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移植革命样板戏的优秀成果
——评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
朱文
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的上映,使粤剧流行地区的广大群众通过电影这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艺术形式,看到和听懂革命样板戏,进一步普及了革命样板戏。这对于深入进行地方戏曲的革命,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拍摄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的同志,认真领会革命样板戏的精神实质,努力学习拍摄革命样板戏电影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比较好地做到“还原舞台,高于舞台”。影片既比较完整地再现了粤剧《沙家浜》舞台演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又调动了电影艺术的手段,注意弥补在舞台演出条件下受到的限制和不足,努力实践“三突出”的创作原则,较好地塑造了郭建光、阿庆嫂、沙奶奶等英雄人物的形象,特别是在突出郭建光这个主要英雄人物,深化武装斗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了突出郭建光的英雄形象,影片抓住重点场次和唱段,运用镜头的分切和变化,展现了英雄人物的革命激情。五场《坚持》中《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这个唱段,是多侧面地揭示郭建光的崇高精神世界和英雄性格的核心唱段。为了表达唱段的丰富内容和英雄人物的情绪变化,影片使用了升、降、推、拉、摇等多种手法,把唱段分切为七个长镜头,以全景描写芦荡的典型环境,中景塑造以郭建光为主的英雄集体的群象,再以近景刻画郭建光的内心活动,以特写展示郭建光的精神世界,较好地描绘了郭建光对党、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无限忠诚,对群众、对战士的无比热爱,以及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因而郭建光的英雄形象就较为突出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影片还力图通过特写镜头,在关键的时刻,从不同的侧面表现郭建光这个年青指挥员的挺拔、机智、英勇的形象。一组随着鲜艳夺目的新四军红袖章在观众眼前一闪而过的短镜头,出现了郭建光在竹林高坡上居高临下的亮相,表现了郭建光率领战士坚持战斗在芦荡的决心。八场郭建光隐蔽在杂树丛中监视敌人和指挥战士跃出堤坡的特写,刻画了郭建光的机智和敏锐。九场表现郭建光和群敌交锋,在与刘副官夺枪时怒目视敌的特写,脚踩黑田的近景,突出了郭建光对敌人的仇恨,这些处理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此外,影片对某些场次景物的描写,较好地起到以景衬人、突出主题的作用。五场以空镜头加强对芦苇荡险恶环境的渲染,衬托了郭建光和新四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八场的星空、月影、寂静的林中小道等空镜头,创造了“奇袭”的气氛,随后银幕上出现郭建光率队穿过封锁线的中景,这就强调了正面打进去,突出了武装斗争为主的主题。影片还恰如其分地塑造阿庆嫂、沙奶奶等英雄人物形象,展示了英雄军民的群象,从而发挥了他们对郭建光的烘托作用。
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反映了粤剧通过移植革命样板戏进行改革所取得的成绩,展示了粤剧新生的一页,生动地说明移植革命样板戏是推动地方戏曲改革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粤剧是流行于我国两广地区、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剧种,深为粤语方言区的群众和港澳同胞、东南亚一带的华侨所喜闻乐见。但是,解放以前的粤剧,劳动人民被污蔑为渣滓,而让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舞台,成为反动统治阶级用作对劳动群众实行地主资产阶级文化专制的工具。解放后的十几年,由于刘少奇和周扬等“四条汉子”疯狂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粤剧无论在内容和形式方面,都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粤剧通过移植革命样板戏,经历了深刻的思想革命和艺术革命,表现了新的时代、新的人物、新的主题,工农兵英雄人物登上粤剧舞台,使这个剧种从此获得了新生。
粤剧新生的主要标志,是遵循革命样板戏的关于感情、性格、时代“三对头”的原则,以时代精神和剧种特色比较统一的唱腔,塑造了工农兵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发挥了电影艺术的特长,努力做到视觉形象和音乐形象的统一,比较完整地反映了粤剧唱腔改革所取得的成绩。看过电影以后,使人觉得革命的粤剧工作者在改革传统唱腔的时候,能够“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在革命样板戏“三对头”的原则指导下,比较正确地处理了继承、改造和创新的关系。粤剧的传统唱腔以纤细柔弱、轻佻放荡的居多,刚健挺拔、开阔清新的较少。这样的唱腔,是不可能表现翻天覆地的革命时代和气吞山河的工农兵英雄形象的。粤剧《沙家浜》的唱腔,努力做到批判地继承粤剧传统唱腔中有益的部分,加以革新。比如“梆子”、“二黄”,是粤剧中表现力比较丰富的基本板腔。粤剧《沙家浜》以“二黄慢板”、“梆子慢板”作为郭建光、阿庆嫂的基本曲调,参照原有板腔的长处,吸收它较为健康的音调,掌握板式结构的规律,在声腔、节奏、乐句句顿、句顿终止音、“过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这就较好地刻画了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毛主席党中央指引方向》和《定能战胜顽敌度难关》这两个核心唱段,坚决破掉了传统唱腔的陈腔滥调,彻底剔除娇、软、“嗲”、滑的靡靡之音,赋予革命的音调,设计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英雄人物的大段成套唱腔。