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合作医疗越办越好 医院面貌焕然一新
——广西横县人民医院帮助农村办合作医疗的调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人民医院党支部遵循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农村,帮助办好合作医疗。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农村合作医疗越办越好,县医院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横县人民医院是个综合性医院。过去,医院工作比较忙乱,患者候诊时间较长,门诊压力较大。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当时,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要增人,或者把下放的医务人员调回来;另一种意见认为,必须走出医院大门,深入农村,帮助办好合作医疗。
县医院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了毛主席有关卫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狠批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同时,组织调查组,到宋村、龙池等大队召开座谈会,请贫下中农和赤脚医生就如何改进医院工作提出意见,并向全县各公社、大队发出三百多封征求意见的信件。许多贫下中农来信指出:“只要门向农村开,步向农村迈,问题就好解决。”接着,他们总结了一个公社卫生院的经验。这个公社卫生院原来门诊和住院的压力也很大。一九六九年春,他们派出医务人员,轮流深入各大队,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办合作医疗。经过半年的努力,全公社十五个大队全都办起了合作医疗,群众有病,一般在本大队就能治疗。公社卫生院门诊量和住院病人比过去减少了百分之六十以上。原来卫生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比较低,帮助各大队办合作医疗以后,医务人员实践的机会多了,各科的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全县上送病人最少的一个公社卫生院。
通过反复学习,大家认识到:只有办好合作医疗,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才能改变县医院的被动局面。于是,医院党支部从各科室抽出百分之十的医务人员,组成巡回医疗队,由党支部和革委会的主要领导成员轮流带领,深入农村,帮助社、队办合作医疗。
三年来,县医院派出的巡回医疗队达二百五十八人次,先后帮助整顿了四个公社卫生院和七十七个大队的合作医疗。全县百分之九十八的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建立起来后,他们又采取办短期训练班和跟班实习等办法,帮助培训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四十四名、大队赤脚医生二百七十名。现在,基本上做到一般疾病不出大队,许多急重病不出公社。县人民医院的门诊量一九七三年比一九七二年下降了百分之三十二,住院病人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三;今年上半年,门诊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五,住院病人减少了百分之十四。
横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坚持深入农村,不仅帮助各社队办好了合作医疗,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增强了对工农的感情,改进了医疗作风,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过去,妇产科无论大小手术都靠一个人做。在深入农村的过程中,这个科的医务人员认识到,必须迅速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医疗技术水平,才能适应贫下中农的需要。于是,他们积极开展了互帮互学、“一专多能”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现在,全科七个人,都能做妇科的多种手术,受到了群众的赞扬。
这个医院早就开始搞中西医结合工作,但成效不大。通过深入农村,帮助社队办好合作医疗的实践,他们亲身体会到,有些病只用西药治疗,不仅疗效不显著,还会增加合作医疗的经费开支;而横县地处亚热带,草药很多,群众中有许多用中草药防治疾病的经验,只要依靠群众,中西医结合工作就可以搞好。县医院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科研领导小组,领导医务人员在帮助社队办合作医疗的过程中,和赤脚医生一起,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各种疾病,取得了成效。三年来,他们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腹症二百六十二例,治愈二百三十九例;用小夹板固定治愈骨折二百九十五例;指压穴位拔牙九十例;治蛇伤十例。过去,有些急腹症病人,动一次手术,需要医药费四、五十元;现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不用动手术,只花药费十多元就够了,住院治疗时间也缩短了一个星期左右。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满腔热情支持新生事物的成长
——解放军某部卫生队帮助东北街大队发展合作医疗的调查
为了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解放军某部卫生队满腔热情地帮助河北省丰南县东北街大队办合作医疗,培养赤脚医生队伍,使这个大队的卫生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解放前,东北街大队是一个疾病传染区。当时,这个庄里流传着一首民谣:“老王庄,老王庄,神仙无奈病阎王,疾病年年平地起,穷人家家都遭殃。”解放后,贫下中农虽然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但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庄里缺医少药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一九六九年,卫生队遵照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教导,派出医疗队来到东北街大队,帮助这个大队建立合作医疗,初步改变了缺医少药的状况。
新生事物总是在斗争中成长的。一九七二年,东北街大队发生了麻疹。这时,社会上也刮来一阵冷风,攻击合作医疗。一个坏分子乘机散布迷信思想。医疗队的同志认为:要解除病情,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首先要抓阶级斗争。他们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紧紧依靠贫下中农,揭露、批判了那个坏分子。批判会上,医疗队的同志和贫下中农一起,算了三笔账。第一笔是病情账。这个大队办起合作医疗以后,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比办合作医疗前下降了百分之五十多。第二笔是经济账。实行合作医疗前,全大队社员因病借款达三千七百多元,现在,社员借钱治病的现象没有了。第三笔是劳动出勤率账。办起合作医疗以后,社员每年因病耽误的工日,比合作医疗前减少百分之九十二;有三十多个长期病号也病愈参加了劳动。这三笔账,粉碎了阶级敌人的破坏阴谋,也提高了大家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在这个基础上,医疗队的同志和赤脚医生一起,采用中草药、针灸等方法,开展防治疾病的活动,很快制止了麻疹的蔓延,没有一个儿童因病死亡。经过这场斗争,广大贫下中农更加看清了合作医疗的优越性,人人关心和支持合作医疗。
医疗队的同志从实践中认识到,建立起一支又红又专的赤脚医生队伍,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他们和赤脚医生一同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一同批判修正主义卫生路线,一同钻研医疗技术。他们每周给赤脚医生上三次业务辅导课,传授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技术,手把手地教赤脚医生打针、用药、作手术。为了使赤脚医生尽快掌握针灸技术,医疗队的同志忍着疼痛,让赤脚医生在自己身上扎针。当赤脚医生初步掌握了一些医疗技术的时候,医疗队就帮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一次,一个背部患肿瘤的贫农社员需要动手术,医疗队军医就让赤脚医生当主角,自己当助手,鼓励他们大胆实践。五年来,医疗队先后为这个大队培养了四名赤脚医生,其中有一名女同志。现在,赤脚医生不仅可以治疗三十多种常见病、多发病,还能做一些小手术。
医疗队的同志认为,在支持新生事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向先进人物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更好地为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贡献力量。
赤脚医生王艳娣正在生病,但当她听说贫农社员王成美生孩子难产时,就叫两个社员架着她去接生,并且救活了窒息的孩子。她自己却因疲劳过度晕倒在地。赤脚医生这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地教育了在场的医疗队助理军医张学宽。他决心向赤脚医生学习。为了及时地给贫下中农送医送药,他每天到各生产队去巡回医疗,风雨无阻,从不间断。一天晚上,他连续两次出诊,回来已是深夜了,当他听说一个贫农社员患了急性肠炎时,就不顾疲劳,毅然背起药箱,冒雨赶到病人家中,亲手给病人烧水、煎药,进行治疗。贫下中农对他这种服务精神,深为感动。
助理军医高延水看到赤脚医生刻苦钻研针灸技术,受到很大教育。他和赤脚医生共同研究,每天在自己身上扎针。经过一个时期的刻苦实践,终于摸索出治疗某些疾病的新穴位。几年来,他用针灸给贫下中农治病三百多例,还治好了一些聋哑人和盲人。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来信

