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5月1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在斗争中成长
——记鹤壁矿务局几位工人新干部
鹤壁矿务局七百多名普普通通的工人,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的锻炼,先后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这些工人新干部工作积极热情,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给各级领导班子增添了生气。在批林批孔斗争中,他们刻苦学习,努力作战,茁壮成长。下面记述的是他们之中几个人的事迹。
在学习中认方向 在实践中长才干
张炳献,原来是矿井下的一个机电维修工人,去年十一月被推选为矿务局党委副书记。一个整天和钢钳、改锥打交道的工人,要挑起矿务局领导工作的重担,不用说开始会遇到很多困难。可是,张炳献有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他说:“只要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勇于在实践中锻炼,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他当了干部以后,不管工作多忙,坚持天天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作了许多读书笔记。他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争挑重担子,在实践中不断地增知识,长才干。
今年二月,批林批孔运动在全矿务局展开,各项工作在迅速前进。而第五煤矿的批林批孔运动深入不下去,生产也发展缓慢。局党委决定派张炳献和一些同志到五矿帮助解决问题。
张炳献到五矿后,带领同去的同志们串区队、访班组,广泛听取工人群众的意见,经过分析研究,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原来,这个矿的领导班子团结不够好,使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于是,他们和矿领导成员、工人群众一起学习领会批林批孔运动的伟大意义,紧紧掌握斗争大方向,增强团结,提高抓革命,促生产的自觉性。张炳献还和五矿的主要领导干部一起到一个队蹲点,总结这个队掌握斗争大方向,搞好革命团结的经验,在五矿加以推广,使这个矿的批林批孔运动健康地开展起来,生产也有了起色。三月份全矿超额完成了原煤生产计划,平均日产比二月份提高一倍多。
张炳献除了在五矿蹲点外还经常到其他矿、队了解情况,做好面上的工作,并带头参加局机关的批林批孔运动。他和一些同志共同写出了七、八张联系机关实际的大字报,有力地批判了林彪及其死党推行的修正主义路线。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矿务局机关的革命大批判搞得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他跟俺不同,又和俺一样”
“他跟俺不同,又和俺一样。”这是第六煤矿的工人对新干部、矿党委副书记王东方的评价。
半年前,王东方还是一个采煤班长。他怀着为国家多出煤,出好煤的强烈愿望,带领全班工人认真贯彻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年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夺煤战斗中,王东方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九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战友和国家财产,受到省、地、市各级领导机关的表扬。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的锻炼,王东方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继续革命的觉悟有了进一步提高。去年,王东方担任了矿党委副书记,从此以后,他想得比过去更多了,看得比过去更远了。他经常告诫自己:“随着职务的变化,党和群众给俺的担子更重了,俺应当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虚心向老干部学习,向广大群众请教,努力做好领导工作,受到了大家的好评。王东方当了领导干部,一直坚持参加劳动,保持工人阶级本色。他没有脱过劳动服,平均每月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和矿工们一起在井下采煤。他经常是白天工作,晚上下井;晚上开会,白天下井。他把坚持干部参加劳动看作是对林彪、孔老二鼓吹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反动思想的有力批判,看作是反修防修的重要措施。
王东方对自己严格要求,一丝不苟。矿上为了照顾他,曾给他腾了一套比较大的住房,他坚决不要。到矿务局或到市里办事,能步行他就不坐小汽车。有一次,鹤壁市有一个单位请王东方去作报告,要派汽车来接,他再三谢绝。开会那天,当这个单位派来的小汽车扑空返回的时候,王东方已经满头大汗地走到了。大伙一见十分感动,都说:“王师傅还没作报告,就已经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她是俺青年的贴心人”
