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政治路线和冶铁技术
——汉武帝刘彻推行盐铁官营政策促进了冶铁技术的发展
北京钢铁学院铁七二·二班工农兵学员
我国冶铁技术发展史上,两汉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无论从冶铁业的规模、冶铸技术的进步还是铁器的广泛使用,都明显地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这对于以后社会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公元前二○九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揭竿而起,也给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以沉重打击,猛烈地扫荡了反动的儒家思想。在这个基础上,西汉前期的几代王朝,继承了秦以来法家的政治路线,发展了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事业。特别是汉武帝刘彻实行了全面的盐铁官营政策,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推动了冶铁技术的发展。
盐铁是否官营的争论是一场政治斗争
列宁指出:“一切经济斗争都必然要变成政治斗争”。西汉中期儒法两家关于盐铁官营还是私营的大论战,实质上是坚持还是改变汉武帝推行的法家路线的一场政治斗争。
汉武帝刘彻当政的时期,儒法两家的斗争十分激烈。矛盾集中表现在:是维护和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还是搞分裂割据;在匈奴奴隶主军事政权的侵扰面前是抗击,还是投降。
被推翻的奴隶主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内部的分裂割据势力勾结在一起,不断发动武装叛乱,从内部威胁着汉朝中央政权。北方的匈奴奴隶主军事政权“造谋籍兵,数为边害”(《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威胁着西汉统一的国家。面对这种形势,刘彻坚决地推行了一条打击分裂势力、抗击匈奴奴隶主侵扰的法家路线。他一面采取了推恩分封、夺爵除国和设立刺史、制定严密法令等重大措施,以巩固中央政权。另一方面则“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抗击匈奴(《盐铁论·本议》)。法家的代表人物桑弘羊协助刘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公元前一一九年(元狩四年)宣布把盐铁业收归官府经营就是一项重大的革新措施。
盐铁官营之所以必要,一方面是由于当时许多大工商奴隶主和地方豪强都是以经营盐铁致富的。其中尤以冶铁致富为多。例如,“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西汉初年,在蜀地经营冶铁业的卓氏,拥有奴隶一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程郑……亦冶铸,……富埒卓氏”,“宛孔氏……用铁冶为业……家致富数千金”,“而曹邴氏尤甚,以铁冶起,富至巨万”(《史记·货殖列传》)。可见私营冶铁业使这些大奴隶主和富商拥有相当可观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他们在深山穷泽之中“众邪群聚,私门成党”(《盐铁论·禁耕》),打造兵器,把冶铁场所作为大搞分裂复辟活动的基地。为了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必须剥夺工商奴隶主的经济力量,挖掉他们搞复辟活动的物质基础。同时,为了抗击匈奴奴隶主势力侵扰中原,也需要“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盐铁论·本议》)。刘彻正是根据这种阶级斗争形势的要求,实行了盐铁官营,作为强化中央集权的一系列政策的一个物质基础。以后,又设立了平准和均输官,进一步加强对全国工商业的控制。
遭到沉重打击的分裂割据势力和大工商奴隶主并不甘心他们的失败,斗争更趋激烈。刘彻死后,公元前八十一年(始元六年),在著名的盐铁会议上,以桑弘羊为代表的法家革新派同以大将军霍光为后台的儒家复辟保守势力短兵相接,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表面上看来,这场斗争是围绕着盐铁官营还是私营这样一个工商业政策的问题展开的,实际上,这正是被推翻的奴隶主阶级与新兴地主阶级生死搏斗的继续。
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些反动儒生们在盐铁问题上煞费苦心,大作文章。他们请出孔老二的亡灵,竭尽造谣诬蔑之能事,口口声声“愿罢盐铁、酒榷、均输”(《盐铁论·本议》)。盐铁官营害得他们好苦!他们打出“为民请命”的旗号。他们所谓的“民”,根本不是劳动人民,而是一小撮地主阶级内部的分裂割据势力和大工商奴隶主。他们编造的种种借口,什么“与民争利”啦,什么“质量不好”啦,“使用不便”啦,统统掩盖不了他们仇视中央集权制度、勾结匈奴奴隶主妄图改变法家路线的卑鄙目的。这些螳臂当车的小丑们的狂吠,只不过是对已经灭亡了的奴隶制的哀鸣和挽歌。历史要前进,谁也不能拉它倒退!
