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在井冈山地区野营训练的福州部队某部团以上领导干部
同群众一起生产劳动 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在井冈山地区进行冬季野营训练的福州部队某部团以上领导干部,发扬我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生产队的光荣传统,在搞好野营训练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到工矿、农村参加生产劳动,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增强了军政军民团结。
这个部队野营训练到井冈山以后,组织团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参观学习,在当年毛主席挑粮上山休息过的老槲树下,请老暴动队长邹文楷讲述伟大领袖毛主席当年坚持参加生产劳动的伟大革命实践;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里,参观了当年红军干部战士利用战斗间隙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用过的锄头、镰刀;请七十一岁的红军老战士李珍珠介绍他近九年来,每天爬山二十里,为生产队烧木炭的先进事迹。这些都使团以上领导干部受到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同人民群众一起参加生产劳动,是毛主席的一贯教导,是我军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就形成的光荣传统,今天我们野营训练到井冈山,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建军路线胜利前进。
在同群众一起劳动中,这个部队团以上领导干部,很注意虚心地学习地方干部的好思想和好作风,从中吸取丰富的政治营养,促进自身的思想革命化。遂川县瑶厦公社是省、地、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公社党委成员发扬当年苏区干部“脚穿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的优良传统,和贫下中农同甘共苦,战天斗地夺高产,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全公社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跨《纲要》。某团野营训练来到瑶厦公社,团党委利用同这个公社的领导干部一起参加劳动的机会,组织党委成员向瑶厦公社领导干部学习,邀请公社党委书记王景旗介绍了他们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扎根于群众之中的先进事迹,并到田间参观了公社的农田水利建设。耳闻目睹的大量事实,使团党委成员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鼓舞,大家自觉对照瑶厦公社领导干部,认真地找思想差距,纷纷表示要以瑶厦公社干部为榜样,深入实际,扎根群众,进一步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党委常委、副团长秦瑞林,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老干部,在野营训练中,学习瑶厦公社干部的好作风,坚持和战士们一起顶风冒雨,爬山涉水,边行军,边做思想政治工作,深受干部、战士的欢迎。
在参加生产劳动中,这个部队团以上领导干部,遵照毛主席关于“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教导,在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同工人、贫下中农促膝谈心,宣传毛主席、党中央有关批林批孔的指示和各项无产阶级政策,畅谈批林批孔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好形势。这个部队参加过辽沈、平津战役的同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组织贫下中农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开展对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批判。某团团长吴道连,是参加过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老干部,他在参加宁冈县大陇公社的生产劳动中,了解到公社的大部分干部到县里参加读书班,在家主管工作的领导干部又忙于组织秋收冬种和兴修水利,对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有些抓不过来。吴道连便两次上门征求公社领导的意见,主动协助公社党委举办了理论骨干学习班,同社员一起学习中央有关文件,组织理论骨干召开田头批判会、学习会,把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示意图挂在田间,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理论骨干和社员群众宣讲毛主席《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宣传中央文件的精神。他通俗易懂地进行学习辅导,批判林彪破坏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罪行,使理论骨干和社员进一步认清了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极右实质。全公社迅速出现了抓批林批孔、促农业生产的新局面。