县医院要为合作医疗节省开支编辑同志:
来我们县医院治病的患者,有很多是由各大队合作医疗站转来的。他们治疗的费用,有的由合作医疗负担一部分,有的全部由合作医疗负担。过去,我们不注意给合作医疗节省开支,不管什么病,一开就是几大素,一个处方,少的七、八角,多的达几元,效果还不一定好。而治疗、住院的开支就更大了。贫下中农批评说:象你们这样搞,我们负担不起。有的赤脚医生说:同样一种病,你们开一个处方花的钱,我们可以开好几个处方。
贫下中农和赤脚医生的批评,引起了院党支部的重视。党支部组织大家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批判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大家认识到,县医院在认真负责地为群众治疗疾病的同时,还应该积极为合作医疗节省开支,为贫下中农减轻负担。这不是单纯的业务问题,而是关系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的大问题。热情支持合作医疗,扶植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院领导积极组织西医向中医学习,并在门诊部成立了新医诊断室,推广针灸疗法;同时,大力自采、自制中草药。从一九七○年以来,共采回中草药一千多斤,自制药剂达五十多种。
郭家坝公社一个贫农社员患肝病。过去几次转来县医院治疗,每住一次院,合作医疗要负担好几十元,但疗效并不理想。去年,他又来住院。我们用自采、自制的中草药给他医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只用了几角钱的药费,他的病就好多了,现在,已经能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
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县医院努力为合作医疗节省开支,是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据我们了解,有些县医院的领导同志至今对这件事情还不够重视,抓得不力。希望他们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为支持和巩固合作医疗这一新生事物贡献自己的力量。
湖北省秭归县人民医院 熊佳丙 汪世才


