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6月2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石榴花盛开的时候
——文化大革命以来四川会理县的形势越来越好
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四川省会理县,是著名的石榴之乡。
一九三五年,正当火炬似的石榴花簇簇盛开的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过会理。长征,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八年前,也是火炬似的石榴花簇簇盛开的时候,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发布了“五一六通知”,点燃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给会理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如今,又是火炬似的石榴花簇簇盛开的时候,批林批孔运动的革命烈火,燃遍会理的城镇山村。这场斗争,巩固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
会理的石榴花红,石榴花美,但最红、最美的,还是经过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的会理人民的精神面貌。
冲天的干劲
会理人民在经历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之后,焕发了冲天的干劲。一九六五年,全县跨《纲要》的社队,只有二十五个,到一九七三年猛增到二百八十九个。过去,他们每年都需要国家调入粮食六七百万斤。从一九七○年开始,年年都调出粮食二百多万斤,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从调入粮食到调出粮食,是个了不起的变化。
这个变化是怎样来的?是从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中来。事实证明:那里贯彻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那里就干劲冲天,日新月异。“四一”公社新华一队的巨大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
新华一队是会理有名的“干湾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这里变成了“福湾湾”。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成了他们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的有力炮弹。
文化大革命前,这里没有一亩保灌田,去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田已可以保证灌溉。文化大革命前,这里平均亩产不过一百七八十斤,去年,已接近八百斤。文化大革命前,他们的日工值只有一角八分钱,去年,达到了九角。文化大革命前,吃粮靠国家返销,买粮靠国家贷款,一九七○年,打了翻身仗,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征购粮,队里有了储备粮,社员平均口粮达到六百三十斤。现在,生产队猪牛满圈,粮食满仓,家家有存款,户户有余粮。
“干湾湾”是一个只有十三户社员的小队,位于半山腰,没有自然水源。过去,人吃水都要到几里路外的山脚下去挑,哪里有水灌田?因此,解决水的问题,是他们改变生产面貌的一个关键。文化大革命前,他们就开始找水源修水库。但是,由于受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始终没有搞成功。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粉碎了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一九六七年冬,“干湾湾”第一个水利工程老屋基山湾塘,在贫下中农协会主任苟书义的带动下,破土开工了。
数九寒天,山高石坚,工程是艰巨的。但是,苟书义带领贫农朱美清等,反复学习了毛主席关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伟大教导,浑身增添了使不完的力量。他们下定决心,不解决水的问题不下火线。山湾塘动工不久,有人吹冷风说:“凭你们十三四个人能把山湾塘打起来,用手板心煎鱼给你们吃。”贫下中农斩钉截铁地回答说:“能打起来,这鱼吃定了!”他们起早摸黑地干。八个人抬的夯,苟书义和朱美清两个人抬起来打。干得正热火朝天,又有人拆台说:“水塘有啥子整头,搞一天肩都压肿了,才挣十分工。给坛罐厂背泥巴,一天要挣二十分。”苟书义严肃地说:“刘少奇鼓吹的‘工分挂帅’是邪道,这条路坚决不能走。”就这样,顶住了冷风,上工地的人越来越多。一九六八年春节前一天,朱美清的二儿子不幸在工地上被塌方压死。“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位老贫农压抑住内心的悲痛,掩埋好儿子的第二天,又带领全家投入了战斗。朱美清一家的革命精神,进一步鼓舞了大家的革命斗志。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赶在春耕之前,修起了山湾塘。
