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都是互相支持的。


第1版()
专栏:

应董必武代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邀请前来进行国事访问
尼雷尔总统到达北京受到隆重热烈欢迎
周恩来总理盛宴热烈欢迎坦桑尼亚贵宾
我国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陈锡联、吴德、阿沛·阿旺晋美到机场欢迎
周总理尼雷尔总统在宴会上讲话,共祝中坦人民友谊和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发展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讯 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朱利叶斯·克·尼雷尔,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代主席董必武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前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今天上午乘专机从广州到达北京。
我国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陈锡联、吴德、阿沛·阿旺晋美,有关方面负责人姬鹏飞、方毅、彭绍辉和首都群众数千人,前往首都机场隆重、热烈地欢迎坦桑尼亚贵宾。
中国和坦桑尼亚都是发展中的国家,同属第三世界,两国人民在长期的反帝、反殖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尼雷尔总统曾在一九六五年和一九六八年两次访问我国,现在,尼雷尔总统第三次前来我国访问,再次给我国人民带来了坦桑尼亚人民的友好感情,体现了中坦友谊的日益巩固和发展。
今天,首都北京洋溢着中坦两国人民友谊的热烈气氛。天安门城楼红灯高悬,市区主要街道和首都机场上,一面面彩旗迎风招展,高大建筑物上悬挂的巨幅标语上写着:“热烈欢迎尼雷尔总统!”“坚决支持坦桑尼亚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正义斗争!”“中坦两国人民的友谊万岁!”“亚非人民大团结万岁!”
“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上午十点半,尼雷尔总统和随同来访的其他坦桑尼亚贵宾乘坐的专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周恩来总理、叶剑英副主席等我国领导人走上前去,同尼雷尔总统热情握手、拥抱。在飘扬着中坦两国国旗的机场上,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乐队奏坦桑尼亚国歌和中国国歌。尼雷尔总统由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副主席陪同,检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当尼雷尔总统同欢迎群众见面时,机场上一片欢腾。首都男女民兵列队持枪向坦桑尼亚贵宾致敬。人们挥动鲜艳的花束和青翠的松枝,有节奏地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尼雷尔总统!”一群女青年,簇拥在大花篮周围,欢乐地跳起了“迎宾舞”。
在欢迎队伍里,还有曾经参加过坦赞铁路建设的中国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代表。他们说,我们在坦桑尼亚时,曾多次受到尼雷尔总统的亲切接见。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我们和坦桑尼亚的工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亲如兄弟。尼雷尔总统又一次不远万里来我国访问,我们感到十分高兴。
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外交大臣沙林察也到机场欢迎。
到机场欢迎的还有:
人大常委会委员罗叔章、胡愈之;
政府有关部门、对外友协和北京市革命委员会的负责人仲曦东、王海容、韩宗正、陈洁、宋养初、焦善民、梁昌武、杜星垣、唐克、杨殿奎、郭鲁、张之强、庄则栋、李世安、缪海棱、李哲夫、杨骥、王笑一等。
先期到达北京为尼雷尔总统访华作准备工作的坦桑尼亚交通和工程部长卢辛德、人民国防军参谋长姆克韦拉,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馆外交官员和在北京的其他坦桑尼亚朋友,也到机场迎接。
到机场迎接的还有各国驻中国的外交使节。
外交部副部长何英、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李耀文、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朱传贤,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万布拉,陪同尼雷尔总统从广州到达北京。
尼雷尔总统今天上午离开广州时,广东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赵紫阳、单印章、张根生,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副司令员吴富善,广州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梁湘、钟明等,前往机场欢送。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讯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今天晚上举行盛大宴会,热烈欢迎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朱利叶斯·克·尼雷尔以及随同来访的其他坦桑尼亚贵宾。
我国领导人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叶剑英、李先念、邓小平、陈锡联、吴德、阿沛·阿旺晋美、姬鹏飞、方毅、彭绍辉等,出席宴会作陪。
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外交大臣沙林察应邀出席宴会。
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万布拉和夫人,大使馆外交官员和其他在北京的坦桑尼亚朋友,也应邀出席。
宴会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宴会厅里悬挂着坦桑尼亚国旗和中国国旗。当尼雷尔总统等坦桑尼亚贵宾由我国领导人陪同步入宴会厅时,全场热烈鼓掌,乐队奏迎宾曲。
