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实践出真知 群众是英雄
——从《烈马河畔》的创作实践批判孔丘、林彪“生而知之”的天才论
河北省围场县文工团
当前,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下,一场群众性的批林批孔政治斗争,正在全国各地深入展开。这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深刻的革命,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
两千多年前,孔老二这个没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人物,为了复辟奴隶主的统治,狂热地鼓吹反动的“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把自己打扮成“知天命”的“圣人”,恶毒攻击咱们劳动人民,胡说什么“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等等。
林彪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军阀、大党阀,为了复辟资本主义,也扯起了“天才论”这面破旗。他无耻地说什么“我的脑袋长得好,和别人的不一样,特别灵。有什么办法呢?爹妈给的么”,把自己打扮成“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的
“超天才”、“救世主”,恶毒地污蔑劳动人民只会讲“恭喜发财”,只知道“油盐酱醋柴,妻子儿女”。
一师一徒,一唱一和,孔老二捏眼,林彪吹笛,念的都是复辟经,唱的都是反动调。
世界上真有什么“生而知之”的“天才”吗?根本没有!人的知识和才能难道真是老天爷给的吗?根本不是!这都是些骗人的鬼话。
毛主席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就拿我们这次参加华北地区文艺调演的《烈马河畔》的创作来说吧。参加创作的都是些从来没写过戏的年轻人,既不是“天马”,又不会“行空”,老天爷也没给我们一个长得比别人好的脑袋。要按孔老二、林彪的眼光看,我们只是些“愚民”,哪配写剧本,可我们就不信那个邪,偏要拿起笔写剧本。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我们以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针,破除迷信,解放思想,长期深入三大革命运动实践,认真改造世界观。在写剧本的过程中,我们先后走了三十四个公社,开了一百多个座谈会,反复向贫下中农请教。剧本写出后,我们首先演给工农兵看,征求工农兵意见,不断修改提高。事实说明工农兵是我们的好老师,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工农兵从主题思想、情节结构到台词,都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比如,过去我们在写老虎嘴的石质出现断层的时候,总写得不够形象、生动。怎么办?我们没有按孔老二、林彪鼓吹的那样关在屋里冥思苦想,而是深入到工农兵群众中去。贫下中农对我们说:“石质出现断层,就象人的骨头错了环”。这话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我们把这个比喻经过加工写进了剧本,受到了贫下中农的好评,他们说:“这么一比,明白多了。”
再拿我们《烈马河畔》的演员来说吧。有来自工厂的工人,有来自农村的贫下中农社员,也有从部队复员的解放军战士。来团之前,有的开过矿,挖过煤;有的种过地,放过羊;有的当过兵,扛过枪。扮演高燕红的赵淑春同志,是个从小在地里干活,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贫农社员。扮演马凤娟的聂凤云同志,是个从小种地的贫农女儿,刚来文工团的时候,还是个半文盲。扮演突击队长大勇的邵洪恩同志,是生产队羊倌。过去他们不要说演话剧,连戏都看得很少。要是按孔老二、林彪的眼光看,他们都是些
“愚民”,根本不配写戏、演戏。可是,我们这些“愚民”就是不理那个茬,偏要上舞台,偏要演戏。我们不信天,不信命,不信孔老二和林彪那一套,在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努力学习革命样板戏的经验,知难而进,勤于实践;坚持和工农兵同学习、同生活、同劳动,和贫下中农一起抡锤掌钎,打眼放炮,虚心向英雄人物学习,刻苦改造世界观。同时,还苦练基本功,坚持在为工农兵演出的实践中逐步提高。大家自豪地说:“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创造的,咱们就是舞台的主人,谁不让上也不行。”两年来,我们一共给贫下中农演出二百多场,受到了好评。贫下中农说:“这些孩子照毛主席的路线办事,说的是咱贫下中农的心里话,干的是咱贫下中农的力气活,演的是咱贫下中农爱看的戏,真给咱贫下中农争了气。”我们的演出实践,是对孔老二、林彪的一记响亮的耳光。机器是劳动人民造的,粮食是劳动人民种的,文化艺术也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句话,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真正有知识、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劳动人民。实践出真知,群众是英雄。只有象孔老二、林彪这样的所谓“圣人”、“天马”才是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学无术的骗子。他们满脑袋复辟夺权,满肚子男盗女娼,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
孔老二宣扬“生而知之”的天才论,是为了复辟奴隶主的统治;林彪拣起孔老二的破烂,也鼓吹“天才论”,是为了复辟资本主义,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林家父子的世袭王朝。这个资产阶级野心家,不是一再叫嚣他要当“国家的头”,“国家没有一个头,名不正言不顺”吗?
