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1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银河落九天
——记排子河渡槽的建设
一座雄伟的大渡槽,出现在鄂西北襄阳县的田野上。约有十层楼高的一百八十多个银色槽墩,一字排开,立地顶天;墩上,一条近十里长的银色槽身凌空飞架,就象银河落到了人间。
这就是把丹江水送往湖北省襄北地区的排子河渡槽。它是丹江灌溉工程的主体工程之一,是这个省襄阳地区人民贯彻执行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胜利成果。
办法来源于群众
排子河渡槽规模很大。整个工程需要浇筑一百八十三个槽墩,平均墩高二十五米,最高的达四十九米;槽墩上要架设一个总长四千三百二十米、可以通过每秒三十五到三十八个立米流量的巨大槽身。在通常情况下,建设这样一座渡槽要用两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可是,襄阳地区人民迫切要求改变干旱面貌,上级机关要求一年左右就把它建成通水。
怎样使这个规模巨大的工程在较短时间内就建成交付使用?去年春天,工地党委提出了一个初步施工计划。计划交给工人、贫下中农一讨论,大家议论纷纷,批评它“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
工地党委领导成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现施工的地方处在风口,一到冬季,风大天寒,无法进行高空作业。于是,他们根据工人、贫下中农的意见,向全工地发出了“战风雨,抗暑炎,高空作业抢在冰冻前”的战斗号召。群众高兴地说:“这才抓到了点子上。”
渡槽建设者以战斗的豪情,战胜连绵阴雨,四月份在只有十七个晴天的情况下,完成了全月浇筑混凝土的任务。接着,他们又以不畏艰险、不怕困难的顽强斗志,同洪水搏斗,提前两个月完成了六个河床基础五十七个钻孔的浇筑任务。
炎夏的渡槽工地上,烈日当空,大地灼人,钢筋烫手。“铁姑娘浇筑排”的女民工,钻进十多米深,上不通风、下不通气的模板内挥钎捣固,大家汗水直流,一个工班下来,她们的深筒胶鞋里总能倒出半碗汗水。艰苦的战斗生活把姑娘们锻炼得更加坚强,她们唱道:“口渴身累心里甜,天大的困难只等闲,汗水拌浆浇槽墩,为了襄北变江南。”
工程需要大量的砂石,而这里偏偏无砂无石,需要到几十里外去运。当时,全工地只有几辆汽车,一天运不足一百吨。怎么办?工地上就出动三千多人,用一千部板车抢运。人们每天往返一百多里,腿跑肿了,脚磨破了,但从来没有人叫苦叫累。经过两个月的苦战,他们抢运砂石料二万多方,满足了施工的需要。建设者们就是这样艰苦奋斗,在冰冻来临之前,胜利地结束了槽墩浇筑任务,为一年建成渡槽赢得了时间。
以势如破竹的气概克服困难
排子河渡槽的建设者们,在施工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以势如破竹的气概,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浇筑槽墩需要大量木材。据计算,一个三十米高的槽墩,搭脚手架、做模板,大约需要木料一百五十立方米,浇筑时间要在一个半月以上。这样,建成这个渡槽不仅需要大量木材,而且要花一年以上的时间。老工人王先华、技术员王绥之,从工业部门用钢型滑动模板浇筑水泥圆筒仓库的原理中得到启发。他们想:水泥圆筒仓库和几十米高烟筒,能用钢型滑动模板,浇筑槽墩不也能采用这个办法吗?他们的想法得到了上级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支持。经过反复试验,一个不同于圆体和圆锥体的钢型滑动模板,终于用集体的智慧创造出来了。这种浇筑工具用材少,便于高墩身施工,工效比木板浇筑提高了五到七倍。
随着墩身一节一节地升高,高空送料的困难越来越大。往常,象浇筑这样高的建筑物,要立排架,搭跳板,人挑着沉重的混凝土,在坡度很陡的跳板上,一步一步向上爬,劳动强度大,速度慢。为了抢速度,争时间,工人们自力更生,土法上马,经过多次试验,制成了一种提升工具——“独木摇头扒杆”,代替了繁重劳动,节约了大量木料,加快了工程进度。但是,最激动人心的还是攻下吊装关的一场战斗。跨度二十五米、重二百吨的一节节巨大槽身,怎样从地面吊到二十米、三十米、四十米以至更高的空中,然后平稳而又安全地落在槽墩上?照常规,吊架这样的庞然大物,需要四台七至十吨的卷扬机。而且每吊一节就要拆装一次。整个渡槽的槽身有一百几十节,这样做就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吊装完,而且一下子也找不到这么多的大型吊装设备。