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8月1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的一些体会
北京部队某部八连党支部
在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我连党支部组织干部、战士认真学习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系列光辉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武器,揭露和批判林彪在辽沈和平津战役中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
我们重点学习了毛主席的以下著作:《国民党进攻的真相》、《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一九四六年解放区工作的方针》、《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三个月总结》、《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关于建立报告制度》、《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关于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在自学的基础上,我们逐篇地边学边议,并请参加过辽沈和平津战役的领导干部,介绍当时的情况和自己的切身体会,帮助战士理解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
我们把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和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结合起来,用学习带动批判,批判又促进了学习。
学习毛主席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形
势,批判林彪唯心主义地估计形势
我连干部、战士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著作《国民党进攻的真相》、《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三个月总结》、《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对当时的形势有了较清楚的认识。解放战争一开始,毛主席就向全党指明:“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相反,林彪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追随刘少奇“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公开宣称“愿与国民党在东北合作”。解放战争开始以后,他看不到蒋介石在军事上的优势是暂时的,惊呼敌军“战斗力强”、“很难打”。在我军同国民党军队决战前夕,毛主席又科学地分析了我军在军事上大量地歼灭了敌人,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大好形势,精辟地指出:“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毛主席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毅然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夺取全国胜利。这时,林彪仍然畏敌如虎,反对进行战略决战,不敢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派。
通过学习和批判,大家认识到,形势是制定路线的重要依据。解放战争的胜利,正是毛主席科学地分析形势,为我党我军制定了一条正确路线才取得的。林彪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也正是他过高估计敌人力量,过低估计人民力量,以唯心主义估量形势的结果。
学习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批判林
彪否定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
干部、战士学习了毛主席的《减租和生产是保卫解放区的两件大事》、《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等著作,进一步懂得了建立根据地,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是战胜蒋介石的基础。而林彪在东北留恋大城市,不愿做建立和巩固根据地的艰苦工作,否定人民群众在战争中的伟大作用,是他右倾机会主义的大暴露。毛主席早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就指出:“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只要我们能够将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普及到一切干部和战士中去,动员一切力量,迅速从事建立根据地的伟大斗争,我们就能在东北和热河立住脚跟,并取得确定的胜利。”毛主席还为全党制定了减租、生产、土地改革、拥政爱民和拥军优属等发动群众进行解放战争的各项方针、政策。由于广大指战员和东北人民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到辽沈战役前夕,东北已经有了巩固的根据地,同国民党军队决战的条件已经具备。但是,林彪却胡说群众条件差,粮食有困难,不敢把主力转到北宁线,进行夺取辽沈战役主动权的作战。在辽沈战役结束后,他又借口所谓物资供应困难,胡说东北战士不愿离开家乡,拖延入关时间。干部、战士还联系本连队参加辽沈、平津战役的历史,畅谈人民群众热情支援人民军队的生动事例,歌颂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批判林彪反动的唯心史观。
学习毛主席关于人民战争的战略战
术,批判林彪的所谓“六个战术原则”
同志们学习了毛主席的《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著作,认识到,十大军事原则是毛主席运用辩证唯物论研究战争指导规律的结晶,是我军同国内外阶级敌人长期作战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在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中产生的。它系统地指明了我军作战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基本战法、作战形式、战斗作风及战斗保障等一系列作战指导原则。它的核心,是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林彪的所谓“六个战术原则”,是反对打歼灭战,主张打击溃战、消耗战。他这一套黑货,沿袭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军事学的教条,完全脱离人民战争的实践。
在学习中,我连干部、战士回顾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历程,畅谈了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的无比正确、无比威力。战士们说,在辽沈战役开始之前,毛主席指示我军把主攻方向放在北宁线,集中兵力攻打锦州,以便把蒋军封闭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在平津战役中,毛主席指示要先采取“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方针,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我军广大指战员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在很短的时间内歼灭了百万敌人,取得了辽沈和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如果按照林彪的打法,在东北先打长春,在华北先打南口,就只能把敌人赶跑。林彪用所谓“六个战术原则”,对抗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是他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军事上的表现,是为他推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服务的。
学习毛主席关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的
论述,批判林彪对抗毛主席指示的罪行
同志们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等著作,联系辽沈和平津战役的历史背景,进行了讨论。毛主席发表这篇著作的时候,全国许多解放区已联成一片,人民解放军的正规程度已大为提高,全国胜利已经在望。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战略决战,必须迅速纠正党内军内的任何无组织无纪律状态,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统一步调。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不但是夺取战略决战胜利的重要条件,也是同林彪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作斗争的重要组织措施。指战员们学习毛主席关于“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等指示,批判林彪在辽沈和平津战役中阳奉阴违,用“打长春”、
“粮食补给困难”作借口,拒不执行毛主席关于南下北宁线的指示,对抗毛主席关于入关时间、入关路线的多次指示。这样进行学习和批判,就剥下了林彪“完全照办”、“一贯紧跟”的画皮。干部、战士们表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好毛主席的著作,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听从毛主席、党中央的指挥。
通过学习毛主席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系列光辉著作,批判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推行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我连干部、战士进一步明确了当时党内两条路线斗争的内容和实质,认清了辽沈、平津战役的胜利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战胜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的伟大胜利。大家决心进一步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深入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彻底肃清它的流毒和影响,争取批林批孔斗争的更大胜利!


