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4月9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巨大的鼓舞 深刻的变化
——文化大革命中鞍钢工人阶级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阔步前进
祖国大地阳光灿烂。在全国批林批孔的热潮中,鞍钢工人阶级满怀革命豪情,迎来了毛主席亲自批示“鞍钢宪法”十四周年。
“鞍钢宪法”的光辉,照耀着鞍钢前进的道路。特别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给鞍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鞍钢工人、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自觉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认真落实“鞍钢宪法”,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使鞍钢迈出了更大的前进步伐。一九七一年以来,鞍钢生产连续三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一九七三年与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相比,钢增加了一百六十多万吨,铁增加了一百七十多万吨,钢材增加了一百二十多万吨,铁矿石增加了九百八十多万吨,相当于新建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一年的产量。鞍钢迅速发展的事实,对林彪反党集团疯狂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无耻谰言,是一个有力的回击。
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企业靠什么才能实现大发展?鞍钢十几年来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回答了这个问题: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靠“鞍钢宪法”,靠无产阶级政治挂帅。
在那火红的大跃进年代,鞍钢工人阶级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掀起了大办钢铁的热潮,实现了鞍钢的大发展。在这天翻地覆的革命变革中,无产阶级办企业的根本大法——“鞍钢宪法”,在中国出现了。可是,刘少奇一伙拚命攻击“鞍钢宪法”,极力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大杀大砍钢铁工业,一年之内,鞍钢生产就减少了一半。此后,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上。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才使鞍钢冲破了徘徊局面,跃到了新水平。
鞍钢弓长岭铁矿的变化,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证。
这个矿是鞍钢重要原料基地之一,也是文化大革命中鞍钢最早实现革命大联合,最早成立革命委员会,最早建立新党委的单位。在胜利面前,这个矿有的领导干部放松了抓路线,抓阶级斗争,只顾埋头抓生产,结果革命和生产都出现了被动局面。为了扭转这种状况,矿党委三次派人到后进单位——选矿厂蹲点。第一次,抓改章建制,似乎好了一阵子,可是不久又回到了老样子;第二次,就事论事抓领导班子的团结,也没彻底解决问题;第三次,从抓党的基本路线入手,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发现阶级敌人在背后拉拢腐蚀干部,挑拨离间工人之间的团结,盗窃大量生产急需物资,破坏生产。他们放手发动群众,向阶级敌人进行斗争,革命和生产的形势迅速改观。三进选矿厂的经历,深深教育了领导班子:搞矿山建设,不抓基本路线不行,不抓阶级斗争不行。只抓石头,不抓人头,只管干,不管线,就会给阶级敌人大开方便之门,把企业引向修正主义的邪路。
但是,斗争并没有结束。正当他们大力发展大好形势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的风波。为了尽快地把矿石生产搞上去,岭东矿汽车司机王君绍,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冲破重重阻碍,提出了“一条龙”革命竞赛的倡议。党委热烈支持他的首创精神。第一个月,王君绍竞赛小分队就创造了露天开采月产历史最高纪录。这时候,有人却吹出冷风,说这是“没有油水的干巴赛”,主张给点物质“刺激”。
党委认为,是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还是搞“金钱挂帅”,是两条路线斗争。那种要给点“油水”,给点“刺激”的主张,正是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回潮的表现。靠钱搞竞赛,就要走回头路。于是,组织全矿职工开展革命大批判,弄清路线是非。老工人们说:“我们工人干革命不是为名利。那种‘给钱干、不给钱散’的黑货,是阶级敌人用来毒害工人阶级的毒药,我们决不能上当。”革命大批判,使广大职工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激发了更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一九七三年,矿石和铁精矿的产量,都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长了一点一倍,采剥总量增长了两倍。
事实教育了鞍钢的广大干部和工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路线正确,就会要什么有什么;路线不正确,就会有什么丢什么。只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先进企业会越来越先进,后进企业也会迅速改变面貌。
工人群众真正做了企业的主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光辉的“鞍钢宪法”,给鞍钢带来的又一巨大变化,是工人群众充分发动起来了,真正做了企业的主人。他们不仅管生产,而且管大事,管路线,帮助领导把好路线关,使社会主义企业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不断前进。
毛主席曾经写信表扬过的鞍钢第一炼钢厂,最近三年迈了三大步,钢的产量平均每年递增八万吨。
这三大步就是工人群众管大事、管路线的结果。
一九七一年,国家要求第一炼钢厂比一九七○年增产钢十一万吨。有人说,再增产有三个“装不下”:炉子装不下,钢水罐装不下,钢锭模装不下。结论是任务完不成。厂党委请群众参加讨论,工人们尖锐地指出:“这是只见物不见人的思想。讲路线,依靠群众,任务就能完成,否则就完不成。”平炉车间老工人刘广荣对五号平炉三十一炉钢的熔炼情况,作了仔细比较,写出调查报告交给党委。报告指出:同是一座炉子,同是一样条件,丙班每炉钢的平均熔炼时间,比甲班和乙班短几十分钟,可见问题在人不在物。如果进一步做好人的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工人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缩小三班之间的差距,能多炼多少钢啊!
