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要认真总结经验。


第1版()
专栏:

醴陵县委领导成员坚持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
总结典型经验 推动批林批孔
据新华社长沙一九七四年八月十八日电中共湖南省醴陵县委积极改进领导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注意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典型经验,推动批林批孔斗争深入、普及、持久地向前发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醴陵县委认真学习毛主席的伟大革命实践,重温毛主席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不断改进县委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全县各项工作越做越好,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去年粮食平均亩产达到一千零九十六斤,林、牧、副、渔各业也有较大的增产。批林批孔斗争开始,醴陵县委领导成员认真学习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指示,畅谈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批林整风以来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体会,决心更好地改进领导作风,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进一步发展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几个月来,县委常委分别深入到三十六个公社的一百多个大队和一些厂矿、企事业单位,召开了二百六十多次群众调查座谈会,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并且同群众一道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
醴陵县委领导成员在搞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满腔热情地支持群众的革命精神,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同时,他们积极引导群众把斗争的锋芒对准林彪和孔老二,对准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保证运动健康地向前发展。批林批孔斗争刚开始,泗汾公社西塘大队一个下乡知识青年给公社党委写了一封公开信,批评少数干部不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的干部认为,这封信言词过激,感到接受不了。到这个公社作调查研究的一位县委副书记看到这封公开信后,认为群众对领导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提出批评,是为了使党委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发展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应当热烈欢迎,积极支持。他和公社党委领导成员一起下队,虚心听取贫下中农和知识青年的批评,同这个公社的干部一起学习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和必须坚持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指示,批判“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反动谬论,统一了大家的认识。公社党委把这封信转发到全公社,号召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这种革命精神,深入批判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深入批判孔孟之道。公社党委领导成员分头深入各大队和生产队,和社员同劳动、同学习、同批判,对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自觉改造世界观,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促使全公社革命和生产形势越来越好。县委及时总结、推广了泗汾公社的经验。全县各级领导干部纷纷深入基层,白天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晚上带领群众开展批林批孔斗争。
醴陵县委经常分析研究批林批孔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引导运动不断深入发展。有一段时间,有的公社批林批孔不深入,县委领导成员就分头到基层听听群众意见,看看群众是怎样搞的。他们来到南桥公社南桥大队。这个大队有个地主分子在社员抗旱时,散布“万事不由人计较,一身都是命安排”,“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的反动谚语,妄图破坏抗旱斗争。干部、社员及时戳穿了阶级敌人的阴谋,并联系实际批林批孔,大大激发了抗旱夺丰收的积极性。县委及时推广了这个大队的经验。全县各社、队和厂矿、机关纷纷以政治夜校为阵地,培养和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进一步发动和组织广大工人、贫下中农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宣扬孔孟之道的《三字经》和反动谚语进行批判,推动批林批孔斗争的深入开展。


第1版()
专栏:

广西第一届各族工农兵大学生毕业
一千多名学员经过三年多学习和战斗,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新华社南宁一九七四年八月十八日电 广西大学、广西医学院、广西中医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桂林医学专科学校、百色医学专科学校六所高等院校第一届一千三百多名工农兵大学生,已在最近胜利完成学习任务,回到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去。
广西壮族自治区这批工农兵大学生,是一九七一年春从自治区壮、瑶、苗、侗、彝、回、毛难、仫佬、汉九个民族工农兵中选拔入学的,其中有许多是边远山区少数民族贫下中农的子女,有的是村寨中祖祖辈辈第一代大学生。他们对党和毛主席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在校学习期间,认真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积极参加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在“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和战斗,他们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广西大学理工科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经常围绕着研究和设计典型工程、试制和生产典型产品组织教学。毕业实践中,他们同自治区的二十六个厂矿和科研单位协作,进行五十多个项目的科研和设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自治区工农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技术关键项目。水建专业三十五名壮、瑶、汉族工农兵学员的毕业实践,是设计宁明县鸠鸪水电站。学员们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背着行李,扛着仪器,顶烈日,冒风雨,跋山涉水,仔细勘察明江两岸,选定坝址。他们还深入社队,广泛征求贫下中农的意见,认真搜集和分析地质、水文等方面的资料,经过三个月的艰苦奋战,搞出了一座能发电、排灌、运输的中型电站枢纽设计方案。根据这个设计方案建设水电站,可以不淹一亩田,不搬一户人,能节约大量资金。他们的工作,受到当地贫下中农的称赞。
这六所高等院校的第一届各族工农兵学员,几年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指引下,积极参加教育革命。广西医学院第一届工农兵学员进校后,就和教师一起改革和编写了二十多种教材。师生们还先后到四个地区、十五个县、五十五个公社、两个厂矿设立教学点,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开展教学和医疗实践活动。毕业时,各族工农兵学员都能独立诊断和处理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学员能独立进行一些外科手术,有的还能顺利完成胃大部分切除、胆囊摘除、子宫摘除等难度较大的手术。广西中医学院第一届各族工农兵学员,几年来也坚持面向农村,开门办学。去年,他们就协助农村医疗卫生单位普查疾病一万五千多人次,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八万四千五百多人次,建立家庭病床一百零七张,抢救危重病人二百九十名,还帮助培训赤脚医生,巩固合作医疗,为改变农村卫生面貌作出了贡献。各族广大贫下中农称赞这些工农兵大学生“真是新型社会主义大学培养出来的好医生”。