第2版()
专栏:

党的统一领导是胜利的保证
北京部队某部八连班长 贾玉明
毛主席在一九四八年一月七日写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这篇光辉著作,是我党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反对无组织、无纪律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这篇著作,对于揭露和批判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对抗毛主席的指示,反对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破坏革命战争的罪行,有深刻的意义。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全国的革命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解放区已连成一片,人民解放军将要进行更大规模的作战夺取全国胜利。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各个解放区长期分散作战,当时,党内、军内在一定程度上滋长了无组织、无纪律的倾向。特别是象林彪那样的隐藏在党内的资产阶级野心家,将自己管理的地方,看成好象一个独立国。自行其是,独断专行,对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有着严重的破坏作用。因此,毛主席提出建立严格的报告制度,指出:“全党各级领导机关,必须改正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不良习惯。”这是克服党内、军内无组织、无纪律倾向,防止林彪那样的资产阶级野心家搞“独立王国”的有效措施,是进一步加强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使党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的可靠保证。
我们党的干部政策,重要的一点,是以“能否坚决地执行党的路线,服从党的纪律”为标准的。在《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中,毛主席着重规定领导干部要自己动手,向中央报告本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等情况。林彪自吹是什么“一贯紧跟”、“照办”,竭力把自己打扮成执行中央指示、遵守纪律的模范。然而,谎言掩盖不了事实。他在辽沈、平津战役中,顽固地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上,抗拒毛主席关于南下北宁线作战的重要指示;他为了拉山头,抢地盘,以邻为壑,消极避战,妄图破坏党中央、毛主席的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他不请示,不报告,擅自调离去营口的部队,自行改变入关路线,私自调兵攻打南口,妄图按他那一套来指挥军队。如此等等,都充分说明,林彪根本不是什么“一贯紧跟”,而是一贯对抗党的领导,一贯反对党的正确路线。一切向党闹独立性的人总是没有好结果,“张国焘是向党中央闹独立性的,结果闹到叛党,做特务去了。”林彪对抗毛主席的指示,反对党的领导,闹到叛党、叛国,摔死在温都尔汗,这是他必然的可耻下场。
“一切行动听指挥”。我们革命战士一定要自觉地遵守党的纪律,听从党中央、毛主席的指挥,永远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前进。(附图片)
北京部队某部八连党支部书记朱新民在支委会上与大家一起学习毛主席的军事著作,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本报通讯员摄