盐铁官营政策促进了冶铁生产的发展
官营盐铁有它的发展过程。战国时,管仲就曾经建议齐桓公“官山海”,就是把矿山、冶炼铜铁和煮盐业由朝廷管理起来。《管子·海王篇》里也有铁官的记载。“管仲以盐铁取利,而秦汉因之”(《续文献通考》卷十九)。商鞅变法,为了进一步从经济上打击奴隶主贵族,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从奴隶主手中夺取经营盐铁的权利。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立了铁官。司马迁的先人司马昌就曾做过秦朝的铁官。可见,官营冶铁业是法家人物历来的主张,有利于发展经济、巩固国家。《汉书·食货志》说,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兴,循而未改。
刘彻继承了法家“官山海”的思想,总结了秦设盐铁官的历史经验,实行了更全面、更彻底的盐铁官营政策,把这部分重要的生产资料掌握在地主阶级中央政权手中,从而摧垮了工商奴隶主和地方割据势力妄图复辟倒退的物质基础。
刘彻任用东郭咸阳和孔仅做大农丞,掌管天下盐铁,各郡设铁官,“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汉书·食货志》)。东郭咸阳和孔仅奏请在法律上明文规定:“敢私铸铁器、鬻〔yù音育〕盐者,釱〔dì音弟〕左趾,没入其器物。”(《汉书·食货志下》)。就是说私自冶铁煮盐的,要受到带脚镣的刑罚,并被没收生产工具和产品。同时与盐铁官营相适应颁布了缗〔mí n音民〕钱令,对富商大贾征收财产税,采取自报办法,如有隐匿不报者,一经告发,没收财产。当时中等以上的工商奴隶主大批破产,官府没收的“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汉书·食货志》)这些措施,严厉地打击了工商奴隶主,同时,促进了冶铁生产的迅速发展。
从生产规模上看,据《汉书·贡禹传》记载,为了铸铜和冶铁,官营的采矿和冶铸业人数一年就达十万以上。公元前十四年(永始三年),山阳地方的一次铁官徒起义人数就有数百人。这说明了当时山东地区冶铁工场的规模之大。河南巩县铁生沟西汉冶铁遗址,发掘出炼炉十八座、熔炉一座、锻炉一座,仅这一处铁场的面积就达两万一千六百平方米。可见官营以后已经有了大型冶铁工场了。
冶铁劳动者积极性的提高,是促进生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官营以后,冶铁生产者主要是卒徒,即服役的兵卒和犯罪而罚充工役的人。徒是服刑一至五年的罪犯,期满可以恢复为庶民,干得好的还可以受奖。这些人受着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劳动条件十分恶劣,但是,他们的地位比起奴隶主可以随意杀戮、买卖的奴隶显然要强。因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奴隶也有一些提高。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工场中出现了专门的技术工人:工匠。劳动人民创造了社会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他们在生产斗争中积累了日益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当时冶铁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
在盐铁会议上,桑弘羊把盐铁官营前后的生产状况作了一个对比。他说,在官营的冶铁场里,材料既充足,设备又完备,“吏明其教,工致其事”,因此生产便利,产品质量好。而私人冶铁,由“家人”合作,时间不充足,又急于应用,产品质量就不好。这番话生动地说明了盐铁官营推动了生产发展。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刘彻当政的时候,全国共设铁官四十九处,分布在现今东自山东、西至甘肃、南达四川、北到辽宁的广大地区。冶铁业的普遍兴办,改进了农具,促进了农业发展。铁制农具传到一些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速了这些地区的开发。官办的冶铁场大发展,官府统一定价出售铁器,也促进了商业发展和物资交流。
盐铁官营不仅挖了复辟势力和分裂势力的物质基础,筹集了军费,而且使得冶铁生产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本末并利”,“万物流通”,《盐铁论》中的这些记叙,说明了当时生产和交换有所发展的情况。
盐铁官营以后冶铁技术的进步
在盐铁会议上,一批反动儒生,对刘彻的官营盐铁政策,进行了大量攻击和污蔑。其中一条就是攻击官营以后铁的质量降低了,说什么“今县官做铁器,多苦恶”(《盐铁论·水旱》)。果真是这样吗?否!
