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莫三鼻给解放阵线主席萨莫拉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莫三鼻给武装斗争胜利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战线
赞比亚和利比里亚两国总统强调葡萄牙必须承认在它统治下的非洲人民的独立权利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一九七四年七月五日电 莫三鼻给解放阵线主席萨莫拉七月五日在达累斯萨拉姆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莫三鼻给解放阵线领导的自由战士七月一日在莫三鼻给赞比西亚省开辟了新的战线,即第五战线。
在开辟新战线之前,莫三鼻给自由战士一直在尼亚萨省、德尔加杜角省、太特省和马尼卡—苏法拉省四条战线上胜利地同葡萄牙殖民军进行战斗。
赞比西亚省拥有一百五十万人,它出产茶、糖和西沙尔麻,并有丰富的铜矿。在战略上和经济上都很重要。
萨莫拉说,自由战士在新战线上进行的第一次军事行动中缴获了敌人大量武器和其他军用物资。他说,自由战士得到了这个省的人民的积极支持,过去几天中,有大约两千名莫三鼻给人参加了自由战士的行列。
他指出,莫三鼻给人民武装斗争的胜利发展,“表明葡萄牙殖民主义的屠杀或其他形式的镇压都阻止不了莫三鼻给人民继续战斗,以取得完全的和真正的自由和独立”。
他对非洲国家,特别是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以及包括葡萄牙人民在内的全世界进步人民给予莫三鼻给人民正义斗争的支持,表示感谢。
据新华社卢萨卡一九七四年七月六日电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和利比里亚总统托尔伯特发表一项联合公报,坚决要求葡萄牙承认仍在它统治下的非洲人民的自决和独立权利。
这项联合公报是在托尔伯特总统访问赞比亚后于七月四日在卢萨卡发表的。公报说,两位总统欢迎几内亚(比绍)共和国的独立,“敦促葡萄牙新政府承认这个新国家的主权,把它的武装部队从这个新国家的领土上撤走。两位领导人还要求葡萄牙承认莫三鼻给、安哥拉、圣多美岛和普林西比岛人民对自决和独立的不可剥夺的合法权利。两位领导人坚决主张,在葡萄牙统治下的殖民地的自由战士,在葡萄牙对他们的自决和独立的正当要求没有作出肯定明确的保证之前,不要放下武器”。
公报在谈到津巴布韦的问题时说:“两位总统保证继续支持那个国家的解放斗争,直到那个国家取得最后胜利。”
在谈到南非的问题时,两位总统谴责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的残酷政策,要求南非当局从它继续进行剥削和非法占领的纳米比亚撤走。
联合公报还说:“两位总统保证继续完全和坚决地支持非洲统一组织,遵循它的原则和宗旨,并且表示相信非洲统一组织是促进非洲的自由、和平和统一的重要工具。”(附图片)
莫三鼻给游击队战士进行实弹演习。 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软硬兼施欺压日本
日本各界人士越来越看到苏修的危险,对它保持严重警惕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七月六日讯 新华社记者报道:苏联社会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它的扩张野心,对日本采取软硬兼施、又打又拉的手法,企图把日本纳入它的霸权主义轨道。苏修的这种野心,在日本人民中引起强烈的反对。
当勃列日涅夫等苏修头目认为有必要拉拢一下日本的时候,他们就笑脸相迎,好话说尽。勃列日涅夫本人就曾说过,过去苏日之间的道路很“狭窄”,现在应当“敞开”。苏修的宣传机器也跟着喋喋不休地鼓吹什么“使苏日关系建立在牢固的条约基础上的时机已经到来”,什么“苏联对于同日本建立睦邻关系怀有诚意”,摆出了一副“睦邻”、“友好”的架势。
苏联当局如此“怀有诚意”地要同日本友好,那么,苏联占领的日本北方领土理应归还日本吧?不。苏修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日本提也不能提的蛮横态度。当日本人民开展要求归还北方领土的运动以及日本政府一再向苏联提出这个要求时,勃列日涅夫就曾断言:“日本一小撮人企图故意利用所谓‘领土问题’进行挑衅。”苏修报刊也跟着一再发表这种威胁日本的论调。
