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27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赤脚医生茁壮成长
——江苏省扬州地区的调查报告
扬州地区的赤脚医生,是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诞生的。五年来,这支新型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从小到大,茁壮成长。现在,全区共有赤脚医生八千四百九十八名,基本上达到每个大队有一到两名赤脚医生。他们又防治疾病,又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深深扎根在群众之中,成为农村卫生战线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生力军。
在斗争中成长
泰县有一百多万人口。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全县医务人员只有五百九十七人,而且大都集中在城镇。一九六八年,这个县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教导,建立起合作医疗制度,第一批赤脚医生诞生了。这时,一小撮阶级敌人跳了出来,胡说什么“泥腿子当医生,拿锹的手学打针,简直是荒唐”。赤脚医生和贫下中农一起,狠狠地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到一九六九年,全县赤脚医生发展到七百五十人,基本上达到每个大队有一名。这时,有的人提出,现有的赤脚医生够用了,今后主要应该充实县医院的力量,理由是县医院接受门诊、住院的压力大。许多同志认为,进一步抓好赤脚医生和合作医疗,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改变了,县医院任务过重的压力自然就减少了。也有人却认为,赤脚医生起不了多大作用,只有加强县医院的建设,才能解决问题。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如何估价赤脚医生的作用,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新生事物,依靠谁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执行不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问题。为了提高认识,这个县的卫生工作人员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教导;同时,组织医疗小队,下乡巡回医疗,以便在实践中解决这个问题。
实践对争论作出了结论。合作医疗和赤脚医生的巨大作用,人们看得越来越清楚了。现在,全县赤脚医生有一千六百多人,其中三分之一左右已能独立工作,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社员发病率降低了。生病的社员,大部分可以就地得到治疗。到县医院看病的人逐年减少。到一九七三年,县医院每天的门诊量由一九七○年的一千一百人下降到二百五十人左右,住院病人也减少了一半。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在事实面前,逐渐端正了态度。
斗争并没有结束。有些人又提出:“赤脚医生太多,增加了群众的负担。”泰县算了三笔账,作了有力的回答。一是群众负担账:全县赤脚医生,每年由集体补助的工分,分摊到社员身上,一人负担一角一分钱。二是节约劳力账:以前社员到县、社医院治病,一般都要往返十余里乃至几十里,至少用一天时间,有的还要人护送。有了赤脚医生,一般疾病就地治疗,这就节约了大量劳动力。据大冯公社七一大队推算,按照去年这个大队社员的发病情况,由于赤脚医生就地治疗,许多病人勿需外出治病,共节约劳动日四千多个,而去年这个大队给赤脚医生的工分补助,只有三百九十个劳动日。三是除害灭病账:仅以防治疟疾为例,全县一九七三年发病率比一九七○年降低百分之二十四。社员的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事实说明:贫下中农迫切需要赤脚医生,也完全能培养赤脚医生。
新型的医生 新型的关系
赤脚医生绝大多数来自贫下中农,同贫下中农有深厚的阶级感情。他们一出现在医疗卫生战线,就使医生和病人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是病人向医生“求医求药”,现在是医生向病人“送医送药”。仪征县新城公社跃进大队一个贫农家的小孩,得了脑膜炎后遗症,半身不遂,又聋又哑。这个县砖桥大队的赤脚医生耿龙山,主动把小孩接到自己家中,给小孩扎针、喂药,亲自护理。经过二十二天的细心治疗,这个小孩就能站立行走了;又治疗一段时间,就能讲话了。病人的父亲激动地说:“旧社会请医如请神,如今赤脚医生胜亲人。”
赤脚医生不为名,不为利,凡是关系到群众健康的事都管,凡是有利于保护劳动力的事都干。泰兴县永安公社立新四队是个渔业队,社员常年生活在船上,过去卫生条件较差。贫农子弟陈友亮当上赤脚医生后,就把铺盖搬到四队去,白天同社员一道抽时间搞爱国卫生运动,晚上挨家逐户洒药粉,连续搞了一个多月,比较彻底地改善了卫生条件,社员发病率大大下降。宝应县有些赤脚医生,普遍应用中草药预防和治疗疟疾、乙型脑炎、血吸虫等常见病、多发病,使这些病的发病率下降了百分之六十三。
