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一支能打硬仗的矿工队伍
——记广东省马安煤矿的先进事迹
波澜壮阔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给广东省马安煤矿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熊熊的革命烈火锻炼出了一个有旺盛革命精神,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领导班子;形成了一支再大的困难敢于上,再硬的骨头敢于啃,敢于和善于打硬仗的“铁人”式的英雄矿工队伍。就是这支队伍,近十一年来奋战煤海,连续完成国家生产计划。一九七四年,又提前一百一十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全面刷新了产量、质量、成本、原材料消耗等七项经济指标。一九七四年,全矿原煤产量超过设计能力一倍以上,上缴利润为国家计划的二点六倍。中共广东省委十分重视马安煤矿的经验。“远学大庆,近学马安”已成为全省工交战线广大职工的行动口号。(一)
马安煤矿的煤层位于古河床底下,背靠波浪滚滚的西江,流沙、水、火为灾,过去被人们认为是无法抗拒的。而现在,这三大自然祸害,都被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英雄矿工们一一制伏了。
流沙,是古河床湖底沉积起来腻如脂粉的细沙,埋在地下,溶于水中,具有很大的流动性。马安煤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煤层被流沙覆盖,流沙最厚部分达四十米。一旦它的压力超过顶棚的支撑能力,就破顶急泄,埋掉巷道,成为生产和安全的一大威胁,因此,被称为矿山“沙老虎”。过去,在井下碰上流沙,人们只能想法远远躲开它。但是现在,马安煤矿的工人阶级运用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在实践中摸索出了治流沙的规律,制伏了“沙老虎”,从流沙下解放出了大量的煤炭,用事实驳倒了那种认为流沙只能躲开不可制伏的形而上学的错误论调,对采矿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马安煤矿的煤层含硫量多,容易自燃。当积煤自动燃烧起火时,井下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空气稀薄,温度高达摄氏六十度以上,直接威胁矿井和工人的安全。按照通常的做法,是在地面打眼灌浆灭火,或者抽水灌井灭火,这样做都要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充分利用资源,马安煤矿工人发扬敢打硬仗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采取了人工直接浇水灭火的办法。有一次,东二副巷多点起火,火势越烧越旺。这时,工人和干部成立了“特殊作业队”,前面的人用水管直射到燃烧的煤壁上,后边的人再用水管给前面的人降温,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一边灭火,一边从火口中抢挖煤炭。马安煤矿工人就是凭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扑灭了一次又一次的火灾。
马安煤矿地处白浪滔滔的西江之滨,煤井就在一块小平原上的水稻田底下。这里是地上产粮,地下出煤。因为地势低洼,年年闹水灾,常常是井上水汪汪,井口挂水帘,井下巷道变成河。一九七○年七月,连续下了一个多月暴雨,矿区附近的新兴江堤围崩决,洪水水位比井口高出四米,矿井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矿党委全体成员上阵,领导工人在井口筑起围堤日夜苦战。当地面洪水咆哮奔腾时,掘进三队的工人仍然继续在井下打眼放炮,出渣子。洪水一退,全矿展开夺煤大战,胜利地超额完成了国家任务。
经过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马安煤矿的矿工队伍如钢刀淬火,锻炼得更加坚强了。一九七三年初,井下准备好的工作面只有三万吨煤,同国家下达的任务相比差距很大。怎么办?工人们提出:“宁可闯老塘,也要斤两不少地完成国家任务。”老塘,就是已经采过煤并被废弃多年的老矿井,在这里采煤条件非常艰苦。工人们凭着革命加拚命的大干劲头,这一年他们从老塘里挖出了二十二万多吨煤,使全年的煤产量超过了设计能力一倍,一个马安变成了两个马安。(二)
马安煤矿原来是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中办起来的一个小煤窑,现在发展成一个有一千七百多名职工的矿山。这里的工人,除了少数是北方煤矿支援来的老工人外,大多数是来自附近农村的社员,他们在煤矿的工作经历最长的三年。怎样对这些来矿工作的农村社员加强教育,促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发生深刻的变革,建设起一支能打硬仗的“铁人”式矿工队伍,这是马安煤矿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上的一场硬仗。
