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
中共辽宁省新金县五·七干校委员会
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回顾几年来在办校过程中经历的两条路线斗争,深深感到在五·七干校转入轮训在职干部以后,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是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按照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干部教育路线办好五·七干校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我校在创办初期,遵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带领广大五·七战士,以抗大为榜样,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从事群众工作,批判资产阶级,使广大干部在三大革命运动第一线受到了很好的锻炼,取得了思想和生产的双丰收。许多同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建校一年多,就实现了粮、油、肉、菜自给。但是,当干校开始转入轮训在职干部,特别是为了适应现实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了理论教育工作之后,在部分同志中,出现了忽视劳动的思想苗头;有的人把读书和劳动对立起来,说什么:“现在干校的教育工作,只要抓好读书就行了。学员参加劳动多少、干校的生产搞得好坏,都无关紧要。”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我们干校组织学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工作,曾经一度放松。这件事,在干校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校党委认真进行了分析研究,多数同志认为:五·七干校转入轮训在职干部,这是个变化;为了适应现实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需要,加强理论教育工作,这是必要的。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五·七干校可以忽视劳动。五·七干校要不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这是个关系着办校方向的问题。校党委组织全体办校人员,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以及有关干部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教导,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统一了思想,初步克服了忽视劳动的现象。
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以来,我们干校的学员和工作人员,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联系两条干部教育路线斗争的历史,狠批林彪宣扬孔孟之道,恶毒攻击干部下放劳动“等于变相失业”的反动谬论。大家认识到:孔孟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鬼话,以及他们炮制的“内省”、“慎独”这套唯心主义“修养经”,几千年来,一直被剥削阶级用来作为制造教育同生产劳动相脱离、相对立的“理论根据”,作为他们腐蚀和毒害人们的灵魂、培植为剥削阶级忠实效劳的精神贵族的手段。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梦想复辟资本主义,在干部教育问题上,也正是贩卖孔孟之道这一套反动货色。我们五·七干校带领广大干部走毛主席指引的光辉五·七道路,坚持在下放劳动中重新学习,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这对反动的孔孟之道和修正主义干部教育路线,是个有力的批判和回击。五·七干校的出现,是干部教育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因此一定要办好五·七干校,使它在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那种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为借口,把读书和劳动对立起来,说什么“劳动可多可少”,甚至“可有可无”,这同“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是相违背的,是不符合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干部教育路线的。
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时刻注意防止把看书学习和劳动对立起来的倾向,并采取各种办法,使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根据干校转入轮训后学员人数相对减少、读书时间增加的情况,我们本着既有利于学员学习革命理论和参加劳动锻炼,又能坚持“四自给”的原则,适当地调整了土地面积。在读书和劳动时间的安排上,总的是既照顾到农业的季节性,又照顾到看书学习的连贯性,灵活掌握。一般是采取了平时各学员队的学习和劳动交叉进行的办法;到了农活大忙的时候,组织全校的力量进行突击;菜田的管理,主要靠课余时间来干。这样,基本上做到了劳动和学习两不误。当然,在这方面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五·七干校组织学员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要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几年来,我校广大五·七战士,先后在海边的盐碱滩上造田二百亩,修筑了蓄水平塘两座,实现了一百六十亩大田的“园田化”。一九七二年夏,正值“双抢”大忙季节,遇到了几十年未有的大旱。广大五·七战士坚信人定胜天,天大旱,人大干,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三次深挖河床长达二十多里,先后改插了三遍秧,挑水浇灌玉米一百八十亩。在大旱之年,仍然夺得了好收成,保证了粮、油、肉、菜自给。今年夏秋,我们又接连战胜了旱灾和风灾的侵袭,粮食平均亩产仍然达到七百多斤。入冬以来,全校大干苦干,又把全部山坡地都改成了水平梯田。几年来,我们的粮食平均亩产年年超《纲要》,跨“黄河”,共打粮一百六十多万斤,生产油料九万多斤,蔬菜一百四十多万斤,繁殖种猪和育肥猪五千多头。现有储备粮二十万斤。从一九七○年以来,年年做到粮、油、肉、菜四自给。在艰苦的劳动中,广大学员经受了锻炼,增强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的理解。学员同志们反映:在干校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废除了静止的孤立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促进了世界观的改造。