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老屋基山湾塘当年建成受益,粮食亩产由原来的不到二百斤,提高到四百二十六斤。“干湾湾”第一次有了小春田。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们又奋战了几个冬春,修成了五个山湾塘。水给“干湾湾”带来了增产的有利条件。
高尚的风格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提高了会理人民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激发了会理人民的革命干劲,也培育了会理人民的共产主义风格。
今日的会理,无论是在热气腾腾的水利建设工地,还是在繁忙的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处涌现出顾全大局,热爱集体的动人事迹。
在黎溪区,人们传颂着云丰大队的“龙江”风格。树堡公社要修建双狮水库,水库修成后,可以灌溉一万多亩田。修水库要淹没云丰大队一百多亩好地良田。那么,云丰支持不支持树堡修水库?云丰的社员在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提倡顾全大局”的指示以后,决定牺牲局部利益,保护人民公社这个大局的利益。他们说:“自己受损失事小,顾全大局事大,一定要支持。”水库开工以后,他们还积极抽出劳动力,帮助修建。水库积水一天天增加,云丰的良田一天一天被吞噬,眼看靠剩下的瘦土薄地,群众的生活就要成问题了。根据上级的安排,树堡的社员欢迎云丰的社员到树堡落户。县、区也决定给他们拨搬迁费。但是,云丰的贫下中农说:“我们不给国家增加负担,也不给树堡添麻烦,自己想办法克服。”于是,他们来到白云山上安营扎寨,起早赶晚,披星戴月,开荒种地。凭着两只手,很快开出了几十亩山地,抢种上荞子、玉米,当年就获得了收成。新开垦的地都在山腰上,他们又自己动手修起了山湾塘,解决灌溉用水。树堡的社员也积极帮助云丰开田地,修小水库,体现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高尚风格。
在会理城郊的白塔山下,有一个朱家坝生产队。这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三十九年前,毛主席率领的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过这里时,在南阁建立了红色革命政权,朱家坝的贫苦农民参加了革命工作。红军走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朱家坝人民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但是,朱家坝人民没有屈服,他们继续扛着锄头,拿起刀棒,闯进地主的家,打进伪乡公所,英勇地进行斗争。直到一九五○年石榴花含苞待放的时候,迎回了工农子弟兵——人民解放军。
在文化大革命中,朱家坝人民通过批判修正主义,抓阶级斗争,进一步解决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问题,使社会主义牢固地占领农村阵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干快上。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八年,八年大增产。从一九七○年起,连续四年跨《纲要》。
在革命和生产取得节节胜利的大好形势面前,朱家坝人民保持和发扬当年“一切为着前线”的光荣传统,本色不变。去年,在大队召开的研究口粮分配方案的干部会上,个别队的干部想提高分粮标准,但与朱家坝一比,就不好开口,论增产,没有朱家坝大,论对国家的贡献,朱家坝提供的商品粮最多。于是,想抬高朱家坝的分粮标准,各队都可水涨船高。朱家坝的干部说:“要说吃高标准,我们可以吃到八百斤。但是,不能这样做。面对丰收,首先要为国家着想,要为社会主义建设着想,要为支援世界革命着想。”经过讨论,正确处理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关系。大家认识到:国家有集体就有,集体富个人就富。他们在留足储备粮三万三千斤,完成国家征购粮三万斤的基础上,又多卖了三万斤超购粮。他们的风格,受到大家的称赞。
无穷的智慧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彰冠公社金星大队修建烂秧田水库的事迹,就是一曲群众智慧的赞歌。
批林整风运动展开以后,金星大队的贫下中农,为了以“抓革命,促生产”的实际行动,痛击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向党支部提出了修建烂秧田水库,扩大复种面积的建议。群众的这种社会主义积极性,激励着党支部。党支部遵照毛主席关于“什么工作都要搞群众运动”的教导,召开了社员大会,发动社员大搞水利建设。他们没花国家一分钱,依靠群众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一鼓作气搬走了一座小山,筑起了一道长一百多米,底宽九十米,高四十米的大坝,修成了一座蓄水量一百四十万方的水库。
水库修好了,主干渠从那里走?党支部根据群众的建议,经过勘测,确定了一个比较省工省料的方案——主干渠从新华大队的小狮子水库上空飞过。有人说:“水库上空修一条干渠,光靠自己力量,行吗?”