五一一厂政治夜校在批林批孔的斗争中开课了。参加夜校学习的青年们首先学习讨论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然后对林彪、孔老二的“克己复礼”,及其宣扬的腐蚀和毒害青年的反动思想,进行了批判。政治夜校成为团员和青年们开展批林批孔斗争的战场。每当大伙赞扬这所政治夜校时,人们总要提起朱美玉。
朱美玉是一九七一年进厂的新工人,后来当选为矿务局团委副书记和五一一厂的团支部副书记。她把做好每个团员和青年的思想工作,带领大伙共同前进,看成是自己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朱美玉发现许多青年工人热情很高,但是由于平时学习毛主席著作不够,对旧社会了解得不多,因而对林彪、孔老二有些反动论点批不深,批不透。针对这种情况,她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刻苦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邀请老工人作忆苦思甜报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为了使这项活动经常化,她向党、团支部建议,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下,举办了政治夜校。
朱美玉十分关心青年们的成长。她经常走东家,串西家,了解团员和青年的思想状况、意见与要求,并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大伙说:“她真是俺青年的贴心人呀!”有个时期,朱美玉发现有个女青年对批林批孔斗争的意义认识不足,行动不太积极。于是,她和这个女青年一起学习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重要指示,帮助她认识批林批孔是上层建筑领域里马克思主义战胜修正主义、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这个女青年提高认识之后,立即行动起来,不仅自己积极参加革命大批判,还主动帮助许多文化低的老工人写批判文章,在抓革命促生产中做出了成绩。最近,这个女青年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朱美玉满腔热情支持革命新生事物。矿务局有个东岭林场,近年来许多职工子弟从学校毕业来这里参加劳动。但是,有关部门片面强调增加林场收入,先后把林场的不少知识青年介绍到城市“打零工”,赚现钱,影响了这些青年的健康成长。今年二月,林场的知识青年贴出一张大字报,批评这种做法。朱美玉立即写了大字报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并积极协助领导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4版()
专栏:

把青年干部放到斗争第一线去锻炼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聚居着侗、苗、瑶、壮、汉等五个兄弟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各级领导班子都实行了老、中、青三结合。县委的正副书记和革委会正副主任中,有三名是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县、社领导班子中,少数民族青年干部占百分之五十以上。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县委一班人进一步学习毛主席关于“‘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是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在这次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种创造”的指示,认真总结了实行老、中、青三结合,培养青年干部的经验;狠批林彪反对社会主义新生事物,恶毒攻击和破坏老、中、青三结合,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
县委回顾几年来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吸收大批青年干部参加各级领导班子的情况。大家认为,青年干部革命热情高,政治敏感性强,最少保守思想,生气勃勃,敢想敢干。他们参加县委三结合的领导班子,给县委增加了新鲜血液。各族老、中、青干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团结一致,使县委一班人更加朝气蓬勃。他们带领各族人民建设山区,使山区革命和生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去年,全县粮食产量比文化大革命前增长百分之五十三,亩产跨过《纲要》。文化大革命以来,全县共造林四十七万亩,为国家提供大批木材、茶油和桐油。事实证明,按照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来建设革命化的领导班子,就能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县委通过总结培养各族青年干部成长的经验,进一步认识到,青年干部只有在斗争实践中锻炼,才能健康成长,因此,应该放手让青年干部到批林批孔的第一线去锻炼。县革委会副主任赵元姣,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还是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不久的十八岁的瑶族姑娘。