这份调查报告帮助党委分清了路线是非。他们立即总结推广了五号平炉丙班炉长赵言兴的先进经验,并且成立了以著名炼钢能手李绍奎为首的快速炼钢表演队,到各座平炉传思想,带作风,教技术。全厂掀起了抓路线,促大干的群众运动。结果提前两天完成了国家计划,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一九七二年初,有的干部产生了“增产到顶”的思想,对国家提出再增产钢五万吨的生产任务,迟迟不想接受。工人们遵照毛主席关于“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的教导,批评了领导的保守思想。全厂开展了“摆成绩,鼓干劲;摆问题,挖潜力;想措施,立大志”的活动,很快克服了畏难思想,不仅完成了国家计划,还超产钢一万多吨。
到了一九七三年,任务又增加了八万吨。有人就想搞点“物质刺激”、“管、卡、压”之类的东西,作为完成任务的保证。运转车间的老工人侯海山挺身而出,给领导敲了警钟:“不能走过去那条修正主义的老路!靠钱不灵,靠卡不灵,只能靠政治思想工作。”侯海山是运转车间整模工段甲班党小组组长,多年来,他坚持做到“三知五必到”,即知道本班每个工人的思想活动、历史情况和家庭状况;工人有事必到,有病必到,有困难必到,有思想问题必到,有婚丧事必到。他以自己的行动,把全班二十三名工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厂党委从侯海山身上,看到了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威力,及时总结推广了他的经验,把全厂的政治思想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这一年的生产任务又胜利完成,提前两年达到了第四个五年计划规定的生产水平。
三年的斗争实践,使这个厂的领导认识到:在事关大局、事关路线的问题上,有的领导看不大清楚,工人群众能看清楚;有的领导认识不到,工人群众认识到了;有的领导做不到,工人群众做到了。只有“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发动群众把好路线关,才能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能抵制和批判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的回潮。
自力更生精神更加发扬光大
进入伟大的七十年代,鞍钢工人阶级遵照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指示,豪迈地提出了“彻底改造鞍钢”的战斗口号,制订了以挖掘老企业潜力为主的“挖潜、革新、扩建”的措施。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他们更加认识到自己的力量,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改造鞍钢、发展鞍钢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鞍钢中型轧钢厂是一个有四十年历史的老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工人们进一步批判了刘少奇、林彪的爬行主义、洋奴哲学,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他们督促领导把“等、靠、要”换成“修、革、造”,坚持自己动手,挖掘内部潜力,改变老厂面貌。
在这场斗争中,工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过去,中型轧钢厂没有翻钢设备,生产时要用人力翻钢,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文化大革命前,一些“专家”、“权威”搞了几次都没有搞成。老工人、共产党员张福来,不信反动的“天才论”,只信“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只信实践出真知。他和战友们几十次、几百次蹲在轧钢机旁,观察轧钢生产的每一个动作,仔细研究翻钢机的结构。“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一个不用电、不用汽、不用风的小巧玲珑的轻轨翻钢机,终于在普通工人手中诞生了。它与外国进口的翻钢机相比,有效率高、体积小、结构简单、节省动力等优点。一些轧钢机械专家,看过这台翻钢机后,也赞不绝口,心悦诚服。
群众性的技术革新活动,在中型轧钢厂一环套一环,一浪高一浪地开展起来。加热工人改建了空心炉底,革新了均热床;设备工人和精整工人制成了矫直机、剪断机、穿孔机和自动包装机;吊车工人在改造老吊车的同时,还自己动手制造了新吊车……。工人群众的思想解放了,陈旧的设备革新了,四十年老厂焕发出革命的青春。一九七三年,中型轧钢厂生产的钢材比文化大革命前的最高水平还多百分之五十以上。今年一、二月份,钢材生产又比计划提高百分之六点六。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鞍钢工人阶级在大力挖潜革新的同时,还进行了必要的基本建设。大型氧气顶吹转炉这种设备,在鞍钢从来没有过。是跟在洋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从国外购买设备、引进技术,还是自力更生、自己动手,总结本国经验,采用本国技术,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工人们坚决批判崇洋思想,指出: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主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要走自力更生的路,有困难自己克服。例如,制造大转炉静化器,需要大型煨管设备,鞍钢没有,国内也没有这种设备,鞍钢机修总厂工人,组成“三结合”小组,硬是用土设备攻克了这个难关。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援下,鞍钢工人、干部、技术人员,团结一心,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两座我国目前最大的转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鞍钢工人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先后建设了两座高炉、一座大型矿山、一座大型烧结车间、两台万立方米制氧机等十六项工程。这些新的建设,大大提高了鞍钢的综合生产能力。