但是,历史的车轮绝不会倒转,革命的潮流是阻挡不了的,真理的声音是遮不住的,人民群众是骗不了的。孔老二为了搞复辟,打着“天才论”这个招魂幡,奔走呼号了一生,碰得头破血流,带着花岗岩脑袋见周公去了。林彪这个野心家的下场,并不比他的祖师爷美妙,他算尽机关,耍尽阴谋,狂吠“天才论”,最后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作为革命的文艺战士,在批林批孔的斗争中,我们决心要深入地批判刘少奇、林彪一伙所推行的反革命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彻底肃清其流毒。
“战斗正未有穷期”。我们决心一辈子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辈子坚持“实践第一”的唯物主义认识论,一辈子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抓大事,把批林批孔的战斗进行到底,把文艺革命进行到底!


第4版()
专栏:

农业学大寨的颂歌
——话剧《烈马河畔》观后
北京市玉渊潭公社贫下中农评论组
我们看了河北省围场县文工团创作并演出的话剧《烈马河畔》,打心眼里高兴。这个戏,通过一个山区生产大队劈山治水的斗争故事,反映了农业战线上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塑造了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成长的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英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和广大贫下中农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对当前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很有指导意义。
这个戏,不但思想内容好,演员表演也朴实感人。演贫下中农,象贫下中农。语言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围场县文工团是一九六九年底才成立的一支文艺队伍,团员绝大多数是来自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的青年人,都没有写戏、演戏的经验,文化水平也不高。经过几年的努力,就能创作、演出《烈马河畔》这样的好戏,这是他们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认真学习革命样板戏经验的成果。
《烈马河畔》中的英雄人物高燕红,是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个年青的党支部书记,贫农的后代,烈士的女儿,有高度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她以大寨为榜样,提出了大干快干,“劈开卧龙山,驯服烈马河”的治水规划。但是,大队革委会副主任田广发,满足于“贡献不大年年有,步子不大年年走”。他思想保守,怕担风险,反对劈山引水。以中农马宝才为代表的少数落后群众只顾扒拉个人的小算盘,怕苦怕累,不同意劈山引水。隐藏在革命队伍里的阶级敌人何梦安就顺这个缝,就这个茬,利用他石匠和保管员的身份,挑拨造谣,破坏劈山引水。
在高燕红的坚持和领导下,群众性的治水工程动工了,但不久就碰上了硬石头,工程进度大大减慢,汛期又提前到来。如果汛期前劈不开山,工程将前功尽弃。这时,一些人动摇了,阶级敌人何梦安又乘机煽阴风,在群众中制造分裂,企图破坏治水工程;本来就抱着“试试看”想法的田广发,这时坚决主张把工程停下。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怎么办?高燕红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耐心、细致地做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工作。她用五个指头长短不一般齐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教育急躁的小虎要团结大多数。通过算工程结束后的大账,帮助马宝才克服自私自利、爱打小算盘的思想。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相信群众,与群众一起深入虎穴,对老虎嘴进行周密的调查、分析。用老虎嘴凿下来的都是硬石头这一事实教育了田广发。用开工后阶级斗争的动向,提醒大家不能忘了“晴天背后有风雷!”
