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墨西哥总统埃切维里亚在海洋法会议上发表讲话
第三世界已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积极参加者
秘鲁和圭亚那外长强调促进团结捍卫海洋权和原料合理价格
新华社加拉加斯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电 墨西哥总统路易斯·埃切维里亚二十六日在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指出,这次海洋法会议正在制定新的海洋法,它“再一次表明第三世界已不再是国际关系的消极对象,而成为国际关系中的积极参加者”。
埃切维里亚总统正在委内瑞拉进行国事访问。他出席了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在当天上午举行的全体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受到了与会者的热烈欢迎。
埃切维里亚总统说,“这次海洋法会议的基本目的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海洋法律秩序,从而保证海洋和海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有利于所有国家,而不是只对一些国家有利。”他说,新的海洋法应该对改革旧的国际财富分配制度、消除不发达状态和缩小穷国和富国之间的差距作出贡献。他指出,宽达二百浬的经济区的建立,将是新海洋法的核心。沿海国家为控制和保护邻近其海岸的资源而作的努力,归根结蒂是为确保对自然资源享有永久主权而长期展开的斗争的一个方面。
埃切维里亚总统在谈到“海洋自由”时指出,今天发展中国家希望充分开发靠近它们海岸的海洋资源,但是,由于存在着障碍以及传统的海洋自由原则所造成的局面,它们常常不能这样做。所谓“自由”就是不受限制地滥肆开发海洋资源的自由。而所谓捕鱼自由实际上只对大国有利,使小国遭殃。
关于二百浬海洋权,埃切维里亚总统指出,墨西哥认为十二浬领海以及紧接着的一个直到离海岸二百浬的经济管辖区是适宜的;墨西哥把这一经济管辖区叫做承袭海。他说:“对我们来说,承袭海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捕鱼优惠区,而是一个专属区”。在承袭海内,“沿海国对其水域、海床和底土中的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享有主权权利”。“此外,它也是沿海国行使其它重要权力来防止污染和制定科学研究规章的一个区域。” 他说,因此,决不能允许“用某些孤零零的对沿海国的例外照顾来阉割和冲淡承袭海的概念,把它变成一种国际区。我们反对有人企图把它变成一个纯粹的捕鱼优惠区,让渔业大国象过去那样继续开发沿岸海域的资源来独谋私利。”
埃切维里亚总统表示支持这样一种主张,即:国际海底“应该由代表国际大家庭的一个权力机关来集体管理。”他说:“工业大国企图建立这样一个权力机关,在它的主要机构中,一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拥有更大的决定权;而这个权力机关只限于分配租让地和颁发许可证”。他说:“给一些国家以租让地,更糟糕的是给一些私人企业——可能是跨国公司——以租让地,让它们来开发洋底,这等于让少数国家来瓜分和霸占辽阔的海底,就会导致产生一种对技术上和财政上最先进的国家有利的新的殖民主义形式,把共同的财产用来为少数国家赚钱。”
埃切维里亚总统主张:玻利维亚、巴拉圭等无海岸国家应享有自由出入海洋的权利,对邻近的沿海国经济区内的生物资源享有某些权利。他还支持巴拿马对整个领土行使全部主权的合法要求。
据新华社利马电 秘鲁外交部长米格尔·安赫尔·德拉弗洛尔·巴列和圭亚那外交部长什里达斯·兰法尔六月二十八日在利马签署一项联合声明,表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的各种表现。声明表示声援和支持为保卫自己基本产品而奋斗的一切发展中国家,特别声援中美洲国家目前为获得在它们国家经济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农业基本产品的合理价格而进行的斗争。
圭亚那外长兰法尔二十八日晚上在招待秘鲁外长德拉弗洛尔的宴会上重申圭亚那支持秘鲁关于二百浬海洋权的主张。他说,“在国际上采取和捍卫二百浬(海洋权)的立场是势不可免的”,“我国也将在加拉加斯会议上为此而坚决斗争”。
秘鲁外长德拉弗洛尔在六月二十七日招待圭亚那外长的宴会上谴责世界霸权国家强加给拉美国家的对外依附状况,表示要与圭亚那加强合作和促进拉美人民的团结。


第5版()
专栏:

“欧安会”第二阶段会议争持不决再次休会
表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的争夺更加厉害,许多与会国家对两霸特别是对苏修日益增长的扩张威胁更加不安
新华社日内瓦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电在日内瓦召开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在七月二十六日宣布再次休会,预定到九月初复会。
这是从去年九月十八日这一阶段的会议开始以来的第三次休会。会议虽然已经持续了十个月,却一直进展缓慢,困难重重。
苏联原先谋求在去年年底以前召开由各国首脑参加的第三阶段会议,以后又谋求在今年春季结束第二阶段会议,这种种盘算早已落空。接着苏联又指望第二阶段会议于今年六月结束,以便在七月间召开第三阶段会议,这一迫切希望结果又成泡影。第二阶段会议四月二十二日第二次复会后,三个月来,苏联施展了各种手段。一会儿通过外交途径向会议参加国施加影响和压力,一会儿开动宣传机器指责西方“拖延会议”,一会儿又作出姿态表示愿意作某些让步,但到目前为止,它并没有作出什么实质性让步。对第二阶段会议何时结束,第三阶段会议在什么级别举行,至今没有一个西方国家作出具体许诺。六月十一日西欧“共同市场”九国外长会议发表的声明说,只有会议在各方面取得实际成果时才可能召开最后阶段会议。
欧安会上激烈争执、僵持不下的局面,表明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的争夺更加厉害,许多与会国家对两霸特别是苏修日益增长的扩张威胁更加不安。
欧安会的进程已经充分表明,它不过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加紧争夺势力范围的一种形式。苏联要巩固对东欧的控制,麻痹、分化西方,以便于它向西欧扩张,而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则要设法渗入东欧。
几个月来苏联同西方国家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人员、新闻、文化“自由交流”问题。苏联拒绝西方在这方面提出的大部分建议。面对苏联的僵硬态度,西方也毫不让步。它们始终不放弃通过人员、新闻、文化“自由交流”来向苏联势力范围进行渗透的企图,坚持要苏联在这方面作出具体许诺。瑞士代表团的一位成员说,自四月底以来,处理这个问题的三个小组委员会的工作越来越困难,工作日程中预定的会议因无人发言而宣告延期的百分比越来越高,最近有的达到了百分之四十,有的甚至高达百分之六十。据报道,直到七月二十六日宣布休会之前,双方才作出妥协,表示在承认主权原则的情况下赞成“自由交流”,但是必须等九月复会后就“自由交流”的措施谈出个详细的协议来以后,才能采纳有关主权问题的条文。
关于国家关系原则问题,到目前为止,只初步拟定了十项原则中的五项。还有许多有争议的提法没有得到解决。瑞士代表团发言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九月复会后的任务还很艰巨。许多国家担心苏联再次进行象武装侵略捷克斯洛伐克那样的突然袭击,要求讨论“加强相互信任的军事措施”。在这方面,三个月来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虽然已经同意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时互派“观察员”,但对军事演习的规模多大、提前多久通报、包括那些地理区域、向谁通报等问题,都没有达成协议。其中最困难的是向谁通报的问题。苏联提出只向邻国通报,而许多国家则坚决要求向所有与会国通报。一位西方国家的代表强调说,人们对捷克斯洛伐克事件记忆犹新,决不许可这种事重演。
在经济与科学技术合作问题上,苏联急切希望从西方捞取实惠来解救国内经济困难,而西方也以此同苏联讨价还价。在“最惠国条款”等重要问题上双方还存在着巨大分歧。有关这个问题的委员会对前言起草工作也还没有完成。
尽管勃列日涅夫最近吹嘘欧安会取得“巨大成就”,并且叫嚷要“尽一切可能使全欧会议圆满成功”,但人们却从现实作出自己的评价。不久前,瑞士参加欧安会的代表团团长鲁道夫·宾德谢德勒对记者们说:“我不相信欧安会会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我们不应抱任何幻想。”《瑞士报》最近在一篇社论中也说,欧安会自第一阶段以来,“没有取得任何一点明显的进展”。社论还指出,通过欧安会去签订一纸缓和东西方紧张局势的“政治协议”“是一个骗局,实际上欧洲任何事情都不会改变”。


第5版()
专栏:

英国官员警惕苏舰在北海地区的间谍活动
据新华社伦敦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四日电 鉴于苏联频繁地向北海区域派遣军舰和间谍拖网船,英国国防部负责海军事务的政务次官弗·贾德表示,英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它在北海的钻油设备。贾德二十三日在英国国防部举办的一次讨论会说,保卫沿海设备非常重要。政府必须做好发生任何事件的准备,国防部近来一直在制定应付突发事件的计划。