团以上领导干部带头参加生产劳动,在广大指战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广大指战员学传统,看榜样,每到一地都坚持深入车间、田间、水利工地参加劳动。他们在劳动中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热情宣传批林批孔和抓革命促生产的大好形势,和人民群众一道揭露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部队野营所到之处,处处呈现出一派军民团结战斗的革命景象。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连心菜连心菜呀心连心,军民本是一家人。当年共同来战斗哟,如今又传新佳音。
这是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五台窑大队贫下中农和七连指战员们在军民联欢会上唱的一支歌曲。
说起“连心菜”,还有一段故事哩!那是一九四六年,八路军三五九旅的一支部队来到五台窑搞生产。春播时,部队的同志们把从南泥湾带来的高产圆心菜籽送给了房东王大爷,并帮他育苗、栽秧、浇水。在战士们的精心照管下,王大爷种的高产圆心菜长势很好。一天,国民党的几个匪兵窜到王大爷的菜地挑菜心吃,王大爷上前阻拦,被匪兵打得昏了过去。战士们得知后,和民兵一起歼灭了匪徒,把王大爷抬回家进行治疗。第二年春节,这支部队执行任务离开了村庄。王大爷时刻不忘子弟兵的深情,把自己收下来的高产圆心菜籽挨家挨户地送给了贫下中农,使全村的圆心菜都获得了丰收。这年初冬,部队在前方作战缺少蔬菜,王大爷和村里的乡亲们挑担的挑担,推车的推车,把最好的圆心菜送上前线,保证了部队的蔬菜供应,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后来,为了让子孙万代发扬军民团结战斗的光荣传统,五台窑村的贫下中农便把圆心菜改名为“连心菜”。
去年初,解放军某部七连的指战员来到五台窑村执行生产任务。一进村,他们就热情地向贫下中农宣讲毛主席、党中央有关批林批孔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共同开展革命大批判。贫下中农对子弟兵更是热情关怀。很多人跑来帮助战士们安排食宿,送柴送水,亲如一家。晚上,担任生产队长的王大爷,捧着一包“连心菜”籽,来到战士们的宿舍,深情地讲述了“连心菜”籽的来历。大家望着金灿灿的“连心菜”籽,心情十分激动,决心继承老八路的光荣传统,继续谱写军民团结的新篇章。
谷雨过后,生产队长王大爷来到七连的菜地,热心地帮助战士们下种育苗。战士们也常到生产队的菜地里翻地、浇水。军民互相帮助,共同培育,使两块地的“连心菜”苗都长得很茂盛。一天深夜,惊雷和暴雨把战士们从梦中惊醒:“不好!连心菜苗都没盖上,赶快去抢救!”大家迅速起床,有的拿起雨衣,有的抱着热呼呼的被子,首先向生产队的菜地奔去。“连心菜”苗在暴风雨中不停地摇摆着,有的已被埋进泥水里。战士们赶忙把带来的防雨用具盖在菜畦上,用石头压结实。可是雨还是一个劲地下着,菜苗还有被淹的危险。薛班长立刻发动大家挖渠排水。战士们有的用铁锨掘,没带工具的就用手抠。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挖成了一条三十多米长的排水渠,把菜地里的水引了出去。接着,战士们又向自己的菜地跑去。刚到菜地,大家愣住了。只见“连心菜”苗用席子、草帘盖得严严实实。老队长王大爷带领社员,打着赤脚,正在挖排水渠。走过去一问,原来王大爷听到雷雨声,立即召集了社员,抱上席子、草帘,跑到了部队的菜地。
就这样,军民互相帮助,共同战斗,战胜了自然灾害,使五台窑大队和七连的“连心菜”都夺得了亩产八千多斤的好收成。贫下中农和战士们深情地说:连心菜丰收了,咱军民的心贴得更紧了。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解放军某部机枪三连党支部,在野营训练途中,请河北省灵寿县曾参加过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并荣获劳动模范称号的老八路靳六老大爷,给战士们讲述当年我军艰苦创业的革命事迹。 本报通讯员 摄


第3版()
专栏:

贫下中农的好辅导员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南庄村的政治夜校里,有一个解放军战士在辅导大家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这个战士叫魏玉茹,贫下中农亲切地称呼他是“俺贫下中农的好辅导员”。
去年春天,南庄村的贫下中农掀起了批林批孔的热潮。一天晚上,共产党员、战士魏玉茹见房东韩大伯手捧着毛主席著作,戴着老花眼镜,正在全神贯注地学习。但是由于大伯文化程度低,读文章很多字都不认识,急得他一个劲地抽旱烟。看到这情景,小魏很受感动,心想:韩大伯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但他文化低,学习有困难,自己有责任帮助他。
村里,象韩大伯这样文化低的群众还有不少。小魏想:要是能办一所政治夜校,组织贫下中农边学文化,边学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那该有多好啊!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党支部作了汇报,得到了党支部的支持,并让他担任夜校的辅导员。小魏就和战友们一起把村东的一座破土窑洞修补了一下做教室。没有教具怎么办?他们就找来一块木板,涂上锅黑,制成小黑板。他们还因陋就简,用砖头土坯砌成课桌,用木板支起来当板凳。没有课本,小魏又连续奋战两昼夜,把马克思、列宁和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摘录下来,刻版油印,编成教材发给大家。政治夜校就在这间土窑洞里办起来了。
小魏每天都按时到夜校来作辅导。对因家务事多或年老体弱不能来夜校学习的社员,他还登门辅导。贫农张大爷识字很少,为了帮他学文化,小魏翻山越岭跑了四十多里路,从城里给张大爷买来一本《新华字典》。任大叔患夜盲症,晚上到夜校学习不方便,小魏就每天接送。白大婶家务事多,有时缺课,小魏就利用午休时间到白大婶家,一边帮她干些零活,一边给她补课。双目失明的贫农吴大娘,在旧社会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压迫。她丈夫在煤矿挖煤,被资本家扔进了“万人坑”;五个孩子都被饥饿夺去了生命。大娘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哭瞎了双眼。在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时,大娘气愤地走上讲台,可是,没说几句话,就卡了“壳”。为了帮助大娘搞好批判,小魏利用几个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联系大娘的悲惨家史,启发大娘认识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就是要搞复辟,搞倒退,让我们重吃二遍苦,受二茬罪。在第二次批判大会上,吴大娘批得有理有据,击中了要害,受到了大家的称赞。