高燕红关心群众比关心自己为重。何梦安狗急跳墙,用锤子砸去洞口的木楔子,妄图造成洞口塌方,把高燕红等人砸死在老虎嘴里,破坏劈山引水工程的进行。就在洞口塌方的时候,高燕红为了掩护战友,猛扑上去,顶住塌方,自己却被砸伤。在这一连串困难面前,高燕红无所畏惧,不顾伤痛,依靠群众,追查塌方原因。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帮助马宝才破除私心,分清敌友,最后终于将隐藏多年的反革命分子何梦安挖了出来。
我们觉得《烈马河畔》还存在不足之处。这个戏的矛盾冲突写得不够尖锐,阶级斗争的复杂性也表现得不够充分,对阶级敌人揭露得不够有力,因而高燕红的形象就不够丰满、高大。另外,对大队革委会副主任田广发的思想转变也表现得不够充分。应该让田广发在剧情发展中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的机会,特别是在阶级敌人何梦安暴露以后,可以集中表现田广发的思想斗争,表现他对自己保守思想的认识,这样就会更加有力地烘托高燕红的英雄形象。
我们热情期望围场县文工团的同志们进一步改好《烈马河畔》,再接再厉,为工农兵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第4版()
专栏:

评《向阳商店》
江歌
我们怀着兴奋的心情看了北京评剧团创作演出的《向阳商店》。评剧团的同志们运用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努力塑造刘春秀等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歌颂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得到了工农兵群众的赞扬。
这个戏取材于商业战线的斗争生活。目前,这种题材的文艺作品还不是很多。同其它各条战线一样,我国商业战线也是一派大好形势,但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依然严重存在,刘少奇、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并未肃清,阶级敌人还在兴风作浪,并且极力同无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因此,写好表现商业战线阶级斗争的戏,塑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英雄形象,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刘春秀是商业战线上优秀青年的代表。在毛泽东思想的哺育下,她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立志为革命站一辈子柜台。她无情地批判旧的习惯势力,反对那种轻视商业工作的错误思想,一进商店就表示这样的决心:“社会上还有一些人,有了文化就看不起售货员的工作,我听了挺生气,决心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改变这种错误的看法!”她一切工作都从工农兵利益出发,坚持送货上门,货车坏了就用背篓,为群众洗衣、扫地、煎药、收拾屋子,情如一家,群众赞扬她是自己“贴心的人”。她在党支部书记王勇翔的培养教育下,在斗争的实践中逐步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和阶级敌人进行了面对面的英勇斗争,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向阳商店》的作者,是把刘春秀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塑造的。这是这个人物之所以写得比较成功的主要原因。现在在文艺创作中有一种不敢写矛盾冲突,不敢写阶级斗争的倾向;有些作品虽然写了矛盾冲突,但不敢展开。这个戏敢于写矛盾冲突,情节波澜迭宕,起伏不平,一步步揭示主人公的思想性格和崇高的内心世界。
刘春秀一进商店就卷入了矛盾的漩涡:她为了支援工业建设和便利群众,要求到白云坡工人住宅区去送货,却遭到她父亲、商店经理刘宝忠的阻挠;紧接着,刘宝忠给她“约法三章”,极力捆住她的手脚。她在王勇翔的支持和带领下第一次出车送货时,又受到暗藏的阶级敌人潘有才和投机倒把分子傅满堂的破坏,上坡时翻车,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这时受了潘有才挑拨的刘宝忠大发雷霆,下令撤销她的工作;不安心商店工作的青年崔玉海也跟着来凑热闹,提出不愿意再跟春秀出车。就是在这种种压力下,刘春秀的思想性格突现出来了,她坚决地反驳了刘宝忠。当党支书王勇翔启发她从阶级斗争的观点考虑这次不寻常的翻车事故,支持鼓励她背篓继续送货,并到白云坡对敌情作调查研究的时候,刘春秀心潮澎湃,不顾刘宝忠的阻拦和种种压力,接过背篓,唱出嘹亮的战歌:“党和人民信任我,继续革命上高坡!”她完成了送货任务,了解到了敌情,和王勇翔以及其他同志一起又对刘宝忠进行了斗争,终于使货车轮子重新转动起来。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阶级敌人不仅暗将碱面当做白糖放在货车上卖给顾客,再一次造成事故,而且伪造“群众来信”诽谤春秀,挑动刘宝忠,迫令春秀写“请调报告”,立即离开商店。这时小崔也受了阶级敌人的挑拨,写了一份“请调报告”,对春秀大发脾气。