能坐等国家调拨设备吗?不能!意气风发的建设者们决心用自己的实践闯出一条新路来。老工人、共产党员张惠清,为了解决吊装槽身的问题,急得晚上都睡不着。后来,他和其他工人、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用启闭机代替卷扬机的方案。这个方案一提出,立即得到了上级党委和工人、贫下中农的大力支持。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加工,终于用万能杆件组装了两个可以移动的渡槽吊装机。试吊的那天,工地上挤满了参观的群众。一声笛响,只见吊装桁架上的工人把电钮一按,随着启闭机的隆隆轰鸣,巨大的槽身平稳地离开了地面,一米、二米、三米……,只用七十分钟,槽身就安全、平稳地放到了槽墩上。这时,工地上掌声雷动。担负吊装槽身的工人、贫下中农,把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顶风雪,冒严寒,每天以两节、三节以至四节的速度吊装槽身,终于在今年四月上旬胜利地把一百五十九节巨大的槽身全部架到了槽墩上。
“想的是社会主义,盼的是水!”
在渡槽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他们一心想着加快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想着让水早日流到干旱的襄北地区,在工地上忘我劳动,表现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老贫农王立亮听说修建丹江渠道,卷起行李来到工地。清泉沟隧洞修建两年,他两年没有回家。一九七二年底,兴建排子河渡槽的消息又使他心里乐开了花。他随着建设大军转战到了排子河工地。他说:“渡槽不修起不回家。”在工地上,分内的工作他积极干,分外的工作也主动干,苦活脏活抢着干,一天到晚闲不住。有人问他:“你这样干到底为了啥?”他说:“咱想的是社会主义,盼的是水!”
在紧张战斗的日子里,建设渡槽的工人、贫下中农和干部一面同天斗,同地斗,同技术难关斗;一面同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斗,同阶级敌人斗。一九七三年四、五月间,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在人们冒风雨战洪水、抢浇基础的节骨眼上,阶级敌人跳出来煽动经济主义歪风。于是,工地各级党组织把批林整风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结合起来,发动群众忆苦思甜,深入批判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狠狠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工人、贫下中农回忆旧社会没吃没穿,挨冻挨饿的悲惨情景,对比今天修渡槽,引水灌田,改变低产面貌,得到党和国家无微不至关怀的事实,心情激动。他们粉碎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更加激发起了干劲。一九七四年春天来临的时候,批林批孔运动在全国势若燎原。建设者们在十里渡槽工地摆开了革命大批判的战场,工地、宿舍、饭堂到处都在声讨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工人、贫下中农和干部更加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全工地几千名建设者发出一个声音:林彪要开历史倒车,办不到!我们就是要加快社会主义前进步伐,让社会主义历史巨轮滚滚向前!
今年七月中旬,正当襄阳大地需水灌田的时候,排子河渡槽经过建设者们十六个月的奋战,提前完工,胜利通水了。通水这天,沿渠两岸的群众欢欣鼓舞,扶老携幼前来看通水。光化县张集区有个贫农老大爷走了三十多里路来看通水。他激动地说:“老汉活了六十九,没有见过水从天上走。这是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甘露水,是毛主席送来的幸福水啊!” 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丹江灌溉工程主体工程之一的襄阳地区排子河渡槽。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锁“黄龙”
“黄烟消灭了!”
“黄龙锁住了!”
