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劳动是文艺工作者的必修课
  ——内蒙古各直属文艺团体座谈劳动体会
最近,我们组织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文艺工作者,就文艺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座谈,他们用自己的切身体会阐述了劳动同改造世界观和艺术的关系。现摘要整理如下。
内蒙古歌剧团演员关其格:
我们剧团自一九五七年成立以来,每年都有三至五个月时间在牧区演出蒙语节目。十多年来,我们走遍了全自治区绝大部分的牧区旗(县),百分之六、七十的牧区公社。
在牧区我们给自己提出的要求是:首先当社员,然后是演员,不管演出怎么忙,我们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这样做,有利于剧团同志的思想革命化。我们剧团的同志多数是蒙古族贫下中牧的子弟,虽说进了剧团,学会了唱歌、演戏,但由于经常参加劳动,吃苦耐劳的好品质没有丢掉。我们到牧区演出,有时头顶烈日、脚踩沙漠,一天要步行八十多里,大家从不叫苦。在途中,在居民点,大家都争着和牧民一起干活,象剪羊毛呀,用药水给牛、羊洗澡呀,给牛、羊饮水呀,样样都在行。牧民见我们既给他们演出,又帮他们放牧牛羊,都心里喜上加喜,对我们亲上加亲,夸我们是贫下中牧的好后代。
牧民们和我们心贴心,亲如一家,什么话都和我们说。这样,我们搜集了不少民间的歌舞资料和当地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创作了不少节目。
内蒙古杂技团负责人田增绥:
我们团每年至少有三个月深入到工厂、矿山、农村、牧区参加劳动和演出。
过去,部分同志曾认为,杂技团道具多,活动量大,搬运、装卸道具和演出活动就是很繁重的体力劳动,到农村、工厂劳动的必要性不大。通过不断下厂、下乡参加劳动,大家体会到,从事杂技团本身的劳动,不能代替参加工农业战线的集体生产劳动。下厂、下乡参加劳动,是接触群众、接受工农兵再教育、了解社会、熟悉生活的好机会。
由于我们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劳动中狠抓思想改造,资产阶级思想受到了有力的抵制。例如有个青年演员,以往总认为自己力气出得大,报酬少,闹情绪。通过参加农村挖渠打堰劳动,看到农村劳动比杂技团业务工作要艰苦得多,可是贫下中农想的是为社会主义多作贡献,并不斤斤计较报酬,他非常感动,深有体会地说:“我和贫下中农相比,差得远了。我把党培养出来的技艺,作为向党向人民讨价还价的资本,这是忘了本。”从此,他加倍工作,抢挑重担,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他主动挑了一个最费力气的节目《举刀拉弓》进行训练。这把刀重一百六十斤,他每天要练习一个多小时,每张弓需要一百二十斤的拉力才能拉开,他一次拉五张弓,每天拉二百次以上。
内蒙古京剧团演员林承云:
今年,我到农村工作了五个月,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他们的斗争实践,促进了思想革命化。
文化大革命以来,我在京剧团扮演了柯湘等一些主要角色,听到一些赞扬声之后,思想上产生了优越感。组织上让我参加农村工作队,就觉得有点“屈才”。但下去之后,思想逐步起了变化。广大贫下中农为革命种田,起早贪黑,不辞劳苦,不计较个人名利,我觉着他们才真正是伟大的,而自己是渺小的。我认识到,我们当演员,扮演主要角色,与干其它行业或者当配角,这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成绩,是党培养的结果,是劳动人民养育、支持我们的结果。没有党的英明领导,没有工农兵改天换地的斗争,哪有我们的艺术生命呢!作为一个演员,在舞台上扮演了工农兵的高大形象,并不意味着自己就高人一等。和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相比,和广大工农兵相比,我的差距还很大。同时我还想到,当演员,应该首先是战士,经常到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去,在火热的斗争生活中锤炼自己,改造自己,在政治上高标准要求自己,生活上要艰苦朴素,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这样才能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无产阶级的演员。