马安煤矿党委坚持不懈地对一批批来自农村的新矿工,进行“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的思想教育,组织他们学习《共产党宣言》和毛主席的有关著作,使他们懂得:工人阶级最有远见,大公无私,最富于革命的彻底性和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新工人必须在斗争中努力改造世界观,使自己具有工人阶级这些优秀品质。凡是进矿的新工人,都必须下井锻炼,由老工人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对他们进行传、帮、带。矿党委还向新工人广泛宣扬老工人的先进事迹,为新工人树立榜样。共产党员张乾的事迹,就在新工人中广泛地传颂着。
在旧社会,张乾九岁就到资本家办的煤窑里做工,整天背着沉重的煤筐,爬七十度的陡坡,穷得用背煤布遮身。解放后,张乾翻了身,豁出命来大干社会主义。当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刮起的“下马风”吹到马安时,恰好马安的煤脉遇到了断层,一些人就以“马安无煤”为借口,决定“下马”。在这关键时刻,张乾想:“不探查一下,就能断定马安无煤吗?”他和主张“下马”的干部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之后,就和工人们干起来了。他们说:“不打开石头看一看就下马,死都不甘心!”张乾从废料堆里拣回铁锤和钢钎,和大家一起凿岩探煤,苦战七天七夜,打开了九米深的石门,找到了四、五万吨煤藏。马安沸腾起来了。不久,由青年工人赖良带领的一个掘进小组又找到了储量数十万吨的煤层,终于顶住了“下马风”。
有一次,马安煤矿遭到了流沙袭击,井上树倒地陷,井下流沙奔腾咆哮,滚滚而来。这次流沙埋了四百多米巷道,矿内矿外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沙老虎”真厉害,是没法治的。矿党委提出“向流沙进军”的号召,组织大家学习《实践论》、《矛盾论》,清理巷道,调查研究。通过调查,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流沙为害是水和沙共同作用的结果,沙一旦脱离了水,沙的流动性就大大减弱;水中不带沙,水就容易对付了。张乾和他的伙伴们就根据稻草能挡沙渗水的原理,用稻草、竹帘制作多层木门,阻沙放水,减少压力,达到使沙水分离,分而治之的效果。经过十六次与流沙搏斗,终于摸出了在流沙下采煤的规律。后来,他们又采取一面堵沙抽水,一面照常采煤的办法,进一步取得了制沙采煤的主动权。在战流沙中,老工人张乾被人们称为马安的“铁人”。(三)
马安煤矿工人群众给自己的领导干部概括了三个特点,这就是:吃苦头,担风险,破常规。这三句话,反映了马安煤矿领导干部对人民事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个矿的领导班子路线抓得好,队伍带得好,参加劳动好,作风好。
矿党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钟泮芳是马安煤矿领导干部的代表。
自从毛主席发出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号召后,马安煤矿的干部坚持十一年参加劳动,戴矿灯,下煤井,和工人一起大干。经过文化大革命,他们又建立了干部每星期三天下井劳动、三天工作、一天休息的“三、三、一”制度。有一次,钟泮芳在建井队参加劳动,遇到断层水袭击,井壁出现坍塌。他和工人在泥浆里堵水,奋战了一天一夜,耽误了一次一般的常委会议。虽然他事先请了假,可是刚上井口,就受到一些人的批评。那位批评他的人甚至主张修改马安煤矿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减少干部参加劳动的时间。钟泮芳清醒地意识到,和主张修改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的斗争,是一场路线之争。因此,他坚定地表示,马安煤矿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不能改。老工人们也坚决支持钟泮芳的意见。为了把思想路线搞正确,矿党委接受钟泮芳和群众的意见,决定开门整风。他们围绕政治和生产的关系问题开展了一场讨论。大家重温毛主席关于“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的教导,学习毛主席有关干部参加劳动的一系列指示,使大家对干部参加劳动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
一九七一年五月二十八日,钟泮芳同志在井下劳动时,遇到井下煤层突然自燃起火,他在赶到现场观察火势的过程中,不幸陷入火海,全身被烈火烧伤。负伤后同志们进去扶他,他却关心地问其他同志出来没有?他还说,“我没有做好党交给的工作,希望同志们继续灭火,坚持下去!”经抢救无效,钟泮芳同志英勇牺牲了,但他临终前给同志们留下的“坚持下去”这句闪光的语言,已成为马安煤矿广大职工的精神财富。每次党委开门整风,工人总结工作,大家都自觉地以钟泮芳为镜子,对照他的英雄事迹找差距。在批林批孔中,马安煤矿干部把坚持干部参加劳动的制度,提高到反修防修,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高度来认识。一九七三年,党委常委平均劳动一百三十天;一九七四年一至十月份,党委常委平均劳动一百一十二天,科室干部平均劳动一百零六天。
