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记优秀共产党员吴旭芝
一年前,我们曾经报道过煤炭战线的劳动模范、共产党员吴旭芝的先进事迹。一年来,这位被人们誉为“开发矿业的老愚公”的开滦煤矿老矿工是怎样工作和战斗的呢?下面介绍的,就是他在新的一年里,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继续革命的新篇章。
荣誉越高,越谦虚谨慎
去年六月,报纸、电台宣传了吴旭芝二十四年如一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扑在矿山建设上的事迹。八月,吴旭芝光荣地参加了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幸福地见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后来,吴旭芝又担任了唐家庄矿党委常委、开滦煤矿革委会副主任等职务。地位高了,名声大了,荣誉多了,是居功自傲,裹足不前,还是谦虚谨慎,继续革命?怎样对待荣誉,成了他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吴旭芝翻开毛主席著作,一段熟悉而亲切的教导象警钟一样响在他的耳边:“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此刻,吴旭芝想的很多、很远。他想起三十六年前在风雪弥漫的故乡,爹爹怎样含着泪打发他出外逃荒;想起在黑暗的矿井下,封建把头怎样在他身上抽着皮鞭;想起党怎样把他这个旧社会的“窑花子”培养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想起党的十大开幕那天,亲眼见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幸福情景……。他想:如果说我过去为党做过一点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那也是党的教育和同志们帮助的结果。在成绩和荣誉面前,我决不能止步不前。要把荣誉看作是党和人民对自己的鞭策,看作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新起点,今后要迈出更大的步伐!
一年来,吴旭芝正是这样做的。他地位变了不特殊,荣誉高了不骄傲,始终保持和发扬普通工人的本色。外单位邀请他去作报告,他坚持不让人家用汽车接送;他患病住院,医生特意安排他住单间病房,他坚持住普通病房。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外单位请他去作报告,他也把这作为学习别人长处的好机会。不论到工厂,到部队,到机关,他处处找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
在参加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吴旭芝特意找全国农业劳动模范耿长锁交谈。谈话中,耿长锁有几句话特别打动了吴旭芝。耿长锁说:“我今年七十三岁了。有人说我老了,要我好好歇歇。可我想,人老了,光歇着年轻不了。我是个党员,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奋斗一辈子!”
这话,使吴旭芝想起自己一度产生的“已经到了退休年龄,该歇歇脚了”的思想苗头,这和耿长锁继续革命的精神相比,是个差距。他直爽地向耿长锁亮出了自己的思想,并表示要向耿长锁学习:坚持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革命一辈子,决不停顿。
坚持继续革命就要坚持劳动
吴旭芝自从当了矿区革委会副主任以后,牢记毛主席关于“不要脱产,又要工作”的教导,克服工作多、会议多和外出活动多所造成的困难,千方百计挤时间参加井下劳动。他常想:干部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坚持劳动才能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劳动才能防修防变;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就要坚持参加劳动。
吴旭芝参加过唐山市委举办的工农干部读书班。这个读书班设在开滦煤矿范各庄矿的附近。读书班曾经连续放假四天。吴旭芝想,这四天假日我该怎样度过呢?劳动去!他到范各庄矿,下井干了一班。上井以后,吴旭芝骑着自行车,赶了三十多里路,回到家只睡了四个小时的觉,又一骨碌爬起来,顶着满天星斗,去赶唐家庄矿早班工人下井的头一趟车。第三天,吴旭芝又到采煤四区下井。第四天,吴旭芝陪同一位正在研究机械化采煤设备的老工人,到另一个矿参观一种新的机械化采煤试验,从中吸取经验。
今年五月一日上午,吴旭芝参加了唐山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大会。他发完言,一看表,已经十点多了,心想:现在回矿去,还能赶上下午两点的班。于是,他没看会后的文艺节目,立即回到矿上,和青年突击队的小伙子们比着干。老将不减当年勇,很快干完了自己的活儿。他抬起头,环视整个采煤工作面,只见一盏盏闪亮的矿灯,犹如夜空里银光灿烂的繁星,欢快的电钻象一把把利剑,刺向坚硬的煤壁。吴旭芝的心潮翻腾不息,他想到在地球的那一面,多少阶级弟兄还在受着帝、修、反的剥削和压迫,我们新中国的矿工,一定要采更多的煤,用建设好社会主义祖国的实际行动,支援他们的革命斗争。
热情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
熟悉吴旭芝的人都知道,他为帮助采煤四区的八个青年工人由后进变为先进,花费了很多心血。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吴旭芝关怀、培养青年一代的热烈感情。