第5版()
专栏: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编辑部文章指出
苏美争霸是塞浦路斯局势紧张的根源
新华社地拉那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电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二十四日就塞浦路斯局势发表的一编辑部文章指出,最近塞浦路斯的紧张局势的产生,“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长期以来在中东、地中海特别是地中海东部等地区推行侵略和霸权政策的直接后果。”
文章说,“塞浦路斯由于其战略地位,向来是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觊觎、干涉和具有险恶用心的目标”,以便“把它变成它们实现自己在地中海、中东、非洲、印度洋和其他地区的扩张计划的重要基地。”“最近的塞浦路斯事态再次表明,两个超级大国本身在制造紧张局势和纵容别人,其目的是为了更便于它们实现自己的帝国主义野心。”
文章说:“塞浦路斯事件再次十分清楚地暴露了美帝国主义者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者目前大肆宣扬的所谓‘和缓紧张局势’、‘尊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和‘不干涉各国内政’等的虚伪性。”这个事件说明,“爱好自由的人民不能陷入两个帝国主义超级大国制造的圈套,而要提高警惕,为揭露并粉碎它们的阴谋诡计而加紧斗争。”
文章说:“阿尔巴尼亚人民密切地关注着塞浦路斯事态的发展。塞浦路斯人民自由和独立发展的利益,巴尔干和地中海区域和平与安全的利益,要求尽快地结束这一对未来都有危险后果的严重局势,同时也更迫切地需要坚决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政策,要求把它们的侵略舰队和军事基地撤离地中海。应当结束对塞浦路斯人民内政的任何外来干涉。塞浦路斯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应当让它自己自主地解决自己的内部问题。”法国《红色阵线》月刊发表文章揭露苏联扩军备战威胁西欧安全
新华社巴黎一九七四年七月二十六日电 法国《红色阵线》月刊七一八月合刊在一篇文章中揭露苏联在欧洲集结庞大的军事力量,同美国争霸,威胁西欧国家。
这篇题为《苏联军国主义在欧洲》的文章指出,苏美两国在高谈“裁军”的同时,正在疯狂地进行军备竞赛。文章说,苏联正在集中力量发展多弹头导弹。“勃列日涅夫打算不惜代价在这方面进行努力,以便追上他的对手美国。”
文章接着指出苏美两霸正在加紧争夺欧洲。它说:“对各自企图独霸世界的两个超级大国说来,欧洲问题是一个决定性的问题。”“如果一个超级大国能够对整个欧洲大陆建立统治,它就取得了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决定性的优势。”
文章说,华沙条约已变成“社会帝国主义直接干涉东欧国家事务的工具,人们可以从一九六八年的捷克斯洛伐克事件中看出这一点”。
文章还说,苏联通过集结华沙条约集团的部队和军事手段,企图对西欧国家施加压力,使它们在经济和政治上作出让步。“在不同的条件下,这种
(军事力量的)集结也可能成为对一个或几个西欧国家进行侵略的直接的手段。”
文章说:“任何关于‘均衡裁军’的吵嚷都不能掩盖这一事实,即一九六八年以来苏联驻在欧洲的部队增加了百分之二十,战术空军增加了百分之五十。苏联的中程导弹四分之三针对欧洲。华沙条约集团在乌拉尔以西的坦克达到四万五千辆的惊人数字。”
文章指出,苏联目前在地中海的军舰的数量已赶上美国第六舰队,苏联舰队还进入了印度洋。它说,苏联的“目标之一是加强它在中东的渗透政策:也就是说,它要在控制中东的石油来源的同时也控制通往西欧国家的通道”。
文章最后强调说,在苏联关于和缓的甜言蜜语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的政策。“这个超级大国正同另一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而且它的计划的矛头特别是针对欧洲人民的。”


第5版()
专栏:

自剥画皮
钧鼎
苏联社会帝国主义自封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天然盟友”,然而,它却不断地用自己的言行剥下这张画皮。最近,苏联“新闻社”发表的题为《混乱的海洋》的评论,就是一篇自剥画皮的绝妙文章。
文章诬蔑中国为“达到称霸海洋的目的”,在这次海洋法会议上“唆使”别国把领水“漫无节制地”扩大到二百浬。这真是奇谈怪论。人所共知,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掠夺,早在一九四七年,智利和秘鲁就分别提出建立二百浬的控制和保护区。一九五一年和一九五四年,秘鲁、智利和厄瓜多尔三国开会通过了《圣地亚哥宣言》及其补充协定,重申了二百浬海洋权。到了七十年代,由拉美国家带头兴起的保护二百浬海洋权的斗争,迅猛地发展为世界规模的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维护海洋权利的运动,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亚、非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一些第二世界国家的支持和赞同,形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目前,世界上一百一十多个沿海国中,已有近一百个国家主张二百浬海洋权。这种情况,苏修明明知道,但是,它却故意歪曲事实,硬说这一斗争是中国“唆使”的。这不是挑拨离间、指桑骂槐,对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极大蔑视和无耻攻击吗?!这反映了苏修对维护二百浬海洋权的斗争是何等敌视,也暴露了他们站在这一历史潮流的对立面,是第三世界的凶恶敌人。
近年来,第三世界维护二百浬海洋权的斗争浪潮为什么如此汹涌澎湃、势不可当呢?这不是别的原因,正是由于苏修同另一个超级大国打着“海洋自由原则”的幌子,在各大洋横冲直闯,疯狂实行海上扩张和掠夺所引起的。尤其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为了称霸海洋,疯狂扩充海军力量,侵犯别国的领海,掠夺别国近海的资源,窃取各种情报,根本不把别国的主权放在眼里。这就迫使拉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奋起反抗,来保卫自己的海洋权利和资源。所以,这场斗争是超级大国推行海上扩张侵略政策的必然结果。
苏美两霸的侵略和争夺是当今世界不安宁的根源。它们争夺到那里,那里就出现动乱。苏修不是把今日的海洋称为“混乱的海洋”吗?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恰恰是造成这种混乱的罪魁祸首之一。然而,他们却倒打一耙,把罪责加在中国和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头上,其结果不过是弄巧成拙,反而剥下了自己的画皮。


第5版()
专栏:国际资料

“欧安会”——美苏争夺欧洲的一种形式
“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名义上是一个讨论欧洲的安全和合作问题的会议,实际上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欧洲加紧争夺的一种形式。因此,它名为欧安会,实为欧危会。参加这个会议的有三十三个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和加拿大。阿尔巴尼亚从一开始就宣布不参加这个会议。
苏修是欧安会的积极倡议者和鼓吹者。早在一九六四年十二月,它就通过波兰外长在第十九届联大会议上建议召开这个会议。以后几年,苏联在各种场合积极鼓吹召开欧安会,企图通过这个会议,制造缓和假象,麻痹和分化西欧,排挤美国在西欧的势力,以便苏联向西欧渗透和扩张;同时,维持和加强苏联对东欧的控制。美国则企图巩固它在西欧的地位并同苏联争夺东欧。苏美经过长期的讨价还价,直到一九七二年五月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苏,双方才协议筹备召开欧安会。
一九七二年十一月下旬到一九七三年六月初,在赫尔辛基举行了欧安会筹备性会谈。会谈经过半年多的激烈争论,最后决定,欧安会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九七三年七月,欧安会第一阶段外长级会议在赫尔辛基举行。会议没有能就实质性问题达成任何协议。其后,同年九月十八日起,开始举行欧安会第二阶段的会议。会场从赫尔辛基移到了日内瓦。会议进行了九个多月,但是在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东西欧之间人员和思想“自由交流”问题、建立所谓“信任措施”等问题上,依然意见分歧,进展迟缓,困难重重,中间不得不一再休会。许多与会国家对两霸特别是苏联扩张的威胁表现出疑虑不安。
苏联一心想要赶快结束第二阶段会议,早日举行由各国首脑参加的欧安会第三阶段会议。
西欧“共同市场”九国外交部长六月十一日开会一致协议,在没有取得使欧安会进入最后阶段所需要的“明显”结果以前,就不召开第三阶段会议。
欧洲的公众舆论已经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所谓欧安会只不过是超级大国为争夺欧洲所设下的一个骗局。六月一日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个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不会给欧洲人带来更多的安全和更多的合作的机会,它显然只能是一种虚幻的欺骗,如果把这种欺骗当作真实而加以接受,世界将可能变成一个更危险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更和平的世界。”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