内蒙古京剧团演员赵少勇:
我在京剧团是扮演李胜、雷刚等角色的。过去,由于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总觉着自己汗水比别人流得多,力气比别人出得大,待遇也应该比别人好一些。到外地演出,总希望有舒适的住房,不大愿意住集体宿舍。今年,我们到兴和县劳动锻炼,看看贫下中农,感到自己的差距不小呀!我想,自己作为一个革命文艺战士,是党和人民花费心血一手培养起来的。过去当学员时,和大家一起住集体宿舍,没有感到不舒服,为什么演了主要角色以后就不行了呢?通过劳动,认识到我这种按扮演的角色分等论级的思想是错误的。
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演员图力古尔:
我每年有半年时间随团到农牧区边演出、边劳动。我从劳动中体会到:人民群众生活中存在着丰富的文学艺术原料,文艺工作者必须经常到人民群众中去,经常参加劳动,才能搞好创作。
我想用我谱写《边疆的早晨》这首歌的过程,来谈谈劳动与创作的关系。
去年年初,领导上交给我一个任务,叫我写一个军民联防保卫边疆的歌子。我就翻报找资料,很快谱出曲子。但同志们听了都不满意,演员也不爱唱。
六月,我们去边境巴音杭盖公社演出。我急于求成,一到那里就到处找人采访,但采访不出东西来。后来我搬到蒙古包安下心来,和贫下中牧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干什么活,我就干什么活。相处久了,他们给我讲了很多军民联防守边疆的故事,他们还唱了许多民歌,抒发军民团结战斗的革命豪情。
军民联防的动人事迹,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牧民们学大寨的冲天干劲,建设草原的宏伟场面,这些反映边疆新貌的图景和牧民们豪放的歌声,日夜在我的脑中翻腾,我才创作出《边疆的早晨》这首歌。
内蒙古歌舞团歌唱演员张力:
有些演员担心参加生产劳动会降低演出质量。我们通过到牧区边演出、边劳动,体会到:演员参加生产劳动,不但不会降低演出质量,相反对提高演出质量很有好处。
举例来说:以前,在演出《草原儿女》第四场斯琴雪坑救羊时,饰斯琴的演员感情老上不去。前些日子,她到牧区参加放羊劳动,贫下中牧一心为集体养好羊、放好羊的动人事迹深深地教育了她。有一回,一只羊羔掉进水井,她不顾井边泥水,扒在井沿上,把羊羔捞上来,紧紧抱在怀里。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了斯琴奋不顾身救小羊时的心情。现在她再演这一场时就演得比较成功了。
通过参加生产劳动,还丰富了舞蹈语汇,提高了演出质量。比如舞蹈《欢乐的挤奶员》,有拉小牛犊的动作。有个演员以为拉小牛犊不用费力,所以她表演时也不用劲。后来,到牧区参加挤奶劳动,她拉小牛犊,三次都拉不动,还被牛踩了一脚。这时她才感到自己的舞蹈动作和生活相差太远。以后,她再跳这个舞蹈时,演出效果就好多了。有一些歌唱演员刚参加劳动时,由于不习惯,嗓子有些不听使。可是劳动过一段时间,身体强健了,气足了,唱起歌来,声音就宏亮多了。
内蒙古歌舞团创作人员乔正红:
参加生产劳动对创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劳动人民的火热斗争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长期地无条件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学习,共同斗争,汗流在一起,心连在一起,才能深刻地了解他们,创作出好的作品。
文艺工作者参加生产劳动,偶而一次两次,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要长期地坚持下去,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妥善安排。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关心演员的生活,劳动期间应给演员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练功,使之持久地坚持下去,以利于同工农相结合。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整理)