几年来,她带领各族群众,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狠抓阶级斗争,同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农业学大寨的阶级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使深山瑶寨开出大寨花。斗争实践使赵元姣增长了才干,成长为县的领导干部。最近,县委又派她到一个侗族大队带领群众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取得了显著成果。白云山水利工地,是三江重点水利工程,任务艰苦繁重。县委让副书记、侗族青年干部张玉清挑起这个重担——担任工程总指挥。在工地上,他和各族民兵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批判林彪、孔老二,引导各族民兵回忆旧社会做奴隶的苦难生活,对比解放后当家作主人的幸福日子,大大调动了各族民兵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这期水利工程预计要用十五万个工,结果只用了十万个工,就提前近一个月完成了任务。
县委认为,培养青年干部,是党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满怀无产阶级革命豪情,以负责到底的精神,不断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县委采取以老带新,以老帮新的方法,热情培养新生力量。老干部带路,把青年干部放到斗争第一线,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县革委会副主任、侗族青年干部莫自林,热情高,干劲大。县委决定由县委书记黄中道和莫自林一起,到斗江公社周牙大队蹲点,领导批林批孔运动。这个大队的第十五生产队,阶级斗争比较复杂。莫自林到这个队后和群众一起劳动,带头批判,工作很有朝气。但是,由于经验少,对农村阶级斗争规律认识不足,工作碰到了困难。县委书记黄中道就和他一起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帮助他分析这个队的阶级斗争情况,提高了抓阶级斗争的自觉性,并且教给他开调查会的工作方法。莫自林在老干部的帮助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和队干部一起引导群众,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狠批林彪、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通过批判,干部和社员进一步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焕发了社会主义积极性,巩固了无产阶级专政,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本报通讯员


第4版()
专栏:

全心全意为人民
——记福建省沙县中堡大队赤脚医生巫先木
文化大革命给卫生战线带来了深刻变化,新人新事层出不穷。福建省沙县梨树公社中堡大队赤脚医生巫先木的先进事迹,被当地贫下中农热情传颂。“我的责任就是为贫下中农服务”
巫先木是个在部队受过六个月卫生员训练的复员军人。他自从当上赤脚医生以后,把心全贴在了贫下中农身上。一边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边给贫下中农看病。中堡的贫下中农说,巫先木常常是一顿饭分几次吃,一宿觉分几次睡。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路远路近,只要有病人,他都及时赶去诊治。本大队的贫下中农赞扬他,邻近大队的贫下中农也赞扬他。他的足迹,踏遍了整个公社的所有村庄。
一个秋天的凌晨,与中堡大队相邻的月邦大队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孕妇难产。巫先木立即背起药箱,骑上自行车,趁着月光向产妇家飞奔。前两天为了守护一个重病人,他已经三个晚上没有睡觉了。巫先木骑在车上,感到眼皮象吊着秤锤,腿象绑了沙袋。骑着骑着,到山坡拐弯处,不觉眼前一黑,“嗵”的一声,连车带人掉进了一丈多深的芦苇沟里,昏迷过去。清晨,群众在路上发现一个摔破的药箱和撒了一地的药品,才从沟里芦苇丛中找到了巫先木,把他背回中堡大队。过一会儿,巫先木苏醒了,他不顾自己的疼痛和别人的劝阻,又找了一辆自行车,迅速赶到产妇家中接生。经过二十多分钟的紧张战斗,婴儿降生了。产妇家的人连忙煮饭给他吃。可是,他谢绝了。他撑着疲劳的身体,忍着剧烈的胸痛,一路推着自行车往回走,一进家门就躺倒了。
巫先木牢记毛主席关于“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的教导,不论对重病人还是轻病人,都热情治疗。一次,他给一个重病人输液到深夜,回家躺下就睡着了。这时候,来了一个社员,说腿上生了一个小疮,要擦点药。巫先木的爱人听说是个小疮,就叫这个社员明天来。清晨起床时,爱人提起这件事,巫先木责怪她为什么当时不叫醒他。他爱人说:“深更半夜的,一个小疮,有什么要紧?”他说:“我的责任就是为贫下中农服务,那能分病重病轻!”他马上背起药箱,赶到病人家里,给上了药。
“抢救阶级兄弟的孩子更要紧”
巫先木同志一心一意想着贫下中农,千方百计地为阶级兄弟解除病痛。
一次,在巫先木所在大队的医疗站里,连续送来了六个中毒性消化不良、发着高烧的病儿。他一个一个地认真诊断,把医疗站的六副输液器全部拿出来进行抢救,连吃饭都忘记了。就在这时候,他的男孩子也患了同样的病,邻居急忙跑来告诉他:“小孩脸色苍白,血管发紫,叫他赶快回家看看。”巫先木一听,不由得一怔。他很想回家去看一看,但是,六个贫下中农的孩子正在输液抢救,强烈的革命责任感促使他对邻居说:“我离不开!”
