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劳动人民的本色不变
中共浙江省武义县委委员、前湾大队党支部书记许仲伟,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新干部。他从一九七○年当支部书记到现在,平均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近三百天。
许仲伟当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后,不断提醒自己:掌了权千万不要有特权思想,要经常想着自己出身于贫下中农家庭,是个普通劳动者。许仲伟当选县委委员后,经常到县里开会,但仍抓紧时间参加劳动。一次,他开完会回来,在村头遇到了三队的生产队长,第一句就问:“今天我干什么活?”队长说:“现在你是领导了,还要我派工吗?”许仲伟马上说:“我还是三队社员呢,在队里要服从队长的指挥。”队长高兴地说:“好,一起割稻去!”又有一次,他从公社开会回来,已经是掌灯时分,西北风卷着雪花,大地一片白茫茫,社员们还在冒雪造田,他立即放下背包,参加造田,干到很晚才回家。
许仲伟常说:干部,干部,就要先干一步,要干着指挥,不能站着指挥。一次,队里迫切需要从柳城供销社运回一批化肥,许仲伟带领十一名社员突击抢运。过去从柳城供销社运肥到大队,一人一天只能挑三担,这次,他们每人一天挑四担。结果,一天就全部运回。
一九七一年夏的一天,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冰雹猛打。眼看集体猪场的十四间房子就要倒塌。许仲伟喊了一声:“把猪抢救出来!”带领社员冲进猪场。当他们刚把猪抢出来时,房子轰地一声倒塌了。许仲伟头上被冰雹打起了疙瘩。庄稼被冰雹砸毁。阶级敌人乘机散布谣言,还胡说什么“小卒”不能当“车”用。在灾害面前,许仲伟非常坚定,他带领群众,把庄稼一株株地扶起来,精心管理。结果,大灾之年,粮食生产仍然获得丰收。贫下中农高兴地说:许仲伟这个新干部是个好领导,坚持劳动斗志高,斗天斗地斗敌人,斗出了前湾新面貌。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锄头不用会生锈,人不劳动要变修”
江苏邗江县运西公社党委领导成员,文化大革命中坚持经常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正确领导和指挥生产,全公社粮食产量逐年上升。但近两年来,有少数同志认为,自己从小参加劳动,现在少劳动点也没什么。因而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少了,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抓得松了,结果,粮食产量上升缓慢。贫下中农批评说:“泥腿子干部”变成了“嘴皮子干部”,怎不走下坡路!
在批林批孔斗争中,公社党委联系这一事实,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教导,学习大寨和昔阳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经验,深入批判林彪和孔孟宣扬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谬论。公社党委用一个大队干部从不劳动开始蜕化变质的事实教育干部,使大家深刻认识到,不劳动就会脱离群众,变质、变修,背离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经过学习和批判,提高了大家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自觉性。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赵秀珍,不管工作多忙,担子多重,都挤出时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她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深有体会地说:“锄头不用会生锈,人不劳动要变修。”
这个公社的赵庄生产队,一度劳力外流,农业生产上不去。公社党委副书记姜国童,曾多次去帮助生产队解决这个问题,都没有效果。后来,他打起背包,住到这个生产队,和群众一起,边劳动,边调查研究,了解到这个队劳力外流的原因,主要是一个没有改造好的地主分子在暗地里煽动。于是,他和群众一起联系这个队的实际,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打击了阶级敌人,教育了群众,外出人员纷纷回队参加生产劳动,很快改变了这个队的面貌。
为了使干部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公社党委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切实解决干部学习、工作和劳动时间上的矛盾,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劳动制度。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同力橡胶厂党总支领导成员坚持参加生产劳动
既当指挥员 又当战斗员
据新华社太原电 大同市同力橡胶厂党总支领导成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教导,深入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孔孟之道,批判林彪恶毒攻击干部参加生产劳动的无耻谰言,更加自觉地参加生产劳动。今年上半年,党总支的八名委员每人平均参加劳动六十七天。他们在生产第一线,带领职工群众抓革命,促生产,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同力橡胶厂党总支认真总结了文化大革命前厂里一些干部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教训,把干部参加劳动当作改造世界观、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重要课题,列入党总支的议事日程,定期检查,定期总结,定期让群众评议。从一九七○年到去年,党总支的领导成员每人每年参加劳动都在一百天以上。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他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文件,重温了毛主席关于“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制度”的教导,批判了林彪、孔老二鼓吹的“天才论”和“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谬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干部参加生产劳动,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防修反修,坚持继续革命的一件带有根本性的大事,是同旧观念、旧传统实行彻底决裂的有效措施。通过学习和批判,党总支成员参加生产劳动的自觉性越来越高,他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定时间,定岗位,定任务,顶班劳动”的