“行!”世代石工出身的谷德喜斩钉截铁地回答。他指着松毛山说,那里有的是石头,就地取材,用石料在水库最狭窄的地方架一座石桥,再在桥上架设石头管道,把水压出水库。党支部热情地支持他的建议,把这座桥取名“农纲桥”,并委托他设计架桥的图纸。
这个一字不识的老贫农,从来没有搞过工程设计,但他有一股建设社会主义的冲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日夜琢磨,又找来几个石工一块商量,最后,在石板上画出了草图,由他儿子谷文友照着绘成图纸,交给了党支部。
经过四十多天的艰苦奋战,“农纲桥”赶在山洪前修好了。桥长一百零一米,宽五点七米,高二十四点三米,共用条方石八千四百五十四方。象这样大的工程,由一个生产大队独自完成,怎能不叫人敬佩!
一九七三年“五一”劳动节这天,倒虹管试验通水。当一股巨流涌进倒虹管时,突然,卜的一声,倒虹管凹部的石条破裂了,几股银色的水柱喷射几丈高。原因是水的压力太大了。
怎么办?党支部立即召开了支委扩大会,吸收有实践经验的贫下中农参加。经过反复研究,提出了在倒虹管内再安装一个椭圆形钢筋水泥内管的方案,来增厚管壁。
这是一场更艰苦、更细致的战斗。倒虹管内径不大,人爬进里面,不能站,不能蹲,要在这样窄狭的空中隧道里固钢筋,填水泥,那困难是可想而知了。但金星大队的贫下中农并没有为这个困难所吓倒,他们爬在空中隧道里连续操作了十七个昼夜。在那些日子里,参加施工的社员,没有一个人的膝盖、胳膊、背部没有受伤,没有一个人睡过一次好觉。这项艰巨的倒虹管内壁工程迅速完工了。
去年六月十八日上午,当一股比水桶还粗的清湛湛的流水,从倒虹管中喷涌而出,箭一般地射向主干渠,绕着群山,冲向远方的时候,金星大队的贫下中农是多么的喜悦啊!这一年,他们又夺得了革命、生产双丰收。
在会理,象修建“农纲桥”这样苦干加巧干的先进事迹,举不胜举。每当火红的石榴花盛开的时候,老一辈人往往坐在石榴树下,把它们编成故事,给娃娃们讲,教育下一代。会理人民决心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不断地向着新的目标进军!
本报通讯员


第2版()
专栏:

蒙古族老牧民的心意
日月山下,青海湖畔,批林批孔的热潮蓬勃兴起。
只有一百多户农牧民的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公社蒙古大队,从三月上旬以来,已召开了三百多次大型小型的批判会。从七十多岁的老牧民到十岁左右的少年儿童,都投入了批林批孔的斗争。
二月二十二日,第四生产队副队长通知蒙古族贫牧老阿奶完玛措参加大队党支部举办的批林批孔骨干学习班。当时,完玛措有病还没有全好,但第二天清早,她还是忍着右臂疼痛,赶到学习班参加学习。
今天的会跟平常可不一样!墙上贴着红红绿绿的标语,院里坐着上百的男女社员,不少人还是骑马从二三十里外的牧场上赶来的。完玛措细心地听着干部们讲话。当听到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就是要反动的牧主、头人、王公重新骑在劳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贫苦牧民就会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时候,完玛措按捺不住胸中的怒火,控诉了万恶的旧社会。
完玛措出生在蒙古族托洛霍部落的一个贫苦牧民家里。不满十二岁就到牧主家当长工,受尽了牧主的剥削和压迫。她仰望着那白雪皑皑的日月山,盼望着这悲惨的生活早一天结束!
红太阳融化了千年冰雪,照亮了万里草原。毛主席、共产党把完玛措从蒋介石匪帮、王公、牧主、反动宗教上层分子的几重压迫下解放出来,使她成了草原上的主人。合作化时,她积极带头入社,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她和贫下中牧一起向以刘少奇为头子的资产阶级司令部猛烈开火。现在,林彪反党集团又要开历史倒车,妄图把已被打倒的王公、牧主重新扶上台,自己怎能不起来斗争呢!
