十日发表的演说中说,尽管“有缓和和赫尔辛基会议,华沙条约继续加强它在欧洲整个地区的军备。”他说,“由于东方军队对西方的威胁增加,联盟要对付这种威胁的能力,今天比以前任何时候更加重要。”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主席、英国海军元帅彼得·希尔—诺登在二十一日的发言中说:“历史本身的一些事例表明,靠绥靖,靠回避,或者把只有表面价值的、表示良好意愿的声明当成是真正有效的东西,是不可能避免一场侵略的。”他指出,“缓和是一个时髦的、但是是危险的词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
他说,苏联的“缓和的论调显然同苏联的蓄意的政治行动是不能协调的,这种政治行动使苏联人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许多政府任意削减对集体安全的贡献的同时增加并改进苏联的军备。”
前北大西洋集团中欧盟军总司令恩斯特·费贝尔(西德)在军事报告中指出,苏联不断地增加军事实力。他说,“那些主张缓和的叫嚣,目的似乎在于削弱西方的防务现状,特别是要瓦解我们的公众舆论。肯定的,这是赫尔辛基协议的一种危险。”
大西洋公约协会是由北大西洋集团各国私人全国性团体组成的一个非政府的国际组织。这次在巴黎举行的年会,将持续到十月二十四日。


第6版()
专栏:

苏修叫嚷“缓和”和“禁试”伪善面目的大暴露
四天内进行两次数百万吨级地下核爆炸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二日讯 继十月十八日苏联进行了数百万吨级的大当量地下核爆炸后,十月二十一日,即在四天内,它又进行了一次地下核爆炸。
据美国能源研究开发署宣布,美国十月二十一日测到了苏联在新地岛的地下核爆炸信号,“能量相当于数百万吨级”。另据报道,挪威的一个地震观测站也测到了苏联这次地下核试验的信号,能量比十月十八日的那一次核爆炸还要大。
就在苏修连续进行核爆炸的同时,苏联《消息报》十月二十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还装模作样地说什么“完全禁止一切核试验是一个早已成熟的问题”,是“十分重要”和“紧急问题”。苏修核爆炸的轰鸣,戳穿了苏修叫嚷“缓和”和“禁试”的伪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