赤脚医生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精神,促进了医务人员的思想革命化,推动了卫生战线的斗、批、改。仪征县刘集公社光明大队贫农宣恩兆的孩子宣小林被毒蛇咬伤,肿势蔓延到胸部,呕吐不止。曾先后到三个医院治疗,疗效较差。宣恩兆听说赤脚医生姚华由于刻苦学习民间医疗经验,会治毒蛇咬伤,就建议医院请他来会诊。但是,医生认为姚华用的是草药,不科学,没有答应。后来,宣恩兆把孩子抱到姚华那里治疗。孩子服用中草药后,三天好转,七天痊愈。这件事对县医院的同志震动很大。医院党支部立即带领外科医生到姚华那里办学习班,学习姚华深入群众,收集、总结民间验方,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精神,破除轻视民间医疗经验的错误思想。从此,这个医院的外科医生,经常到农村巡回医疗,注意收集民间验方,学习运用中草药治病,受到群众的好评。几年来,扬州地区有一千二百多名专业医务人员到农村安家落户,每年还组织巡回医疗队定期到水乡、山区为群众防病治病。全区许多公社卫生院开展了“向谁学习,向那里看齐”的讨论,一致认为农村医院必须适应农村的情况,医务人员必须走赤脚医生开创的道路。他们对医院的各项制度作了改革,大大便利了群众防病治病。
大有希望
扬州地区的大量事实表明,赤脚医生大有作为,大有前途,大有希望。
一、赤脚医生是在农村贯彻执行“预防为主”方针,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把疾病预防工作放在首位,广泛宣传预防各种传染病、多发病的知识,及时完成各项预防接种任务,和群众一道大搞爱国卫生运动。据卫生防疫部门反映:有了赤脚医生,疫情报告及时了,预防接种工作开展顺利了,流行性疾病发病率降低了,发病后治疗扑灭也快了。扬州地区原来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之一。从一九五○年到一九七○年二十年间,灭螺面积仅占有螺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七,治愈病人只占病人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有了赤脚医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从一九七○年以来四年间,全区有螺面积缩小了百分之九十五点二,病人减少了百分之八十八点四。
二、赤脚医生是祖国新医学、新药学的积极实践者。赤脚医生同旧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医务人员比较,更注意发掘祖国医学遗产,注意吸取群众中防病治病的经验,而且勇于创新,较少保守思想。他们积累的经验,对于发展祖国的新医学、新药学有重要意义。几年来,高邮县广大赤脚医生共收集了七百多种草药,九百多个单方、验方,用验方、草药能治八十多种常见病、多发病和一些疑难杂症。龙奔公社顾文海,当赤脚医生五年多,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他使用飞帘草治疗“乳糜尿”病,总结出五种不同的处方。据七十七例观察,痊愈者三十四例,好转的十九例。
三、赤脚医生这支医疗队伍,对于落实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他们半农半医,多数又是基干民兵。平时,搞防病治病,采药种药,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旦发生战争,他们随时能投入战地救护。贫下中农高兴地说:“如果打起仗来,我们的赤脚医生是一支打不垮、炸不散的医疗队。”
四、赤脚医生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利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医疗队伍。赤脚医生坚持参加生产劳动,采种中草药,既能减轻群众的负担,又便于了解群众的健康情况,及时组织群众防治疾病。近几年来,扬州地区普遍种植双季稻。在插秧季节,不少人患稻田皮炎。赤脚医生深知烂手烂脚的痛苦和对生产的影响,千方百计进行防治。许多地方已经初步消灭了稻田皮炎,保护了劳动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赤脚医生坚持半农半医,有利于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和旧医疗作风的侵蚀。他们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进步很快。全区已有五百多名赤脚医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二千三百多名赤脚医生加入了共青团,七百八十三名赤脚医生被选进了各级领导班子。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千里南海十姐妹
——记广东珠海县万山渔业大队女赤脚医生
