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在本学期化学学习中对对立统一规律的体会
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导航专业731班学员 赵兵
《红旗》杂志编者说明:这是大学一年级学员在最近化学考试中的一份答卷。赵兵同学努力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他学习化学课的心得体会,分析了化学领域中的某些具体矛盾,很有特色,读来令人高兴。这份答卷是在改革了旧的考试制度,由学生自选题目写学习体会或学习小结以后出现的。它是教育战线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成果之一,也是对那些诬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大学教学质量“今不如昔”的论调的有力回击。
毛主席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对于这一论断,通过本学期化学的学习,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本学期化学学习中,着重是复习以前在中学里学过的内容。但由于几年来在工作实践中学到了一些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用这个科学的世界观来分析化学中的问题,使这一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所提高,认识更加深化了。
化学中接触到许多的概念,如电子、质子,正价、负价,阳离子、阴离子,金属性、非金属性,酸性、碱性,化合、分解,氧化、还原……等等。如果我们没有学得化学知识,或者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观点去学习化学,则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或者倒立着看问题,把这些概念看作是彼此孤立的、静止的或者是截然对立的,而看不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看不到它们是发展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对立统一的。这样,就会把各种各样、千差万异的物质,互相分隔开来,无法从本质上,从内部规律上,从互相联系上去认清事物,根本不可能从整体上去认识事物。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规律去分析,便能看到这些事物中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认识这个纷纭复杂的物质世界。
第一、特殊的矛盾,决定着物质特殊的运动形式。
在物质的分类上,有金属与非金属之分。这两类物质并不是截然分家的,而是有着内部联系的。但由于它们在各种化学反应中所表现的运动形式往往不同,因此又可以说有着质的区别。人们之所以一开始就将这两类物质分门别类,正是从大量的实验(化学反应)中总结出来的。比如Na(钠)和C(碳),同是与氧反应,一个生成Na2O(氧化钠),一个生成CO2(二氧化碳),而它们的水化物一个是碱(NaOH氢氧化钠),一个是酸(H2CO3碳酸)。当人们深入研究到物质的原子结构时,才发现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是有区别的。因此在化学反应中才表现出彼此不同的特殊矛盾,而不同的运动形式,正是由这些特殊的矛盾所决定的。
第二、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看出,一般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较少的,而一般的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多。这样,同是处于外层电子不足,而前者往往是通过失去电子,后者往往是通过得到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状态。这样,表现在化合价上,金属元素一般为正价,非金属元素一般为负价。这说明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物质的性质。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金属原子也有得电子(显负价)的可能;非金属原子也有失电子(显正价)的可能。比如第四类元素的C(碳)、Si(硅)等,有时显+4价,有时显-4价;第六类元素的S(硫)也有+6价,+4价和-2价等几种不同的状态。在周期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元素在表中的位置不同,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的状况不同,如果金属性逐渐增强了,非金属性便逐渐减弱。反之一样。每种物质总有主要矛盾,并且矛盾又有主要方面,这是决定物质性质的决定因素。
第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比如,上面所讲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问题,从周期表中可以看出递变规律,这种递变是由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所决定的。又如,各种元素原子结构的不同,还决定着各种物质的其它种种性质的千差万别。再如,同是由C(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和石墨,它们在物理性质上是差别很大的。原因何在呢?当然主要取决于内部晶体结构的形式不同,取决于该物质的内因。
外因能够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更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许多的化学反应中,加热、加催化剂等都可以加速物质的反应速度。比如,氯酸钾这种盐类,通过加热,并且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便能分解为氯化钾,同时放出氧气。但同样的外因却不能使比较稳定的盐类分解。另外,在相同的温度下(室温),Na(钠)、P(磷)等物质遇O2(氧气)后剧烈氧化,而Fe
(铁)、Cu(铜)等物质却氧化缓慢。这更能充分说明内因是决定的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第四、矛盾的双方各以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中,一开始是认为氧与其它物质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以后认识深化,认识到一种物质得氧,一种物质失氧,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氧化、还原反应是互相联系、同时发生的。当用电子论来解释氧化、还原反应后,才真正认识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化合价的变化。氧化、还原反应是一对矛盾。它们各以对立的一方为存在的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化学反应中,有失电子的,必有得电子的;有氧化反应的进行,必有还原反应的进行。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所做的电镀锌的试验,在阳极:锌原子失去两个电子生成正二价锌离子;在阴极:正二价锌离子得到两个电子生成锌原子。此时,阳极进行着氧化反应,阴极同时进行着还原反应。这就是对立统一的证明。
总之,对对立统一的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的认识,是来自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实践的,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尽管由于自己头脑中唯物辩证法还少,加之化学学得也不好,不能很好地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化学学习,但似乎在这方面也有所收获,加深了对唯物辩证法的理解,反过来也促进了对化学的学习。对于教材中和老师授课中的这方面的初步尝试,我感到很好。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努力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破除旧教育中形而上学的东西,正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写到这里,总感到见识肤浅,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指正。
一九七四年一月三日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四年第五期。
《红旗》杂志发表时有个别文字修改。)


第2版()
专栏:

难以用分数来评定
——记工农兵大学生赵兵和他的一份答卷
一九七四年一月三日,大连海运学院无线电系导航专业一年级工农兵学员赵兵,在化学课期末考试中,以《在本学期化学学习中对对立统一规律的体会》为题,写出了他上大学后的第一份答卷。他用学习小结的方式,努力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化学领域中的某些具体矛盾进行了分析;对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进一步破除旧教育中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提出了意见。
赵兵的答卷在学校里引起了强烈反响。化学教师、共产党员吴学思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逢人便说:“我在文化大革命前教了十多年书,从来没有遇见过这样一份难以用分数来评定的好答卷。”学校党委副书记、工宣队长王天宝老师傅说:“只有经过革命实践锻炼的工农兵学员,才能达到这样的高质量!”
