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强调坚决站在反霸斗争第一线
揭露苏修对“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的控制掠夺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五年一月一日电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一月一日发表元旦社论,回顾阿尔巴尼亚人民一九七四年的伟大成就。
社论说:“我们送走的一年是比前年取得更大成就的一年,是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一年。”
社论指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的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使我们进一步动员起来,克服了一系列障碍和困难,并象以往一样粉碎了形形色色敌人的企图和计划。
社论接着说:“然而,我们并不高枕无忧。我们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新的战斗。敌人仍将企图阻挡我们和夺回其‘失去的天堂’。我们全体武装起来的人民,一手拿镐,一手拿枪,胸怀党的决议和教导,要把迄今取得的胜利当作取得新的更大胜利的起点。”
社论说,社会主义阿尔巴尼亚在跨入新的一年时所以感到自豪,是因为她在党的领导下,在捍卫马克思列宁主义、支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各国人民争取自由、独立和社会进步的斗争方面,一如既往地光荣完成了自己革命的国际主义任务,因为她过去和现在都站在反对美帝、苏修和世界反动派的斗争的第一线。
社论说:新的全面的危机、矛盾和失败等待着两个超级大国。“未来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属于革命和各国人民。”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五年一月四日电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一月四日发表文章,揭露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在“加紧全面协作”的幌子下对“经互会”其他成员国加强控制和剥削。
文章指出,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地企图在所谓“一体化”的幌子下把他们的掠夺的魔爪更深地伸向“经互会”其他成员国。
文章说:“莫斯科社会帝国主义者建立的体系以及在生产、工艺、外贸、货币和财政方面的机构都是为了在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他们在种种幌子下推行的“资源国际化”、“国际分工”和“生产的国际积聚”等等,实际上是把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魔爪伸向“经互会”其他成员国生活的各个领域,是贯彻勃列日涅夫的帝国主义的“有限主权论”。为了实现这些目的,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特别注意建立各种各样的“国际经济联合公司”、“国际银行”、“国际科学家集体”等机构。这些机构只不过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建立的跨国公司的翻版。
文章揭露说,苏联修正主义者为了控制
“经互会”国家的商品周转范围,建立了“国际经济合作银行”和“集体外汇”。他们利用自己的垄断地位,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并对
“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和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控制。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还建立了“国际投资银行”。通过这一银行,他们企图控制其他国家基本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并鼓动这些国家发展苏联所需要的那些部门和建设苏联所需要的项目。
文章说:“克里姆林宫最近还建立了生产方面的各种‘国际托拉斯’,如‘国际原子能发电设备联合公司’、‘国际原子仪表公司’、‘国际纺织机器联合公司’等等。这些托拉斯的活动包括了设计、科研、生产、产品出售等一整套的工作。通过这些托拉斯中的两个组织,苏联修正主义者垄断了原子能方面的一切科学活动和生产活动。”


第6版()
专栏:

尼泊尔两家周刊发表文章
谴责印度向尼泊尔施加压力
据新华社加德满都电最近一期的尼泊尔《祖国》周刊发表评论,谴责印度采取诽谤尼泊尔和停止供应石油等办法,向尼泊尔施加压力。
评论说:“印度报纸已经开始进行一场经常、有组织的反对尼泊尔的宣传运动。印度报界没有一天不进行伤害尼泊尔的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宣传。……在尼泊尔发生了反对印度吞并锡金的示威游行以后,这种行为就变本加厉了。尽管任何国家的人民都有权批评象在锡金发生的那样的事件,但是印度却毫不犹豫地利用各种借口来干涉我们的内政。我们的国内外贸易由于一个蓄意制造的僵局而受到阻碍。现在,印度决定停止向我国供应石油产品。”
评论指出:“最近一些天来,印度一直采取步骤直接或间接地破坏尼泊尔的民族尊严和主权。印度报界甚至说,(尼泊尔)首相里贾尔在同甘地夫人会谈时不代表尼泊尔。”
据新华社加德满都一九七五年一月四日电 尼泊尔《议论》周刊最近发表文章说:“印度领导人对尼泊尔的傲慢态度,反映了他们的扩张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观点,违背尼印两国人民的愿望。”
文章说,尼泊尔和印度的关系近来之所以变冷,主要是由于逃亡印度的尼泊尔反民族分子的活动和印度领导人正在利用锡金问题为遁词,对尼泊尔进行不公正的指责。
文章指出:“尼印关系目前紧张,牵涉到尼泊尔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这样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尼泊尔必须明确表示,它将一如既往,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尼泊尔不是印度的一个邦,也不是哪一个大国的殖民地。它决心在和平共处、平等和相互合作的基础上保持同其他任何国家的关系。”
文章说:“印度领导人经常吹嘘印度同尼泊尔的合作。但是,这种合作也不是无报偿的。印度从甘达克和科西工程得到的利益大于尼泊尔,而尼泊尔人实际上是受骗上当者。”
文章最后说,尼印关系决不能通过施加压力或实行经济封锁的政策来加强。“尼泊尔在影响到切身的民族利益的根本问题上,不能向任何人屈膝。”


第6版()
专栏:

几内亚举行总统就职仪式
杜尔总统讲话强调依靠自己力量发展国家经济
新华社科纳克里一九七五年一月四日电 塞古·杜尔重新当选为几内亚共和国总统。一月三日在科纳克里人民宫举行总统就职仪式。
塞古·杜尔总统在仪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说,几内亚将依靠自己的力量和主要靠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来发展国家的经济。他在谈到非洲政策时说,几内亚支持所有争取独立的解放运动和进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斗争的各国人民。他还说,几内亚政府将按照非洲统一组织宪章的规定,同非洲各国“保持和发展以互相尊重和非洲各国人民历史利益为基础的真诚合作的关系”。


第6版()
专栏:

布迈丁主席和佩雷斯总统强调建立合理的国际经济制度
保卫石油权益斗争是第三世界的重要斗争
沙特阿拉伯副首相驳斥美国对使用石油武器的攻击
新华社墨西哥城一九七五年一月三日电据这里的《至上报》报道,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布迈丁一月二日在阿尔及尔接见这家报纸的记者时指出:“石油生产国的斗争是第三世界重新估价它们的原料和建立一种新经济秩序的巨大斗争的一部分。”
他说:“阿拉伯国家越来越控制自己的石油资源。还没有这样做的国家也走上了要这样做的道路。”他强调指出,世界通货膨胀并不是石油引起的,而是制度本身引起的。
布迈丁主席接着说:“对于我们来说,占领一个阿拉伯石油生产国的一公里(土地)意味着占领整个阿拉伯世界”。他说:“不能把海湾石油生产国同其它国家隔开。我们是团结一致的,所有(石油)生产国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已经对工业化国家占了上风,那要归因于我们的团结一致。石油生产国意识到了这种情况,因此它们将不容忍任何反对它们的利益的企图。”
布迈丁主席在谈到阿拉伯国家间所谓的“不一致”时指出:“必须区分大、小矛盾。
(阿拉伯国家)同帝国主义及其同伙犹太复国主义的矛盾是大矛盾,这是一个共同的问题,并且影响着所有阿拉伯人的前途”。他指出,“必须集中力量对付大矛盾,对付殖民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的威胁,那就是收复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和恢复巴勒斯坦人民返回家园的权利”。他说:“事实是全体阿拉伯人,特别是巴勒斯坦人不准备放弃自己的权利”。
布迈丁主席还强调指出:“不应该把阿尔及利亚的斗争同阿拉伯国家的斗争分开,不应该把阿拉伯国家的斗争同非洲大陆争取解放的合法斗争分开。也不应该把我们地区的斗争同拉丁美洲和亚洲的斗争分开。这是一场全球性的斗争。”他说:“穷国和富国之间,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才是真正的鸿沟。”
据新华社讯 加拉加斯消息:委内瑞拉总统卡洛斯·安德烈斯·佩雷斯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在一次讲话中重申把石油业收归国有是为了“保卫国家的根本利益”。
佩雷斯总统是在收到去年五月成立的石油业国有化特别委员会的报告时讲这番话的。报告内容包括一份石油业国有化法律草案和对石油工业情况的介绍。佩雷斯总统指出,经过仔细研究以后,将把这个法律草案提交议会讨论。
这位总统指出,“委内瑞拉的石油和铁将为拉丁美洲服务”,委内瑞拉将运用这些资源支持“拉美各国人民为收回支配自然资源的主权而进行的斗争”。
佩雷斯总统说,同石油一样,基本产品的生产国应当有权确定这些产品的价格和交换条件。他在讲话中还主张建立一个新的合理的国际经济制度。
据新华社萨那电 据《沙特国家报》报道:沙特阿拉伯第二副首相法赫德·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不久前在同黎巴嫩《安瓦尔报》记者谈话时,驳斥了美国对阿拉伯国家使用石油武器的攻击,并且表示:“阿拉伯人决不接受对他们事务的干涉,决不接受强加于他们的经济政策。我们准备同一切愿意合作的人进行合作,而不接受控制和发号施令。”阿齐兹驳斥了美国关于阿拉伯国家提高石油价格和阿拉伯资金的积累“造成了世界要发生灾难的威胁”的谰言。他说:“这种攻击显然是不公正的。通货膨胀是工业国家带给我们的一种现象,它发生在石油提价之前。在此之前,美元就两次贬值,英镑多次贬值,从而导致了阿拉伯储备的贬值,影响了阿拉伯的石油收入。”
他回顾说,阿拉伯国家禁运石油,是为了突出阿拉伯的权利。他说,某些国家“无权指责我们拒绝向支持我们敌人的人卖石油。我们的敌人在占领着我们的土地,使我们的人民流离失所”。