现在,小魏已帮助夜校学员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召开批判会一百多次,大大提高了贫下中农的理论水平和批判能力。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野营路上拥军爱民歌
解放军某部四连野营训练来到辽宁省辽阳市万家屯,各班分住在贫下中农家里。全连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孔孟之道,自觉地抓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这里记述的,就是四连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批林批孔活动的几个小故事。
“这副对联换得好”
炊事班住在王大娘家里。大娘家有个穿衣镜,两边有副对联,写着“一榻清风书叶舞,半窗明月墨花香”,横批是“麟吐玉书”。炊事班的同志认为,这副对联宣扬的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而优则仕”的孔孟之道,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正在里屋忙活的王大娘,听到战士们谈论这副对联,就走出来对大伙说:“这是解放前一个读书人写的。我不识字,你们给大娘说道说道,看这里面有什么歪理儿?”炊事班的同志都围上来,和王大娘一起坐在炕头上,批判这副对联。一个战士说:“这副对联贩卖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剥削阶级的黑货,引诱人们脱离生产劳动,一心闭门修养,走读书做官的道路。”另一个战士说:“孔老二虽然死了两千多年,可是他的流毒到现在还没有肃清。林彪一伙继承孔老二的衣钵,大肆鼓吹尊孔读经,千方百计地兜售修正主义黑货,其险恶用心,就是企图腐蚀革命人民,为他们一伙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做准备。”王大娘听了,回忆起旧社会劳动人民没地位、没权利、也没有文化的苦难情景,也批了起来:“你们说得对,孔老二和林彪,葫芦里卖的都是一样的药。在旧社会,咱穷得连饭都吃不上,哪能念得起书?那些念了书当了官的,也是替地主老财说话,剥削压迫咱穷人,还说些歪理迷惑咱。毛主席、共产党把咱们解放了,领导咱走社会主义道路,可要教育好下一代,叫他们读毛主席的书,听共产党的话。”接着大娘又说:“这副对联有毒,咱不要,你们想句好词换上它。”炊事班的同志知道大娘的儿子在抗美援朝中英勇牺牲了,便选了毛主席的诗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写在镜子两边,横批是“继续革命”。王大娘听战士们念了,乐呵呵地说:“这副对联换得好!”
新老战士同批判
二班住在黄金生大叔家里。黄大叔是一九四七年入伍的老战士,参加过辽沈战役,并且入关作过战,一直打到海南岛,直到全国解放才复员回乡。战士们感到和当年参加过辽沈战役的老战士一起批判林彪诬蔑东北军民的反动谬论,是个很好的机会。
吃过晚饭,二班的同志就和黄大叔坐在一起,聊起当年辽沈战役的事情来。黄大叔知道部队正在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便主动讲述了当时东北人民积极支前,东北籍战士踊跃参军参战的动人情景。他说:“那时候,一说要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老百姓都是大力支援,要人出人,要粮送粮,男女老少都动员起来了,做军鞋、送军粮、抬担架、当向导,积极支援前线。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军的。当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家中还有生病的老父亲。但是,我爹想到我们家在解放前受尽地主和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剥削和迫害,全家忍饥挨饿,生活无着,被迫从关里逃到东北的苦难家史,说啥也要送我去参军,消灭东北蒋匪军,解放关里老百姓。战士们的劲头就更大了,行军打仗,个个都不怕苦,不怕死……”听黄大叔讲到这里,二班的战士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林彪诬蔑东北人民群众有‘盲目的正统观念’,东北籍战士怕离开家乡,这真是闭着眼睛说瞎话。”“林彪被国民党反动派吓破了胆,还能看到东北军民的觉悟和力量?”“林彪和刘少奇一样,积极推行‘和平民主新阶段’的投降主义路线,想跟蒋介石搞合作,根本不可能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大伙边议边批,一层一层地剥掉林彪所谓“常胜将军”的画皮,更加认清了林彪一贯右倾机会主义的丑恶嘴脸。
立新风
一天,四班长郎文喜听说房东万大娘的二女儿要订婚了。按照这里的老习惯,订婚还兴送彩礼。郎班长觉得送彩礼是旧风俗,应该破除。吃过晚饭,郎班长就和万大娘坐在炕头上,讲起了小靳庄女青年同旧的传统观念决裂,坚决退彩礼的事迹,然后说:“大娘,送收彩礼是旧风俗,是对妇女的变相买卖,是孔孟之道‘男尊女卑’的流毒。咱贫下中农可要新事新办,做立新风的带头人哪!”大娘听了,心里很开窍,说:“对,咱不信孔孟之道那个邪,也不要彩礼,只要小伙子思想好,比啥都强。”一会儿,大娘又谈到女儿结婚的事,郎班长就因势利导地宣传晚婚和计划生育的好处。万大娘接着说:“要说这个,大娘拍手赞成。俺大女儿结婚早,现在有六个孩子,光家务活就够她忙活的了,哪还能为社会主义多出力?这回呀,俺二女儿说啥也得象小靳庄的姑娘那样,实行晚婚! ”郎班长高兴地说:“大娘,你真想得通啊!”万大娘笑着说:“不但我自己想得通,我还要教育好子女,多向邻居做宣传哩!”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