广东省珠海县万山公社万山渔业大队有十名女赤脚医生。她们日日夜夜战斗在渔船上,为渔民防病治病。人们亲切地称她们是“南海十姐妹”。
万山的老年渔民都记得:解放前,这里缺医少药,渔民生了病,只能“小病抗,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解放后,在党的关怀下,岛上有了卫生院。可是,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渔船上仍然没有医生。渔民出海捕鱼,生了病,就只好返航。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还耽误生产。有一年渔汛时,渔船正在捕鱼,渔民温十二忽然发病,疼痛难忍。大家只好扭转船头,把温十二送回岛上治疗。等渔船再赶回渔场时,鱼群早已跑光了。
如今不同了,渔船上办起了合作医疗。渔船出海,赤脚医生随船工作,渔民有了病,可以得到及时治疗。今年三月的一个夜晚,十一号船正在海上起网拉鱼。突然,船上一根木头断了,打着渔民李玉田的额部。他顿时昏倒船上,鲜血直流。渔民们吃了一惊,不由得停止拉网。这时候,正在拉网的赤脚医生黄金妹说:“大家继续干,别让鱼跑了。”说完,她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给李玉田止血、服药。一切安排妥当,黄金妹又忙着去拉网。生产一点没有受影响。李玉田的伤由于治疗及时,很快就好了。
在广阔的南海上,十姐妹不仅为本队渔民看病,还给外单位渔民防治疾病。有一次,五号船赤脚医生张金伙正吃晚饭,忽然远处划来一条舢舨,上面有人大声呼唤五号船。这是台山县一条渔船上的渔民发生食物中毒,船上没有医生,离陆地又远,便派人向五号船求援。张金伙立即赶到那条渔船上,给中毒的渔民兄弟打针、服药,使他们很快转危为安。
几年来,十姐妹为渔民治病八千多人次,抢救重病人六十多名,保障了渔民的身体健康,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十姐妹一面为渔民防病治病,一面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春汛的一天,十姐妹刚从海上回来,卸完鱼,就上山采药去了。谁知这一天,大队决定提前出海。十姐妹下山时,渔船都在起锚离岸,眼看赶不上出海了。有的社员说:“算了吧,你们为大家采药,少出一次海不要紧。”十姐妹坚决地说:“当赤脚医生不能脱离集体生产劳动。”她们饭也顾不上吃,马上跳下舢舨,赶上渔船,和大家一起出海。几年来,十姐妹每人每年在海上劳动达十个月,东到台湾海峡,西到北部湾,行遍了千里南海。
在参加生产劳动过程中,十姐妹亲身感受到:渔民天天同风浪打交道,容易患风湿性关节炎。因此,她们和渔民一起,经常检查渔船,发现漏水的地方,立即修补,保证船舱干燥。她们还建议大队为渔民购置了防水靴、防水衣裤等。她们向老渔民请教,搜集防治风湿病的药方。她们听说海蛇浸酒可以治疗风湿病,就和渔民一起下海捕捉海蛇,发动大家浸海蛇酒。现在,全大队家家都有了海蛇酒。社员温天胜患风湿性关节炎,经过内服、外擦海蛇酒,现已痊愈。海上突击任务多,渔民常常食无定时,有些人患了肠胃病。十姐妹便捕海龟,拣墨鱼骨,加工成药粉、药片,给患病的社员服用,使许多人逐步恢复了健康。
十姐妹全心全意为渔民服务,受到了群众的称赞和欢迎。十姐妹中,有两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八人加入了共青团。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永远不忘毛主席的恩情
今年元月的一天,曾经被巨大肿瘤折磨得几乎死去的景颇族妇女荣昌苗,在上海医疗队医生的护送下,怀着无限喜悦的心情回到自己的家乡——云南省潞西县中山公社芒幸生产队。
荣昌苗是下中农社员。在旧社会,她的腹腔内就长了一个瘤子。这个瘤子越长越大,整整折磨了她三十年。
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去年夏天,上海医疗队满怀革命豪情,来到了祖国西南边疆的芒市。医疗队的同志很快知道了这位阶级姐妹的痛苦。
九月,正是边疆的雨季。医疗队和公社卫生所的同志一道,冒雨前往芒幸生产队。崎岖的山路,又光又滑。他们摔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进。他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岭,跨越一道又一道深涧,穿过一个又一个箐林,终于在第三天中午,来到了海拔二千五百米的芒幸生产队。
荣昌苗一家激动万分,把毛主席派来的医生迎上了竹楼。医生们检查了荣昌苗的全身情况,发现她体质差,肝脏功能损害严重,肚子里有大量腹水,瘤子和腹水约占当时体重的一半。在设备简陋的条件下剖腹取瘤,危险是很大的。
医疗队的同志听荣昌苗诉说了自己的病史。三十年前,她得了这个病。那时,景颇山上无医无药,她只好倾家荡产,去求巫医。肿瘤不但没有消除,反而越来越大。解放后,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的干扰,她的病仍然没有得到治疗。医疗队的同志听完阶级姐妹的控诉,一股阶级友爱的深情在心头翻滚,他们坚定地说:为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风险再大,我们也要闯!