在革新当中,保留了构成粤剧板腔健康特色的各种因素,因此,听来是粤剧,但具有比较鲜明的时代特征。粤剧《沙家浜》的唱腔改革,注意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之中,吸收创新的养料,如沙奶奶的唱段《共产党就象天上的太阳一样》,就创造出一些新的粤剧音乐语言。此外,在唱法改革、乐队编制、乐器使用等方面,都有所创造。地方戏曲改革、唱腔改革,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创造无产阶级新粤剧,使粤剧唱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时代精神,需要有个过程,还要不断努力。粤剧《沙家浜》的移植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以高标准要求,在精心设计主要英雄人物的核心唱段,以及突出本剧种的主要乐器和配器,以更好地表现无产阶级政治内容方面,还是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在影片拍摄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二场《转移》,是刻画郭建光的一场重要侧面的戏,而影片却拘泥于舞台演出的调度,镜头运用角度缺少变化,用光较为呆板,未能充分调动电影艺术的一切手段,深刻表达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此外,某些场次的景物的真实感不够,如二场的房子、彩霞,五场的乌云的形状等。景物不够真实,就不能很好地创造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对演员的表演也欠严格的要求,某些场次的表演还不够细致、深刻,因而削弱了形象的艺术感染力。
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的上映,反映了以革命样板戏为标志的无产阶级文艺革命正在深入进行,经过改革获得新生的地方戏曲正在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这是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优秀成果,是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新胜利。(附图片)
彩色戏曲艺术片《沙家浜》《坚特》一场中的郭建光。
《授计》一场中的阿庆嫂。新华社供稿


第4版()
专栏:

从东山坞的斗争看“上智下愚”的反动性
解放军某部 红史
两千多年前,反动的奴隶制的卫道士——孔老二,竭力宣扬“上智下愚”的反动的唯心史观。孔老二认为,奴隶主贵族是深明大义的
“君子”,他就是这样的“君子”、“圣人”,而劳动人民是只知道小利的
“小人”。他还胡说什么“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叛徒、卖国贼林彪,继承孔老二的衣钵,也叫嚷什么工人农民想的只是怎样搞钱搞米,油盐酱醋柴,妻子儿女……,而把他自己吹成“生而知之”的“天才”,什么脑袋“长得好,和别人的不一样,特别灵。”
孔老二和林彪极力鼓吹这套唯心主义谬论,是为哪个阶级服务,对哪个阶级有利呢?彩色故事片《艳阳天》反映的东山坞农业合作社活生生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事实告诉我们:“上智下愚”的谬论只能为一小撮地、富、反、坏、右所欢迎,完全是为他们的利益服务的,而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则坚决反对,坚决批判。请看,暗藏在党内的反革命分子马之悦一出场,就当众威胁地叫嚷:“东山坞几百张嘴都得跟我这当家人要吃的!”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无比厌恶;在东山坞村干部会上,马之悦对贫下中农更是大肆污蔑:“有些人就是私心重,一见麦子丰收了,这就红眼了……”;当东山坞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分红,究竟走哪条道路的大问题的时候,马之悦作贼心虚,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姿态,妄图以干部会议为名,轰走广大贫下中农,不让贫下中农参加发表意见。马之悦的所作所为,对照孔老二骂群众是“小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林彪说群众是“愚民”、“群氓”、“靠不住”,有什么两样呢?
与此相反,乡党委书记王国忠、东山坞党支部书记肖长春热爱群众,完全置身于群众的火热斗争中,紧紧依靠和团结广大社员群众,谱写了一曲曲社会主义胜利前进的凯歌。王书记和肖老大在水井旁的亲切谈话:“靠一个人不行啊”,“得靠群众给咱们撑腰哇!”话语不多,却使我们看到了毛主席的英明论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多么深入人心,乡党委书记王国忠的群众观念是多么强。面对马之悦在讨论东山坞走哪条道路问题的大会上企图轰走群众的可恶行径,肖长春坚决反对,他说:“大家都关心这个问题,一块论透点,不是更好吗!”这一场面,表现了贫下中农的主心骨、年轻的党支部书记肖长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定走社会主义金光大道的无产阶级立场和决心。当马之悦鼓动马连福闹土地分红,宣扬生产粮食靠土地的谬论时,社委会主任韩百仲质问马之悦:“粮食是地里自己长出来的,还是社员们用汗水浇出来的。”韩百仲坚持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唯物史观,讲出了广大贫下中农的心里话,大长劳动人民志气,大灭剥削阶级威风。
影片中这一反一正的两种形象的鲜明对照,生动地说明:林彪鼓吹孔老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谬论,是为地、富、反、坏、右所欢迎、所利用的,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是彻头彻尾的反动谬论。尽管马之悦挖空心思,搞了一个又一个阴谋,施了一条又一条毒计,仍然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