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胜利化工厂的工人们,热情欢呼他们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团结战斗取得的这一重大成果。
过去,每当路过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的时候,人们远远就看到大烟囱里喷吐着棕黄色浓烟。这是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硝酸分解出来的一种废气——氧化氮,飘散到天空中,形成一条很长的龙状烟雾,人们称它为“黄龙”。这种有毒的废气,污染蓝天,妨害附近人们的身体健康。
“一定要消灭黄烟,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上级领导部门发出指示,并且把这个科研任务交给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纷纷表示:消灭“黄龙”是毛主席、党中央对人民的关怀,是为人民造福的大事。我们一定要急人民之所急,不锁住“黄龙”,决不下战场。
一九七三年七月,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支消灭“黄龙”的小分队,带着实验室里的初步研究成果,来到了北京石油化工总厂胜利化工厂。工人们拉着科研人员的手,高兴地说:“你们来和我们一起消灭黄烟,这可是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的结果啊。”
一进工厂,科研人员就和车间班组的工人一块劳动、学习、批判,一块谈论如何消灭黄烟的问题。当时,工厂正准备采用“碱吸收”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消除黄烟的百分之七十,而且还要造成新的废液。工人们很希望有一种方法能彻底把黄烟消灭掉。听了工人的迫切要求,科研人员反复琢磨着,实验室里初步研究成功的采用铜、铬非贵重金属催化剂的“催化还原法”,能不能应用于生产上呢?有人说:这种方法国内外没有先例,可靠吗?也有的说,“碱吸收”的方法有现成的经验,比较保险。可是老工人坚定地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办事要处处替人民着想,不能还留个黄烟尾巴毒害人民。国内外没有先例的东西,难道我们就不能搞出来吗?”老工人的一席话,大大坚定了科研人员的决心。在厂领导和工人的热情支持下,一场采用“催化还原法”消灭黄烟的战斗打响了。
“催化还原法”是用少量的氨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氧化氮变成无毒的氮气和水分,从而达到防治污染的目的。为了保证在工业生产上成功地应用这种方法,科研人员和工人决定首先进行中型试验。
当时,北京的气温达到摄氏三十七、八度,常常是又闷又热。试验在露天场地上进行,科研人员坚持每天和工人一起倒班,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被太阳晒得火辣辣的,头都有些晕了,可是他们从不叫苦。有时遇上倾盆大雨,便披上雨衣,坚持在风雨中观察数据,取样分析。在管道保温工作中,玻璃棉时常沾到身上,刺得一阵阵发痒,但他们却满不在乎,干得很起劲,把管道一根根包好。他们的住处离车间较远,上下班耽搁时间,后来发现试验场地附近有个长期不用的小板房,就干脆搬进去住下。他们说:“只要能消灭黄烟,条件再艰苦也心甘情愿。”厂领导和工人知道后,曾多次叫他们搬到招待所去住,都被婉言谢绝了。没办法,工人师傅只好把被子和蚊帐给他们送来。科研人员心里热乎乎的。
中型试验正在紧张地进行着。突然,流程中的水环真空泵发生了故障。原来,实验室采用的“鼓风”办法,拿到工业生产上不适用,使水环真空泵受到了严重腐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车间及时发动大家献计献策。工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改用“抽气”的方法,把泵放到反应器的后头,泵就不会受到腐蚀了。虽然这种方法在实验室里没有做过,但是在工人师傅敢想敢干的精神鼓舞下,科研人员积极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且和工人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改装反应器的战斗。他们挥汗如雨,连续倒班,很快把反应器改装好了。经过试验,果然很好。科研人员深有体会地说:“只有与工农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中型试验成功后,工业生产上消灭黄烟的大型试验开始了。这时已经到了冬天,露天的试验场上寒气袭人,人们的眉毛上挂满了冰霜。大家坚守岗位,聚精会神地操作着,观察记录试验中的每一个数据。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是多么兴奋啊!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科研人员和工人们不怕失败,不怕挫折,紧密结合,团结战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困难。
大型试验开始不久,就发现沸腾床内跑漏出不少催化剂,打开一看,是螺丝风帽松扣了,需要马上焊接好。当时,厂里焊工正忙得抽不出身来,眼看试验要耽搁。大家正在着急,只见老工人、共产党员董文焕手拿一把焊枪,抢上前说:“我来干!”说着便钻进仅有一米多宽的沸腾床内焊接起来。电焊的火花飞溅在他的脸上、身上,沸腾床内四十多度的高温烤得他满脸通红,但他全然不顾,紧握焊枪,一丝不苟地干着。螺丝焊接好了,已经是半夜十二点多。
“学习工人好榜样,战天斗地乐无穷。”在试验最紧张的时刻,科研人员连续几个班不离开试验场地。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他们日夜守在操作台旁,认真观察反应,随时取样分析。虽然耽误了吃饭,减少了睡眠,心里却乐滋滋的。为了更好地向工人师傅学习,无论时间多晚,他们总要坚持写学习心得笔记,有时还到工人家里走访谈心。看到文化大革命以来科研人员的深刻变化,工人们高兴地说:“你们干起活来和我们工人一个样,这样的知识分子我们最欢迎。”
经过工人和科研人员的紧张战斗,边试验,边改革,他们从整个装置当中又减去了罗茨鼓风机,简化了工艺流程,使整个试验大大前进了一步。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三日,大家盼望的一天终于来到了。工厂开始正式投料。试验场地上,几百双眼睛盯着昔日黄烟滚滚的烟囱。随着马达隆隆起伏的响声,高高的烟囱里冒出的不再是龙状黄烟,而是一缕缕白烟。烟里氧化氮含量降低到万分之三以下,达到了卫生标准。顿时,试验场上一片欢腾:“试验成功了!”“黄龙锁住了!”