医疗队要为荣昌苗做手术的消息传开后,附近的景颇、崩龙、傈僳、布朗、汉各族群众一百多人,踊跃报名献血;公社中学的十几名各族青年,也跋山涉水来到公社卫生所等候献血。
荣昌苗安静地躺在担架上,被抬进一间临时布置的手术室。这里,既没有无影灯,也没有万能手术床,更没有空气麻醉机。布幕遮掩着墙壁,白纸裱糊了顶棚,竹杈代替了输液架,锡箔起着电灯罩反光的作用……。
手术过程中,病人一次再次地出现血压下降和呼吸困难等险情。负责急救工作的医生及时而稳妥地施行稳定血压和供给氧气的紧急措施,保证手术按计划进行。
医务人员紧密配合,一丝不苟地细心为病人剥离肿瘤。只用了三个小时,就胜利地做完了手术。
经过医务人员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人安全地度过了手术后的休克关,避免了肝昏迷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身体一天天恢复起来了。
当荣昌苗精神抖擞地向着乡亲们走来时,人们回想过去她被疾病折磨的情景,都感到这是一个奇迹般的变化。这个变化从何而来?荣昌苗含着两眼热泪,激动地告诉大家:
“是毛主席派来的医生使我死里得生。毛主席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我永远忘不了毛主席、共产党的恩情!”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深山送药
山西省安泽县英寨大队车沟生产队,不少社员患大骨节病。为了做好防治工作,赤脚医生王翠花常年累月上山打柴,下沟挑水,给群众熬药、送药。每送一次防治大骨节病的药品,就要翻五座山,过两条沟,跑十一个村庄,往返三十余里。
一九七二年八月下旬,阴雨连绵,道路泥泞,王翠花又挑起担子准备给群众去送药。她母亲一把拉住说:“闺女,你就不看这是什么天气,还能送药?天晴了再送吧!”翠花说:“娘,大伙把防治疾病的任务交给咱,是对咱的信任,咱就得实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啊!”女儿一席话,把母亲说得直点头。老人家找了根棍子递给女儿,愉快地把她送出门外。
翠花翻山越岭,把药品送到马蹄凹的时候,浑身已经湿透了。贫农老大娘贾冬花赶忙拿出自己的衣服给翠花换上,十分激动地说:“翠花为了给咱治病,不怕淋坏自己的身子骨,不要说送的是药,就是送来白开水,俺也感谢不尽啊!”
去年二月的一天,翠花踏着没脚的积雪送药到东庄。当她往南背庄走的时候,刮起了大风。风越刮越大,卷起碎雪迎面扑来,打得她睁不开眼。一个趔趄,药水翻倒地下了。怎么办?明天送呢,还是今天再送一次?她想到,自己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群众在等着服药,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于是,她冒着风雪赶回家里,第二次挑上药给群众送去。这天,她跑了五十多里山路,点灯时分才回到家里。
翠花送药,不管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寒冬,不管是风天,还是雨天,从不间断。两年多来,行程一万二千余里。全队三十一个大骨节病患者,有二十五人已恢复了健康,其余患者也显著好转,再没有出现一名新发病人。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