一系列事实再次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是群众,是千百万推动历史前进的奴隶们。一切剥削阶级的代表人物自称是什么“圣人”、“君子”,统统是欺人之谈。他们腐朽没落的阶级本能总是导致他们过低地估计人民力量,过高地估计自己力量。孔老二是如此,林彪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他们抛出“上智下愚”的谬论,其目的,就是妄图以此欺骗、毒害广大劳动人民,用这条精神绳索捆住劳动人民的手脚,不许对他们这些“上智”者有半点怀疑和反抗,以便永远地维持他们的反动统治。结果怎样呢?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孔老二、林彪都被人民群众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的事业。东山坞斗争胜利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让我们永远坚持这一唯物史观,狠批林彪、孔老二的“上智下愚”的唯心史观,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奋勇前进。


第4版()
专栏:

争夺鞭杆子的急风骤雨
——彩色故事片《青松岭》观后
解放军某部 王金球
彩色故事片《青松岭》,紧紧围绕着由谁掌握赶车鞭子的情节,生动地展开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成功地塑造了张万山这样一个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贫下中农的英雄形象,热情地讴歌了党的基本路线的胜利。
毛主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被打倒的地主资产阶级,决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每时每刻都企图复辟,妄图把历史的车轮拉回资本主义的轨道。因此,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集中表现在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影片所展示的农村两条道路的斗争,正是通过争夺鞭杆子表现出来的。“行船靠舵,赶车靠鞭”。由谁掌鞭,走哪条道路,确实是个大问题。贫下中农要沿着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前进,就必须把鞭杆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阶级敌人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必然要跳出来争夺。贫下中农要掌鞭,阶级敌人要夺鞭,于是,便展开了一场两个阶级的激烈战斗。
影片中争夺鞭杆子的这场斗争,是以张万山为代表的贫下中农和阶级敌人钱广之间展开的。钱广是一个暗藏的反动富农分子,对社会主义怀有刻骨仇恨,贫下中农坚定不移地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深恶痛绝,几番跳出来同贫下中农较量。他鼓吹“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的谬论,又煽动一些群众不顾集体生产,去发展个人经济;他制造病马事件,陷害秀梅,以后又暗中捣鬼,引起惊车……这一系列阴谋毒计,都是为了使青松岭的鞭杆子“永远姓钱”,从而实现他复辟资本主义的迷梦。因此,张万山同钱广的矛盾斗争,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贫下中农的代表张万山,在旧社会,在马肚子下边滚大,饱尝了地主皮鞭的辛酸。他对社会主义制度无限热爱,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他深深懂得贫下中农丢掉了鞭杆子,社会主义的大车就会滑到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去。张万山正是从阶级斗争的高度来看待鞭杆子,正是从一根鞭杆子看到了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激烈斗争,因而在狂风恶浪面前英勇无畏,坚持斗争。
在表现张万山与钱广争夺鞭杆子的斗争中,影片精心安排了三次大的交锋。第一次,为了使鞭杆子掌握在贫下中农“可信人”手里,张万山向党支部建议,办起了青年训练班。这对钱广来说,简直象刀子捅进了肺窝。他百般进行破坏,使枣红马得病,引起满村风波。敌人的阴谋瞒不过张万山锐利的眼睛,他不是责怪秀梅,而是仔细分析,透过种种迹象,看到了敌人的暗箭,要把训练班搞垮。因此,他鼓励秀梅:“不要泄气”,要挺起腰杆,顶住恶浪,使敌人阴谋没有得逞。第二次,是在围绕能不能用集体的大车装私货的问题上展开的。钱广挖社会主义墙脚的阴谋遭到人们谴责时,竟猖獗无忌,故意扔鞭子,引起群情激愤,纷纷要求撤掉他的车把式。“撤了钱广,谁来赶车?”在这关键时刻,老贫农张万山挺身而出:“我来!”影片中,他手举鞭杆,巍然屹立,同身后的青松相映,显得更加威武挺拔。为了表示掌鞭的决心,他一拍自己的大腿坚定地说:“这骨头是硬的!”充分表现出贫下中农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压倒一切敌人的气概。第三次,是在张万山接鞭之后。由于敌人捣鬼,驾车的马陡然震惊。这时,生产队长周成执意要将鞭子还给钱广。能不能把鞭子还给钱广?张万山紧抓鞭子,斩钉截铁地答道:“不,不能让钱广把车往资本主义道上赶……这辆车,我赶定了”。为了弄清惊马的原因,他反复试车,终于真相大白。敌人的一次次反扑,得到的是一次次失败。鞭杆子,牢牢地掌握在贫下中农的手里。
影片通过描写争夺鞭杆的斗争,深刻地告诉我们:要掌握鞭杆子,就要看到鞭杆子上的阶级斗争。在党的领导下,贫下中农打倒了地主阶级,从他们手里夺过了鞭杆子。但是,要把鞭杆子牢牢掌握在贫下中农手里,就不能忘记党的基本路线,不能忘记阶级敌人对鞭杆子的争夺。影片中的生产队长周成,正是因为头脑里缺少阶级斗争这根弦,忘记了党的基本路线,因此,被阶级敌人的假象所迷惑,把鞭杆子交给了阶级敌人钱广。对于周成的错误,张万山和贫下中农满怀着火热的心肠,耐心帮助,在严峻的事实面前,终于使他幡然猛醒。
《青松岭》通过对鞭杆子上的阶级斗争的生动描绘,使我们受到了一次党的基本路线的深刻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