“鞍钢宪法”照鞍钢,到处一派新气象。鞍钢工人阶级在欢庆胜利的时候,并没有忘记胜利后的斗争。他们正以深入批林批孔的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高举“鞍钢宪法”的光辉旗帜,阔步前进!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讲路线,靠群众,任务就能完成
北京半导体器件二厂深入批林批孔提前完成一季度生产计划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四月八日讯 在批林批孔运动中,中共北京半导体器件二厂党委认真听取群众的批评,狠批林彪、孔老二的“上智下愚”的反动谬论,激发了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今年第一季度,这个厂曾经向上级要求减产百分之二十,结果提前三天完成了季度生产计划。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北京半导体器件二厂广大职工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认真抓革命,促生产,从一九六八年建厂以来年年胜利完成国家计划。去年,全厂提前半个月完成年计划之后,厂党委根据一九七四年的生产任务,决定对生产车间进行改造,调整生产组织,新建两条生产线,占去了一月份半个月时间,影响了生产进度;加上新产品成批生产,合格率比较低,结果,今年头两个月只完成了一季度计划的百分之四十三。在这种情况下,厂党委和革委会成员们左算右算,认为怎么也不能完成一季度的生产计划,只能“一季度亏空二季度补”。他们没有发动群众充分讨论,就向上级写了一份报告,要求一季度减产百分之二十。
申请减产的消息传到了五车间。当天晚上,正在参加批林批孔运动的工人和干部立即展开讨论,一致认为党委的这个报告是不相信群众的产物,是“上智下愚”的流毒的反映,也是一种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回潮现象。青年女工、新党员齐勤改等十几个工人当晚写出了一张批评党委的大字报。大字报指出:批林批孔以来,我们批判了林彪搞“克己复礼”,阴谋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批判了他们鼓吹的“上智下愚”的谬论,形势大好。然而在大好形势下,厂党委不放手发动群众,不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却向上级提交了一份完不成任务的报告。这样的报告不能代表我们工人阶级的觉悟,不能代表我们广大工人的心情。这是厂党委不相信群众的表现,是“上智下愚”的具体反映。
大字报接着说:我们工人阶级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完不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我们深感不安。我们工人阶级要为祖国争光,要胸怀全局,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狠批“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
大字报强烈要求党委追回这份申请报告,放手发动群众,掀起大学、大批、大干、大变的高潮。大字报还倡议全厂职工团结起来,夺取革命和生产的双胜利。
这张大字报立即得到了全厂职工群众的支持,引起了厂党委的高度重视。第二天一清早,厂党委召开了紧急扩大会议,学习这张大字报,批判林彪、孔老二的“上智下愚”谬论,检查工作中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的错误。党委成员们激动地说:这是一张革命的大字报。这张大字报是对林彪、孔老二的“上智下愚”的极好批判,也是对“领导高明论”、“群众落后论”的深刻批判,是批林批孔运动中出现的可喜现象。
会议决定,把五车间工人的这张大字报印发到各班组,供大家学习;同时把厂党委申请减产的报告也印发下去,供大家批判。党委还决定立即追回申请减产的报告,并且写一张大字报,支持五车间工人的革命行动,决心和群众一起战斗,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夺取生产建设的新胜利。会后,党委成员分头深入车间、班组,同工人一起批判林彪和孔老二的“克己复礼”和“上智下愚”的谬论,一起抓革命、促生产。有些党委成员和工人一起上夜班,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厂党委的革命行动,反过来又鼓舞了工人们的斗志。许多工人说:党委支持我们的意见,我们更要鼓足革命干劲,以实际行动批判林彪和孔老二。五车间工人群策群力,出主意想办法,鼓足干劲,一个人顶两个人干,三月份完成的工作量为前两个月总工作量的一倍多。四车间工人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积极提高产品合格率。这个车间的一班工人,纷纷献计献策,找到了产品合格率低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合格率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两倍。三车间管心组任务重,工人们苦干加巧干,争时间抢速度,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全厂各个车间、班组发扬共产主义协作精神,打破工种界限,纷纷把方便送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食堂的炊事员们努力提高饭菜质量,改进服务态度。科室干部也深入生产车间,和工人并肩战斗。全厂干部、职工齐心奋战,使一季度的生产计划终于提前三天,在三月二十八日胜利完成。