今年三月十二日,田中首相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谈到邀请苏联领导人访日时说,他们来时,“请带来‘四岛’”。不久,苏联驻日本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就在日本记者俱乐部宣称:“既然要改善日苏关系,那么,创造与此相适应的气氛是重要的,而日本开展的归还北方领土运动却不是为了创造好的气氛。”
这表明,苏联同日本建立所谓“睦邻关系”是以继续霸占日本北方领土为前提的,也就是要逼迫日本在放弃收回自己领土的情况下接受苏联的“睦邻友好”,否则就不是“创造好的气氛”,就是“挑衅”。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死抱住日本北方四岛不放,有其经济上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有军事目的。苏联已经在日本的北方领土上建成了军事基地,据日本《军事问题》杂志揭露,苏联在日本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岛分别设有雷达站”,“在国后的东沸和择捉的天宁设有喷气式飞机能够起降的机场”,“四岛上还设有两三个供小型飞机和直升飞机等起落的机场”,“在国后、择捉有作好准备的空军力量和其他设施,这两个岛是苏联远东和太平洋战略体系中的要害”。
苏联把日本北方四岛上的基地同海参崴等苏联在远东的其他军事基地联结起来,使它的太平洋舰队和军用飞机能够控制宗谷海峡、津轻海峡和日本海,进而出入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其矛头首先指向美国的第七舰队,也威胁着日本的安全。
这个情况,加上苏联的军舰和飞机在日本周围日益猖獗活动的事实,使日本舆论和各界人士越来越多地看到了“北方之熊”的危险。
苏联在对日本进行军事威胁的同时,又用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来引诱日本。
今年三月份,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对日本垄断资本的一些代表说:“苏联大量拥有日本所需的资源”,“愿意愉快地向你们提供”。然而,实际情况完全不是那回事。过去,苏联同日本商定,为了共同开发西伯利亚的资源,苏联要日本提供十至二十亿美元的贷款作为资本,最近苏联却把要求提供资本的数目一下子增加到三十二亿美元,同时,苏联原订每年向日本供应原油的数量却忽然从四千万吨减少到二千五百万吨以下。勃列日涅夫所说的“愉快地提供”,实际上是让日本向苏联“愉快地提供”贷款。一些日本报刊揭露了苏联统治集团的真实意图。例如《东京新闻》说,苏联方面曾暗示要把美国排除在外,由日苏两国开发西伯利亚。“从这一点看,似乎有苏联对世界和亚洲的战略考虑”,“可以认为其中隐藏着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目的。”
苏联对日本进行威逼利诱,目的之一是要把日本纳入它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自从一九六九年勃列日涅夫策划这个阴谋以来,克里姆林宫的眼睛一直盯着日本。去年,苏联就这一问题加紧对日本进行拉拢。勃列日涅夫、波德戈尔内、葛罗米柯一再针对日本大谈建立“亚安体系”的必要性。塔斯社还板起超级大国的面孔,指责日本在对亚洲的集体安全作出贡献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苏修头目和宣传机器是在日本田中首相于一九七三年十月访问莫斯科前发出这些叫嚣的。日本舆论普遍指出“亚安体系”是苏联用来进行扩张、控制亚洲和使它侵占日本北方领土合法化的工具。据《朝日新闻》报道,去年十月七日田中首相在同勃列日涅夫会谈中强调:“亚安体系”的设想“在目前情况下,有可能使亚洲形势复杂化”。结果在日苏联合公报中,没有提及“亚安体系”问题。
苏修集团虽然碰了钉子,但它把日本拉入它的所谓“安全体系”的野心不死。苏联驻日大使特罗扬诺夫斯基今年四月五日又在东京大谈日本的安全问题,说什么“加深同最靠近日本的邻国苏联的真正睦邻关系,才是保卫日本安全最强有力的办法之一”。在苏联的飞机频频逼近和侵犯日本领空、军舰在日本近海加紧活动的时候,苏联驻日大使这些露骨的话,不能不引起日本人民的严重警惕。