马安煤矿的干部和矿工,是一些在成绩面前永不满足的人。他们每年在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后,党委总要发动群众总结工作,找差距,订措施,鼓干劲。目前他们正意气风发地向新的奋斗目标大踏步前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本报有删节)


第3版()
专栏:

为了制造更多的拖拉机
广西柳州拖拉机厂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面貌大变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到过柳州拖拉机厂的人,现在一踏进这个厂的大门,无不感到面貌大变,耳目一新。这个厂一九七四年的拖拉机产量同一九六五年相比,增加了三十九倍,成本下降了百分之四十,产品质量也逐年有所提高。没有到过柳州拖拉机厂的广西各族农民,从自己的亲身体会中,也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厂的变化。现在,不论是平原、山区,还是壮乡、瑶寨,到处都有这个厂生产的丰收—37型拖拉机的踪迹,其中仅武鸣一个县,就有三百多台。
柳州拖拉机厂的发展和变化,是同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分不开的。它再一次证明,面貌变不变,关键在路线。有了正确的路线,底子薄,基础差,也可以迅速发展;前进中碰到的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这个厂的工人和干部,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的贫下中农子弟。祖祖辈辈的亲身经历,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他们心中的一个强烈愿望,就是尽最大的力量,生产更多的拖拉机,为早日实现农业机械化作出贡献。但在文化大革命前,由于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广大工人、干部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他们想造设备,但有人说:你们技术底子差,搞不了,打报告向国家要吧。就这样,几年过去了,工厂还是老样子,设备没有增加,产量也没有提高。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强劲东风,给柳州拖拉机厂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广大职工高举“鞍钢宪法”的旗帜,坚决按总路线的精神建设企业,自觉地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铸工车间的变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车间过去的手工操作生产已基本上被机械化所代替。现在,翻沙有了造型机。造型用的沙子从碾沙到运输全部由碾沙机和一条条皮带运输机担负;震动落沙机则代替了过去靠人工抡大锤拆箱的高温重体力劳动。整个生产过程,显得十分紧凑、协调。
车间的干部告诉我们:这个车间的绝大多数设备,是全厂职工边干边学、经过多次改进才搞出来的。如型沙的运输,原来是用压缩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碾沙机上面去,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灰尘大、沙子粗、管道转弯处容易堵塞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车间党支部书记黄琰基带领大家重新设计制造了几条皮带运输机,并利用假日突击安装起来。这个车间的干部说: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但走点弯路总比向上伸手强。
柳州拖拉机厂自力更生造设备的群众运动,就是这样由失败到成功、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的。他们最初搞的两批土设备的确比较土气。但是实践出真知,斗争长才干。现在,比较先进的射流机床,半自动的单能机,九把刀同时切削的多刀车床,六十多个钻头的多头钻床,他们都一批批造出来了。这个厂由于发动群众一手抓当年生产,一手抓制造设备,生产发展就有了稳固的基础。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厂连年增产,是同年年自造设备密切相关的。