第3版()
专栏:

批林批孔运动中开出的红花
昆明纺织厂二车间清花小组解决除尘设备问题
三月三日这一天,昆明纺织厂二车间清花小组的工人们特别高兴。上午十时半,工人们打开电闸,吸尘设备立即转动起来,地洞里的废花和灰尘自动地沿着粗大的管道飞向洞外。八年没有办到的事,现在办成了。工人们说:“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在我们厂开出了红花,结出了硕果。”
在不久以前的一天,昆明纺织厂大食堂墙上贴出了一份“请帖”。这份“请帖”不是请人去赴宴,也不是请人出席会议,而是邀请厂的领导干部去参加清理地洞的劳动。
这份“请帖”是二车间清花小组的工人写的。原来,二车间在进行第一道工序清花时,每天有大量的废花和灰尘排进地洞里。这个地洞有三米深,八十米长,三十多米宽,每个星期都要被清花机排出的废花和灰尘堆满。为了及时从地洞里清除这些废花和灰尘,这个厂在八年前购置了一套除尘设备。但是设备安装以后,一直不太好使。因此,每逢星期六,清花小组的工人就要停止生产,进入灰尘弥漫的地洞,用人力清花除尘。工人们一再要求改装除尘设备,代替人工除尘,可是,由于厂领导没有依靠群众想办法,这个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后,清花小组的工人认真学习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指示和文件,深入批判林彪宣扬孔孟之道,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进一步提高了觉悟。他们联系用人力清花除尘这件事,大家说,这个问题不解决,影响生产;厂领导不深入群众,不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是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直接原因。于是,工人们便写了这张“请帖”贴出来。这张“请帖”事实上是对领导的批评,也是一种督促。
厂的领导干部看到工人的“请帖”,都很受教育。那几天,他们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发动群众,在全厂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他们看到“请帖”后,马上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这是一张革命的大字报,工人们从干部脱离劳动这个方面,指出了领导干部在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他们决定接受清花小组的意见,与工人们一起学习、劳动,一起批林批孔,在斗争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路线斗争觉悟。
二月十六日,工厂的领导干部穿上工人装,来到清花小组的工人中间。在进地洞劳动之前,他们围坐在车间前的草坪上,开了一次批判会。大家狠批了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宣扬“上智下愚”,攻击干部走“五·七”道路“等于变相失业”等反动谬论。干部们说:孔老二要“复礼”,林彪要复辟,他们都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我们就要针锋相对,坚持继续革命,不断前进。今后,我们一定要坚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好企业,坚持参加生产劳动,与全厂工人一道,发展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工人们说:我们一定要在批林批孔斗争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抓革命,促生产,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作出贡献。
批判会刚刚开过,工厂的领导干部便同工人一起开始了清花除尘的劳动。大家背着清花筐,冒着飞扬的废花、尘土,越干越有劲。通过一起劳动,工人和干部更加亲密无间。有些领导干部说,这次劳动不仅清除了地洞里的废花和灰尘,也批判了林彪、孔老二鼓吹的“上智下愚”的反动谬论,而且学习了工人阶级的优秀品质,进一步理解了必须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意义。
通过参加劳动,干部们亲身体会到,用人力清花、除尘,又脏又累,影响生产,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必须改进。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就和工人一起商量,决定组织力量改装除尘设备。接着,他们专门组织了一个由工人、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参加的三结合小组,着手进行这项工作。经过反复试验,多次改进,仅花了半个月时间,这套吸尘设备就改装成功并投入使用了。
这个问题八年没有解决,现在解决了。工人们都很高兴,干部们深受教育。大家说,批林批孔运动提高了大家的路线觉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们一定要把这场斗争进行到底,进一步办好企业,发展大好形势。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