第6版()
专栏:

庆祝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成立二十周年和坦桑建军十周年
坦桑尼亚举行盛大阅兵式
坦桑总统尼雷尔和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出席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一九七四年七月五日电坦桑尼亚七月五日上午在这里的国家体育场举行盛大阅兵式,庆祝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成立二十周年和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建军十周年。
尼雷尔总统和正在对坦桑尼亚进行国事访问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出席了阅兵式,出席阅兵式的还有坦桑尼亚第一副总统琼布、第二副总统兼总理卡瓦瓦、内阁部长们、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和非洲—设拉子党领导人、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及警察部队的指挥官及各群众组织的领导人。
正在这里访问的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以及中国工人、青年、妇女代表团也应邀出席了阅兵式。
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李耀文和各国驻坦桑尼亚外交使节以及非洲南部各解放运动的代表都出席了阅兵式。
参加检阅的队伍由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陆海空三军、警察部队、国民服务队队员、民兵和桑给巴尔少先队组成。
检阅开始前,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警察和国民服务队队员把六十二万三千坦桑尼亚先令的款项交给尼雷尔总统作为对
“解放基金”的捐献,表示他们对正在为国家的自由和独立而斗争的非洲解放运动的支持。
在军乐队的伴奏下,坦桑尼亚青年战士列队通过检阅台,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的飞机编成战斗队形飞过体育场上空,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阅兵式显示了坦桑尼亚人民国防军的成长壮大。


第6版()
专栏:

埃切维里亚总统接见我国留学生
新华社墨西哥城一九七四年七月五日电 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七月五日上午在墨西哥研究院视察时接见了在那里学习的中国青年留学生。
埃切维里亚总统同中国留学生热烈握手,并向他们说,他为能在墨西哥看到讲西班牙语的中国人感到高兴。
中国留学生向埃切维里亚总统表示感谢总统和墨西哥政府对他们的关怀。
埃切维里亚总统在与中国留学生告别的时候,邀请他们参加当天晚上将在墨西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会的开幕式,以便能够再次与他们见面。


第6版()
专栏: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就菲美关系发表讲话
菲律宾和美国劳雷尔—兰利协定失效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七月六日讯马尼拉消息:据菲律宾报纸报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七月三日就菲律宾同美国的关系发表了讲话。他在讲话中谈到:菲律宾和美国签订的劳雷尔—兰利协定自一九七四年七月三日午夜起宣告失效,根据这个协定,美国人在菲律宾享有的特权将同时取消。
美国驻菲律宾大使沙利文在同一时间也发表了类似的讲话。
据报道,今年以来,菲律宾政府一再表示,劳雷尔—兰利协定在今年七月三日期满后将被废除。菲律宾行政事务部长梅尔乔六月二十一日说,在修改劳雷尔—兰利协定的谈判中,菲律宾将采取自主和独立的原则。
劳雷尔—兰利协定是一九五四年七月四日签订的,它的前身是一九四六年签订的菲美贸易协定。这是一项不平等协定。美国当时把菲美贸易协定附加在菲律宾的宪法上,成为宪法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协定规定:菲律宾独立后要同美国保持“特殊关系”。美国人在开发菲律宾自然资源,占有菲律宾土地以及经营一切公用事业和从事工商业活动方面,同菲律宾人享有“同等权利”。美国商品可以无限制地输入菲律宾,对某些商品甚至不得征收关税。菲律宾则要按照美国规定的项目、数量和价格向它提供农产品和其他工业原料。
据报道,菲律宾各阶层人民为废除菲美间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进行了不懈的斗争。这项协定的废除,受到菲律宾人民和舆论的欢迎。
马尼拉出版的《每日快报》七月四日发表社论说,劳雷尔—兰利协定的废除,消除了美菲殖民关系上的一个痕迹。


第6版()
专栏:

天生该挨饿吗?
董舟
粮荒和饥饿的阴影笼罩着印度。千千万万印度人民,象往常一样挣扎在饥饿线上。由于粮食储备空虚,收成年景暗淡,粮价飞涨,配给减少,印度的粮食形势非常紧张。
一家外国通讯社最近从新德里发出一篇报道,引用一个西方人士的话说:“印度人有一种惊人的勒紧裤带的能力”,能够在被“认为是不可能的条件下生存下去”。
这种说法,虽然点出了印度粮荒的严重性,却不能不是对印度人民的一种侮辱。
印度人民怎么会有天生的挨饿本领?难道他们都愿意勒紧裤带,一直到活活饿死吗?
印度饥荒的惨状,的确使人目不忍睹。饥民骨瘦如柴,饿殍遍地。可是,印度人民决非甘心如此。他们不愿挨饿,他们是反对饥饿的。
远的不说,就在今年春天,印度全国爆发过大规模的反饥饿斗争。在粮荒最严重的比哈尔邦和古吉拉特邦,饥饿的人们忍无可忍,起来造反。他们砸官府,开粮仓,夺取粮食充饥。这一场反饥饿的怒火,燃遍了印度的十几个邦,有力地显示了印度人民争取生存权利、反对剥削压迫的强烈意志。他们不是勒紧裤带坐以待毙,而是坚决反对使得他们挨饿的反动统治集团。
可是,对于印度人民要吃饭要生存的正当要求,印度政府却以残酷的镇压来回答。印度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赶到出事地点指挥军警镇压,造成大量死伤。比哈尔邦的一个印度学生忿怒地说:“我们要吃的,而他们给我们的却是子弹!”
长期以来,印度政府总是采取种种手段来掩盖印度粮荒的严重情况。他们一会儿胡吹什么印度的粮食可以自给,一会儿宣扬“忍耐”是印度人的“美德”,一会儿又搞点名堂出来企图转移印度人民的视线。可是,骗也好,压也好,都不可能使印度的粮荒问题得到缓和或解决。谎言是填不饱肚子的,枪弹也是压制不了反饥饿的怒火的。穷则思变。印度人民裤带勒紧,就要横眉怒目,想想他们为什么会挨饿。
印度人民是决不会一辈子,更不会世世代代这么挨饿下去的。


第6版()
专栏:

我化工代表团结束对西德的访问
新华社波恩一九七四年七月五日电 由燃料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徐今强率领的中国化工代表团,结束了对西德的友好访问,七月五日由法兰克福乘飞机回国。
代表团是应西德黑森州经济和技术部长海因茨·卡里的邀请,于六月九日到西德访问的。
访问期间,中国代表团参观了西德黑森、北来因—威斯特伐利亚、来因兰—法尔茨和萨尔等四个州的许多煤炭、石油和化工工厂企业,受到了友好的接待。
西德经济部国务秘书罗韦德尔和外交部国务秘书萨克斯一起在六月二十四日接见并且设宴招待中国代表团全体成员。
中国驻西德大使馆临时代办王殊七月四日为中国化工代表团的访问举行了酒会。西德经济部国务秘书罗韦德尔和黑森州经济和技术部长卡里以及许多经济界人士应邀出席了酒会。


第6版()
专栏:

我男子排球队结束对朝鲜访问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四年七月六日电 以傅胜才为领队、孙志安为副领队的中国男子排球队,结束了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友好访问,七月六日离开平壤回国。中国男子排球队是在六月二十一日抵达平壤的。在访问期间,他们同朝鲜男子排球队进行了两场友谊比赛和多次共同训练,增进了友谊,交流了球艺。七月五日,中国驻朝鲜大使馆临时代办刘君培为中国男子排球队访问朝鲜举行了宴会。


第6版()
专栏: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代表团抵坦桑
新华社达累斯萨拉姆一九七四年七月三日电 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林震峰率领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代表团一行四人,七月三日乘飞机到达这里,对坦桑尼亚进行友好访问。到机场欢迎代表团的有坦桑尼亚国家保险公司总经理吉本斯·穆韦坎博等人。中国驻坦桑尼亚商务代表张玉璞也到机场迎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