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13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一切行动听指挥
——批判林彪在平津战役中对抗党的领导的罪行
詹时圃
“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党的领导就是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一切行动听指挥,最根本的就是听毛主席、党中央的指挥。服从党的领导和指挥,就是要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决执行党的指示和决定。
是服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还是对抗党的领
导、不听党的指挥,在党内、军内历来存在着两条路
线的尖锐斗争。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
林彪,在我国革命重大的历史关头,多次站在右倾机
会主义立场上,对抗毛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破坏党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但是林彪的死党,却把他打扮成“一贯紧跟”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模范”,甚至还是“最勇敢地”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英雄”。这完全是篡改历史事实。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进一步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加强党的集中领导、加强组织纪律性的教导,深入批判林彪在平津战役中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他对抗党的领导、不听党的指挥的罪行,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增强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和毛主席、党中央各项指示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党的集中领导,是
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保证
一九四八年七月,解放战争进入了第三年,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战争形势的发展要求我军必须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迅速夺取解放战争的完全胜利。这种大歼灭战,不但需要几个兵团协同作战,而且要求各野战军在战略上密切配合,甚至在战役上直接协同作战。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党的集中领导,“统一认识,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以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就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重要保证。
为了适应这种有利的革命形势,毛主席早在我军转入战略反攻时,就对加强党的集中领导,加强统一指挥,加强组织纪律性等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一九四七年十月十日,重行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九四八年一月七日,发出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毛主席在《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和《中共中央关于九月会议的通知》中,都要求我党用最大的努力,克服无组织无纪律状态,克服地方主义、游击主义。要求我党“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使战争由游击战争的形式过渡到正规战争的形式。”这些光辉指示,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集中领导,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叛徒、卖国贼林彪,拒不执行毛主席、党中央的上述指示,把东北解放区看作他的“独立王国”,向党闹独立性,许多重大问题,事先不请示,事后不报告。一九四八年一月七日,毛主席、党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后,到同年八月十五日,七个多月的时间,他从未向毛主席、党中央作过一次综合报告,公然违抗中央规定的报告制度。为此,受到党中央多次的严厉批评。林彪虽然勉强作了检讨,承认“存在游击主义习气,表现出无纪律的现象”,并表示“以后坚决改正”。但是,林彪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不仅没有改正,反而变本加厉地对抗党的领导。在平津战役中,林彪在关键时刻和关键问题上,多次违抗毛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指示,如果不是毛主席及时采取坚决措施,制止和克服林彪的错误,平津战役的方针就会受到破坏,并从而妨碍全国胜利的早日到来。
林彪不听调动,拒绝早日入关
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淮海战役鏖战正酣,加上其他战场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现已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整个形势看来,敌人是正在迅速崩溃中。华北战场,国民党军队虽然在数量上还占优势,但在战略态势上极为不利;特别是在东北国民党军队已被歼灭的情况下,就更加孤立,已成惊弓之鸟。因此,他们是守是逃,是南逃还是西窜,处于犹豫徘徊,举棋不定的困难境地。正如毛主席分析的那样:“敌人对于我军的积极性总是估计不足的,对于自己力量总是估计过高,虽然他们同时又是惊弓之鸟。”敌人错误估计: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须三个月到半年以后才能入关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东北野战军迅速进关,对就地歼灭该敌是十分有利的。