第5版()
专栏:

  牧场新畜(套色木刻)
  吉林省科尔沁左翼中旗文化馆集体创作


第5版()
专栏:

  注意农村中的小剧团
湖北省潜江县花鼓剧团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戏剧专门家应该注意军队和农村中的小剧团”的教导,主动深入到农村各社、队,满腔热情地做好辅导业余文艺宣传队的工作,为农村中用社会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培养了骨干力量,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业余文艺工作者的欢迎。
今年以来,随着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动的深入开展,全县业余文艺活动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要求专业剧团去辅导帮助的越来越多。有的派人到剧团来学,有的写信来请。怎么办?是坐在家里等人来了才辅导,还是走出去把辅导送上门?剧团党支部组织全体同志联系这个问题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有关无产阶级必须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的论述。学习中,他们算了一笔账:全县只有一个专业剧团,而有四百多个生产大队,剧团就是每天在乡下转,一天转一个大队,一年也还是转不完。这就说明,农村这个广阔的思想文化阵地,光靠专业剧团去“转”是不能占领的,必须靠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许许多多的业余文艺宣传队去占领。因此,辅导业余文艺活动是一件关系到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的大事。他们决定不光热情地辅导找上门来的骨干,而且还要主动上门辅导。
辅导方式有三:
一是抽专人组成专门辅导小组到急需帮助的社、队去辅导排练。春节时,有的社、队要排练革命样板戏选场,他们便派出一个三人辅导组,到那里去进行辅导。就是碰上阴天下雨,他们仍按时赶到队里,使业余宣传队员们很受感动,学演革命样板戏的劲头更足了,很快地排练了剧目,为贫下中农登台演出。
二是把下乡演出和辅导结合起来,演出到哪里就辅导到哪里。他们在下乡巡回演出时,每到一地,就主动了解当地业余文艺活动开展的情况,做到需要什么就辅导什么。为了不影响业余宣传队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们把辅导一般都安排在休息时间,并邀请业余宣传队员观看剧团演员的练功和排练,有时还和业余宣传队同台演出。有一次,他们演出的那个大队的业余宣传队要排练《平原作战》第三场“鱼水情深”,恰好那个演员的脚在演出中扭伤了。这位演员听说群众需要辅导,立刻带病为业余宣传队做示范动作。他忍住疼痛,一招一式地教,一遍不行,又来一遍,一直坚持给宣传队排练完。
三是举办短期业余文艺骨干训练班,扩大辅导面。今年四月份,他们在熊口公社演出时,协助公社党委办了一期业余文艺骨干训练班,各个大队都派了业余文艺骨干参加。剧团组织了有导演、演员、声乐教师和乐队人员参加的综合辅导组,在公社党委和剧团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进行辅导。在训练班中,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通过排练样板戏的选场和片断,在实践中学表演、声乐知识和器乐演奏技巧。业余文艺骨干反映说:“训练班这样办很好,学习了理论,明确了方向,掌握了技巧,又排出了节目。”经过十天的学习,训练班结束时,还进行了学习汇报演出,公社党委和贫下中农看了后十分满意,赠给他们一面绣着“一花引来万花开”的锦旗。
他们通过这几种方法,今年为三十多个业余宣传队进行了辅导,培养了一批文艺骨干,人民群众称赞他们是“毛泽东思想的宣传队,占领文艺阵地的战斗队。”
在辅导业余文艺宣传队的过程中,他们还注意向广大业余文艺战士学习。和业余文艺宣传队员建立经常的联系,不断地交流看书学习的体会和演唱材料。群众中自觉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事迹,给了他们很大教育和鼓舞。他们决心在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指引下,努力改造世界观,进一步搞好文艺革命,为无产阶级在上层建筑其中包括各个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而奋斗。  本报通讯员


第5版()
专栏:

  红花开放在翠绿的草原
  ——记黑龙江呼伦贝尔盟民族歌舞团文工队到鄂温克公社演出
  文汛
七月的巴尔虎草原是美丽的,特别是百曲千弯的莫日根河两岸,那翠绿无边的草场,简直象一张精心绣制的大地毯。这里,阳光灿烂,水甜草鲜,是牧区人民公社的“夏营地”。草原上的鄂温克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在党的阳光照耀下,鄂温克人摆脱了昔日的贫困和苦难,成为草原的主人,结束了几百年的游牧生活,有了定居点。为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畜牧事业,每年五月到九月,他们都要赶着畜群,到莫日根河两岸丰美的夏季草场,过夏营生活。那一座座洁白的蒙古包,好象航行在海上的帆舟;那一簇簇牛群、羊群、马群,如同撒在绿毯上的珍珠……
就在这百花盛开的七月,呼伦贝尔盟民族歌舞团由二十三人组成的一支边境地区文化工作队,满怀接受贫下中牧再教育的热望,沿着千里边防线,来到莫日根河之畔,把一束束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鲜花,献给日日夜夜战斗在祖国北疆草原上英雄的牧民们。
傍晚,陈巴尔虎旗鄂温克公社哈吉生产队的“夏营地”,热闹得真象过年一样。好客的鄂温克族贫下中牧,把文工队员“抢”到自己夏令临时居住的房屋里,满腔热情地接待亲人。主人们讲述了鄂温克人的今昔,畅谈了草原的美好远景,表达了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建设和保卫边疆的坚强决心,使年青的文艺战士受到莫大的教育和鼓舞。
如火的夕阳象盏红灯高挂,绿色草坪上临时圈定的“舞台”前,大喇叭播送着少数民族的革命歌曲。鄂温克族、蒙古族、汉族等的贫下中牧和扎根草原的知识青年,潮水般从四面八方向“剧场”涌来,勒勒车、自行车、拖斗车、大汽车……各种交通工具都用上了。矫健的骑手们并驾两骑、三骑、五骑结伴而来。一位不满八岁的蒙古族小姑娘,脚尖还够不到马蹬子,但她飞快地驾着一匹枣红马,象朵红云落到了“剧场”上。一位七十八岁的鄂族老大爷,本来耳朵已经听不见什么了,但他还是口衔烟杆儿,手拽缰绳,赶着一辆铁轮马车,跑了几十里路,兴致勃勃地来看“乌兰牧骑”的演出。
此刻,提前化好了妆的几个演员,正在“舞台”一侧摆书摊儿呢!男女老少蜂涌前来,从这座“草地书店”里争相选购自己心爱的图书。为了方便边疆军民的理论学习和文化生活,文工队在出发前专门找到新华书店有关部门,请求承担了代理售书的任务。他们从海拉尔背出了几百本革命图书,一路上播撒了革命文化的种子。今天,他们把许多蒙文版的新图书展现出来,受到了贫下中牧的热烈欢迎。
天色渐渐地暗下去了,演出即将开始。正在“后台”练功的演员金永恒,突然发现一个梳着乌黑长辫的鄂温克姑娘,坐在草地上使劲地揉脑袋,小金立即把文工队的医生巴图找来。原来这个姑娘早晨骑马不慎摔了一下,现在头又疼起来,眼瞅着看不成戏了,多急人哪!巴图医生细心诊断后,在她的身上捻进了四根银针,又让她吃了几片药,过了一会,姑娘的脸上现出了笑容,在开演之前高兴地挤进观众的人海中去了。
闪射着炽白强光的碘钨灯照亮了“舞台”。在歌舞团工作了近二十年的蒙古族老演员努玛,最近由于声带充血,本来需要休息,但她坚持战斗,热情洋溢地一连气唱了五、六支歌。去年刚刚进入歌舞团的回族青年演员宫丽梅,曾在这个地区接受过贫下中牧的再教育,怀着向老师们汇报的激动心情,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歌唱深受贫下中牧欢迎的颂歌——《红太阳》。朝鲜族手风琴手朴正尤为了胜任今晚这场演出,行军中背诵了一路新的乐谱……。吴清华在南府的遭遇,引起了贫下中牧对昔日悲惨生活的回顾。特木耳兄妹同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激发了贫下中牧为革命放牧的共同的深厚情感。表达江水英崇高思想境界的《一轮红日照胸间》,使巴尔虎草原的战斗者和龙江村的英雄“遥距天涯心相连”。《无产阶级专政万年牢》的战斗歌声,体现了各族人民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重要指示以后崭新的精神面貌。反映知识青年在边疆茁壮成长的蒙古族相声和歌唱珍宝岛英雄的“好来宝”,也不断激起一阵阵会心的笑声和掌声……。草坪上演员的表演多认真,草坪上观众看得多动心,贫下中牧对革命文艺最知音!
革命文艺的红花呵,民族团结的红花呵,在这翠绿的草原上,在这富饶的鄂温克之乡,开放得多么绚丽,多么耀眼哪!


第5版()
专栏:

  工地的早晨   李富一(朝鲜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