第1版()
专栏:

从小敢批孔老二
——北京中小学学生暑假批林批孔侧记
暑假中,北京市广大中、小学生采取各种形式参加批林批孔斗争。他们人小志大,知难而进,从小敢批孔老二,生动地反映了我国青少年一代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讲儒法斗争故事
在绿树成荫的中山公园里,每星期一下午都有暑期批林批孔故事会。
一个星期一下午,西树林里聚集了一千多小朋友。红小兵故事员一个接一个地给大家讲儒法斗争的故事。他们讲《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后代——孔老二》、《商鞅变法》等故事,讲得有声有色。
这些小故事员,都是宣武区椿树街道红小兵故事团的成员。他们说,讲儒法斗争故事,就是参加批林批孔的战斗。一年级女学生蔡文杰,早就和妈妈说好,假期要去山西看望她的爸爸。可是,参加故事团以后,她放弃了原来的计划。她对妈妈说,批林批孔是大事,我要留下讲故事。蔡文杰上学不久,识字还不多。在进行准备的时候,她遇到不认得的字就问同学,问邻居和老师,终于把短小的故事熟背下来,很快就为小朋友们讲了三个故事。四年级的红小兵曲瑞波,有一天嗓子痛,也坚持到公园讲故事。他说,为了批判林彪、孔老二,这点小困难算不了什么。红小兵们通过讲儒法斗争故事,知道了孔老二是维护旧制度、搞复辟的,林彪吹捧孔老二就是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红小兵批林批孔斗志高,个个争当小闯将。大院里的大批判
暑假的一个下午,城南骡马市大街五十二号居民大院的一次批判会开始了。
住在这个大院的梁家园小学红小兵,这天和校外辅导员、革命家长一起批判宣扬孔孟之道的《三字经》。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发言。红小兵们听了,都恨《三字经》里面宣扬的孔孟之道,表示一定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敢批孔老二,把《三字经》之类的坏书批深批透。工人民兵和校外辅导员也发了言,勉励红小兵们好好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批林批孔,把自己锻炼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这个大院,从去年冬天起就建立了校外红小兵组织。暑假里,全院红小兵每天在一起看革命图书,学文化,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他们坚持每周开一次大批判会,还邀请家长参加。学工农兵敢想敢干
北京第三十一中学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一天带着他们编写的介绍法家著作和批判儒家思想的材料,冒雨来到郊区天竺人民公社的一个大队,受到贫下中农的热情欢迎。上午,贫下中农向他们介绍了村里深入批林批孔的情况,并且和他们一起举行了批林批孔会。小将们听贫下中农的批判发言,越听越带劲。有的说,贫下中农批林批孔立场鲜明,感情深,紧密联系现实阶级斗争,又深刻,又生动,是我们的好老师。下午,小将们把自己编写的材料念给贫下中农听,请他们帮助修改,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
这个学校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以工农兵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鼓舞自己,认真研究儒法斗争史。从七月初到放暑假的三周时间里,他们研究了《更法》、《天论》、《五蠹》等法家著作,还编写了儒法斗争史讲稿。一放假,他们就奔赴工厂、农村,向工农学习批林批孔的经验,同时把自己编写的材料念给工农群众听,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近,小将们又投入了批判《三字经》等的新战斗。他们决心向工农兵学习,继续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斗争。新华社记者