毛主席高瞻远瞩,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决定进行连续作战,迅速发起平津战役,将华北之敌就地歼灭。从全局看来,这样做对我十分有利。这就可以加速国民党统治的崩溃,使其江南防线无法组成。如果华北之敌南逃或西窜,我虽可不战而得平津,但对尔后作战是不利的。然而,就地歼灭华北敌人,单单依靠当时华北我军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当时华北我军有三个兵团(其中有一个兵团要用于山西太原方向,对付阎锡山),对于阻敌南逃和防敌西窜都有困难。因此,东北野战军提早迅速入关,就成为全歼华北敌军,夺取平津战役胜利的重大决策。
在辽沈战役即将结束时,毛主席就曾指示林彪,以锦州附近的两个纵队为先遣部队先行入关,并做好主力迅速入关的准备。尔后,又指示林彪,东北我军主力要早日入关,并限定十一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入关作战。东北野战军主力早日入关,一则能够抓住敌人,不使逃跑;二则可以利用敌人对我东北野战军入关时间的错误判断,出其不意地对敌实施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使敌陷于逃不掉、收不拢的绝境,为我各个歼敌创造条件。
林彪却不愿连续作战,不想迅速发起平津战役,看不到就地歼灭华北敌军对于全局的有利影响,看不到敌人正在迅速崩溃的大好形势,不相信再有一年即可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统治;而是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我军力量。他以“东北主力提早入关很困难”为借口,公然对抗毛主席、中央军委要东北主力早日入关,在完成部署以后,再行休整,然后从容攻击的指示。
难道真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困难吗?根本不是。林彪说,“东北籍战士怕离开家乡,怕走路太远”,如果不用很长时间进行工作,贸然入关,“逃亡减员会更为严重”。如此等等。这那里是什么困难?完全是对东北野战军广大干部、战士的莫大诬蔑。事实充分证明,东北我军广大指战员有高度的阶级觉悟,在战略决战的大好形势鼓舞下,斗志昂扬,积极要求早日入关,参加解放华北和全中国的战斗。所以,尽管由于林彪的破坏和干扰,部队入关的动员、准备工作受到某些影响,但广大指战员的士气始终是高涨的,而且比预定时间提前到达了平津前线。林彪对东北我军广大指战员的诬蔑,正好暴露他自己是个十足的右倾机会主义者。林彪抗拒毛主席、中央军委关于东北野战军早日入关的指示,正是适应了敌人的需要。如果林彪的破坏干扰得逞,那就势必贻误战机,放跑华北敌人,增加以后解放全国的困难,延长战争进程。
林彪违抗命令,擅自决定
后尾部队走山海关
平津战役发起以前,荫蔽我军战略企图,稳住敌人,不使逃跑,是毛主席、中央军委为了保证平津战役胜利,实现就地歼灭华北敌军的又一重要措施。
当时,华北敌人已成惊弓之鸟,准备实行南逃或西窜。敌人暂时留守平津,是要看一看全国各战场的形势,主要是观察东北我军的动向。敌人把一个军部署在山海关,就是估计东北我军必定沿北宁路经山海关入关,让这部分敌军先挡一挡,争取主力逃跑或固守的时间。
毛主席为了稳住平津之敌,使战役的发起秘密而突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例如,为着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之敌南逃,命令淮海前线我军留下杜聿明集团之余部,两星期内不作最后歼灭之部署;为着不使敌人向青岛逃跑,命令山东我军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并在胶济路上预作准备。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稳住敌人,不使敌人决策逃跑,以便我就地加以歼灭。而在这一系列重大措施中,东北野战军荫蔽行动,不使敌人过早发觉我军入关,则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这一环被破坏了,其他措施就不可能发挥作用。
早在东北野战军开始行动之前,毛主席就多次电示林彪,部队行动必须十分荫蔽,要走近路,行动要荫蔽、迅速,为此要夜行晓宿,不走山海关。关于入关道路问题,毛主席的指示是十分明确、十分肯定的。
林彪目无组织纪律,公然对抗毛主席的指示,采取“先斩后奏”的恶劣手法,擅自命令后尾部队及总部经山海关入关。他在事后说什么:走冷口、喜峰口、从热河出冀东的路线,人烟稀少,所过部队又多,吃的、住的都成问题。还说什么:大量军队长途行军南下,敌人每日夜均有飞机侦炸,已无秘密可言。这完全是借口。他妄图以此掩饰对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罪行。
毛主席指示东北野战军入关的道路,即经热河出冀东,主要是在我冀热辽解放区内行进,我军可以得到广大群众的有力支援。事实也完全证明,东北野战军经此入关的部队,吃、住等各方面都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这就有力地驳斥了林彪的无耻谰言。尽人皆知,解放区群众条件很好,便于我军保守秘密,只要我军严格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夜行晓宿,注意荫蔽,敌人是不可能过早发现的。至于敌人每日派出飞机到我冀热辽解放区侦炸,则会因我军夜行晓宿而失去作用。而且这条道路又是我军从当时驻地入关的捷径;我军一进入冷口、喜峰口,就可以很快插到平、津之间,割断平、津敌人的联系,有利于我迅速完成战役展开和对敌实行战役分割。所以,这是当时最便于荫蔽,又最有利于我就地全歼敌人的入关道路。林彪公然擅自行动,如果不是毛主席已令华北野战军第二、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行入关的第二兵团,将平、张线上的敌人分割包围起来,调动天津敌人向西增援,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平、张线上,那就必将造成严重恶果。
林彪不听指挥,坚持要打南口
毛主席为平津战役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其第一阶段是“围而不打”,“隔而不围”。因此,毛主席部署东北野战军入关之后,应首先完成切断平、津的任务。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华北敌人,争取时间,各个歼敌,圆满实现毛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
