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1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是谁在“浑水摸鱼”?
新华社记者述评
五月十二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欢迎巴基斯坦总理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的宴会上讲话时说,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坚决支持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邓小平副总理这个讲话,反映了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但苏修领导集团对此却暴跳如雷,大发反华歇斯底里。五月十四日,他们通过塔斯社,恶毒攻击这个讲话是什么“对只涉及到印巴两国权限的事务的粗暴干涉”,是“故意围绕克什米尔问题掀起一片挑拨的喧嚣声,以便浑水摸鱼”。
所谓克什米尔问题,是一九四七年印巴分治时,英帝国主义为了制造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对立而蓄意遗留下来的。对这个问题,中国历来主张印巴两国通过和平协商,按照克什米尔人民的愿望予以解决。中国的这一立场,不仅受到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同时和印度政府早先在这个问题上的主张也是一致的。大家知道,一九五三年,印巴两国总理就曾经达成协议,表示克什米尔争端“应该遵照克什米尔人民的愿望加以解决”。在这以前,印度总理尼赫鲁也曾经不止一次作过保证,要给予克什米尔人民自决权。此外,正如巴基斯坦布托总理最近指出的,联合国也曾经就克什米尔人民自决权问题作出过决议。对此,印度政府也是接受的。
而且,事实上,这也是苏联政府一度坚持过的立场。从印巴分治时起到五十年代初期,苏联政府曾经一再揭露帝国主义企图利用克什米尔问题制造印巴对立的阴谋,主张克什米尔人民自决,自行决定克什米尔的归属。一九五二年一月,苏联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的发言中就说过,“苏联政府认为,唯有让克什米尔人民不受外来的干涉而有机会自行决定克什米尔政治地位的问题,克什米尔问题才能顺利解决。”
既然连苏联政府过去也赞成克什米尔人民实行自决,那么中国政府和人民支持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的斗争,为什么就被塔斯社说成是“粗暴干涉”和“浑水摸鱼”,似乎坏得不得了呢?
问题很简单,因为当今的苏联被一帮修正主义分子篡权了,他们是一伙社会帝国主义者。他们完全背离了苏联政府早先的正确立场。从一九五五年以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之流,不止一次地公开声称“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个克什米尔都是属于印度的”,并蛮横地宣布“根本不存在克什米尔问题”。他们就是这样俨然以克什米尔人民的最高法官自居,随意摆布克什米尔人民的命运,现在却攻击中国支持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是什么“对只涉及到印巴两国权限的事务的粗暴干涉”,真是荒谬无耻!
人们记得,苏修领导集团在南亚问题上也叫嚷过“民族自决原则”。两年前,他们借口“民族自决原则”,公然策动战争,用武力肢解巴基斯坦。随后就乘机把自己的海军开进吉大港,赖在那里不走,实际上把它变成苏联的海军基地。而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真正需要实行民族自决原则的时候,苏修集团却根本否认克什米尔问题的存在,否认克什米尔人民有排除外来干涉实行民族自决的权利。显然,苏修在武力肢解巴基斯坦时高唱“自决原则”,为的是把这个原则作为掩盖社会帝国主义向南亚渗透扩张的遮羞布。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他们疯狂反对“自决原则”,其祸心是企图用这种手段,使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化,以便利用和扩大印巴争端,进一步实现自己在这个地区的社会帝国主义野心。
事实十分清楚,“故意围绕克什米尔问题掀起一片挑拨的喧嚣声,以便浑水摸鱼”的,正是苏修集团自己。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五月十八日讯)


第6版()
专栏:

巴基斯坦报纸继续赞扬布托总理访华
巴中两国进一步加强团结反帝反霸
新华社拉瓦尔品第一九七四年五月十七日电 巴基斯坦报纸最近继续发表社论,热烈赞扬布托总理对中国的访问,进一步加强了巴中两国在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基础上的团结。
《每日新闻》五月十五日的社论说,巴中“两国坚定地决心互相支持和团结起来,反对霸权主义、帝国主义、新殖民主义、扩张主义和干涉别国内政。这必将给第三世界为对付超级大国及其支持者的进攻而作的斗争增添巨大的力量。”
社论说,以真心诚意而不是以权宜之计为基础的巴中友谊,的确是互相谅解的一个范例。中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是以正义和联合国所承认的国际原则为基础的。
《晨报》五月十六日的社论说:巴中之间的合作“是睦邻关系的一个榜样,对这个地区的和平作出了良好的贡献。当巴基斯坦感谢中国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的正义事业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也表示感谢巴基斯坦支持他们的斗争。”
社论指出:“中国和巴基斯坦都希望次大陆的国家彼此和平友好相处。”“两国都表示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次大陆的国家发展睦邻关系。”
社论强调指出:“两国理所当然地决心反对形形色色的霸权主义和扩张主义。”
《黎明报》五月十六日的社论说:“在这次令人难忘的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公报充分说明,两国是多么珍视它们之间牢固而深厚的友谊。”
社论最后说,“当代历史说明,中巴友谊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也促进各国人民的自由和福利以及世界和平的事业。”