随着煤炭生产的飞速发展,一批批青年跨进了矿山的大门。他们朝气蓬勃,生龙活虎,奋战在百里煤海,成为矿山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吴旭芝心里无比喜悦。但是,他发现有些青年工人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追求吃穿,看坏书……。采煤四区的八个青年,在这些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吴旭芝想:老一辈开创的革命事业要靠青年一代传下去,老一辈人有责任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把他们培养成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可是,也有人说:这八个小青年好比榆木疙瘩,劈不开,烧不着,变不了啦!吴旭芝不这么看。他认为,如果不管他们,不帮助他们,就是放弃了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他同采煤四区党支部一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八个青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他们都出身于工人家庭,本质是好的;他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受过党多年的教育和培养。他们有缺点错误,是受了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只要我们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他们是可以转变的。
吴旭芝满怀信心,首先做小王的工作。他先是和采煤四区团支部书记到小王家里找他谈心,给他讲毛主席对青年一代的无限希望,讲毛主席著作中给予开滦工人阶级的高度评价,希望他接好革命的班。当小王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吴旭芝热情地鼓励他说:“知错必改,就是好同志。”过了几天,吴旭芝再次找小王一块学习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启发他走毛主席指引的革命道路。这一次,小王说出了自己的思想顾虑:我是个出了名的人,领导不信任,群众看不起,再努力也挽回不了影响。老吴说:“任何时候,要求进步,领导和同志们都是欢迎的。你在前进的道路上走了一段弯路,现在接受了教训,要求继续革命,这就好嘛。”吴旭芝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打动了小王的心。他两眼噙着激动的泪花说:“吴师傅,你放心,我一定不辜负党的期望。”第二天,他就贴出了决心书,检查了错误,表示了要求进步的决心,提出要当一名采支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锻炼自己。
以后,每当小王有了点滴进步,吴旭芝就给予表扬和鼓励;每当发现小王思想上出现反复时,就耐心严肃地进行教育。在吴旭芝和周围同志们的帮助下,小王终于跨进了先进工人的行列。
为了使这八个青年进步得更快,吴旭芝组织他们成立了学习小组,亲自当辅导员,帮助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带领他们参观阶级教育展览,给他们忆苦难家史和煤矿工人的血泪史,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
为了帮助这八个青年,吴旭芝真是费尽心思。几个月的耐心教育,八名青年都变了。他们关心政治的热情高了,阶级斗争观念强了,革命和生产的劲头足了,一个个都成了抓革命、促生产的闯将。有的加入了共青团,有的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青年红旗手,有的担任了生产小队长。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吴旭芝又带领这些青年人,以工人阶级主力军的姿态投入了战斗。他最先贴出了批林批孔大字报。他几次到医院病房,给伤病职工宣讲党中央有关批林批孔的指示。他看到有的工人因事没参加学习,就到工人家里去补课。他和几名老工人,经常在本矿和外单位作忆苦思甜、批林批孔的报告,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是什么力量激励着吴旭芝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呢?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吴旭芝这位矿山“老愚公”,一直在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文化不高等困难,认真看书学习,努力掌握革命的思想武器。下班后,不管天多晚,身体多累,他都坚持学习一个多小时。半年来,他又读了《国家与革命》、《哥达纲领批判》、《实践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写了近两万字的读书笔记。
吴旭芝,不愧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本报通讯员(附图片)
天津第四棉纺织厂拥有一支由三百多名工人组成的理论队伍,在批林批孔中认真看书学习,掌握思想武器,不断提高批判水平。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下面介绍的是几位青年理论辅导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的一些斗争事迹。透过这些片断,我们可以看到工人理论队伍正在茁壮成长。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这几位理论战线上的新兵,刻苦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积极参加斗争,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不知疲倦的宣传员
来到北京标准件一厂,大字报满墙,批判专栏林立,特别是四车间的批判专栏,有文章,有资料,有诗歌,有插画,短小精悍,战斗力强。谁走到这里都要多看几眼,称赞搞得好。
自从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来,四车间的青年工人袁泽斌,浑身就象有使不完的劲。他学习在前,批判在前,决心彻底揭露林彪和孔老二的反动面目,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战斗。车间党支部把办大批判专栏的任务,交给了他和王燕花同志。袁泽斌担负起编稿、设计版面等任务,革命大批判专栏很快就办起来了。
四车间老工人多,他们在旧社会受的苦难大,对孔孟之道的反动性体会得深,革命斗志旺盛,批判深刻有力。这使小袁很受鼓舞和教育。他挨着个儿走访,把老师傅对林彪和孔老二的强烈的无产阶级义愤,对党和毛主席的深厚无产阶级感情,凝聚到笔头上,写成文章,狠批林彪“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热情歌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大家都说:“袁泽斌是咱工人的忠实代言人!”