周恩来总理首先在宴会上讲话(全文见第二版),他代表毛泽东主席、董必武代主席、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尼雷尔总统和其他坦桑尼亚贵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他重申中国人民将始终不渝地支持非洲人民的正义斗争。尼雷尔总统在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全文见第二版),盛赞坦桑尼亚人民、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他们的讲话不断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讲话结束以后,乐队分别奏坦桑尼亚国歌和中国国歌。
宴会自始至终充满着热烈友好的气氛。席间,宾主频频举杯,共祝中坦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
出席宴会作陪的有,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府部门、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和对外友协的负责人。
各国驻中国外交使节应邀出席了宴会。(附图片)
尼雷尔总统等坦桑尼亚贵宾,由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副主席陪同绕场一周和欢迎群众见面。新华社记者摄
周恩来总理举行盛大宴会,热烈欢迎尼雷尔总统等坦桑尼亚贵宾。这是宴会前合影。新华社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随同尼雷尔总统访华的主要随行人员名单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三月二十四日讯 随同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朱利叶斯·克·尼雷尔访华的主要随行人员名单:
国民议会议员、外交部长约翰·马莱塞拉;
国民议会议员、交通和工程部长乔布·马莱塞拉·卢辛德;
国民议会议员、国防和国民服务部长爱德华·莫林格·索科伊内;
国民议会议员、第一副总统办公室国务部长哈桑·纳苏尔·莫约;
坦噶尼喀非洲民族联盟全国执行委员会委员贝内·登德戈;
总统办公室首席秘书恩肯博;
国民议会议员玛丽·汉考克小姐;
外交部首席秘书尼亚基;
水利发展和动力部首席秘书勒加鲁利拉;
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万布拉;
礼宾司长哈吉·斯韦迪;
首都发展公司董事长克莱门特·乔治·卡哈马;
总统私人秘书布蒂库;
人民国防军参谋长姆克韦拉准将;
坦桑尼亚驻中国大使馆武官马雷亚莱上校;
坦桑尼亚广播电台台长保罗·索齐格瓦;
总统医生恩霍诺利;
农业部人力发展局局长亨利·卡西加。


第1版()
专栏: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光辉照前程
——记怀德县干部带领群众学大寨
一九六八年,吉林省怀德县革命委员会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革命风暴中成立了。怀德县的贫下中农代表赠给县革委会每个常委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一把镰刀,希望他们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带领群众尽快地改变怀德县的落后面貌。
五年过去了,怀德县的领导成员没有辜负贫下中农的殷切期望。他们带领全县人民学大寨,初步改变了怀德旧貌。一九七三年,全县粮食总产比文化大革命以前三年的平均年产量翻了一番,平均亩产跨过了《纲要》。向国家交售商品粮三亿七千万斤,比一九六三年的总产还多七千万斤。
新的起点
怀德县地处吉林省中部平原,有八十万人,三百二十五万亩耕地。在文化大革命前,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差年头亩产只有八九十斤,好年景也没超过一百五十斤,曾经连续十年吃国家供应粮,伸手要国家贷款。
怀德县革委会成立后,认真总结文化大革命前的经验教训,深深地体会到:面貌变不变关键在路线。文化大革命以前,县委在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只是埋头抓生产,不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结果一些社队阶级敌人搞破坏,资本主义自发势力滋长,严重地妨碍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县革委会接受过去的教训,工作起始就狠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领导成员坚持深入基层,在第一线指挥战斗。每年冬春,还抽出大批干部深入社、队,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向干部和群众灌输社会主义思想。
刘房子公社石峰和石头庙子两个大队,长期处于落后状态,是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单位,被人称为两块铲不动的石头。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卜向忠于一九七一年冬天来到这两个大队。他挨家逐户进行访问,做群众的思想发动工作,和社员一起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在提高社员觉悟,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发动社员开展阶级斗争,终于揪出了混进领导班子中的坏人。社员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家齐心协力学大寨,苦战两年,两个大队都山河变样,面貌一新,粮食平均亩产上了《纲要》。社员满怀激情地说:基本路线威力大,“石头”上也开出了大寨花。
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宋文学在一九七○年冬天,到十屋公社后十屋大队蹲点。这里地处辽河沿岸,但是多年来却守着河水渴死苗。文化大革命前,这里搞了个提水工程,由于人心不在集体上,半途而废,至今还留个半拉碴子。宋文学过去是主管水利工作的副县长,他回想以往只管生产,不问思想的教训,进一步懂得了只有抓路线,才能大干快变。他放手发动群众,狠抓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后十屋大队靠街边,有些人起早贪黑跑市场,心思不在集体上,他就领着社员进行今昔对比,忆苦思甜。阶级教育越搞越深,“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道理越讲越明,极大地激发了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男女老少都走上水利工地,同时组织专业队常年干。不到一年时间,后十屋大队不仅使原来的工程配了套,还新修了一个提水站,实现了一人一亩水浇地,粮食平均亩产上了《纲要》。