第1版()
专栏:

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哲学思想和西汉初期儒法斗争有了新资料
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一批古佚书
在第二、三号汉墓中,还发掘出竹简、彩绘帛画等大批珍贵文物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八月十八日讯 我国文物、考古工作者最近对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汉墓进行了发掘。这次发掘,获得了大批珍贵文物。特别是三号墓出土的帛书,用墨把古书抄录在帛上,字体为小篆或隶书,共有十二万多字,大部分是已经失传了一两千年的古籍。这些佚书的出土,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哲学思想,研究西汉初期的儒法斗争,提供了丰富的新资料。
据初步整理,这次出土的帛书中,有《老子》写本两种,上下篇的次序与今本相反,文字也有出入;《战国策》一万二千多字,一半以上是今本所没有的;《易经》四千多字;以及其他秦汉以前的古书,共十多种。
出土的《老子》甲本卷后有三篇古佚书,没有篇名,第二篇抄录伊尹论九主的一段,约一千五、六百字,讲到九种君主,特别肯定“法君”。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有《经法》、《十大经》、《称》、《道原》四篇古佚书,共一万一千多字。这些古佚书,有的内容具有比较明显的法家思想,对于研究我国自战国至西汉初期法家思想的演变很有价值。
在佚书中,还有《易说》约七千字;《相马经》四千多字;《医经方》一万多字;《二十八宿行度》约四千字;以及关于刑德、阴阳五行的书。
此外,还有湘江漓江上游地图、驻军图等,这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地图。
从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中还发掘出竹简六百多枚。其中四百多枚是随葬物品的清单;二百枚是医书,文体与《黄帝内经》相似,据推测可能和已经失传的《黄帝外经》有关。
继一号墓之后,三号墓也发掘出彩绘帛画,共有四幅。一幅覆盖在内棺上,?字形,长二点三三米,与一号墓帛画内容大体相似,细部有许多不同。一幅挂在棺室西壁,长方形,长二点一二米,宽零点九四米,画的是车马仪仗的场面。棺室东壁的帛画已严重残破,但从残片中仍可看出画有房屋建筑、车骑奔马、妇女乘船等场面。另一幅藏在漆盒内,同医书竹简放在一起,已经破损,画面上有静坐、伸臂、屈膝、抱腿、下蹲等各种姿势的人物单个排列,并有“腹痛”、“腰痛”字样的题榜。
这次发掘出土的器物,有漆器三百多件,数量之多,造型之大,制作之精,都超过了一号墓出土的漆器;兵器有弓、弩、戈、矛、兵器架等;还有木俑、丝织品等。在墓坑填土层中,发现了一件完整的木柄铁臿(音插),全长一百三十九点五厘米,上刻“五”字,臿口包有凹字形铁口。这是当时劳动人民的生产工具,能完整地保存到现在是非常难得的。
这次发掘,进一步肯定了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年代、墓主人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号墓棺椁和随葬物已残腐,但出土了“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利苍”三颗印章,说明这二号墓是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墓。据《史记》记载,利苍在汉惠帝二年(公元前一九三年)以长沙丞相被封为轪侯,死于吕后二年(公元前一八六年)。三号墓从骨骸看,死者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墓内发掘出记有“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的木牍,可以断定葬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一六八年),墓主人是利苍的儿子,第二代轪侯利豨的兄弟。从地层关系看,二、三号墓早于一号墓,说明利苍的妻子比利苍晚死。
长沙马王堆第二、三号墓的发掘工作,是在中共湖南省委和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从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年初由湖南省博物馆等单位进行的。出土的帛书、简牍、帛画等珍贵文物,已由国家严格保护,并正在组织专业工作者进行整理、修复、释文和研究中。


第1版()
专栏: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卧龙钢铁厂党委书记王广彬(右一),和工人一起总结批林批孔运动的经验。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