“三定一顶”制度,使干部参加劳动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这个厂的党总支成员通过实践体会到,干部只有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才能站到批林批孔运动前列,及时总结和推广群众在批林批孔斗争中的先进经验,把运动不断地引向深入。雨鞋车间几位青年工人在车间团支部的组织下,把报纸上发表的儒法斗争的历史编成一段一段的小故事,讲给群众听,并对孔老二的反动谬论开展大批判。这种形式生动活泼,深受群众欢迎。厂党总支委员何孝明在劳动中发现和总结了他们的经验,在全厂推广,提高了工人们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儒法斗争史的自觉性,推动全厂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
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党总支成员不怕苦,不怕累,扑下身子干。他们在生产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同工人群众一起,坚决执行“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过去,生产雨鞋、布鞋的六台硫化罐都是单机操作,是全厂生产的“卡脖子”工序。今年二月,党总支成员、革委会副主任李青山深入这个车间,和工人一起研究,决定把六台硫化罐由单机操作改为集中控制。在改装硫化罐的战斗中,工人们一天三班轮着干,李青山白天黑夜“连轴转”。在他的带动下,工人们群策群力,大干苦干,只用十五天时间,就实现了硫化罐集中控制。结果,节省了劳动力,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使硫化罐的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第3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
陕西省吴堡县岔上公社党委书记贾茂柳,经常以普通劳动者的身分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江村新风录
——记批林批孔运动给江村大队带来的变化
在陕西省南部华县的少华山下,赤水河边,有一个江村生产大队。批林批孔运动以来,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县里去年在这个大队蹲过点的一个干部,最近又来到这里,他看到:那片原计划一年修平的塬坡地,一个冬春就变成了“人造平原”;去年推广玉米和棉花育苗移栽的新技术还有些困难,今年全大队的棉花都是移栽的,玉米移栽了三分之二;夏粮丰收了,总产和亩产都比去年增长一成以上,亩产一季过了《纲要》;每天上工铃声还没响,社员们就下了地,出勤人数总是超过在册的劳力数。他和大队干部谈起这些变化的时候,大队党支部书记李庄娃说:“这些变化都可以用数字来计算,还有不能用数字来计算的变化,这就是批林批孔运动给江村带来的许多新风。”
这里兴起了些什么新风呢?下面说几件事: 一次没开完的批判会
批林批孔运动刚开始的时候,江村有人说:“泥腿子连‘之乎者也’都不懂,还能批倒孔圣人?”不久,一次没有开完的批判会就把这个论调驳倒了。
大队党支部带领干部和社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在江村的田间地头,家庭院落,到处摆开了大批判的战场。一天晚上,老贫农董天土一家正在学习批林批孔的有关材料。董天土问他的儿子董建录:“我们为什么要批林批孔?”建录回答说:“孔老二要复礼,林彪要复辟,这两个坏家伙不批还行?”父亲又问:“什么叫复辟?”儿子一时答不上。董天土伸出自己缺了两个指头的右手给一家人看,讲起了在旧社会为了逃避国民党抓壮丁,在外乡给地主扛了十年长工,最后还是没有逃出魔掌,不得不忍痛砍掉自己两个手指头的悲惨遭遇,说得一家人都落了泪。董天土说:“林彪是地、富、反、坏、右的总后台,他宣扬孔孟之道,是为了要开历史倒车,复辟资本主义。如果他的阴谋得逞,那就不只是砍我们的指头,还要砍我们的脑袋了。我们可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搞好批林批孔,保卫社会主义的江山!”贫下中农谁家没有一本血泪账?和董天土一样,一回忆起万恶的旧社会,便激起了对反动阶级的“圣人”孔老二和林彪一伙的无比仇恨。江村象一锅越烧越热的水,终于沸腾起来了。
二月十四日清晨,大队广播站刚刚广播完团员和青年写的几篇批判稿,各队的社员纷纷来到广播站要求“发言”,一个事先未作计划的广播批判大会就这样开始了。上工时间到了,应社员的要求,广播批判会没有停,因为通过几个挂在村口大树上的高音喇叭,可以使在地里干活的人听见广播。社员们在地里边干边听,还陆续派代表回来“发言”。休息时,社员们三三五五地坐在一起边听边议边批。这个广播批判会震动了江村的每一个角落。双目失明十八年,从来不出家门的女社员程玉竹,让人领着来到了广播站,控诉旧社会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地主老财如何逼得她家破人亡,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这一天,除了扩音机停机保养的时间外,广播批判会一直没有停。已经是夜间十一点了,还有许多人等着发言。最后,大队党支部宣布,这次批判会没有开完,暂时休会,以后再接着开。
这次没有开完的广播批判会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批林批孔运动一浪推一浪地在江村深入展开。在一次会上,社员群众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批判“克己复礼”,揭发了本队阶级敌人妄图“变天”的一些罪恶言行。这引起了第六生产队副队长杨锁劳的深思:孔老二要复礼,林彪要复辟,队里的阶级敌人要变天,时间相隔两千多年,这些坏蛋为什么想的都是一回事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他和六队理论学习小组的几个社员在一起反复学习《共产党宣言》。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对整个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历史的精辟分析,使他们认识到,一切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必然都要反对革命,反对进步,主张复辟,主张倒退。他们根据这个认识写了一篇批判稿。这篇批判稿广播以后,对大家启发很大,觉得只有象他们这样刻苦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才能更深入地揭露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批判反动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每个生产队都相继成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党支部把各学习小组的骨干集中起来,多次举办学习班,建立了大队的理论辅导队伍。在这支理论队伍的带动下,广大干部、社员看书学习蔚然成风。广播站广播的批判稿,水平也越来越高。批林批孔运动正在江村深入、普及、持久地发展。 一张大字报贴出来以后