批林批孔运动在不断深入发展,袁泽斌越来越感到,许多老工人对儒法斗争的历史背景不了解,对孔孟那一套“之乎者也”的黑话搞不懂,这是批判孔孟之道的一个困难。为了使群众都能积极投入到运动中来,他翻书本,查资料,在职工政治夜校上课时,用白话文讲解历史材料;在批判专栏里,把孔老二的罪行画成漫画,把秦始皇和商鞅的历史功绩画成连环画,互相对照。这样一来,群众爱听爱看,都积极参加政治夜校学习,大批判专栏也办得更加有声有色了。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袁泽斌同王燕花一起,在车间群众的支持下,共出了十一期大批判专栏,写了七十多篇稿子,画了二百多幅插画、漫画、连环画,对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努力学习努力作战的好青年
前些日子,湖南省常德市湘沅机械厂要出一期批判林彪、孔老二鼓吹“仁”、“爱”反动谬论的黑板报,共青团员陈昌明决心写好批判稿,剥开“仁”、“爱”的画皮。小陈加了两个夜班,写了几遍,总觉得联系实际不够,批得不深。
党支部书记唐长清看了他的批判稿,心想:批林批孔运动一开始,小陈就热情学习革命理论,能讲不少道理,但由于他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没有受过剥削、压迫,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实际情况体会不深刻。为了启发小陈的阶级觉悟,老唐拍着小陈的肩膀说:“学习是为了战斗。要撕开林彪、孔老二鼓吹‘仁’、‘爱’的画皮,你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把‘仁’、‘爱’解剖一番,看它到底是些什么玩艺。周师傅在这方面,不是给我们做出了样子吗?”
一句话提醒了陈昌明。他想到老工人周新辉刻苦学习革命理论,联系实际批林批孔的事迹,很受启发,决心请周师傅当“顾问”,修改好这篇批判稿。
下班后,陈昌明找到周师傅。周师傅说:在阶级社会里,任何思想、理论都有阶级性。林彪、孔老二鼓吹什么超阶级的“仁”呀,“爱”呀,统统是骗人的鬼话。他翻开毛主席语录,和小陈一道学习:“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至于所谓‘人类之爱’,自从人类分化成为阶级以后,就没有过这种统一的爱。”周师傅又给小陈讲了自己在旧社会的苦难家史:六岁就跟着父母讨饭,十二岁给地主放牛,做长工。有一年,母亲患病,他向地主要工钱治病,狗地主不给。争了几句,地主就骂他“不懂仁义”,一脚踢出了大门。母亲无钱治病,含恨死去。不久,妹妹又被活活饿死。解放前,他一家六口人就被饿死、折磨死五口。陈昌明也回忆了自己苦难的家史。他深刻认识到,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就从来没有超阶级的“仁爱之心”。
离开车间的时候,周师傅又对陈昌明说:“要批透‘仁’、‘爱’的反动本质,还应该弄清楚林彪宣扬‘仁’、‘爱’的罪恶目的。”陈昌明又认真学习《共产党宣言》和毛主席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论述,联系解放后党内的几次路线斗争,进一步弄懂林彪贩卖孔老二的“仁”、“爱”经,鼓吹“以仁爱之心待人”,其罪恶用心就是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妄图要我们放弃阶级斗争,对地、富、反、坏、右施“仁爱之心”,以便他们“克己复礼”,建立林家法西斯王朝。
经过学习,陈昌明的思路大开,很快修改好批判稿。干部、群众在黑板报上看了这篇批判稿,都说批得深,讲得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文章。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深受群众欢迎的辅导员
一天下午,阳光灿烂。广西南宁市机床厂的工人、干部,纷纷来到礼堂,听青年女工曾予今批判林彪和孔老二。她以《“克己复礼”就是复辟开倒车》为题,用大量事实,把林彪与孔老二联系起来批,观点准确,层次分明。大家赞扬说:“讲得好,批得深!”
曾予今是一九七○年进厂的钻工、工人理论辅导小组成员。提起她这次登上讲台批判,还有一段故事哩!
今年二月的一天,小曾接受了给全厂作辅导,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战斗任务。从那里批起?怎样才能把批林同批孔结合起来?孔老二死了两千多年,现在批判林彪为什么必须批判孔老二?她从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中找立场、观点、方法,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列宁关于“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的教导,打开了她的思路。她想:孔老二是林彪的祖师爷,林彪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林彪和历代行将灭亡的反动派一样,尊孔反法,攻击秦始皇,把孔孟之道作为阴谋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思想武器。林彪和孔老二所处的历史时代,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他们进行反革命活动的罪恶目的,都是要“克己复礼”,搞复辟,开历史倒车。因此,批林必须批孔,批孔才能进一步认识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于是,她把“克己复礼”就是复辟定为第一课,然后用大量事实把林彪和孔老二串起来,深挖他们“克己复礼”的阶级根源,深揭他们“克己复礼”的反动实质。
为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明问题,她翻阅了许多报刊和资料。白天,人们午睡了,她读书、思索、写稿;深夜了,她还在读书、思索、写稿。她以坚强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终于把批判稿写出来了,第一次勇敢地登上了大批判的讲台。
曾予今进厂后,刻苦攻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积极参加各种政治活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批林批孔以来,她就写了十几篇批判稿和大字报。后来,她又代表厂里的工人理论辅导小组,向全厂职工作了第二次辅导,题目是《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政治纲领》,再次得到了工人、干部的好评。
现在,小曾正在和辅导小组的同志一起,认真读书学习,决心把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普及、持久地开展下去。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