过了一会儿,他家里又来人焦急地告诉他:“孩子高烧四十一度,情况非常严重。”他说:“这些孩子也都发高烧,我不能离开呀!”
接着,他爱人噙着泪花来了。他清楚地知道,要抢救自己的孩子,唯一的办法是立即输液。但是,六副输液器都在用着,能拔下正在给病儿输液的器械,去救自己的孩子吗?他指着躺在病床上的六个病儿对爱人说:“你看,这些都是咱贫下中农的后代。给咱的孩子治病要紧,可抢救阶级兄弟的孩子更是咱的责任啊!我能给那一个停止输液呢?”他爱人是贫农的女儿,很理解巫先木此时此刻的心情,轻轻地摇了摇头,回去了。六个病儿的家长和在场的贫下中农被这一切深深感动,纷纷劝他:回去抢救你的孩子吧!巫先木就是一句话:“抢救阶级兄弟的孩子更要紧!”
人们找来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党支部书记和大家再一次劝他。他对党支部书记说:“我是共产党员,贫下中农推荐的赤脚医生。这儿躺着六个没有脱险的孩子,我怎能单单回去抢救自己的孩子呢!”在这种情况下,党支部书记立即赶回大队给公社打了紧急电话。
几十分钟后,巡回医疗队的医生带着输液器械赶到,这才开始抢救巫先木的孩子。
六个病儿在巫先木的救护下,一个个脱险了。巫先木自己的孩子,由于耽误了时间,经过连续六个昼夜的抢救,才脱险了。
“社员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
巫先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在全县第一个办起了合作医疗。为了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为贫下中农节约合作医疗经费,几年来,他坚持上山采药,亲口尝遍百草。有时候,尝得舌头发麻,吃饭都辨不出味道;有时候,又尝得喉头发痒,咳嗽,呕吐,但他毫不畏缩。一次,他听说一种名叫“山梗菜”的草药,可以治疗毒蛇咬伤,就一心想找到它。巫先木不论上山下田,出诊看病,都注意观察,先后尝过一百多种青草。一天,他从外村看病回来,在山坡旁发现一株样子很象山梗菜的野草,便采了一片叶子尝起来。不料,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毒虫草”。顿时,这种草的毒性发作,他肚子剧痛,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了下来。他强忍着赶回家,急忙用浓盐水解了毒。贫下中农知道后,关切地劝他不要再尝了。他说:“社员的健康就是我的幸福。为了办好合作医疗,为了社员的健康,甘愿尝遍百草!”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寻找,终于找到了治疗蛇伤的山梗菜。
巫先木牢记毛主席关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导,凡是自己没有亲口尝过和试验过的中草药,从不给病人用。为了在当地寻找预防和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草药,他先后尝过许多种野草。一次,他顺手采了一片“菲子草”的叶子嚼着,感到气味很象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究竟药效如何?有没有毒性?他采了一把,熬了两碗药汤,自己试着先喝了一碗。不久,就浑身发热出汗,没有任何不良感觉。他想,大人可以,小孩子又怎么样呢?便把另一碗给自己的孩子服下。稍许,孩子也是面孔发红,额头透出细汗,蹦蹦跳跳,有说有笑,完全正常。事实证明,菲子草无毒,可以驱风解表。他应用于临床,连续治愈好几个病人。后来,他又加进其他一些草药,做成流感预防汤,有效地防止和控制了流行性感冒。
现在,巫先木经过亲口尝和亲自试验,已经识别和掌握了当地的二、三百种中药材,一百多种已经常用。他和其他赤脚医生一起,办起了小药厂,把一些草药制成粉剂、丸剂、针剂,使用方便,能长久保存,深受贫下中农欢迎。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