西汉以前,冶铁是用矿石和木炭。西汉以后,特别是实行官营以后,冶铁业普遍兴办,有的地区逐渐用煤代替一部分木炭来炼铁。这是冶铁技术上的一个进步。从河南巩县西汉冶铁遗址的发掘来看,当时不仅使用煤,而且已经把煤制成煤饼来炼铁。这又是一个进步。那么铁的质量怎样呢?我们知道,铁中硫和磷的含量越少,铁的质量就越好。根据对同一遗址中出土的海绵铁及金属铁成分的化验结果,用现在国内外的炼铁标准来看,这也是合格的铁了,何况用煤炼铁比我们现在用焦炭炼铁肯定要困难些。当时炼出的铁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技术的确是不错的。这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铁的质量优劣,还可以用铁兵器的使用来衡量。汉代以前,虽有铁制兵器,但仍以铜制兵器为主。这种情况在汉代有了明显的变化。战国时流行的铜制短剑已被铁制长剑所代替。战国时的铜剑一般长不到半米,汉代的铁剑一般长度超过一米。长度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铁的质量的提高。刘彻当政的时期和以后,主要兵器已基本上改用铁制,兵器种类增多,器形加重加大。有的地方出土的汉代铁矛、铁戟长达二点五米。此外,各种铁制工具,特别是用熟铁经过锻造而成的工具已经大量出现。这些都雄辩地证明了官营盐铁以后,铁器的质量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反动儒生们攻击铁器的质量下降,完全是出于卑鄙的政治目的。
随着冶铁技术的进步,我国劳动人民在西汉时期又发明、制造了大型铁制农具。辽阳三道壕出土了一件西汉晚期的巨形犁铧,长四十厘米,宽四十二厘米,高十三厘米,断面呈三角形,显然是用耕畜拉的犁。大型铁犁代替木犁耕地,这不能不说是农业技术上的一大进步。而反动儒生们却攻击官营以后铁器太笨重,不便使用(《盐铁论·水旱》)。这完全是一派复古守旧的论调。
铁制大型农具的出现,在当时是一个新生事物。那些腐儒们站在被推翻的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极力主张复辟倒退,也就必然反对和扼杀新生事物。这同他们在政治上要“法先王”、开历史倒车是一致的。刘彻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采取了一些革新、进步的措施,扶植新事物,推广新技术。比如当时的官府不仅冶铸大型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而且采取了“赊货于民”的办法,推广这些大型铁制农具、工具,“修沟渠,立诸农,广田牧,盛苑囿”(《盐铁论·园池》),发展农业。刘彻执政时期水利灌溉事业有很大发展,全国各地开凿了很多灌溉渠。这跟大量使用铁制工具有密切联系。
铁制农具和工具的改进、提高、广泛使用,不仅说明了官营盐铁以后冶铁技术的提高,而且标志了随之而来的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西汉时期冶铁技术的进步还表现在很多方面。
汉代的炼铁炉已经出现了竖炉结构,这比欧洲要早一千多年。《汉书·五行志》中记载了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二十六年)沛郡铁官炼铁时发生的一次事故:“铁不下,隆隆如雷声,又如鼓音”,结果发生爆炸,“地陷数尺”,炉子炸毁,“炉中销铁散如流星”。可以想象这座炼铁炉是相当大的。
在铸造技术上,西汉时代的铸铁器具已广泛采用双合范(合范即铁模)铸造,这比汉代以前大多采用单合范铸造有了新的进步。
在冶炼方面,由生铁炒熟铁的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而且推广了炼钢技术。河南方城县一处汉代冶铁遗址就出土了六座低温炒钢炉。
由于淬火技术的运用,使得汉代兵器在坚韧和锋利程度上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兵器。
尊儒反法的汉元帝刘奭〔shì音世〕,曾经废除了盐铁官营制度,结果在短短的三年之内,那些同中央政权作对的大富商迅速扩充财力,使得国库空虚,民心动摇,“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这样,不得已才恢复了盐铁官营。这就从反面说明了汉武帝刘彻实行官营盐铁政策是正确的,进步的。
汉武帝刘彻以后,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逐步激化。到了汉元帝刘奭的时候,地主阶级日趋反动,代表反动阶级利益的儒家政治路线,符合了地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愿望,逐渐占了上风。儒家思想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从冶铁技术来看,西汉初期中期是蓬勃发展的时期;而在这以后,发展就缓慢得多了。这也说明,反动守旧的儒家路线不仅是套在劳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而且是我国生产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桎梏。
应当指出,汉武帝刘彻推行法家路线,虽然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仍有它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盐铁官营使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相对集中,使劳动者的经济地位有了一些改善,这些都为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铁业劳动者从工商奴隶主手中转到了地主阶级的地方政权手中,仍然受着很重的压迫和剥削,甚至有些仍然过着半奴隶的生活。这当然也限制了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西汉时期,铁官徒不断举行武装起义,杀官吏,分财物,就是对这种压迫的有力反抗。