走进江村的街巷,到处都可以看见批林批孔的大批判专栏、黑板报、大字报,读一读,看一看,使人觉得新风扑面。这里,先从一张大字报说起,因为这张大字报贴出来以后引出了许多张大字报,也引起了江村大队的许多变化。这张大字报就是第三生产队党小组和团小组联名写的《沙场走的是什么道路?》
江村大队有三百多亩耕地分布在一条古河道上,土层下面有二、三米厚的沙子和卵石,既漏水又漏肥,不能抗旱保收,是全大队的“拖腿田”。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大队成立了农田基建队,在这里剥开表土,挖走沙子,再填上好土,把它逐渐修成高产稳产田。他们把挖出的沙子运到附近的建筑工地,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于是,远远近近都知道江村有个沙场,到这里买沙子的人越来越多。这时,有的大队干部看到沙子能卖钱,就渐渐走偏了方向,只图多卖沙子多赚钱,不顾修地的速度和质量,影响了农业生产。三队党员、团员的大字报就是批评这件事,他们写道:是为了卖沙子多赚钱,还是为了修好地多打粮向国家多作贡献,这是执行什么路线、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我们批判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就应当更加坚定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走社会主义道路。
这张大字报使大队党支部领导成员受到很大震动和教育,他们专门召开支委会进行讨论。党支部书记李庄娃在会上说:“现在,群众发扬敢于反潮流的革命精神,从路线上分是非,对我们提出批评,这正是批林批孔运动的可喜成果。广大干部、社员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提高了,我们江村学大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步子就会迈得更快。”党支部作出决定,加强对沙场的领导,坚决摆正挖沙造田,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
在沙场劳动的社员讨论了三队的大字报和大队党支部的决定以后,说:“这可讲到了我们心里”。他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劳动热情空前高涨。过去每人每天最多装六、七大车沙子,现在每人每天都能装七、八大车,没有车就自动到地里去拣石头。全队修地造田的速度大大加快了,批林批孔以来所造的田相当于去年全年造田面积的总数,而且修田的质量也提高了。 一个青年干部的成长
十九岁的共产党员李清秀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担任了第二生产队的队长,一时成为江村的一件大喜事。
第二生产队阶级斗争比较复杂,一直是全大队的“老大难”单位。阶级敌人暗地里利用宗族关系破坏干部与干部、群众与干部之间的团结,领导班子不稳定,严重地影响了这里的革命和生产。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群众揭发和批判了阶级敌人借孔孟之道进行破坏活动的罪行,决心乘胜前进,改变落后面貌。大家迫切要求选出一个能够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带头人。议来议去,意见越来越一致,贫下中农看中的这个带头人就是李清秀。
当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刚刚兴起的时候,李清秀才十一岁。这个贫农家庭出身的孩子,在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激烈搏斗的大风大浪中长大了,他决心要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中学毕业以后,他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回乡参加了农业生产。
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他进一步受到了锻炼。一九七○年夏天,抗旱最紧张的时候,队里一眼水井上的电动水车发生了故障。下井排除故障,井壁有坍塌的危险。几个干部和社员正在商量怎么办,忽见从井里钻上来个满脸油垢的小伙子,说:“试车吧!”他们一看,原来是李清秀。这一年旱情十分严重,李清秀勇敢地起来维护集体的利益,关心抗旱斗争,贫下中农称赞他是棵“好苗苗”。在党组织的关怀、培育下,李清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大队民兵连的连长。他组织民兵认真读书,学习革命理论,同阶级敌人展开毫不留情的斗争。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以后,李清秀为了深刻理解这场运动的伟大意义,深更半夜还一个人来到大队文化室,找出有关批林批孔的材料和报纸,进行学习。他怀着无产阶级义愤,积极写大字报,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阶级敌人听说李清秀要当队长,十分仇恨他,背地里散布流言蜚语。李清秀在上任后的第一次社员大会上,就揭露了阶级敌人的这个阴谋活动,他说:“孔老二复不了‘礼’,林彪复不了辟,阶级敌人也休想变天!我们贫下中农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是谁也阻挡不住的。”农历五月,是关中农村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往年在这个时候,二队的工作常常比别的队落后一截。今年,二队的夏收、夏种、夏管、交售公购粮,样样工作都走到了全大队的前列。贫下中农说:“咱们队的翻身仗,打响了!”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江村大队培养、提拔了十五名青年干部,李清秀只是其中的一个。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老、中、青三结合这个新生事物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老贫农兴奋地说:“看着这些青年干部的成长,心里真高兴!我们江村大有希望啊!”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