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促进教育革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工农兵学员 吴宝琪 杜郁成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系结合评注法家著作,研究儒法斗争史等战斗任务,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文科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的战斗作用,大大提高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历史学科的改造。
社会主义大学文科,是培养和造就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重要阵地。我们工农兵学员和教师决心对旧文科搞关门教学那一套来一次彻底革命,把现实的阶级斗争作为课堂,在斗争中教学,在斗争中增长才干。
在我们刚开始评注法家著作的时候,有人怀疑:你们是一年级的学生,担当这个任务能行吗?有人担心:这样学习会完不成教学计划,学不到东西。然而,事实是最好的回答。结合战斗任务进行教学,使历史教学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生气勃勃的局面。如参加评介曹操的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翻阅了大量的史料。阅读了《三国志》中有关曹操的记载,阅读了《曹操集》,研究了曹操与先秦、两汉时期一些法家代表人物思想上的联系,研究了三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阶级斗争的情况,研究了历代儒法两家对曹操的评价。通过对曹操这个具体历史人物的分析和研究,就把三国时期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基本线索掌握了。
在研究、分析、评价曹操的过程中,我们还对历史上的反动儒生,为什么对曹操这样一个很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过积极贡献的人物,肆意歪曲、丑化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历史上所有的法家,尽管所处的时代不同,但都是主张革新、坚持前进的。所以,曹操同历史上的所有法家代表人物一样,自然会受到主张开历史倒车的反动儒生的攻击和诋毁。这样就加深了我们对评注法家著作的现实意义的理解。参加评介王安石的同学的感受也是如此。“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这是伟大导师列宁对王安石作的历史评价。王安石死后,南宋的反动儒生邵伯温却写了造谣诬蔑王安石的《辨奸论》。林彪也吹捧《辨奸论》,这就暴露了他尊儒反法,阴谋复辟倒退的丑恶嘴脸。
实践证明,我们结合评注法家著作的战斗任务进行教学,历史知识不是学少了,而是掌握得更多更牢固。特别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就把学习历史同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紧密联系起来,让历史教学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这种有的放矢而又生动活泼的学习,比过去那种由老师脱离历史实际和现实阶级斗争在课堂中讲解的做法不知要强多少倍。
在结合战斗任务进行教学中,我们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培养我们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在讨论李悝的《尽地力之教》这篇文章的题解时,有的教师一度片面地强调李悝在魏国实行“尽地力之教”有利于农民的一面。后来,师生一起学习了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认为我们在研究和评价法家著作和法家思想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李悝是当时魏国的著名法家。他站在魏国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实行“尽地力之教”的措施的目的,是为了打击奴隶主贵族,促进新兴地主经济的发展,这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这一措施,虽然客观上对农民也有利,但得到好处的,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我们肯定法家,是要肯定法家敢于变革、勇于革新的精神,肯定他们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作用,同时也要指出他们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这样,我们对如何用阶级斗争的观点、阶级分析的方法,研究历史的问题,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阅读古文、利用工具书、进行自学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第3版()
专栏:

一次思想教育
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师生在武汉国棉二厂开门办学,同工人师傅一起开展批林批孔和评注法家著作的活动。工人师傅积极参加批林批孔,刻苦研究儒法斗争历史的战斗精神,对师生们教育很深。工人师傅每到休息时间,就和师生一起研究儒法斗争史。有时,有些师生到师傅家串门,工人师傅也同他们讨论儒法斗争的问题。有个工人师傅在和师生交谈时说:“林彪为什么要反对法家?因为法家是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坚持革新,反对复旧的。林彪搞复辟倒退,就必然尊儒反法。所以,工农兵需要认真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并读点法家著作,这样才能深入批判林彪和孔老二。”工人师傅的话对师生是很大的鼓励。
开始,一些师生对《秦政记》、《秦献记》的作者章太炎的一生如何评价,一时搞不清楚。为了正确分析和认识这个问题,工人师傅和他们一道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资产阶级的有关论述。大家认识到: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他们在民主革命时期,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有革命性的一面;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又有软弱性的一面,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工人师傅在此着重指出:“章太炎初期能够站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法家的进步观点分析历史问题,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后期,他走上‘尊孔读经’的道路,这正是资产阶级的妥协性、软弱性和革命不彻底性的表现。看问题要看主流,章太炎的主流是好的。他所写的那些具有战斗力的文章,今天对批判林彪也可以作为借鉴。”
在工人师傅的帮助下,通过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师生们对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思想教育。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向工人阶级学习 坚持阶级分析
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 阎玉山
我是古代汉语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今年春天,我和工农兵学员到工厂参加注释法家著作,从中受到很大教育。
一次,我和工人师傅研究一篇介绍荀子生平的文章。最初,我认为这篇文章把荀子的主要思想,特别是在自然观和认识论方面的思想都反映出来了,是写得比较好的。工人师傅看了却指出:文章没有写出荀子的战斗精神。一位工人师傅说:“荀子为啥要著书立说?就是为了批判反动的孔孟之道。因此,我们要把荀子放在当时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去写,写出法家是怎样和儒家进行斗争的,这样才能从中总结出历史上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这些话对我很有启发。工人师傅注释法家著作,考虑的是总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经验,而我考虑的却是传授知识。从这里,我找到了自己思想上和工人师傅的差距。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统治下,古代汉语的教学,脱离火热的阶级斗争,专搞“说文”、“解字”,宣扬反动腐朽的孔孟之道。我也受到这种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注释原著就是讲解词义、句法,这是学科分工,是分内的任务,很少对原著的思想内容作阶级的分析。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对自己的这种错误认识,虽然作了自我批判,但在这次参加法家著作的注释工作中又有所反映。
例如,最近我和工人师傅一起注释《史记》中的《李斯列传》的时候,文中有“齐人淳于越”向秦始皇进谏一句。我对淳于越是这样注释的:“淳于越,是齐国人,在秦朝做博士的官。”工人师傅看了说:“淳于越究竟是那一个阶级的博士呀!”“他在当时儒法两条路线斗争中是站在那一边的?”工人师傅提出的问题,我当时回答不上来。后来,我重新研究了淳于越的言论和他这次向秦始皇进谏的内容。他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这就很明显地看出:淳于越当时的政治主张,是复古倒退,是为当时被推翻了的奴隶主阶级说话的。在当时的儒法斗争中,他是站在儒家一边的。经过这次分析研究,我们把原来的注释改为:淳于越,是齐国人,是混入秦政权机构中的反动儒生,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
通过这次工人师傅的教育,我才认识到,过去讲古代汉语课,只停留在字面上解释,就不能正确表达法家著作的思想。一定要摆脱那种因循守旧、窒息革命精神的旧注解的束缚,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采取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注释工作。过去,由于尊儒反法思想的影响,有的注解的人就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他们从本阶级的需要出发,歪曲篡改法家著作的原意。如果旧的框框不突破,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那还会继续传播儒家的反动观点。
工农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军。通过和工人师傅一起注释法家著作,我对这一点有了深刻的体会。刚到工厂时,我认为工人师傅没学过古文,不必在字、词、句方面向工人师傅请教。可是,在深入讨论文章注释时,才发现自己的看法是不对的。在注释《天论》一文中“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这句话的时候,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但注家众说纷纭,一时拿不定主意。工人师傅却一语指出:“不求知天”,就是“不求知天命”。因为前文论述了自然界中一切变化都是有它自己的规律的,是没有什么主宰的。所以荀子才结论式地说:“聪明的人是不去追求那个天命的。”工人师傅这样注解,既符合作者原意,又突出了荀子《天论》中批判孔孟“天命观”和唯心论的先验论的战斗意义。


第3版()
专栏:来信

大学应为工农兵办函授班编辑同志:
当我从报上看到上海高等院校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举办业余函授教育的消息后,心情非常激动,很受鼓舞。我和周围同志在一块议论说:如果全国各地大学都能学习上海高等院校的经验,面向广大工农兵,按专业举办函授班,使许多同志一面工作,一面学习,该有多好啊!因此,我建议各地大学要尽力按照专业举办些函授班。
我认为:大学按照专业设函授班,好处很多:既不需要国家很多的人力物力,又能解决工农兵中很大一部分人的学习问题。这同有些大学开设的短期训练班一样,是实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种好形式。
毛主席历来强调干部以在职学习为主。许多同志在工作实践中,深感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文化科学知识不能适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而函授正是广大工农兵一边工作、劳动,一边学习的一种好办法。用这种办法,就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就更多又红又专的优秀干部。
举办函授班,也是社会主义大学联系社会实际的桥梁之一。函授生分布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他们能向大学及时反映三大革命运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如果负责函授的教师一年能下到基层给函授生面授一两次课,听取意见,作些调查研究,对大学的教育革命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政治处 徐向东


第3版()
专栏:

专业理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结合
中共上海师大历史系总支委员会
工农兵是批林批孔的主力军。在这场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中,专业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同工农兵相结合,从他们中间吸取养料,在群众斗争的大风大浪中成长。
在文化大革命前的旧大学里,有些搞理论的人,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工农兵,脱离实际,关门读书。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认真记取这个历史教训,遵照毛主席关于“文科要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的工厂”的教导,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组织师生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商店,同工农兵一起战斗,并辅导他们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宣讲儒法斗争的历史。几个月来,我系师生走出去宣讲儒法斗争史达二百九十余次,听讲的约有二十多万人。
为工农兵服务的过程,也是向工农兵学习的过程。开始,有些教师在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时,对“克己”两个字只是停留在“克制自己”的字面解释上,没有联系实际。工人师傅说:“克己克己,阴谋诡计,等待时机;复礼复礼,东山再起,妄图复辟资本主义。”工人的批判一针见血,使我们很受教育。
过去,工农兵批评我们:“你们讲的话,我们听不懂;你们写的文章,我们看不懂。”现在,大家在搞好口头宣讲的同时,努力为工农兵编写儒法斗争的通俗资料,为批林批孔斗争服务。师生们在短期内编写了《法家人物小传》、《法家传记选注》等一批材料,并写出了揭露儒家丑恶行径的《故事新编》。工农兵看了之后认为这些书写得通俗易懂,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工农兵一起战斗,促进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改造。有位教师,过去在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影响下,受孔孟之道毒害较深。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认识有所提高,但还没有完全摆脱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他在教学中虽然注意批判孔孟之道,但对秦始皇在建立新兴地主阶级中央集权国家方面所起的作用,缺乏历史的阶级的分析,实际上依旧是尊儒反法的观点。批林批孔运动中,他和工人一起战斗,从中认识到,在儒法两家的路线斗争中,没有调和的余地。于是,他积极撰写文章,肯定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那些搞复辟奴隶制的反动力量实行专政。他深有体会地说:“我每前进一步,都是与工农兵的教育和帮助分不开的。”还有一位老教师,参加中小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工作。在编写《孔丘》一课时,他主观上想批判旧教材中《古代的教育家——孔子》一课的错误内容。但他在批判孔老二反动的政治观点与哲学观点的同时,竟错误地认为孔老二的教育思想和治学方法“还有一些有益的经验”。这份初稿拿到直流电机厂征求意见时,工人老师傅说:“政治观点、哲学观点和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是紧密相连的。哪能政治观点是反动的,教育思想却是有益的呢?”这位老教师很受教育。他说:“我几十年来受孔孟之道的影响很深,要与传统的观念彻底决裂,必须先在思想上来一场革命。”后来,他与工农兵同学习,共批判,不断提高认识,经过几次修改,终于写好了这一课的教材。
同工农兵一起战斗,加快教育革命的步伐。冶金局第二机修厂、上港三区的工人同志,为了攻占史学阵地,敲锣打鼓把本单位工人历史学习小组的理论骨干送到我们系里来,参加编写《中国史话》等工作。工人同志说:“我们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一定要当史学的主人。”有位工人师傅在编书中,不仅主动承担了《中国史话》的部分编写任务,还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如何评价朱元璋”一课。为了上好这堂课,他查阅了《明史》、《明鉴》、《明实录》等历史资料和有关文章、专著,研究了与朱元璋有关的二十多个历史人物。工人阶级这种大无畏的战斗气概和知难而进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的战斗意志。《中国史话》编写小组有些教师,原来对历史研究中的一些难点和问题,不敢触及,回避矛盾。现在,他们在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思想活跃了,对历史上争论较大的一些问题,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研究。例如,他们讨论了过去认为比较难搞的明清时期的儒法斗争。还研究了这个时期农民革命军刘六、刘七打进曲阜,“饮马‘圣殿’”的事迹,和李自成起义军的反孔斗争事迹。对儒法斗争史和整个阶级斗争史的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入。
工农兵以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参加教育革命的战斗,使历史研究更好地为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反过来,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又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把钥匙。林彪竭力吹捧的汉代“圣人”董仲舒,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过去,有些受孔孟之道毒害较深的人,都把这句话作为董仲舒“为民请命”的依据。“董仲舒言论批注”小组的工人师傅,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联系当时政治斗争的历史背景,和董仲舒的一贯言行,对这句话做了阶级的分析,指出:董仲舒为了复古倒退,极力攻击秦国变法。他攻击秦国“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他这里所说的“富者”,就是指的新兴地主阶级;“贫者”,主要是指废除井田制以后被推翻了的过去占有大量土地的奴隶主阶级。董仲舒根本不是“为民请命”,而是为没落奴隶主贵族讲话。这同林彪叫喊“‘国富’民穷”,为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鸣冤叫屈一样,都是为反动的没落阶级讲话的。这样的分析,对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史料有很大的启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