此外,我们从几年来的实践中也体会到,五·七干校做到粮、油、肉、菜自给,很有意义。这不单纯是一项“经济指标”,它同五·七干校的办校方针和任务是密切相关的,是同促进干部思想革命化和机关革命化密切相关的,也是坚持长期在农村办好干校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这样做的结果,使劳动课上得既扎实,又生动活泼。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方针,坚定不移地带领广大干部在下放劳动中重新学习,五·七干校就生机勃勃,广大学员就朝气蓬勃。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我们一定要以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为指针,以抗大为榜样,狠抓干部教育中两条路线斗争,把五·七干校办得更好。


第3版()
专栏:

艰苦奋斗 勤俭办校
德都县五·七干校发扬革命传统取得可喜成绩
在毛主席的《五·七指示》指引下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黑龙江省德都县五·七干校的办校人员,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坚持勤俭办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所干校共有专职办校干部和工人二十二名,自从干校转入轮训在职干部以来,他们主要依靠自己动手,和学员、家属一起,修建了两千多平方米的校舍,开辟了三百七十多亩学农基地;因陋就简地办起了能加工木材、粮食和副食的小工厂,还建立了卫生所、供销点和小学校,较好地解决了干校的教学和生活的需要。几年来,已轮训了县级机关和社、队基层干部一千一百多名;实现了油、肉、菜的自给和办校人员的粮食自给,并交售给国家三万四千斤粮食,三千八百斤猪肉。
德都县五·七干校,是一九六八年在距县城二百里的朝阳山创建的。一九七○年初,当广大下放干部陆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干校即将转入轮训在职干部之际,县委决定把干校移至离县城四十里的三角山下重建。当时那里是荒山一座,白雪一片,只有两个马棚的破房框。在这样条件下,要靠办校人员自己动手建校,有些同志产生了畏难情绪。有人主张等天暖了,上级拨来物资再干;有人认为现在是要搞轮训,就不一定非得象建校初期那样苦干了。干校领导认为:五·七干校转入轮训在职干部以后,还要不要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是个事关办校路线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他们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了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和“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指示以及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教导。曾经在柳河五·七干校学习、锻炼过的两位校领导干部,给大家介绍了柳河的五·七战士远征开荒,拦河筑坝,烧砖建房,战天斗地的动人事迹。全体办校人员开展了一次“现在还要不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讨论,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大家认识到: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校,是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需要。当年办抗大发扬了这种精神;五·七干校初创时发扬了这种精神;干校要长期办下去,还要发扬这种精神。通过这次讨论,克服了那种一心想向上级伸手的“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振奋起了革命精神。大家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一齐动手,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建成了四百五十平方米的校舍,开办了第一期在职干部轮训班。建校第一年,县委只拨了七千二百元基建费,他们就修起了一千多平方米校舍。四年来,仅修建校舍一项,就为国家节省投资一万二千多元。
德都县五·七干校的党组织,在办校的实践中体会到:要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办好五·七干校,建设一支热爱干校、忠诚党的干部教育事业、不怕艰苦、敢于斗争的办校人员,是很重要的。他们始终注意抓紧办校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要求办校人员带头走五·七道路,认真改造世界观。经过批林整风,特别是批林批孔以来,干校领导成员,带头学习,带头批判,引导大家运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联系几年来办校过程中经历的路线斗争,不断深入地揭露和批判林彪贩卖孔孟之道,恶毒攻击五·七干校的罪行。大家认识到:五·七干校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新型干部学校,是党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一个重要基地,办好五·七干校是关系到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大事,从思想上树立了办好五·七干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一些同志由不安心变为安心在干校工作,由不愿来干校变为决心在干校干一辈子。医生张友,一九七一年组织上调他到干校工作时,他不愿意来。经过这几年在干校实际锻炼,现在变成了办校的积极分子。他在搞好医务工作的同时,还主动兼做干校供销点的售货员。最近他写了入党申请书,表示决心扎根干校干革命。全校十九户职工家属,已有十六户搬到干校长期安家落户。全体办校干部,在坚持办好轮训班的同时,每人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都不下一百天。他们人少事多,大家主动争挑重担,一个人顶两个人干。校领导干部兼理论教员,理论教员兼文书和资料员,会计兼管理员,饲养员兼保管员,大家都努力为办好五·七干校多做贡献。随着干校建设的发展,条件不断改善,大家牢记毛主席关于“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的教导,凡是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物。为了解决肥料不足问题,每年入冬,全校工作人员都开展每人每天拣粪的活动,每年积肥都不下十几万斤。