浪涛一个个扑身而来,沉重地压在这个十九岁的青年姑娘身上。剧中的矛盾冲突就是这样一层层发展着,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有层次地展开矛盾冲突,是坚持辩证唯物论,正确揭示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规律的需要。毛主席指出:“新生事物的成长条件,和过去根本不同了,好得多了。但是压抑新生力量,压抑合理的意见,仍然是常有的事。”“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刘宝忠压制刘春秀,阶级敌人阴谋破坏,都合乎阶级斗争的规律。矛盾发展深化,刘春秀进行艰苦斗争,这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为依据的。这样处理,为英雄人物提供了用武之地。随着情节的曲折进展,刘春秀的思想性格一步步明朗化了。同时,也只有这样有层次地展开矛盾冲突,才能铺垫起高潮来,使矛盾高度集中,英雄人物在严峻考验中表现出优秀品质。如剧中第七场,刘春秀受到最大的压力时,在“请调报告”上写下光闪闪的字句:“不作杨柳半年绿,要学梅花报春期,崖边岭上昂昂立,生根、开花,志不移!”这就使她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具体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如果不是使矛盾逐步发展,不是在矛盾集中的高潮中表现主人公这样的思想境界,那么同样是写下这些字句,也不会有力量。这样处理,对于塑造转变人物形象也十分重要。这是因为,第一,革命队伍中人们非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改造,阶级斗争与路线斗争觉悟的提高,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转变人物的思想变化本身是一个曲折的、常常会出现反复的矛盾运动过程,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在一系列事件冲突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思想冲突中,才可以完成这个转化。第二,矛盾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是英雄人物对转变人物进行思想斗争,反面人物的反面教育,以及从此引出的转变人物自身的教训,等等。这也只有在矛盾冲突一层层深入展开时,正反两方面的教育才会步步紧逼,表现出促使转变人物思想变化的力量来。
《向阳商店》写了转变人物思想转化的曲折性,但却没有写好促使这种转化的条件,这是不足之处。刘宝忠这个人物是犯了很严重的错误的。他轻信坏人,一再受潘有才的煽动,几次打击刘春秀的革命积极性,甚至横暴地夺她的秤盘,停止她的工作,后来竟然要把她赶出商店,并叫喊“你不请调我请调”。他不是很好地为人民服务,而是与潘有才一起“抓大号”,单纯追求指标,以致使自己签字的提货单为阶级敌人所利用,给国家造成了损失。他的错误不是一般的认识问题,而是路线问题。商业工作者必须认真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在“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下,成为工农兵的贴心人,工农业生产的好后勤,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派。刘宝忠的思想行动是与此相对立的,他执行的是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然而剧本对此挖掘不深,写得吞吞吐吐,反映了作者在写路线斗争、写人民内部剧烈思想斗争时还放不开手脚。这自然要导致冲突还不够尖锐,“轰天雷”轰得不够厉害,矛盾线贯穿不紧,剧本结构有些松散。正因为如此,英雄人物与刘宝忠的思想冲突就没有对正焦点,对他的批判不深不透。而且,事件接连发生,党支部书记一直没有很好地抓他的思想工作,直到第八场(除尾声外,这是最后一场)才和他谈了一次话,这就给人一种为写矛盾冲突而让党支书躲着他的感觉。前面我们说过,矛盾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尤其是英雄人物对转变人物的思想斗争。刘宝忠的转变缺少这个条件,所以使人感到不甚可信。
在艺术构思上,一切反面人物或转变人物,都应该是为烘托英雄人物特别是主要英雄人物设计的。在剧中,刘宝忠接连不断地向刘春秀进攻,而刘春秀却总是打被动仗,没有一次主动地去做刘宝忠的思想工作,特别是没有从路线斗争的高度来分析处理问题,对刘宝忠展开应有的斗争。两者关系处理得不好,势必有损于刘春秀的形象。刘春秀对小崔的主动帮助也不够。革命样板戏的经验告诉我们,应用“三突出”的创作原则,对主要英雄人物的塑造要多从不同的侧面,立体化。以此衡量《向阳商店》,刘春秀对人民内部错误思想进行斗争这个侧面就写得很不成功。此外,这个戏还有其它一些不足之处,如对敌人的处理有些简单,傅满堂很虚弱但又当众拦车,性格不统一。写小崔送货时逃走,调子太低,等等,都需要推敲。
我们热切地希望《向阳商店》改得更好,热切地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出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