赵兵是一九七三年九月由部队选送上大学的。入学后,被选为年级党支部副书记和本班班长。他在学习数学、化学这些自然科学时,结合学习了《矛盾论》、《自然辩证法》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注意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去分析和研究问题。他和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时说:“毛主席教导我们,学自然科学的,要学会用辩证法。我体会,它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更加深化我们对自然科学理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我们通过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在这方面,赵兵是有着深切的感受的。他一九六八年入伍当了雷达兵。开始,他满以为中学学过数理化,掌握技术没问题。但一段时间里,他技术掌握得并不好。老班长看出了他的毛病,对他说:“学技术,也要用毛主席的思想作指导,学会分析矛盾,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老班长还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给他讲解《矛盾论》、《实践论》的观点。赵兵受到了教育和启发,更加自觉地结合实际,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结果,不仅比要求时间缩短一半提前掌握了技术,而且在世界观的改造上也有了很大收获。在部队五年,赵兵认真地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学习了十几本马列原著,写了大量笔记。他在部队多次受到嘉奖,并且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实践使赵兵深刻地认识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不管走到那里,做什么工作,都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赵兵入学以后,不仅努力地运用这个规律去指导专业学习,更注意运用这个规律去观察、分析现实阶级斗争中的问题。他看到,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开始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教育革命呈现一派大好形势。但是,他也敏锐地觉察到,教育领域里资产阶级偏见十分顽固。在教学中,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谬论当作真理来散布的情况,仍然经常出现。从公式到公式,从理论到理论;明明是对立统一的概念,却偏偏把它们割裂开来,孤立起来;明明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科学结晶,却偏偏说成是某个科学家个人的“天才发现”。这些问题引起了赵兵和同学们的议论和深思。经过党的十大文件的学习,他们进一步认识到,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种思想斗争在教学中的表现。在他们入学后的第一次“评教评学”会上,赵兵和同学们热情地肯定了一些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进步和成绩,也尖锐地指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赵兵说:“是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教学,还是散布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这是直接关系到按照什么世界观,培养什么样接班人的路线问题。”赵兵和同学们的发言,深深触动了教师。一位教师说:“工农兵学员提出的这个问题,可是个大问题,过去我没有认真地想过。看来,教育革命深入到教学领域,必须继续深入批判资产阶级世界观。”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底,第一学期的学习临近结束了。要不要进行期末考试?学校里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化学教师吴学思带着这个问题到学员中征求意见。赵兵和同学们说:“必要的考核还是需要的。问题不在于考不考,而是在于以什么路线作指导,怎样考。”他们和吴老师一起研究,决定按照毛主席的教育革命思想,对旧的考试制度进行改革,由学员自选题目写学习体会或学习小结。赵兵回顾了这学期的化学学习,感到一个主要的收获,就是加深了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这时候,他回到部队过新年,和干部、战士一起学习了《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元旦献词》,进一步坚定了他运用对立统一规律,积极参加教育革命的决心。指导员又鼓励他:上大学也是上战场,要保持革命战士的斗争精神。回到学校,赵兵满怀战斗激情,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就一气写出了这份化学考试的答卷。在答卷的结尾,他针对那种把学校看成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的资产阶级偏见,写道:“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努力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学,破除旧教育中形而上学的东西,正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许多同志看了赵兵的答卷,感到它不仅是一份出色的化学答卷,而且是对教学领域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批判。
赵兵入学只有四个月,能写出这样的答卷,这也是他和同学们在斗争中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教育路线的结果。
