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3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教育后代
——评彩色木偶片《小八路》
尹平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改编摄制的木偶片《小八路》,在抗日战争的典型环境中塑造了“小八路”虎子和八路军游击队杨队长的英雄形象,坚持用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教育后代。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少年儿童文艺创作方面的一个可喜的收获。
为了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教育后代,要求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在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冲突中,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典型环境中,塑造少年儿童的英雄形象。《小八路》中少年英雄虎子的那种一往无前的鲜明的个性特征,那种敢冲敢闯的“虎劲”,就是在激烈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影片通过我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者展开的一场剧烈战斗,热情颂扬了在毛主席和党的关怀教育下,以虎子为代表的我国少年儿童在同帝国主义侵略者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虎子对日本侵略者和国内阶级敌人有着强烈的仇恨,对党和八路军充满深挚的爱。他渴望成为一个八路军战士的热切愿望,以及他在党和部队的培养教育下,经过战斗考验而迅速成长起来的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概括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少年儿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为了表现虎子的革命精神,影片努力在对敌斗争的环境中来突出他的英雄行为:割断敌人的电话线;带领儿童团拾谷穗,练兵习武,站岗放哨;配合杨队长在骡马客栈里抓“舌头”,侦察敌情;打进据点引诱敌人,等等。特别是进据点这一行动,让虎子置身于同日本侵略者面对面的尖锐斗争中,突出地表现了他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英雄性格。这里,虎子利用日酋黑藤急于要搞到粮食的心情,牵住这头“野牛”的鼻子。但是黑藤老奸巨猾,不轻信虎子,突然凶相毕露,拔刀恫吓虎子。在这样严峻的考验面前,虎子沉着镇静,毫不畏惧,机灵而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弱点,打消了对方的怀疑,终于把黑藤引出据点,胜利地完成了这一重大任务。虎子在侵略者面前英勇无畏,敢于牵着敌人鼻子走的革命精神,是值得今天的少年儿童很好学习的。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在国内还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在国际上存在着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颠覆和侵略的威胁,我们一定要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用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教育群众,教育后代,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要敢于跟帝、修、反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要敢于战胜敌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小八路》所表现的军民团结打豺狼的革命主题,是对今天少年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战备教育的一个好教材。
影片在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塑造虎子英雄形象的同时,还努力塑造了八路军游击队杨队长的英雄形象。这个以少年儿童为主要英雄人物的作品,既运用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努力塑造了虎子的英雄形象,又正确地表现了党的领导对下一代的关怀与教育。杨队长十分重视用无产阶级的革命思想教育后代,并且敢于把下一代放在革命斗争的风口浪尖上去经受锻炼与考验,使他们能够在斗争中茁壮地成长。如虎子原来有狭隘的报仇思想,杨队长就亲切地对他进行生动的政治思想教育,使他懂得了干革命不是报个人私仇的革命道理。虎子带领孩子们在村口巧布迷魂阵迷惑敌探,虽然是在杨队长的具体指挥、部署下进行的,但同时又表现了杨队长让虎子动脑筋想办法,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精神。这样写,就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少年儿童一代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教育的结果。这样写,就避免了那种离开党的领导和教育,离开斗争实践去孤立表现少年儿童,夸大孩子作用的弊病,做到了比较准确地表现少年儿童英雄人物成长的典型环境。
当前,在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中,有一种满足于罗列好人好事的现象,似乎写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对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并不重要。这是“无冲突论”即政治上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在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反映。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同整个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一样,都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回避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回避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就表现不出少年儿童英雄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作品也就缺乏战斗性。
在毛主席和党的亲切关怀和教导下,特别是经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我国少年儿童中间已经涌现出许多站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前列的英雄人物。在我们社会里,少年儿童中的好人好事,也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和两种思想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我们应该把它们集中起来,加以典型化。
用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教育后代,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进行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以木偶片来说,木偶的造型与动作,镜头的处理与舞台美术设计,都必须为塑造英雄人物、表现革命的主题思想服务。《小八路》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虎子、杨队长以及铁蛋等的造型都比较好。虎子的大多数造型英武矫健,表现了他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镜头处理方面,当矛盾冲突激化和表现人物强烈的思想感情的时候,采用了近景、仰拍等手法,突出了虎子坚定刚毅的英雄气概。这都是好的。但是就整个片子的艺术处理而言,还是有缺点的。在情节安排、人物描写等方面,同其他同类题材的作品有某些雷同之感。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从创作思想上引起重视。这可能主要是不注意矛盾的特殊性,生活基础又不够深厚的结果。此外,虎子的革命理想还缺乏更细致动人的刻画。影片的结尾部分过于草率,没有充分表现虎子在歼灭敌人时的作用。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十分尖锐,阶级敌人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斗争相当激烈。我们一定要积极地投入蓬勃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去,拿起文艺武器,向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展开勇猛的进攻。在少年儿童文艺创作领域中,我们要肃清“无冲突论”即“阶级斗争熄灭论”和资产阶级“童心论”等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流毒,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我们相信,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指引下,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跟整个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一样,一定会如春花怒放,更加繁荣兴旺。(附图片)
彩色木偶片《小八路》的一个镜头:虎子带领儿童团加紧操练,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中国电影公司供稿