在自力更生方针的指引下,这个厂的广大工人和技术人员自觉地大搞技术革新,不断挖掘生产潜力。过去生产曲轴,是用整根棒料通过车床、刨床一刀一刀车刨出来的。一根一百三十五公斤的棒料,到成形合格产品时只剩下三十五公斤,大量优质钢材变成了钢屑,也白白浪费了许多工时。工人们对这种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革它的命。但厂里最大的锻锤才两吨,按照常规,这样的曲轴要五吨锤才锻得动。两吨锤能不能干五吨锤的活?锻工车间的工人边试验、边研究。发现一连锻二十锤后,锻件被挤压出一层厚厚的毛边,顶住了锻模,分散了冲击力,问题就在这层毛边上。“毛边顶住了锤头,我们就想办法把它搞掉!”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七手八脚造了一个剪边模,装在摩擦压力机上,锻打后剪边,剪边后再打。就这样,他们争分夺秒,紧密配合,硬是用两吨锻锤锻出了曲轴毛坯。
这件事,深深地教育了全厂工人和干部。他们激动地说:“技术革新是个宝,多产铁牛少不了,以后一定要大搞、多搞、经常搞。”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三百吨大平板车远征巴山蜀水
阳光灿烂,红旗招展,我国工人阶级在批林整风、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自行设计制造的三百吨大平板车,装载着庞大的工业设备,豪迈地行驶在被古人称之为“难于上青天”的巴山蜀水之间。它象一匹“骏马”,闯过一道道陡坡,绕过一个个险弯,出色地将一批大型工业设备安全及时地运到了目的地。
去年七月,国家要求上海市汽车运输公司三百吨大件运输小组到祖国西南山区,为某一重点工程运送一批整体大型工业设备。在这艰巨的任务面前,大件运输小组的同志感到,这是一场能否为工人阶级争光,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的战斗,决心打好这一仗。出发前,大件运输小组的同志专门举办了学习班。大家说:“我们一定要开好‘争气车’,用实际行动狠狠批判林彪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
大件运输小组原来的运输方案是“先易后难,先短后长”。这样,便于通过实践,掌握大平板车通过山间公路急转弯的行车规律,为下一次运输创造条件。可是,情况发生了变化:七、八、九三个月中,江河水位上下起落,波动很大。根据预报,水位有回落的趋势。如果不抓紧时间利用较高的水位将大件设备起上岸,错过时机,将会造成很大困难。要赶在水位下降前,把超长的大件提前装上车子,就得改变原方案,来一个“先长后短,先难后易”。
改变运输方案,给大件运输小组带来了一系列困难:操作方案要随之改变,大量的准备工作要提前进行;特别是大平板车装着三十五点六米的超长设备,要顺利地通过弯弯曲曲的“观音滩”,对车、对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观音滩”公路,四周是突起的群山,盘曲的公路就在山谷中伸延,一弯接着一弯,前弯望不见后弯;短短一公里路上,竟有六个弯!大平板车装着超长的工业设备,要在这条狭长多弯的公路上行驶,真好比是“九曲桥上拖毛竹”,难通过啊!如果车长打错一个信号,驾驶员手中的方向盘拨错半圈,或者是守护的同志疏忽一下,大平板车随时都可能陷入困境,车上的工业设备就有碰撞损坏的危险。大件运输小组的同志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起运前对这条道路进行了多次的调查,后来又根据这个超长设备的实际长度,用毛竹搭了一个模拟的“笼架”,装在大平板车上进行试运,在转弯半径小、通过性差、险情大的地段,连续多次往返试运,然后在地上画出一条准确的安全行车路线。
一切准备就绪。八月份的一个清晨,载着超长设备的大平板车,开始踏上了征途,这时候,运输小组工人一个个徒步守护在大车两侧,班长老顾手举红绿旗,前后了望,左右观察,发出一个又一个指挥信号。驾驶员准确无误地使车子始终行驶在划着白色行车路线的范围内。当牵引车拐过山脚,伸出大平板车八米的超长设备眼看要接触到山壁的时候,只听见指挥哨“?”的一声,牵引车灵活地向另一端转去。随着人群的欢呼,大平板车胜利地闯过了第一道弯,接着又第二道弯,第三道弯,……最后终于安全地通过了“观音滩”。
大平板车轰轰隆隆地向着另一个陡坡驶来。这里是“连三坡”,运输条件更加艰难。大平板车加上大设备全重四百多吨,长度前后超出平板八米左右,会不会上坡时翘头,下坡时磕头?三百吨大平板车装三百三十吨大件,是超负荷的,如果吃力不平均,万一有个轮胎受力超过限度会不会发生爆胎?大件运输小组的同志又一次分析了大平板车的技术性能和机件装置,装车时对平板车的受力支点又作了合理的调整,大家认为只要谨慎驾驶,紧密配合,认真对待,就一定能胜利通过。
五十四岁的主车驾驶员张阿毛把着方向盘,精神抖擞地驾着大车向大坡冲去,其他同志全力配合。车到第二个大坡时,技术员和副车司机已在坡上等候,准备必要时用双车牵引,谁知张师傅早已采取加力措施,一鼓作气冲了上去。经过紧张的战斗,大平板车终于胜利地登上了“连三坡”的顶端,踏上了胜利的坦途。
工地车站上,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红色大车一声长鸣,兴奋地告诉人们:它胜利地经受住了战斗的考验。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上海异型钢管厂工人充分发挥革命的积极性,运用小厂的简陋设备生产了上千种异型钢管。这是三结合小组正在检验新产品大型波纹管。 新华社记者 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