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月3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这里刊登的是参加过辽沈战役的几位同志写的文章。他们用自己当年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用雄辩的事实,揭穿了所谓林彪是什么“常胜将军”、“天才军事家”的画皮,对林彪破坏辽沈战役的罪行和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进行了批判。
兵民是胜利之本
沈阳部队某师副政委 张荣相
在伟大的辽沈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林彪从唯心史观出发,制造了种种否定人民群众作用的反动谬论,反对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他胡说什么辽西地区“群众基础薄弱”,南下作战“条件不成熟”,还诬蔑东北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有“盲目的正统观念”等等。这都是无耻的谎言。历史绝不能颠倒,劳动人民绝不许诬蔑。
毛主席教导我们:“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在辽沈战役中,军民并肩战斗的生动事例是举不胜举的。辽沈战役开始后,我在某团特务连当副指导员。我们连队来到了锦州地区后,我亲眼看到,广大人民群众支前的积极性非常高涨。听说我军要打锦州,村村户户都沸腾起来,人民群众积极筹备军粮、马草,妇女们连夜为部队做军鞋、被服,群众自动组织了担架队、运输队、民工队。真正做到了要人有人,要粮有粮,啥时候要啥时候有。部队走到那里,群众就支援到那里;那里有部队,那里就有群众的支持。我清楚地记得,当我们连开向锦州来到大凌河时,正是深秋季节,满河是稀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滩里。这时候,群众不怕水冷,主动为我们带路。过了河,对岸的群众看见子弟兵浑身带着冰渣、泥浆,心痛万分。老大爷、老大娘拉着战士就往家里跑,把战士推上热炕头。有的笼火为战士烤衣服,烤鞋子;有的烧姜汤、烧豆浆给战士喝。还记得在解放锦州回头进行大会战时,我们部队向黑山胡家窝铺以南一○一高地发起了进攻,前进中,忽然被下洼子村里的敌人的一挺机枪封锁了去路,情况很紧急。正在这时候,这个村里的儿童团长跑来了。他带着我们一个班,从小巷迂回到敌人屁股后边,出其不意,把敌人机枪打成了哑巴,全歼了这个村子的敌人。象这样军民携手战斗的事迹多得很。据当时统计,在辽沈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共组织了担架一万多副,支援前线的大车就有三万六千多辆,自动组织的随军民工就有九万六千多人,还有八十二个二线民兵团约三十万人配合部队作战。拿粮食来说,辽沈战役胜利后还剩下好多上交国家。正是因为有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指挥,又有人民群众的巨大支援,使敌人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军民才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
事实充分证明,辽西地区根本不象林彪胡说的:“群众基础薄弱”、“有盲目的正统观念”。林彪无视人民群众的力量,诬蔑人民群众,是他唯心史观的大暴露,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孔老二的忠实信徒。历史是无情的,否定人民群众作用的人,必然被人民群众所否定。林彪同一切反动派的下场一样,身败名裂,自取灭亡。


第2版()
专栏:

不是敌人难打,而是林彪不敢打
爆破英雄、解放军某部师长 翟文清
资产阶级野心家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上,过高地估计敌人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人民的力量,畏敌如虎,不敢南下北宁线攻打锦州,并胡说什么敌人兵力很强,“锦州经常住有六、七个师的兵力”,“城市工事业已完成,故我们不拟攻锦州”。简直把快要灭亡的反动派吹成打不垮、啃不动的铁老虎。
事实是对林彪最有力的批判。从我们参加打锦州的战斗情况来看,敌人根本不象林彪胡诌的那样很难打,而是正如毛主席指出的那样:“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
打锦州时,我在东北野战军某部“铁拳团”八连当指导员。当我们团一连从伪省府大楼北侧突破城垣后,我们八连担任向纵深进攻的任务。围守在伪省府大楼及北侧城垣的敌人是暂编二十二师二团主力。该敌以高大建筑物为依托,层层设防,扬言他们的工事是什么“固若金汤,永久不破”。接受任务后,我连党支部及时作了动员,顿时群情激昂,同志们说:“什么固若金汤,那是瞎吹”。战斗打响后,经过我军猛烈炮击,城墙打开了三十多米宽的缺口,敌人吹嘘的永久性工事大部被摧毁了。一营一连乘炮火延伸的瞬间,势不可当地向敌人发起了冲击,用手榴弹、炸药包将地堡里的敌人消灭了。我们连尾随一连突破城垣后,受到伪省府大楼里敌人的阻击。上级命令我们连从大楼东侧,以最快的速度攻下该楼。攻楼开始后,在前进中首先遇到楼外十几栋房子里的敌人抵抗。我连一排拿出一个班,配一挺轻机枪,一下子就把房子里一个连的敌人消灭了。在爆破大楼时,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送上第一包炸药,没响;副班长杨克录又送上第二包炸药,还是没响;战士们都来抢送第三包炸药。在这十分紧急的时刻,我抱起仅剩的一包炸药,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迅速冲到了爆破点,找到了前两包炸药,发现导火索因受潮失效,我就把这三包炸药撂在一起,拉着最后一包炸药的导火索。一声巨响,敌人大楼被炸开了一个大窟窿。我全连干部、战士端起刺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大楼。楼里的敌人乱作一团,一个个举着双手连连喊叫:“我们投降,我们投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我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上级给我连记集体两大功,奖给“军政双胜”旗一面。
铁的历史事实有力地证明,在英雄的人民军队面前,没有打不垮的敌人,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并不是敌人很难打,而是林彪不敢打。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正确地分析敌我力量,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敌人有强的一面,也有弱的一面。敌人代表腐朽的势力,它所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战争,因此,它在武器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是表面的、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在我军民的打击下,这种强便逐步转化为弱。而敌人的弱则是致命的,不可克服的,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不断扩大的。归根到底,一切反动派的本质是虚弱的,是纸老虎。而我军,内部上下团结一致,战士具有高度的阶级觉悟和政治觉悟,士气旺盛。我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战争,代表着进步的新生力量,又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处处得到人民的支持,这些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因此,我们武器装备等方面的弱,是暂时的。我们的弱中有强,弱可以转化为强。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了这一规律,坚信革命力量能够战胜反革命力量,因而有敢打必胜的信心。而林彪,站在反动的地主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用唯心主义的观点看问题,必然是鼠目寸光,主观片面,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看不到事物的本质。锦州敌人本来是个鼠,他却看成虎,本来是一只纸老虎,他却把它看成是铁老虎。这就充分说明,林彪根本不是什么“常胜将军”,而是胆小如鼠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第2版()
专栏:

谎言掩盖不了事实
沈阳部队某部副师长 李喜山
在辽沈战役中,资产阶级野心家林彪,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的立场上,编造种种谎言,胡说“道路甚远”,“全军皆无雨具”,战士怕走路,“不愿打仗”,等等,把我军指战员诬蔑为怕苦怕累,在困难面前束手无策的群氓,以此对抗毛主席关于南下北宁线,封闭东北大门,就地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
历史事实不容歪曲,革命战士不容诬蔑。对于林彪的无耻谰言,必须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
辽沈战役前夕,我在东北野战军某团十连任排长。当时,部队经过诉苦三查的新式整军运动,广大指战员认清了遭受压迫和剥削的阶级根源,增强了对阶级敌人的仇恨,明确了为谁革命,为谁打天下的革命道理,经常唱着这样一支歌:“我为谁扛起枪,……为了人民得解放。”指战员们纷纷写请战书、决心书,订杀敌立功计划,争先恐后地要求担负主攻任务,求战情绪特别强烈。为了迅速提高杀敌本领,我们抓紧时间,大搞战前练兵。大家针对攻城作战的特点,整天苦练穿墙打洞,爆破地堡群,攻楼房,打巷战,军政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辽沈战役的序幕揭开以后,我部由四平出发南下,指战员们发扬了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昼夜兼程,飞跃老爷岭,夜渡大凌河,直逼锦州外围。为了保证部队按时发起总攻,指战员们不怕流血牺牲,冒着枪林弹雨,在敌人火力下进行近迫作业,仅用六个小时,就挖了五、六里的交通壕,一直挖到离敌前沿阵地五十多米的地方。这一条条交通壕,容纳了两个团的兵力。十月十四日十点,总攻打响了,指战员们前赴后继,打得非常英勇。有的同志身负重伤,还坚持向敌人投手榴弹;抬下去的伤员,还不忘鼓励战友英勇战斗,继续为人民立功。正当部队突破了敌前沿,翻过铁路向纵深发展时,侧翼桥头上的敌暗堡,以凶猛的火力封锁了我连前进的道路。爆破组连续进行了几次爆破都没有成功。就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共产党员、翻身农民入伍的战士梁士英,毅然站了出来。只见他脱下棉衣,把衬衣的袖口往上挽了几挽,提起七尺多长的爆破筒,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冲了上去。当他将爆破筒塞进敌碉堡刚要转身时,又被垂死的敌人推了出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梁士英迅速拣起哧哧冒烟的爆破筒,重新塞了进去,随即用自己的身体紧紧顶住。随着一声巨响,地堡炸掉了,解放锦州的通路被打开了。梁士英同志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这些事实生动地说明,毛主席缔造和指挥的人民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不论战斗怎样艰苦激烈,都要坚持到最后胜利。这是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革命战士为人民解放事业连死都不怕,怎么能因道路远,“无雨具”,就不打仗了呢?这完全是诬蔑!
谎言决掩盖不住历史的真实。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东北的解放,是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广大军民用自己的鲜血赢来的。林彪的诬蔑,丝毫无损于我人民军队的光辉,只不过更加暴露了他机会主义的丑恶面目。


第2版()
专栏:

右倾机会主义面目的一个暴露
沈阳部队后勤部某部副部长 樊双有
辽沈战役期间,我是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通讯处指导员。一九四八年八、九月间,我们就听说毛主席指示我东北人民解放军南下北宁线,关闭东北大门,把东北之敌就地歼灭,并要求我们迅速行动,集中全力攻克锦州。这是辽沈战役取胜的关键。而林彪从右倾机会主义立场出发,一再干扰和破坏毛主席的战略部署。他借口要打长春,反对部队南下北宁线作战,指挥所迟迟不迁到锦州方面去。对此,毛主席多次电示,对攻锦意义、兵力部署、敌情变化和战役发展的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毛主席、中央军委多次批评下,林彪拖了三个多月,才勉强表示愿意执行南下作战的方针。部队从九月上旬开始南下。指战员们求战情绪都很高,纷纷要求上前线,杀敌立战功。我们通讯处也做了迅速转移的准备,战士们还自动作了指挥所前移的演习。但我们等了好长时间,一直没有接到行动命令,大家十分焦急。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彪当时是有意对抗毛主席、中央军委的集中统一指挥。
林彪虽然已部署部队南下,但仍把南线敌情看得十分严重,顾虑重重,犹豫动摇。部队南下后两个多月,林彪根本不到前线,一直泡在哈尔滨。经过毛主席的再三严厉批评,林彪才修正了作战部署,将攻击重点放在锦州,于十月四日勉强把自己的指挥所从哈尔滨移到了阜新。
林彪长时间不将指挥所移至前线,暴露了他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作为前线总指挥,本应在部队运动之先,即八月初即到锦州地区,早日部署攻锦。这样做是我军作战的光荣传统,也是作战指挥上的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任何指挥员离开了战争的实践,都不能制定出正确的作战指导原则。而林彪远离前线千里之外,靠他的那个所谓“特别灵”的头脑胡思乱想,既不能正确判断敌情,又不能果断下定决心,以致拖延了总攻日期,使敌人援军有时间增加兵力,给我阻击部队加大了困难。林彪为什么迟迟不南移自己的指挥所,是因为他不敢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决战。
从哈尔滨迁移指挥所时,林彪愁眉苦脸地说:“这次我要被打死了!这次我要被打死了!”到了新立屯,他整天躲在山沟里,只是在攻下锦州时,才跑到前沿阵地帽儿山,用望远镜望了望锦州城,要人给他拍了一张“亲临前线”的照片。这是林彪采取欺世盗名的骗术,借以掩盖他贪生怕死的丑恶嘴脸。
事实充分证明,林彪根本不是什么“常胜将军”、“天才军事家”,而是一个十足的胆小鬼。


第2版()
专栏:

戳穿林彪在粮食问题上的谎言
沈阳部队某部后勤部部长 张文星
在辽沈战役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林彪编造种种谎言,一再抗拒毛主席关于南下北宁线作战的指示。当毛主席和中央军委批驳了他谎报军情,把南面敌情看得过分严重以后,他又把主力不南下的原因归结为“粮食的需要无法解决”。这完全是骗人的鬼话,事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辽沈战役期间,我是东北野战军某团的军需股长。一九四八年春,由于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东北解放区已连成一片,到处建立了群众性的支前组织,我们的后勤供应能力已经大大提高,我们部队需要的粮食,已完全由地方兵站供应。战役前,我们部队驻在四平、西丰一带。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听说部队要去打仗,把筹集的大批粮食、猪肉、蔬菜等源源不断地送到部队。部队南下北宁线时,不仅战士们的米袋子装得满满的,当地政府还用大车等运输工具往前线送粮。同时,火车也从大后方运来了很多粮食。我军主力到达辽西时,我亲眼看到,仅新立屯就屯集两千多万斤粮食。在攻打锦州前夕,锦西县王家堡子的两百多户人家一次就给我们团送来了七、八十头肥猪,一万多斤干粮,还有两万多斤蔬菜。锦州战斗刚结束,为了迅速围歼沈阳援锦之敌,部队要轻装,我们一个团就把剩余的上万斤粮食上交国家。事实证明,东北人民为支援我军南下北宁线作战,准备了很多的粮食。
另外,我军人力物力的很大来源在前线。蒋介石是有名的“运输大队长”。我们打下了锦州、沈阳,不仅俘获了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同时也缴获了敌人积存的大量军需物资。我们团就接管了好几个粮食仓库。这成了我军进军华北的粮食储备。
林彪不敢在东北打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因此,便以“粮食的需要无法解决”等等为借口,对抗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推行他右倾机会主义的路线。同一切机会主义者一样,林彪也是靠撒谎过日子的。


第2版()
专栏:

“锦州尖刀连”指战员,用当年坚决执行毛主席的作战方针取得锦州战斗胜利的事实,批判林彪在辽沈战役中疯狂对抗毛主席军事思想和军事路线的滔天罪行。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