在文化大革命中参加县领导班子的青年干部、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魏运国,来到资本主义自发倾向比较严重的凤响公社田家洼子大队蹲点,发动群众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帮助大队党支部书记提高路线斗争觉悟,抓大事,促大干,扭转了粮食产量连年下降的局面,使这个大队一九七三年粮食平均亩产过了“黄河”。
五年多来,怀德县的十五名领导成员共蹲了三十九个大队,蹲一个变一个。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基层干部也都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改造薄弱队。现在,全县比较后进的大队和生产队的面貌都已开始改变,其中有不少已经成了先进队。
大 干 大 变
东北的春天,七、八级大风一场接着一场。狂风卷着黄沙,在原野上横冲直闯。
一九七○年春天,县委第一书记、县革委会主任扎布决定到风灾最甚的中部去查探风口。他背着行李在旷野上步行,风沙迎面扑来,打得睁不开眼,喘不过气。他顶着风沙吃力地走着,路过上台子河时,踏破薄冰,掉进河里,冰冷的河水,浸透了棉裤,冻得他直打哆嗦。他到附近的屯子烤了烤衣服,又接着往前走。走到四道岗,突然下起了雨雪,天越发冷起来,身上结起一层薄冰。一路上,他亲眼看到,大风把平展展的土地刮出了一道道几寸深的沟,刚刚播下的种子被剥走了。他向社员询问风沙的过去和现状;和群众研究制服风沙的办法。他在风雪中奔走了六天,走了九个公社,二十六个大队,四十三个生产队,查看了五十多处风口。
在同一个时间里,县委书记、县革委会副主任齐文焕在东部涝区踏查。他沿着涝洼塘的沟沟岔岔,走了四个蓄洪区,全程三百多里。文化大革命前,他是这个县的县长。那时他来这里都是乘车一走而过,因而对这里为什么年年治涝,年年遭淹,一直没有弄清楚。这次,他边走边看边问。在蛤蟆塘,老贫农告诉他:“这儿年年治涝年年挨淹,是因为没有治到正地方。我们这里一下大雨,客水和内水顶托,内水排不出去,这是个大问题。”在蓄洪区,社员们说:“要跟全县干部和社员说一说,蓄洪区不能种庄稼,一种庄稼就不起作用了。”通过这次踏查,使他对大岭涝区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最后,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们集聚一起,热烈地讨论了这次冒风徒步踏查的情况和收获,制定了全县植树造林和根治内涝的蓝图。
重新安排怀德山河的战斗打响了。十万农田基本建设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工地。
在县委的领导下,广大干部和群众大干苦干,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全县已经植树造林四十万亩,相当于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造林总和的三倍多,三分之二的耕地实现了林网化,百分之九十的荒秃岭披上了绿装,五条主要公路干线都已绿树成荫,七条较大河流,也已绿化了四条,原来二千四百个树木很少的自然屯,有一半已变成了绿树掩映的新农村。全县涝洼区也已是另一番景象,四个主要涝区已彻底根治了三个,在广阔的大地上,数以万计的水渠渠渠相通,四千多条排水沟交织成网,昔日蛤蟆栖息的地方,马达欢唱,五谷飘香,已变成怀德县的主要粮仓。
继 续 革 命
怀德县的干部和群众经过几年的努力,使全县革命和生产都出现了一派新的气象。在省、地区召开的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他们多次介绍经验。但是,这个县的领导成员们不骄不躁。为了经常和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不断发扬成绩,纠正缺点,县委专门规定了听取群众意见的制度,并且建立了老贫农参谋部。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孙祥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过群众的批评教育,县革委会成立后,工作有些缩手缩脚。在一次会上,老贫农热忱地说:“群众批评干部的错误,就象我们庄稼人扬场一样,为的是扬出秕子,留下好粮。大家又推选你们回到领导岗位上,是信任你们能够改掉毛病,更好工作,可不能被私心迷住双眼,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啊!”老贫农的话说得孙祥心里热乎乎的。他两眼闪着泪花说:“有党,有毛主席,有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才有我孙祥的今天。我决不能辜负群众的期望和信任,一定按照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做好工作。”
一九七一年八月,正逢汛期,孙祥日夜守在防汛指挥部的办公室里。一天夜里,距县城二百多里的桑树台公社河夹信子大队打来电话,说东辽河涨潮,已漫上岸来。他立刻到附近农场借了两匹马,和防汛指挥部的同志一起,连夜赶去。马在中途受惊,四蹄腾空,把他掀了下来,被马拖着跑了三四米远,身上划出了一道道血口子。他忍着痛站起来,拽着马,一步一步趟过没膝深的河沟子,把马寄放在一个生产队里,徒步向桑树台走去。当他赶到河夹信子大队时,简直成了泥人。他不顾疲累,立即带领干部和社员进行抗洪斗争,确保了当年农业生产大丰收。
卜向忠是县革委会中年岁最大、身体最差的一个。他因病动了三次手术,拿掉了三根肋骨,穿上了“钢背心”。组织上准备让他长期休养。但他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焕发了革命青春,挑起了领导植树造林的重担。他经常拄着木棍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攀登,规划造林。石头把他绊倒了,他忍着疼痛爬起来继续走。同志们劝他不要再爬山了,他指着那些光秃秃的山头说:“要把这些山头都绿化起来,不付出点代价能行吗?”现在,在他留下脚印的秃山上,都长起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幼林。
在人民群众的批评监督、热情支持下,怀德县委和县革委会的领导成员牢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教育,在继续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