第6版()
专栏:

日中友协(正统)举行酒会
热烈庆祝日中航空运输协定的签订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四年五月十八日电 日中友好协会(正统)中央总部五月十八日在东京举行酒会,热烈庆祝日中航空运输协定的签订。
宫崎世民、清水正夫、川濑一贯、萩原定司、坂本德松、田中稔男、藤田茂、吉田法晴、铃切康雄等日本各界友好人士一百余人出席了酒会。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参赞李连庆以及东京华侨总会副会长博仁、黄文钦应邀出席了酒会。
日中友协(正统)理事长宫崎世民在酒会上讲话说,日中航空运输协定是根据日中两国联合声明签订的,尽管“青岚会”中一部分法西斯分子,妄图破坏日中两国人民友好,但是,他们的阴谋终于失败。
他说,为了日中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今后我们将做出更大的努力。
李连庆参赞也在会上讲了话。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副会长川濑一贯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常任理事清水正夫在酒会上祝了酒。


第6版()
专栏:

金日成主席接见罗马尼亚共青团代表团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四年五月十八日电 据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主席金日成和夫人,五月十七日接见了以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罗马尼亚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特拉扬·斯特凡内斯库为团长的罗马尼亚共产主义青年团代表团。
接见时在座的有杨亨燮和朝鲜社会主义劳动青年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李英福等。
金日成主席同罗马尼亚客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同日,金日成主席还设午宴招待了罗马尼亚客人。
罗马尼亚共青团代表团是在五月十日到达平壤的。
五月十二日,平壤市青年学生举行了集会,热烈欢迎罗马尼亚共青团代表团。代表团已于十八日乘飞机前往北京。


第6版()
专栏:

抗议增税法案 反对物价上涨
丹麦二十万工人举行大罢工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一九七四年五月十七日电 哥本哈根消息:丹麦全国各地的大约二十万工人从五月十六日开始大罢工,抗议议会十五日通过会使物价进一步上涨的增加销售税法案。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丹麦最大的一次罢工。
在哥本哈根,六万多名罢工工人举着红旗和标语牌在街上游行示威,并且在议会前举行抗议集会。在奥尔胡斯、奥尔堡、埃斯堡和欧登塞等城市,成千上万的工人也举行了示威游行和集会,反对物价上涨,要求增加工资。
由于工人罢工,丹麦的一些造船厂和所有大工厂在十六日都停止了生产,渡船和火车停止开行,从哥本哈根国际机场起飞的民航班机都推迟或取消,绝大多数报纸没有出版。
十七日罢工仍继续进行。
据新华社斯德哥尔摩电 哥本哈根消息:丹麦二万五千名工人五月九日在许多城市举行罢工和集会,抗议政府最近提出的增加税收的法案。
九日上午,欧登塞市的五千名造船工人首先举行罢工。接着,哥本哈根、奥尔堡和奥尔胡斯约五千名造船工人也举行了罢工。丹麦其他许多地方的工人也纷纷起来响应。
丹麦政府面临急剧增长的外贸逆差和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在五月八日提出了一个增加税收的紧急法案。这个法案规定大大提高烟草、酒类、汽油、汽车、电器和家用设备等一系列商品的间接税。罢工的丹麦工人们认为,这个法案是一个打击穷人的法案,它将加重工人的负担并且使失业增加。他们要求政府撤销这个法案。


第6版()
专栏:

“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揭幕一周年
斯里兰卡外交部举行庆祝茶会
新华社科伦坡一九七四年五月十七日电 斯里兰卡外交部五月十七日在“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举行茶会,庆祝这座大厦揭幕一周年。
出席茶会的有:斯里兰卡外交部和其他部门的政府官员。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黄明达也应邀出席茶会。
斯里兰卡计划部副部长森纳那亚克在茶会上讲话,赞扬斯里兰卡和中国的友谊。他说,这种友谊是建立在互相了解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斗争的基础上的。
茶会上,放映了纪录影片《友谊的象征》。
斯里兰卡外交部十六日还发表新闻公报,庆祝“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揭幕一周年。公报说,这座大厦是为纪念已故的班达拉奈克总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到的礼物。去年九月以来,有四万人参观了这座大厦。


第6版()
专栏:

中日两国的古代交通
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日,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中日航空运输协定,两国之间不久将开辟一条直达航线,这对两国之间进一步加强友好往来,发展睦邻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有着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根据中国史书记载,早在公元前二、三世纪,中日两国就开始了文化交流。到了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加频繁。
在古代,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交往,是在交通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
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中日两国之间的交通在古代只能取道海上,使用的交通工具不过是简陋的木船,航行也极不安全。但是这些情况阻挡不了两国人民寻求友谊和探索知识的热烈愿望,他们历尽艰险,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事迹。
大约在公元前后,中国和日本之间就有了海上交通。到三国时代,中国和日本北九州一带的交通逐渐增多。从公元二三八年起,曹魏和北九州开始正式互派使节,十年中往来达六次之多。
中日两国在唐代往来的海上通道主要有两条:早期是由日本的壹岐、对马等岛屿启航,沿朝鲜半岛西岸到达山东半岛;以后是从日本的松浦岛、五岛启航,直抵长江口。当时,中国的江浙一带和日本的贸易特别频繁,明州(现在的宁波)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港口;难波(现在的大阪)是日本的一个港口。
十一世纪,日本统治者禁止人民私自渡海,使日本海船一度绝迹于中国口岸,但北宋的船舶仍不断前往日本。
十二世纪后叶,日本统治者奖励日本商人同南宋贸易,南宋也欢迎外国商人到中国做买卖。因此,当时往来于中国明州和日本港口博多的两国船只日益增多,互相进行访问的两国僧侣都搭乘这种商船。
十四世纪,长崎是日本同中国通航的一个港口。在长崎中岛河畔,至今还保存着当年祝愿中国船只航行安全的用石块垒成的“常明灯塔”,塔上刻着“唐船航海安全”六个大字。
浩瀚的东海自古以来就是中日两国人民进行友好交往的天然航道,但是海上的飓风恶浪常常严重影响航船的安全,造成沉船翻船事故。据日本史书记载,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船”,每四艘中就有一艘遇难。唐代扬州高僧鉴真,应日本的邀请去日本。他在十一年间曾五次启航,五次失败,直至公元七五三年第六次才东渡成功,胜利到达日本。日本阿倍仲麻吕(华名朝衡)与我国诗人李白有深厚的友谊,他回日本途中乘坐的船只遇险,漂流到越南,误传溺死,李白写了诗悼念他。
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完善,中日两国间的现代海上交通更加迅速和安全。除了取道海上之外,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还可以通过空中交通进行。但是由于两国间没有直达航线,仍然很不方便。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为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途。经过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现在,中日已经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在不久的将来开航之后,北京东京间的航程只需几个小时。那时候,中日两国将更加名副其实地成为“一衣带水”的邻邦。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大陆、次大陆、南亚
大陆 地质历史古老、地壳深厚、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大陆,全球有六块大陆,按面积大小依次为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次大陆 是指面积比洲小,但在地理上或政治上又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一般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这个地区称为“印巴次大陆”,这是因为喜马拉雅山把这个地区同亚洲其它部分分离开了,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单元。
位于北美洲东北的格陵兰岛,因为它的面积比一般岛屿大得多,也被称为次大陆。
南亚 南亚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和尼泊尔。面积约四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七亿。


第6版()
专栏:

克什米尔问题的由来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简称。面积约十九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五百多万,其中穆斯林占百分之七十七,印度教徒占百分之二十。
一九四七年,英帝国主义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时,利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制造争端。以后,印度扩张主义者又无理阻挠克什米尔问题的合理解决,从而造成了克什米尔问题的长期争执。
一九四七年十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一九四八年八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通过停火、非军事化、公民投票三阶段解决克什米尔纠纷的决议。对此,印、巴双方都表示接受。一九四九年初双方停火。同年七月划定了停火线,由巴基斯坦控制的地区约占全部面积的五分之二弱,人口占四分之一。印度在它的占领区内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控制区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
印度、巴基斯坦两国政府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曾多次举行会谈。两国总理在一九五三年八月二十日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宣布,将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遵照克什米尔人民的愿望解决克什米尔争端。但是以后印度政府一再违背诺言,无理宣称“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的构成单位”。在印度政府的操纵下,印度占领区的克什米尔制宪议会在一九五六年十一月通过新宪法,宣布“查谟和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一九六五年九月,印度政府残暴地镇压了克什米尔人民争取民族自决的斗争,并且破坏停火线,向巴基斯坦发动武装进攻。
一九七一年十一月,印度又向巴基斯坦发动武装侵略战争,又越过克什米尔停火线,侵占巴基斯坦控制区的一些地方。
一九七二年七月,印、巴两国签署“西姆拉协定”,在查谟和克什米尔问题上,规定双方尊重停火造成的控制线,而并不损害任何一方的众所周知的立场。
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我国政府坚决支持克什米尔人民争取自决权利的正义斗争。早在一九六四年二月,就表示希望克什米尔争端能够象印度和巴基斯坦向克什米尔人民所保证的那样,按照克什米尔人民的愿望获得解决。否认这些争端的存在,采取强加于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态度,都是行不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