第6版()
专栏:

在经济危机猛烈冲击下
美国上个月失业人数急剧增加
新华社一九七五年一月四日讯 华盛顿消息:在经济危机猛烈冲击下的美国,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份的失业人数再次急剧增加。
据美国劳工部一月三日公布,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份美国又有五十六万工人失去了工作,使失业总人数高达六百五十万人。这是一九四○年以来美国失业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六百万人。去年十二月份美国的失业率已上升到百分之七点一,和一九六一年五月相同,是一九五八年经济危机时期以后的最高失业率。
失业人数猛增是由于资本家转嫁危机而大量解雇工人造成的。在过去十二个月之中,失业人数总共增加了二百多万。其中汽车工业的失业情况最为严重,去年十二月份的失业率已达到了百分之二十,每五名工人中就有一人失业。建筑业去年十二月份的失业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十五。
黑人工人受到失业的打击尤为严重。
黑人工人的失业率由去年十一月份的百分之十一点七增加到十二月份的百分之十二点八。
合众国际社认为,实际的失业情况比官方公布的数字更加严重。
严重的失业情况使得美国白宫发言人内森也不得不承认,去年十二月份的失业数字“再一次着重表明了经济正处在很大的困难中”,“现在正在继续的生产下降意味着这个国家在即将到来的一段时间内,失业将会进一步增加”。


第6版()
专栏:

日本一些工业企业新年前后继续停产
钢铁等行业库存过多,许多产品将大幅度减产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五年一月三日电 在日本工业产品的库存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垄断资本利用新年机会,延长一些工业企业的停产时间,进一步削减生产。
往年元旦期间,日本的石油化学工业的生产从不间断,但在今年元旦期间几乎全部停产。生产各种乙烯和聚氯乙烯树脂的一些大公司从一九七四年末就相继提前停产。这些大企业生产的乙烯和聚氯乙烯树脂,从去年十月以来,已经减产百分之三十至四十,从今年一月起减产幅度将达百分之四十至五十。
有色金属工业的大企业,也都大幅度地延长了停产时间。占日本铜锭生产三分之一的日本矿业公司,在一月份将把它的铜锭总产量减少百分之三十七。
钢铁工业除高炉企业维持生产以外,平炉企业都把新年停产时间由往年的一周延长为半个月或更长,减产幅度达百分之三十到五十。
电机制造、合成纤维、建筑材料、造纸等企业把新年停工时间延长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生产建筑用陶瓷产品的伊奈制陶公司所属的十三个工厂,新年前后停产将近一个月。
据《日经产业新闻》一月一日报道,钢铁、有色金属、电机、石油、造纸、纤维、化学等行业都存在着“产品库存过多”的现象。预计今年第一季度,粗钢、有色金属产品、纸浆、玻璃等十多种产品将进一步大幅度减产。


