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9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鲜明的对照
战士 瞿新轮
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毛主席就英明地指示东北野战军主力迅速入关,配合我华北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对平、津、张地区的战略包围,展开平津战役。
但是,林彪对毛主席多次督促东北我军主力早日入关的指示置若罔闻,不作任何部署,拖延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后来,毛主席严令林彪,东北我军必须在十一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以最快的速度入关,林彪才勉强同意部署东北我军于二十三日开始入关。还是故意拖延了一天。
我军广大指战员同林彪的态度截然相反,他们接到毛主席关于东北我军主力入关作战的指示以后,热血沸腾,情绪高昂,恨不得插翅飞向关内。尽管林彪没有做好入关动员,但指战员们仍然不顾疲劳,昼夜兼程,飞兵猛进,只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就行程一千五百多里,到达平津前线,比中央原来预计的时间提前五天,把林彪故意磨掉的时间夺了回来。
“提前五天”与“推迟一天”,不只是数字上的差异,而是反映了指战员同林彪之间,在是否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问题上的激烈斗争。当时华北敌人随时都有逃跑的可能,单靠我华北几个兵团是不能防止他们逃跑的,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是胜利进行平津战役的一个决定性条件。因此,在“入关”的时间上,尽力“提前”,是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表现;故意“推迟”,是顽固对抗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表现。事实说明,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是广大指战员和人民群众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结果,林彪妄图把功绩窃为己有,是蜻蜓摇石柱——痴心妄想。


第3版()
专栏:

批林彪的消极避战
分队长 李玉萍
解放战争第三年,毛主席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作出英明决策,决定首先在东北战场与敌决战。只有决战,才能解决两军之间谁胜谁败的问题,才能夺取全国胜利。
可是,当时林彪却害怕在东北与敌决战,采取消极避战的方针,胡说什么在作战中要“等”、“忍”、
“狠”。
林彪要“等”什么?当时,我人民解放军捷报频传,士气高涨。我们在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均处于优势。而蒋介石处在我各解放区军民全面进攻和蒋管区人民反抗斗争的两条战线夹攻之下,人命危浅,朝不虑夕,风雨飘摇。决战时机已经成熟。毛主席曾经指出:“一切有把握的战役和战斗应坚决地进行决战”。而林彪却要“等”,其实质就是等待蒋介石重振旗鼓,卷土重来。
林彪“忍”意何在?辽沈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个大战役,胜败如何,进程速缓,关系到整个解放战争的全局,因而必须下决心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把东北敌人就地全歼。这时,林彪却要“忍”。所谓“忍”,就是忍让,避免同敌人决战,把决战的大好时机放过去。
林彪的“等”、“忍”,是消极避战,右倾保守,那他所谓的“狠”,也就是骗人的鬼话。他“等”、“忍”是真,“狠”是假;消极避战是真,“狠”打敌人是假。他之所以要在“等”、“忍”之后加上一个“狠”字,是为了掩盖其消极避战的真实目的。
是积极决战还是消极避战,这是始终贯穿在辽沈战役中的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一个重要问题。毛主席从革命的全局出发,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指挥人民解放军积极与国民党匪军进行战略决战。林彪是个资产阶级野心家,他从右倾机会主义立场出发,必然是消极避战。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领导全国军民粉碎了林彪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进而夺取了全国胜利,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附图片)
海军某部六连指战员,认真办墙报,积极批判林彪破坏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罪行。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关门打狗与开门赶狗
战士 王萍
我军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毛主席指出:“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
(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在辽沈战役中,毛主席高瞻远瞩,胸有全局,指挥东北野战军首先攻克锦州,把几十万蒋匪军封闭于东北,造成“关门打狗”之势,然后把东北蒋匪军各个歼灭。
可是,林彪一再对抗毛主席的作战指示,找了许多站不住脚的理由,不肯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部队南下以后,林彪又要去打承德,这实际上是要把我军主力西调,打开“大门”,让东北的敌人跑到关内来。可见,他的意图是要“开门赶狗”。在毛主席的一再批评督促之下,他虽然部署兵力打锦州,但也没有完全放弃“开门赶狗”的念头。他不执行毛主席派兵堵营口的指示,让一部分敌人从海上逃跑了,就是证明。
“关门打狗”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攻克锦州,控制北宁线,堵住东北的大门,全歼东北之敌,是毛主席为辽沈战役制订的唯一正确的方针。林彪反对“关门打狗”,主张“开门赶狗”,暴露了他不敢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不敢“关门”全歼敌人的右倾机会主义立场。林彪一向右倾,根本不想将蒋匪军封闭在东北,各个歼灭,根本没有打败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决心。他阴谋独霸东北,偏安一隅。因此就用“开门赶狗”的卑劣手法来对抗毛主席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但这不过是螳臂当车而已。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辽沈战役胜利地结束了,林彪要“开门赶狗”的企图彻底地破了产。


第3版()
专栏:

鼠目寸光的机会主义者
副班长 倪海鹰
辽沈战役初期,毛主席审时度势,统观全局,指示东北我军把“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布下了先打锦州这一着对战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绝妙棋子。
首先打下锦州,就把东北敌军完全装进了我们的口袋,使他们欲守不固,欲溜不能,处于被动挨打的窘境。然后,我军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将敌军各个歼灭在东北境内。
可是,林彪鼠目寸光,毫无战略头脑,拚命对抗毛主席关于首先打锦州的部署。他先是叫嚷锦州方向无仗可打,根本不肯南下北宁线;不得已而南下的时候,因为一项并不大的敌情变化又要把主力调回长春方向作战,受到了毛主席的严厉批评;直到锦州之战炮声已经打响,林彪还在那里顾虑重重,动摇不定。
在打锦州这个问题上,林彪如此鼠目寸光,不顾全局,消极避战,绝非偶然。辽沈战役前,他曾扬言:我军稍一行动敌人就可知道,东北不宜打大仗。唯恐打仗实力折、兵马丢。辽沈战役中,当他的指挥所从哈尔滨移到阜新一带时,又悲观失望,贪生怕死,说什么:“这次我要被打死了,这次我要被打死了!”担心“青山”毁、地盘失。林彪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立场上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过低地估计人民力量,当然不可能看到在东北战场上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也根本不敢在东北打一个大歼灭战。一切右倾机会主义者都是鼠目寸光,林彪也是鼠目寸光。


第3版()
专栏:

驳所谓“一贯紧跟”
战士 吕海榕
生就丑恶狰狞的嘴脸却要抹上五颜六色的油彩,长满脏癣烂疮的皮肤偏要披上华丽的外衣。林彪这个野心家、阴谋家,明明是一再对抗毛主席指示,破坏辽沈、平津战役的右倾机会主义者,却给自己罩上了一张“一贯紧跟”的画皮。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军事著作和关于辽沈、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纵观两个战役的全过程,立刻真相大白。原来林彪对毛主席不是什么“一贯紧跟”,而是“步步对抗”。
在辽沈战役中,毛主席指示林彪南下北宁线,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林彪却在长时间内拒不执行毛主席这一正确的作战方针。毛主席一再指示他首先攻克锦州,林彪又抗拒说锦州方向无仗可打,要打长春,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回折腾。毛主席指示东北我军在辽沈战役结束后迅速入关参加平津战役,林彪又是软磨硬抗,迟迟不部署军队入关。毛主席指示东北我军入关要隐蔽,不走山海关,林彪胡说:我大部队行动,无秘密可言。擅自令我后尾部队从山海关入关,暴露我军意图。平津战役初期阶段,毛主席为了稳住已成“惊弓之鸟”的华北敌人,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正确原则,而林彪却要派兵去打南口,企图把敌人赶跑了事。够了!够了!仅就这些就足以看出:自吹为“一贯紧跟”的林彪,原来是个步步对抗毛主席的两面派。
对抗毛主席关于辽沈、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是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大暴露。


第3版()
专栏:

用铁的事实剥掉林彪的画皮
——驻海南岛某团指战员愤怒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
五指山下,椰林深处,人民解放军驻海南岛某团的练兵场上,悬挂着一幅醒目的标语:“彻底批判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一个由参加过辽沈和平津战役的五名团党委成员主办的“剥画皮展览”,正在展出。
这五位老战士,当年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冲锋陷阵;今天在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斗争中,又象当年冲锋在前一样,带头学,带头批判。他们亲自动手,绘制图表,收集实物;亲自动笔,写批判文章;又亲自当解说员,联系切身经历,批判林彪破坏辽沈和平津战役的罪行。同志们边看展览,边听老战士的解说,无不赞扬:展览会虽小,但反映了老战士的革命精神。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林彪的刻骨仇恨;图画标明了当时两条军事路线的激烈斗争;那一件件实物,都是对林彪当时制造的种种谎言的驳斥,都是对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有力批判。
展览会上,有一张引人注目的照片。这张照片,真实地纪录了当年我军在毛主席英明指挥下,正在攻占东北敌军总司令部大楼的情景。当年参加攻占这个大楼的老战士、现任团政委李福有,面对这张照片,以辽沈战役的辉煌战果,说明毛主席战略决战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批判林彪畏敌如虎,不敢进行战略决战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李政委给大家讲了本团这样一段战斗经历:一九四八年九月,辽沈战役的战斗打响了。这个团在配合兄弟部队攻克锦州之后,参加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斗。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全歼该敌。接着,又和兄弟部队一起向沈阳进军,直捣东北敌军老巢,于十一月二日攻克沈阳,解放了全东北。讲到这里,李政委指着照片兴致勃勃地说:“我们团是参加攻占东北敌军总司令部大楼的部队,这张照片,就是在战斗中拍摄下来的。当鲜艳的红旗在敌军总司令部大楼上空迎风招展的时候,人民群众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呼解放全东北的胜利。”接着,李政委向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胜利说明了什么?”问题一提出,大伙就议论开了。李政委引导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同志们说,辽沈战役的胜利,充分说明了毛主席战略决战的思想是科学分析客观形势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李政委又向同志们讲了当时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情况,大家说,要不要进行战略决战,是两大战役中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重要内容。事实证明,林彪反对毛主席战略决战的思想,是他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大暴露。
干部战士来到了一张地图前。这张地图,是副团长李广钧为了搞好这次展览,剥掉林彪的画皮,和同志们一起赶制出来的。李副团长指着地图,讲述了锦州的地理位置,又和同志们一起学习毛主席关于攻打锦州的一系列指示。李副团长说,林彪不仅顽固地反对毛主席战略决战的思想,还极力对抗毛主席关于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作战方针。毛主席高瞻远瞩,胸怀全局,决定把主攻方向放在锦州,是因为只有攻克锦州,控制北宁线,封闭东北大门,才能造成“关门打狗”之势,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把东北之敌全歼在东北境内。可是,林彪却胡说什么“我们不拟攻锦州”,准备“即攻承德”。毛主席严厉批评了林彪的错误主张。攻锦战斗打响后,当时我所在的团遵照毛主席的作战方针,乘胜南下,拿下兴城、绥中。正当我们和兄弟部队一起继续扩大攻势的紧要关头,林彪又跳了出来,再次对抗毛主席攻打锦州的决定,以一个不大的军情变化为借口,荒谬地提出把部队调回长春作战的所谓“建议”。毛主席又一次粉碎了林彪的阴谋。我们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堵住了华北援锦之敌,保证了我军迅速攻克锦州,取得辽沈战役的主动权。听了李副团长的解说和批判,同志们说,林彪在攻锦问题上的一系列丑恶表演,充分暴露了他右倾机会主义的真面目,其罪恶目的,就是妄图把东北敌人赶跑,使辽沈战役打成个击溃战。
说起林彪的击溃战,团长韩占义肺都要气炸了。他站在参观的人群中,揭露林彪在营口放跑敌人的罪行。韩团长说:我军攻克锦州后,毛主席先后多次急电林彪,令其以足够的兵力,迅速控制营口,阻敌南逃。但林彪拒不出兵营口,胡说什么我们部队“已无去营口之必要”。由于林彪一再对抗毛主席的指示,贻误了战机,当我所在的团赶到营口附近的大石桥时,敌人已经逃跑了一万多人。听了韩团长的揭发,干部战士义愤填膺,人人振臂声讨林彪的罪行。
大家越看越听,战斗情绪越高昂。这时,副团长黄庆武站起来。随着他的话音,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一张血书上,久久地凝视着这样几行字:“敬爱的党支部:……我是个翻了身的穷孩子,一定要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国的穷哥们,杀敌立功。”在血书的后面写着“王炳全”三个大字。副团长黄庆武拿着血书,心情格外激动。他和王炳全同是东北籍战士,曾经一起斗土豪分田地,一起参军杀敌人。这张血书,是王炳全在辽沈战役前写的。这张血书,深深地刻在黄副团长的脑海。为了批判林彪对革命战士的诬蔑,他经过认真回忆,把它复制出来。黄副团长说:“林彪胡说什么东北籍战士怕离开家乡。这是对革命战士的极大诬蔑!我们革命战士为了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离开家乡吗?”接着,他向大家讲述了王炳全为革命英勇牺牲的事迹。那是一九四八年,在解放沈阳的一次战斗中,王炳全三次负伤不下火线,为了炸掉敌堡,他奋不顾身扑向敌人枪眼,将身体顶住爆破筒,用生命为大部队前进扫清了障碍。战斗结束后,王炳全被追认为“模范共产党员”。讲到这里,黄副团长提高了嗓门,说:“象这样的战士,在我们革命部队里,有千千万万!”他谈到,辽沈战役结束后,广大指战员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满怀战斗的豪情入关作战。黄副团长说:当时,我们连百分之九十是东北籍战士。有的同志伤还没有完全好,就提前出院,坚决要求入关作战;许多同志路过家门而不入,唱着“日里行,夜里行,帽子上面挂冰凌,人家问我哪里去,解放全国老百姓”的行军歌,昼夜兼程,齐装满员到达关内。在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我们连和兄弟连队一样,取得了许许多多的胜利。黄副团长的发言,使干部战士清楚地认识到,林彪胡说东北籍战士不愿离开家乡完全是诬蔑,是借口,是他害怕入关作战,对抗毛主席战略决战的伟大部署,企图阻止全国的解放,延长蒋家王朝的寿命。
一个个老战士的带头批判,一件件实物的展出,一层层地剥掉了林彪的画皮。战士们说:“林彪的死党吹捧他是什么两大战役的‘正确指挥者’,什么‘常胜将军’、‘天才军事家’,完全是谎言。事实证明,林彪是畏敌如虎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是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毫无战略头脑的大军阀。”愤怒的批判声彼伏此起,响成一片,回荡在椰林上空。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