第4版()
专栏:

合作医疗救了我的命
河北省怀来县榆林屯大队贫农社员 刘玉荣
林彪这个叛徒、卖国贼,恶毒攻击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妄图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贫下中农坚决不答应。现在,我就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驳斥林彪对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无耻攻击。
一九六九年春天,我得了肝炎,全身浮肿,软弱无力,病情一天比一天厉害。那会儿,我们大队正在办合作医疗,我怕不顶事,还是到县城求医治病。可是,治了半年多,病还是不见好。等到入了冬,浮肿得更厉害了,连眼睛也睁不开了,吃一点饭,喝一口药就吐。看那光景,我自己也没有信心了,心里估摸着八成是好不了了。
一天,卷着黄沙的西北风把天都搅暗了,赶巧药又吃完了,我因身子骨太虚弱,走不动路,加上病又不见好,就不想再跑医院了。我丈夫看我那个样儿,心里很着急,便去请大队的赤脚医生。赤脚医生李成俞一听我病的情况,片刻也没有迟疑,顶着睁不开眼的西北风,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一进门,就给我检查。当他发现我腹部已有了水肿块,便马上给我扎了好几针。趁着治疗的空儿,李成俞还耐心地向我介绍合作医疗的优越性,用毛主席的教导鼓励我,帮助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说实在的,当时我还是半信半疑的,嘀咕着大医院都没治好的病,扎几针能管啥用?可是,看着李成俞对病人那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扎针后身上也好受了一点,便又产生了一线希望。
从这以后,我的病就成了李成俞的心事。为了摸索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尽快地治好我的病,一连好多天,李成俞查看各种医书,反复研究县、社医院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法,结合他自己从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临床经验,除了扎针又给我服用中草药。开初那十几天,李成俞每天都来看我,仔细观察治疗效果,问我这几针扎得咋样,吃这种药感觉咋样,吃饭、睡觉咋个样。他还不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修改中药配方和针灸穴位,那股体贴周到的劲儿,常常使我感动得流泪。我也积极地配合治疗。就这样,不到两个月,没花几个钱,也没有跑一步路,我的病就好多了。
前年六月,我又得了肺结核病,不时吐血,吃不下,睡不着,人瘦成了皮包骨,躺在炕上起不来。我想,这下可活不成了。就在我发病的那些日子,赤脚医生李成俞天天到我家来。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中药、西药、扎针,什么法子都使上了。由于治疗及时,对症下药,我又慢慢地恢复了健康。
四年当中,我得了两场大病,要是在旧社会,象我这样的人,哪有钱来治病呢?十个有十个得送命。解放以后,我们贫下中农翻了身,但由于刘少奇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农村缺医少药,看病也得不到及时治疗。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了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涌现出合作医疗这个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如今,合作医疗就办在家门口,贫下中农有了自己的赤脚医生,我才能两次死里逃生。林彪对新生事物的攻击,完全是颠倒黑白,胡说八道!


第4版()
专栏:

“背篓医生”
湖北省宜都县全福公社的贫下中农,亲切地称呼公社卫生所的医务人员是“背篓医生”。
这个公社自从实行以交中草药代替合作医疗经费以后,贫下中农非常拥护,但社员交中草药要翻山越岭送到医疗点或公社卫生所。卫生所的青年医生胡中汉想:收中草药是巩固和发展合作医疗的一项措施。可是,群众送药会耽误生产,影响休息。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他反复考虑后,向领导提出了一边巡诊,一边代收中草药的建议。从此,胡中汉巡诊时,除了随身带医疗包,又带上了背篓和秤,一面看病,一面收药。
一次,胡中汉到二十多里路外高山上的玉丰六队去巡诊。当天,他给三十五个病人治了病,又挨门挨户收了四百七十多斤中草药。晚上九点多钟,胡中汉在背篓里装了一百多斤药材,准备背回卫生所。一位老贫农一把拉住他说:“过去的医生要人抬,现在的医生自己上山来,又看病又收药,我们就蛮欢喜了!今天这篓药,可不能让你自己背回去了。”胡中汉笑着说:“顺便带回去,免得队里耽误劳动力,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说完,他背起背篓,打着火把下山了。回到卫生所,已是深夜十二点多钟。第二天清晨,他挎上药包,背上背篓,又上山巡诊、收药去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全福公社卫生所的医务人员坚持既看病,又收药,又背药。三年来,他们共背回中草药一万五千多斤。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天津下放到广西的医生带领苗族赤脚医生上山采药。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