今天,在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劳动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这就为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这是历史上任何时代所根本无法比拟的。解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在钢铁工业战线,刘少奇、林彪极力破坏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猖狂反对大跃进,反对毛主席亲自制定的“鞍钢宪法”,在一段时间里,使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粉碎了以刘少奇、林彪为头子的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取得了伟大胜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钢铁产量也创造了新纪录。随着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的开展,我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必将取得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


第2版()
专栏:

立新大队新事多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吉林省扶余县榆树沟公社立新大队出现了许多新事。这里记述的是其中的几件。
书记试种“革新田”
立新大队南山顶上第一次出现了稻田。社员们三三两两前往参观。只见从一百五十多米深的机井抽上来的水,灌进蓄水池,又从蓄水池淙淙地流进稻田。那一簇簇绿油油的稻子长势旺盛。大伙兴奋地说:这块稻田是批林批孔运动中出现的新事物,它将促使咱队的生产再上一层楼。
立新大队的土地上过去龇裂着二十二条大沟,水土流失严重,每年平均亩产不到六十斤。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大队党总支书记于广忠带领群众改山造地,把二十二条沟一条一条地改造过来。一九七○年粮食平均亩产上《纲要》,接着又连续三年跨“黄河”。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于广忠领导群众认真看书学习,深入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他通过学习和批判认识到,历代反动派和党内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的头子,都尊儒反法,反对革命,反对前进。我们革命者要坚持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革命道路上决不停步。他想,大队的粮食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但不能自满。如果能把旱田改为水田,农业生产将有新的飞跃。他把这个想法提到贫下中农代表会上,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支持。为了摸索经验,他决定把南山顶上一片荒废的土地作为“革新田”,进行试验。第二天,于世海等四位老贫农便和于广忠一起上山研究打池埂,并且利用机井把水从地下一百五十多米深处抽上来灌进稻田。七十八岁的老贫农杨万清还亲自去外地买稻秧。
插秧那天,气温低,水冰凉,于广忠第一个挽起裤腿下水田。他插一阵秧上来暖暖脚又下去。大家跟着也都下田插秧,齐心协力,不到两天就把稻秧插完。
“革新田”里的水稻秧苗茁壮成长,一天一个样。这个从未种过水稻的地方,现在出现了水稻田,使人们思想大解放。原来曾经担心“白搭工”的人,蹲在地埂上,瞅着绿油油的稻苗高兴地说:“山上既然能种水稻,来年就让它在山下普遍开花!”
老贫农宣讲儒法斗争史
立新大队林场的五老汉学习小组,派出老贫农宋井凯登台宣讲儒法斗争史。这件事轰动了全村,人们赞扬说:老贫农以战斗的姿态参加批林批孔,显示了工农兵的革命气概。
这个学习小组的成员为了帮助宋井凯准备讲稿,都把行李搬到林场宿舍,住在林场,吃在林场。他们一面看园,种瓜果,空了就一起学习、讨论。宋井凯老汉下的功夫更大,他常常在晚上小组学习完了以后,回到自己的瓜窝棚又点上蜡烛继续学,发现有不懂的地方,第二天就在小组里提出来。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研究《盐铁论》、《封建论》等有关儒法斗争的文章,并且在辅导员协助下,先后写了《林彪搞分裂,为的是复辟》、《历史潮流不可抗拒》等批判文章。
经过一番准备,宋井凯开始登台宣讲了。那天晚上,大队会议室灯火通明,里里外外挤满了前来听讲的人。宋井凯联系现实斗争进行宣讲,揭露了林彪搞“克己复礼”的反动实质,讲得深入浅出。在会议室外边听讲的人,一个个往屋里挤,掌声一阵阵从会议室传出来。这次宣讲后,宋井凯又应邀给全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干部以及理论学习骨干做报告,推动了全公社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发展。
妇女破旧夺高产
刚挂锄,第四生产队的妇女们便开始抢收南岗子畦田里的丰收小麦。
休息了,她们围坐在一起,眼望着丰收的小麦热烈地议论起来:想想春天,看看现在,若不是批林批孔,这薄地怎能长出这样好的麦子来?妇女们议论着,回忆起春天种麦时的情景。
今年清明刚过,第四生产队照老规矩平播了小麦。这时候,批林批孔运动已经开展起来了。运动中出现的许多新事吸引着立新大队的妇女,使她们解放了思想,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力量。一天夜里,设在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刘玉珍家里的家庭学习辅导站灯火通明,妇女们聚在一起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林批孔。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越批劲头越足。这时,刘玉珍说:“林彪要搞复辟,要倒退,我们就要用革命的办法发展生产,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让我们用实际行动批林批孔,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妇女们纷纷响应,提出先要从小麦耕作方法上来个改革,要把平播的小麦地改成畦田,利用电机井浇灌,夺取高产。
小麦平播后的第五天,一大清早,第四生产队的妇女们就踏着晨霜来到南岗子麦地,参加改畦田的战斗。她们人人心头一团火,冒着寒风仔细地整修畦田。经过两天和两个晌午的紧张战斗,终于把三十多亩平播麦田都改修成畦田,同时还整修了二里多长的引水渠道。
当她们第一次看到清清的机井水顺着渠道流进畦田的时候,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现在,她们看着批林批孔结下的果实,更加满怀信心。她们决心深入批林批孔,坚持前进,坚持继续革命,顶起半边天。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