第2版()
专栏:

毛主席关于建立根据地思想的胜利
北京部队某部八连副班长 李洪文
毛主席在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写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中,指出:“我党现时在东北的任务,是建立根据地,是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军事政治的根据地。”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时,我党派遣大批干部和部队进入东北,领导东北人民消灭日寇和伪满的残余,肃清汉奸,剿除土匪,建立各级地方民主政府。但是,在日本投降后,一直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向东北大举运兵,并侵占了山海关、锦州等战略要地。毛主席预见到东北的严重斗争已经不可避免。为了逐步积蓄力量,为将来的战略反攻作准备,毛主席及时地提出了把东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离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广大乡村方面,以便充分发动群众,建立巩固的根据地。
毛主席还明确指示:
“我党在东北的工作重心是群众工作。”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这是毛主席的一贯思想。有了巩固的根据地,我军在人民群众的支援、参战和密切配合下,就能象鱼在水里游一样地机动自如,主动地作战。有了巩固的根据地,就使我军有了雄厚的人力、物力基础,就能克服一切困难,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由于我东北广大干部和部队,认真执行了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一系列指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我军有了巩固的后方。经过土地改革和发展生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调动了广大群众的革命积极性,使我军进行战略决战获得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物力的支援。通过整顿党的队伍,纯洁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发扬了党的优良作风,加强了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东北的革命形势迅速发生了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变化,形成了我军与国民党军队在东北进行决战的有利条件。
毛主席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正确方针得以贯彻执行,是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斗争的结果。林彪到东北后追随刘少奇,极力推行“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破坏毛主席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他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恶毒诬蔑东北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有“盲目的正统观念”,充分暴露出他敌视人民群众,反对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的丑恶嘴脸。东北军民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从而夺取了辽沈战役和解放全东北的伟大胜利。


第2版()
专栏:

歼灭战是我军作战的基本方针
北京部队某部八连副班长 李典庆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主席发表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是毛主席在领导我军同国内外敌人的长期斗争中,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人民军队作战的基本方针,是我军击败敌人的主要方法。毛主席说:“对于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断一指则少一指,伤十指,则十指还在,可以恢复;歼灭敌人一个师,敌人则少一个师,击溃敌人十个师,则敌人的建制还在,可以补充。所以,歼灭战,可以最有效地打击敌人。同时,歼灭战,还可以最充分地补充自己,不但可以补充武器弹药,而且可以补充兵源。全歼,在敌则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因此,贯彻执行这个作战方针,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形势,变敌强为我强,变我弱为敌弱;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削弱敌人,加强自己,迅速战胜敌人。我们人民军队,就是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不断地歼灭敌人的战斗中,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
历史证明,我军按照毛主席的这一作战方针去打仗,就能打胜仗;违背了这一方针,就要打败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对国民党军队的一、二、三、四次“围剿”,我军执行了毛主席关于打歼灭战的方针,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而第五次反“围剿”时,由于机会主义路线在党内暂时占了统治地位,不采取毛主席关于打歼灭战的方针,结果失败了。
在辽沈战役中,毛主席命令东北我军主力南下北宁线,攻克锦州,关门打狗,把东北之敌全歼在东北,打一个我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但是,林彪却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上,一再对抗毛主席的指示,不愿南下打锦州,不愿打歼灭战,要打击溃战,把东北的敌人赶到关内了事。在平津战役中,毛主席先是采取“围而不打”,“隔而不围”的方针,稳住已成“惊弓之鸟”的华北的敌人,然后,集中兵力各个消灭平、津、张、唐之敌。在平津战役过程中,林彪又一再对抗毛主席的作战方针和作战部署,先是迟迟不愿入关;入关后,又要先打南口,吓跑敌人,仍然是想打击溃战,不打歼灭战。
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战胜了林彪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取得了辽沈、平津两大战役的伟大胜利,这是毛主席关于打歼灭战思想的伟大胜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