林彪对部队入关以后的行动,又一次对抗毛主席的战役方针和战役部署。一九四八年十二月上旬,我华北野战军第二、三兵团,和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完成了对平、张线上各点之敌的分割包围,切断了敌西窜绥远的主要退路。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这时,东北主力先头部队进到了北平东面的蓟县、玉田一带。当时,是用这些部队去完成预定的切断平、津的任务,还是使用在其它方向,这是关系战役全局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平津战役已经发起,北平、天津之敌的联系尚未切断,堵塞敌人从海上逃跑的部署还未完成,敌人的部署已开始变化,正在忙于向张家口方向增援,敌人已被调动的情况下,林彪不顾战役的全局,错误地令部队攻打平、张线上的南口,因此,受到毛主席的严厉批评。毛主席指出:在平、津未隔断的情况下,“三纵决不要去南口”。因为打南口,就有迫使北平之敌早日逃至天津、塘沽的危险。接着,毛主席进一步明确指示林彪,在整个战役部署尚未完成时,“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诸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点务求你们体会。”
毛主席早就指出:我军作战“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击溃战,对于雄厚之敌不是基本上决定胜负的东西。歼灭战,则对任何敌人都立即起了重大的影响。”林彪坚持打南口的错误主张,是他一贯打击溃战、反对打歼灭战的思想的具体表现。他不等主力全部到达,不等战役全面展开,不等隔断平、津之敌的联系,不等堵塞住敌人从海上的逃路,就横冲直撞、中心开花地乱打一气。这只能使敌人决策狂逃,只能破坏毛主席的战略意图和战役计划,使毛主席的战略意图和战役方针落空;只能增加尔后渡江作战的困难,延长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一切,完全是适应敌人的需要。由于毛主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排除了林彪的破坏和干扰,才保证了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圆满实现。
平津战役,我军共歼灭和改编了敌人五十二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一胜利,是毛主席亲自制定的平津战役作战方针的胜利,是毛主席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战胜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胜利,是毛主席亲自领导和直接指挥的结果,是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的指战员,在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坚决执行毛主席、党中央指示英勇奋战而取得的。
“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我军在毛主席亲自领导和指挥下,发扬了这一光荣传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叛徒、卖国贼林彪,无论在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对抗毛主席、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妄图破坏我军这一光荣传统。毛主席、党中央多次耐心地对他进行教育,他总是以两面派的恶劣态度对待党。他最后发展到叛党叛国,决不是偶然的。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在批判林彪在平津战役中对抗毛主席、党中央领导的罪行及其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时,我们必须增强党的观念,服从党的绝对领导,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听从毛主席、党中央的指挥。毛主席教导我们:“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只要全党、全军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军事路线,按照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办事,就无往而不胜。


第2版()
专栏:

野战军打到那里 铁路就修到那里
铁道兵某师政治部副主任 李广生
在辽沈战役中,林彪制造种种借口,一再抗拒毛主席关于南下北宁线作战的指示。他胡说什么:“铁路桥梁多处被冲,因此还不可能开始向西运输粮食”,要待“郑家屯南北运粮道路修复”部队才能出动。把主力不南下的原因归结为运输条件困难。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
事实胜于雄辩。在辽沈战役准备和进行期间,运输条件对我十分有利。一九四八年初,东北九千九百多公里铁路中九千四百公里在我们手里,敌人控制的只有一千一百多华里。为了保证铁路畅通,一九四八年一月东北野战军成立了护路军,分别在吉林、长春间和四平以北,专门负责铁路抢修。到辽沈战役前夕,东北解放区的总面积已经占全东北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七。而敌人分别龟缩在长春、沈阳、北宁线的锦州等几个地区。这样,从哈尔滨——前郭旅(前郭尔罗斯)——白城子——郑家屯(双辽)——通辽间南北交通干线都在解放区,铁路运输根本不成问题。
为了配合大兵团作战,一九四八年七月,在东北野战军护路军的基础上,整编为铁道纵队。当时,我在一个支队的线路大队机关管理股当指导员。铁道纵队成立后,兵力由原来的四千多人增加到两万多人,检修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铁路运输就更有保障了。我们的战斗口号是:“兄弟部队打到那里,我们把铁路修到那里!”我们一直把铁路修到了敌人的鼻子底下。当时,沈阳是敌占区。我们把铁路修到了沈阳东面的抚顺,修到了沈阳西面的新民。在抢修铁路中,广大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就地取材,因陋就简,克服了材料不足,技术力量薄弱等困难,昼夜抢修,风雨无阻,完成了艰巨的抢修任务,为解放东北全境创造了有利的运输条件。
为了配合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作战,一九四八年八月,我们支队从吉林、长春间调往通辽、彰武一带。西进时,我们都是坐的火车。这说明当时的运输条件是好的。林彪说什么郑家屯南北道路不通,往西运粮困难,纯属造谣。在我们支队到达彰武的同时,另一支队也从白城子一带南下至锦州附近。这样,铁道纵队四个支队就有两个支队分布在郑家屯南北,直接为解放锦州服务。当时,东北野战军主力刚到北宁线,各种物资就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林彪编造运输条件困难的谎言,拒不执行毛主席关于南下作战的指示,暴露了他两面派的丑恶面目。(附图片)
东北解放战争期间,我铁道纵队和人民群众及时抢修铁路,创造了良好的运输条件,把大批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这是当时漱阳河大桥被敌人炸毁后,我铁道纵队立即修复通车的情景。 铁道兵政治部供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