第6版()
专栏:

西德经济情况不断恶化
国民生产总值下降,大批企业破产,失业激增,通货膨胀加剧
据新华社波恩电 在西方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陷入经济危机的时候,尽管西德在西方被认为日子还不象其他国家那样难过,但它的经济在去年也不断恶化。西德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大批企业破产,失业激增,通货膨胀加剧。
据统计,西德国民生产总值从去年第二季度以来已经连续下降了两个季度。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下降百分之一,第三季度又比第二季度下降百分之一以上。一些生产早已萎缩的部门,如汽车、建筑和纺织工业,困难在继续加深。建筑业目前的设备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五十六;生产继续下降,据估计,去年将比前年实际下降百分之八。汽车生产去年比前年下降百分之二十。纺织工业的生产也大幅度下降。过去依靠出口而使生产保持增长的一些行业,如化学、机械、钢铁等部门,从去年夏天以来情况也在恶化。化学工业从七月到九月出口下降了百分之九,整个行业的生产下降了百分之四点四。机械制造业从夏天以来出口下降了百分之九,整个行业的生产下降了百分之三点五。西德《时代》周刊惊呼,西德“正进入一九六六年——一九六七年以来最糟的衰退”。
在生产下降的同时,西德中小企业大批破产。从去年一月到十月,破产的共有六千二百七十五家,比前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一。不仅中小企业破产,许多较大的康采恩也被更大的垄断集团所并吞,如来因钢厂不久前就并入了梯森钢铁公司。
垄断资本集团大批解雇工人,削减开工时间,向劳动人民转嫁危机。据西德官方统计,到去年十一月为止,西德职工失业人数已达八十万,失业率达到百分之三点五,远远超过一九六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危机时的水平。此外,半失业工人已达四十六万。
西德通货膨胀也在发展。去年通货膨胀率估计约在百分之七左右,虽低于其他西方国家,但对西德来说仍是二十年来的最高纪录。西德的公私债务总数去年年底已达一万零一百四十亿马克。
失业人数激增和通货膨胀加剧,致使西德的国内市场进一步萎缩。去年年底,西德国内的需求和投资都在下降。如境况一直较好的电器工业,去年年底国内的需求也比前年降低了百分之八。去年第三季度西德的国内工业订单比年初下降了百分之九点四,其中起决定性影响的资本货的订单下降了百分之十二点八。
由于国内市场萎缩,西德经济越来越依赖出口支撑。
从去年夏天以来,西德国外订货已开始下降,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百分之三左右。钢铁工业的订货九月份就比八月减少了百分之十。
在这种情况下,西德除了力图使原有的国外市场不致急剧缩减外,正努力设法打进东欧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面对国内外市场萎缩的危险局面,西德政府又重新采取膨胀政策来刺激经济。它最近提出了一个“景气计划”,由政府拨款进行公共投资和鼓励私人投资。但是,西德政界、经济界人士和报刊言论对这一“景气计划”普遍表示怀疑。西德总理施密特不久前也说,西德的经济“在今后几个月中将受到不吉利的消息的影响”。(附图片)
一面是大量解雇工人,转嫁困难;一面又拚命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牟取暴利,以致严重地损害了工人健康。这是西德巴伐利亚汽车工厂的一位工人在工头的监督下,已经干得筋疲力尽了。新华社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