科研人员和工人师傅们满怀豪情,写诗祝贺这一团结战斗的胜利:
奴隶自古创历史,
凤凰岭下造新城,
双手能擎入云塔,
豪情扫净万里空。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为社会主义多拉快跑
——记连续九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汽车驾驶员刘世雄
五月八日傍晚,乌鲁木齐市汽车运输公司的院子里,一辆辆大卡车开进停车场。驾驶员们在调度室里交还当天的路单,接受第二天的任务,有说有笑,一片喧腾。最晚收车归来的是一位面色黝黑、身板结实的驾驶员。他一进门劈头就问:“明天拉啥货?”老调度员接过路单,算了一下,惊喜地站起来说:“好样的,到今天,你就提前七个月第一个完成了今年全年任务,明天该干一九七五年的活了!”刘世雄笑了笑,接过明天的路单,说:“还得再加把油哇!”他一转身,大步流星地奔向停车场。
消息传出,群情振奋,大家议论纷纷。人们记得,这已经是刘世雄连续第九年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刘世雄年年提前超额完成国家运输计划。按照国家规定的单车年产指标计算,他八年完成的吨公里累计起来,相当于十六年的任务。
刘世雄常说:“我们工人阶级是国家的主人,就要为国家操心,对革命多做贡献。”他把多拉一趟车、多装一点货、多节约一斤汽油都同干社会主义大业联系起来。在刘世雄看来,出车犹如上战场,干活就象打冲锋,国家计划就是命令。
刘世雄接受工作任务,从不讲条件,从不叫困难,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完成。调度员称赞他是“一块好钢,放到那里都顶用”。他干起活来,有一股子革命加拚命的劲头,再大的困难能克服,疾病伤痛吓不倒。一九七二年九月,刘世雄接受了到东沟拉煤任务。临出发前,他到铁工房去取备用钢板。有块钢板出炉不久,还未冷却,刘世雄一拿,满手烫起了泡。同志们劝他留下来治疗。刘世雄说:“拉煤任务要紧,我这点伤不算啥。”从东沟煤矿拉煤到火车站,往返四十多公里,道路不平,颠簸摇晃,他紧握方向盘,烫伤的手疼痛,他也不顾,坚持多拉快跑,每天起早贪黑地拉五趟到六趟。这一个月,他运煤二百零五趟。煤矿的同志说,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这个矿往火车站运煤的单车最高纪录。
刘世雄在党的培养下,于一九六○年当上了汽车驾驶员。一九七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七三年,他被各族工人推选为乌鲁木齐市总工会副主任。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斗争的锻炼,刘世雄深刻地认识到,要和阶级敌人斗,和错误路线斗,就要抓革命促生产,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在一次批林批孔会上,刘世雄气愤地说:“林彪妄图把我们拉回到旧社会,一万个办不到!林彪要复辟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大干社会主义;林彪反党集团恶毒诬蔑大好形势,破坏抓革命促生产,我们就要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他白天出车,夜晚准备大批判稿,狠批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进一步焕发了大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以四个月零八天的时间完成了今年全年的运输任务。
刘世雄是全公司著名的安全生产模范和节油能手。从他单独开车那时算起,已安全行驶七十二万公里。从一九六五年至今,他已节油二万三千多公斤,平均每年节约汽油两吨多。他所节约的油料、维修费用和材料折算一下,可以买两辆新的解放牌卡车。
刘世雄高产、安全、低消耗的先进事迹得到人们的赞扬。刘世雄对别人的先进经验虚心学习,并且主动帮助伙伴共同前进。他所在的汽车一队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油料消耗逐年下降。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