第3版()
专栏:

言之有物
——从彩色故事片《艳阳天》中一场戏的视觉形象谈起
姜思慎
彩色故事片《艳阳天》中
“小会计上任”这场戏,在注意发挥电影视觉形象的特点,塑造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正确运用电影艺术特有表现手段的一个较好的例子。
影片里,东山坞广大贫下中农为了击败阶级敌人利用会计职权破坏集体经济的阴谋,由支部书记肖长春提议,经党支部、社管会研究决定,撤掉马立本的会计职务,让贫农青年韩小乐担任农业社的会计。小乐怀着“跟资本主义思想斗争”的激情,接受了这个任务,到会计办公室上任,跟马立本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斗争。
银幕上,随着噼噼啪啪的算盘声,韩小乐走进会计办公室。他穿着一身整洁的服装,连风纪扣都端正地紧扣着,步子不紧不慢,表现了要为贫下中农夺回财权的严肃认真的心情。马立本正叼着烟在一堆乱七八糟的账本面前,无精打采地打着算盘。小乐不声不响地走到桌边,拿起账本翻阅起来。双方虽然没有一句对话,可是,一触即发的矛盾情势却通过这些动作摆开了。片刻以后,马立本眼不正视地讲了一句:“我这算账哪!”想赶韩小乐走;韩小乐理都不理,继续查看账本,还把马立本面前的一本也拿了过来。这可触怒了马立本,他把算盘一摔,站起来,神气活现地说:“去,去,去,这儿不是你呆的地方!”可是,韩小乐索性不慌不忙地坐到了马立本的位子上,说:“这儿正是我呆的地方!”这一个摔算盘,一个坐位子的动作,两句针锋相对的对话,顿时把双方的矛盾挑开。特别是小乐的一句话,言简意赅,不仅表现出这个贫农青年勇于向阶级敌人作斗争的英雄气概,还体现了他当家作主,敢挑革命重担的主人翁态度。马立本又气又火,正要发作,焦淑红走进来,宣布了撤销他会计职务的决定。这时,马立本如闻晴天霹雳,蜷缩着身子,睁大了眼睛,问道:“什么理由?”韩小乐理直气壮地回答说:“你和贫下中农不是一个心眼,大伙儿信不过你!”这句话,朴实、有力,一下子击中了要害,不用讲更多的话,马立本就明白了:自己跟马之悦一起干的勾当都已被识破、揭露。他无言可答。接着,焦淑红向马立本紧逼一句:“交吧!”马立本反问:“交给谁?”韩小乐十分自豪、十分坚定地接着说:“我!”马立本一愣,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你?”最后,韩小乐更加坚定地回答说:“对!”这一组短促、紧凑的对话,把矛盾冲突推向高潮,虽然每个人的话只有一两个字,却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在韩小乐简短有力的“我!”字里,充满着自豪,充满着信心,是对马立本的挑战,是为保卫贫下中农利益而发出的誓言。而马立本吐出的那个“你?”字,则表现了他的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的复杂心情。他又恨又气,说不出话来,随手把乱七八糟的账本单据等往韩小乐面前一推,气急败坏地讲了一句:“给,全拿去吧!”他这个推账本的动作,失神的表情,加上一句五个字的台词,把阶级敌人在垮台前失望、颓丧,但又不甘心失败,继续进行顽抗的特征,揭示得很生动。直到韩小乐严厉地责成他“必须按农业社的会计条例一笔一笔交代清楚,差一笔也不行”以后,马立本才象一头丧家之犬,哑口无言。影片通过以上的处理,成功地塑造了韩小乐这个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青年英雄形象,为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肖长春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
影片《艳阳天》中这一段戏的处理所以比较成功,是因为作者充分发挥了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特点。你看,那韩小乐穿着整洁的服装,走进会计办公室时的步子,翻阅账本时的严肃神态,理直气壮地坐上会计位子的动作;马立本起初那种懒洋洋的态度,骄横的表情,后来的惊讶而又恼怒的眼神,最后推账本的动作和垂头丧气的模样……正是这些动作、表情、眼神等所构成的视觉形象与对话的巧妙结合,大大地加强了人物行动的感染力,并使这有限的几句对话,言之有物,具有足够的份量。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影片的尖锐矛盾、曲折情节在不是用长篇对话而主要是用人物的行动的表现形式下,得到了清楚而富有表现力的反映。试想,如果马立本要赶韩小乐走的时候,韩小乐没有那个坐到会计位子上去的动作,而是站在那里,先对他训斥一通,然后用一大段对话来讲一番道理,那会显得多么平淡无力!韩小乐的形象也决不会象现在这样生动、鲜明。
当然,强调视觉形象的重要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对话的作用。为了塑造具有高度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充分揭示英雄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对人物的对话进行艺术概括,仍然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问题在于是否恰到好处。我们强调注意发挥电影视觉形象的特点,决不是反对必要的台词,而只是反对那种冗长、缺乏表现力和言之无物的话。有些台词,完全是不必要的,可以代之以人物行动。如果这类对话多了,影片就容易陷入枯燥和造成戏剧节奏发展停滞的弊病,不利于矛盾冲突的展开,不利于塑造无产阶级的英雄形象。影片《艳阳天》里“小会计上任”这场戏的艺术表现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3版()
专栏:

社会主义在斗争中前进
——彩色故事片《青松岭》观后
解放军某部 李正华 陈权
党的基本路线和阶级斗争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每前进一步,都充满着激烈的阶级斗争,我们的每一个胜利,也都是斗争的结果。《青松岭》这部影片中反映的阶级斗争的现实充分说明:我们推翻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摧毁了他们昔日的“天堂”,他们是死不甘心的。他们还要千方百计地搞破坏,搞复辟,妄图拖住历史的车轮向后转。
《青松岭》中的反动富农分子钱广与贫下中农争夺鞭杆子的斗争,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在这场斗争中,正是由于张万山等贫下中农坚持革命,坚持斗争,终于剥下钱广的画皮,教育了干部、社员,巩固了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
林彪效法孔老二,鼓吹“中庸之道”,说什么“中庸之道……合理”,究竟合哪个阶级的“理”呢?我们说,是合地主资产阶级的“理”,是合林彪一伙搞资本主义复辟的“理”。
反动富农分子钱广处心积虑地挖社会主义墙脚,大搞资本主义复辟,破坏社会主义建设。他故意把集体的马饮病,妄图达到他破坏生产又嫁祸于人的罪恶目的;他用驯马惊车这一毒计来同我们争夺鞭杆子,并且企图以此来谋害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老贫农张万山和青年秀梅等。钱广所干的这一系列罪恶勾当,不仅仅是为了夺鞭,而且是要夺权,变天。张万山、方纪云等贫下中农对钱广的斗争,也不仅是争夺一根鞭杆,而且是争夺社会主义的阵地,保卫社会主义红色江山。老贫农张万山、支部书记方纪云等听毛主席的话,不忘阶级斗争,狠狠地打击了敌人!我们看了影片中的这场斗争,从内心感到痛快。
我们部队这次参加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取得的胜利,也说明了对敌人只有狠狠地打,坚决地斗,决不能和他们讲什么“中庸之道”。西沙群岛明明是我国的神圣领土,西贡当局却出动军队、飞机、军舰肆意侵犯,首先向我开枪开炮,我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才赶走了侵略者,这也是斗争的结果。按照林彪鼓吹的“中庸之道”的反动谬论,我们这些斗争岂不是都斗错了?这是十分荒唐的。我们决不允许钱广这样的反革命分子兴风作浪,肆无忌惮地大搞资本主义复辟;我们决不允许帝、修、反肆意侵犯我国的领土,把我国变成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张万山等贫下中农的革命斗争精神,狠批林彪“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狠批“中庸之道”等反动谬论,争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再立新功。


第3版()
专栏:

大好形势是斗争得来的
李裕明
“行船靠舵,赶车靠鞭”,在社会主义农村的集体经济中,大车由谁来赶,鞭杆子由谁来掌握,这是关系到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青松岭》中的贫下中农,为了夺过敌人——反动富农钱广手中的鞭杆子,共产党员、老贫农张万山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和严重的关节炎,忠心耿耿地为贫下中农培养掌鞭赶车的接班人。他坚持用党的基本路线武装自己的头脑,并时时用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走毛主席指引的道路”,才能在赶车时“风吹不昏,沙打不迷”。
秀梅,这个生长在农村的女青年,她爱上了自己的山区,认清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一心要学会赶车,夺过敌人手中的鞭杆子,使大车在社会主义大道上奔驰。她和同伴们不怕困难挫折,不怕讽刺打击,在党支部的支持下,在张万山的培养教育下,茁壮成长。他们站在阶级斗争的前列,敢于向一切破坏集体利益的歪风邪气和不良倾向作斗争。粉碎了钱广的阴谋以后,秀梅等青年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又提高了一步。阶级斗争的风浪,锻炼了青松岭的年青一代。
青松岭的大好形势,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贫下中农从斗争中得来的。我们要向贫下中农学习,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的光辉大道上胜利前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