完玛措每天坚持参加批林批孔骨干学习班,从不缺席、迟到。一个深夜,她参加完学习会回家,在路上摔了一跤,昏了过去。高原上的阵阵寒风,把她吹醒。她挣扎着回到家里,浑身象针扎般地疼痛。次日清晨,她又让老伴扶着,按时到学习班参加学习。
在大队和生产队召开的批林批孔会上,完玛措积极带头批判。在一次批判会上,她说:“林彪和孔老二,都是一心搞复辟倒退的反动派。孔老二死了两千多年了,但他的反革命的思想没有死。林彪妄想用孔孟之道这片乌云遮住社会主义的太阳,把我们拉回黑暗的旧社会去,重新过悲惨生活,我们贫苦牧民坚决不答应,一定要和他们斗争到底!”
学习班结束后,完玛措东奔西走,向各族妇女宣传批林批孔的重大意义,发动她们积极投入这场斗争。蒙古族女社员巴洛家,只有母女俩。开始,她们在批判会上都不发言。完玛措了解到,过去牧主、头人散布的“山羊头上不了席面,女人生来骨头贱”等谬论,象一条条看不见的绳索,捆住了少数民族劳动妇女的手脚。她鼓励巴洛母女说:“旧社会,牧主、头人从不叫我的名子,把我叫‘完果’(最下贱的野草)。今天,我们妇女有了说话的权利,这是毛主席给的。你们就大胆地说吧!”巴洛和女儿洛洛在完玛措热情帮助和启发下,积极参加了批林批孔斗争。在一次批判会上,十五岁的洛洛怀着强烈的无产阶级义愤,愤怒地批判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
本报记者


第2版()
专栏:

小岛渔村的图书馆
每当夜幕降临,辽宁省旅大市长海县黄海前哨某小岛渔村的男女青年,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唱着革命歌曲,不约而同地来到自办的小图书馆,阅读革命书籍,或者开展各种业余文化活动。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岛的党支部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要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的伟大教导,认识到,思想文化这个阵地,如果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会乘隙而入。如果我们只顾抓粮抓渔,不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上层建筑领域,就不能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他们一方面联系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实际,对青年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一方面自己动手,办起了小图书馆,引导青年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
读革命书,做革命人。青年邵万福,开始从农业队调到磨房去干粉碎加工活时,认为整天围着机器转,没啥意思。当他读了《雷锋的故事》以后,深为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的革命精神所感动,决心学习雷锋,党叫干啥就干啥。在磨房,群众送来粮食要加工,他宁肯自己晚吃饭,少休息,也要及时加工完。为了象雷锋那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他还把给群众加工完的粮食,粉碎了的秕糊,一家一家给送去。他被群众称为“雷锋式”的好青年,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去年春耕生产大忙季节,女民兵排长王春梅,注意了发动民兵抓生产,忽视了带领民兵抓好阶级斗争。她看了《海岛女民兵》以后,察觉到了自己与海霞排长的差距。从此,她以海霞排长为榜样,生产不忘练武,发动民兵把战备、生产两副担子一肩挑。她们不仅结合生产开展了练武活动,还加强了战备值班和站岗巡逻。她组织民兵阅读《新沙皇反华罪行》一书,发动民兵批判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猖狂反华的罪恶活动,批判林彪投降主义、卖国主义的反动言行。大家进一步提高了革命警惕性,积极配合解放军严阵以待,守卫海防。
干部、社员读了《艳阳天》、《金光大道》等小说后,受到了深刻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教育。大家表示:我们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要象萧长春、高大泉那样,坚决同资本主义复辟势力斗,同修正主义路线斗。这个大队,去年粮渔双丰收,成为长海县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来,小图书馆又增加了许多有关批林批孔的书籍、资料,积极配合批林批孔斗争。干部和社员们通过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认识到林彪要“复礼”,就是要扶植地、富、反、坏、右上台变天,让劳动人民重新当牛做马。这就进一步认清了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提高了反修防修的自觉性。
青年们还把一些革命书籍的内容,改编成故事,向社员群众宣传,深受群众的欢迎。大家编了顺口溜,称赞小图书馆:“图书馆虽小阵地大,贫下中农喜欢它;学习马列多看书,促进思想革命化。”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