德都县五·七干校的轮训对象,主要是基层领导干部,轮训期都不是太长,即便是办个把月的短期训练班,他们也认真组织学员上好劳动这一课,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教育。前年他们办理论辅导员学习班时,正值数九隆冬,由于烧柴准备不足,影响了学习。当时有人主张提前结业。校干部带领全班学员,踏着没膝深的大雪,到十五里外的深山割笤条和棒柴,两天就打柴一万多斤,保证了训练任务的顺利完成。今年冬天,轮训班的四十多名学员在校干部的带领下,不怕天寒地冻,八天栽了一千多棵树,十天脱谷五万多斤。艰苦的劳动,促进了学员们思想感情的转变。县工业科长高凤祥刚来干校时,认为自己在旧社会是扛活的,参加革命二十多年,没犯过大错误,没啥可改造的了。在干校的劳动中,他看到在旧社会给地主扛过半辈子活、土改时的老支书、干校党总支委员韩洪生那样一股子冲天的革命干劲,深受感动。再回想一下自己这些年来,蹲在机关,很少劳动,身子变软了,思想上也开始比待遇、讲享受了,他找到了差距,提高了学习、锻炼的自觉性。学员们说:“在干校又学习,又劳动,看书学习有劲头,批林批孔搞得深入,处处不忘艰苦奋斗,这里真是个改造世界观的好课堂!”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家属也是办好干校的重要力量
德都县五·七干校十九户职工家属,有十六户搬到干校长期安家落户。家属搬到干校以后,要解决吃、住和小孩上学等问题,有人认为是给干校添了麻烦。家属究竟是干校的负担,还是办校的力量?是让家属吃闲饭,还是动员家属参加办干校?这也是个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干校领导组织家属开展了学习大庆工人家属“五把铁锹闹革命”的活动,深入批判林彪、孔老二鄙视妇女的罪行。家属们提高了认识,鼓起了革命干劲。她们说:我们也长着两只手,不能空手吃闲饭,要充分发挥“半边天”的作用,为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办好五·七干校做出贡献。几年来,这批家属已经成为办校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在农业生产上,平均每人每年参加劳动不少于一百二十天。还参加碾米、种菜、做饭等等。此外,家家户户还在劳动之余大养其猪。十六户家属,从一九七一年以来,共养猪六十九头,除供给干校外,还卖给国家十四头。
家属通过参加办校活动,对干校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把自己当作干校的一名战士,更加关心干校工作。干校每期办轮训班,她们都主动帮助打扫宿舍、烧炕、打水。每期学员入学和结业时,她们都主动和职工一起欢迎欢送。今年夏天,县委决定干校办一百三十人的理论学习班,干校宿舍只能容纳六十人,住宿有困难。干校领导和家属们一商量,家属们表示:支持干校办好理论学习班,这也是为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贡献力量,愿意帮助干校克服困难。结果腾出了八铺炕,很快地把学员全部安置下来。在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家属们还保证在自己家里住的学员睡得好,有开水喝,生活上方便,学员们都很满意。
家属参加办干校,不仅加快了干校的建设,而且使干校职工更加安心在干校工作,积极为办好五·七干校贡献力量。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积极为基层培训理论骨干
湖南省临湘县五·七干校,积极为基层培训理论学习骨干,除了吸收各条战线的批林批孔积极分子参加干部轮训班外,还专门举办了三期厂矿和农村业余理论辅导员训练班,已培训了八百多人。他们回到本单位后,大都担任了理论学习辅导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发挥着愈益显著的骨干作用。
在开始为基层培训理论学习骨干之前,干校领导一面组织办校人员深入学习毛主席、党中央的有关指示,一面组织教学人员深入五里公社新球大队进行调查。他们看到:从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以来,这个大队涌现了八十多名理论学习骨干,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这些骨干坚持办好政治夜校,带头开展革命大批判,参加举办阶级教育巡回展览,积极抓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坚定不移地引导广大社员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理论队伍抓学习、抓批判、管方向、管路线的积极作用,促进了全大队批林批孔斗争不断深入,农业学大寨运动蓬勃发展。这个大队理论队伍的建立,清楚地告诉人们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他们在调查中,学习了基层培养理论队伍的好经验,还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广大贫下中农和理论学习辅导员,纷纷要求干校的同志帮助他们进一步学好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掌握好批判的武器;有的迫切要求到干校学习;有的还要求干校提供辅导材料。通过这次调查,使他们决心在搞好干部轮训的同时,积极为基层培养理论队伍,培训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由于干校每期培训人数有限,不能满足为基层培训理论骨干的需要,他们还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派人到基层去辅导。在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批判林彪资产阶级军事路线中,干校先后派人到八个公社进行辅导,有一千二百多人听讲。有些公社举办政治夜校辅导员学习班,干校也派人去辅导。这样,扩大了培训面,深受群众欢迎。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广西军区五·七干校的学员们,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这是他们正在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