入学不久,一位教师建议赵兵和几个文化基础较好的学员另外组成一个“自学小组”,钻一些“高深的东西”,并主动表示给他们担任“辅导”。赵兵听了,心里很不平静。入学前夕,部队的指导员曾对他说:“工农兵上大学,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要忘记阶级的委托,毛主席的期望。”赵兵想到这里,对老师说:“我们每个工农兵学员都应该达到党所要求的水平。不能走‘智育第一’、‘因材施教’的老路。”他还建议这位教师多考虑给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员加强辅导。回到班里,赵兵激动地对同学们说:“我们工农兵学员,不是代表个人来上大学的,我们是代表一个阶级来的。一些同学学习上暂时有困难,我们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解决。我们的口号是,决不能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在赵兵的带动下,全班同学互帮互学,都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当学校里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大精神,深入开展教育革命的时候,赵兵和同学们更感到方向明,斗志增。他们带头贴出革命的大字报,得到了全校革命师生的响应。但是也有人吹冷风,说他们刚入学,不了解情况,“讲不出个一、二、三来”。赵兵鼓励同学们说:“情况不了解,我们会调查;不怕有困难,就怕不革命。我们工农兵学员,就是要主动发挥‘上、管、改’的作用。”有一天上政治课,赵兵向老师建议:“政治课,要紧密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我的意见,走出去上。”赵兵的意见,代表了全班学员的要求,得到了老师的赞同。全班同学组织起来,分成了几个小组,有的到外校去学习教育革命经验,有的找驻校工宣队师傅、教师和高年级同学了解学校的情况和教育革命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写大字报,开批判会,痛击教育战线上的修正主义思潮,同时,对学校如何进一步搞好教育革命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学校党委和驻校工宣队的主要负责同志,也深入到他们班,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认真听取意见,勉励他们在教育革命中进一步发挥生力军作用。正是在这样火热的斗争中,他们进行了期末化学课考试。结果,不仅赵兵,很多学员的答卷也都是内容丰富,生动活泼,充满战斗气息。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赵兵的答卷进一步引起了大连海运学院党委和上级党委的重视。全校革命师生运用这个典型事例,深入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有力地驳斥了那种诬蔑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后大学教学质量“今不如昔”的无耻谰言,热情歌颂了毛主席关于“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的光辉指示和教育革命所取得的伟大胜利。许多同志指出:赵兵的答卷难以用分数来评定;赵兵和广大工农兵学员上大学后,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方向,积极发挥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的生力军作用,这样的觉悟,更是难以用分数来评定。
“斗争正未有穷期”。在继续前进的道路上,赵兵和全班同学一起,更加认真地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联系实际,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他们在最近贴出的大字报上,满怀战斗豪情地写道:“不粉碎复辟倒退的修正主义思潮,就不能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不同旧事物的顽抗进行坚韧的斗争,新生事物就无法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为了使学校真正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我们决心和全校革命师生一起,高举革命大批判的旗帜,更加深入地批林批孔,把教育革命进行到底!”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2版()
专栏:

宁夏中宁县鸣沙中学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
批林批孔更加坚定了开门办学
新华社银川电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鸣沙中学师生回顾和总结了面向农村开门办学的成就,更加坚定了把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
鸣沙中学建在离中宁县城四十多里的一个小集镇上,学生来自附近四个人民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这个中学贯彻执行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实行开门办学。师生们开荒造田,建起了校办农场,自力更生办起了小工厂。全校十个教学班,分别同附近公社生产队建立了挂钩关系。各教研组还结合教学,经常同学生一起,走出校门,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教育革命搞得生气勃勃。
在开门办学的过程中,鸣沙中学积极地把教学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斗争需要结合起来。一九七一年前后,学校附近的社队随着集体经济发展,普遍用上了电力。但是,由于离县城较远,有些生产队电机坏了不能及时修理,给生产带来一些困难。针对这种情况,鸣沙中学结合初中、高中的物理课教学,办起了电机修理工厂。平时,教师把学生带到校办工厂里,一边拆卸安装电机,讲解操作原理,一边为生产队检修电机。到了夏秋粮食打碾季节,师生们还背上修理工具,走村串队,为生产队检查修理电机。两年来,他们光在校内结合教学,就为生产队修理了二百一十多台电机,还维修和装配了大批有线广播喇叭。一九七二年以来,两届毕业生回到农村后,有许多人都成了生产队农业机电操作、维修的骨干力量。
鸣沙中学在开门办学中,重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每年新生入学,学校都请与学校挂钩的生产队的老贫农忆苦思甜,教育学生明确为革命而学的目的。学校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生产队搞社会调查,听贫下中农、干部讲村史、家史和两条道路斗争史,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毕业时,请社队干部给毕业班讲农村大好形势,请回乡知识青年畅谈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的体会,教育和帮助学生同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的旧的传统观念决裂,牢固地树立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几年来,这个学校的四百多名初中、高中毕业生,全都愉快地回到农村社队,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有的还担任了生产队长、会计、妇联主任、赤脚医生和民办小学教师等工作。有的经过实践锻炼,被推荐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或者上了社会主义大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