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
农业学大寨


第1版()
专栏:

深入批林批孔 认真学习大寨 批判资本主义 坚持社会主义
陕西甘肃宁夏农业获得丰收
粮食总产量分别比去年增长一成到三成,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也获得较好的收成
据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讯 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今年农业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分别比去年增长一成到三成,棉花、油料等经济作物也获得较好的收成。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兴高采烈地说:今年农业丰收,是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深入批林批孔的丰硕成果,是认真学大寨,大批促大干,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得来的。
陕西省今年粮食总产量比丰收的去年增长一成以上,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全省有兴平、长安、眉县、临潼、城固等二十二个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或超过了《纲要》规定的指标。其中,高陵县粮食平均亩产量超过了千斤。过去粮食产量较低的榆林、商洛等地区,今年也涌现出一批高产典型。
甘肃省今年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三十,是历史最高水平。全省粮食平均亩产上《纲要》的县,由去年的十三个增加到二十个。去年就上了《纲要》的酒泉地区,今年又一跃跨过“黄河”。去年受灾减产的庆阳、平凉、定西、天水地区,今年也夺得了丰收。
宁夏回族自治区今年从夏粮到秋粮,各种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增产。粮食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创造了新水平。全区十九个县、市、旗,个个增产。自治区第一个过“长江”的吴忠县,今年粮食平均亩产量提高到八百四十四斤。
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地处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山地和丘陵沟壑区面积比较大。这里干旱少雨,霜冻、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今年,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这三个省、区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进一步提高了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不断批判资本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以大寨、昔阳为榜样,不信“天命”干革命,同各种自然灾害展开顽强的斗争,促使农业大上快上。甘肃中部干旱山区的定西地区,历史上十年九旱。不少人认为“定西地区要多打粮食,得听老天安排”。批林批孔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广大干部和社员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武器,批判反动的“天命观”,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在改变定西地区山山水水的战斗中取得了新的胜利。今年,全区新修梯田、条田四十七万亩,打井二千三百五十八眼,新增加灌溉面积四十三万亩。广大干部和社员用战天斗地的辛勤劳动,迎来了大丰收。今年全区粮食总产量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六七年增长百分之十二点五。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地区,长期以来多灾低产。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这里的各级干部和各族社员群众,联系实际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批判“靠天吃饭”的懦夫懒汉世界观,树立了“人定胜天”的坚强信心。各族人民振奋革命精神,团结战斗,改造自然,使夏粮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秋粮作物虽然遇到干旱,仍然获得好收成。
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陕、甘、宁三省、区的各级领导干部,今年通过批判“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反动谬论,认真转变作风,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参加集体生产劳动,调查研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和群众一起战斗,促进了农业丰收。陕西省许多领导干部纷纷下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和群众一起批林批孔,一起治山治水,推动了农业生产。吴堡、镇安、佳县、靖边、子洲五个县,实现了县级干部一年劳动一百天以上,公社干部劳动二百天以上,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劳动三百天以上。甘肃省河西走廊的武威县,去冬今春以来,遇到历史上少见的大旱,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在干旱面前,武威县委带领全县人民,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学习大寨、昔阳人民的革命精神,积极投入抗旱战斗。县委书记和副书记拉上架子车,向离县城五十多里的黄羊区送水,脚打泡了,肩压肿了,仍然继续坚持战斗。在县委的带动下,全县人民抗旱夺丰收,今年在连续两年粮食亩产上《纲要》的基础上,七十万亩小麦一季过了“黄河”,粮食总产量和平均亩产量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今年,这个县为国家提供的商品粮比去年显著增多,成为甘肃省对国家贡献最大的一个县。
今年,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的各级党委,认真贯彻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的领导,教育各级干部牢固地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在这三个省、区,全党大办农业,各行各业支援农业,人人关心农业,逐渐蔚成风气。
目前,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各级党组织正继续组织干部、群众,把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认真总结和交流今年农业丰收的经验,为夺取明年农业新丰收打下基础。一个规模宏大的农田基本建设高潮正在这三省、区迅速兴起。


第1版()
专栏:

燕山雏鹰
——记密云县穆家峪公社新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王亚兰的先进事迹
编者按:《燕山雏鹰》这篇通讯,发表在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北京日报》,看后令人振奋。本报转载于此,向读者推荐。
通讯中所写的二十一岁的女共产党员王亚兰,是密云县新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她敢于扛革命红旗,挑重担,依靠群众,带领群众,批林批孔,认真学大寨,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改变了大队的落后面貌。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可以看到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斗争的锻炼,革命的新一代正在迅速成长,形势喜人。那些至今看不起“儿童团”,看不起“黄毛丫头”,看不起妇女的人,应该改变自己的陈腐之见。
王亚兰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坚决按照共产党员的要求去做,深受群众的拥护。这是值得学习的。一切共产党员,无论是年老一些的,还是年轻一些的,都要努力实践党章中规定的必须做到的五条,增强党的观念,发挥先锋和模范作用,朝气蓬勃地带领群众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道路上胜利前进!
在北京市郊区,燕山脚下,密云县穆家峪公社六百多户人家的新农村大队,二十一岁的女共产党员王亚兰,担任了大队的党支部书记。她和党支部带领贫下中农,深入批林批孔,认真学习大寨革命精神,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今年粮食亩产一千五百七十八斤的优异成绩。
新农村大队的社员说:这么年轻的女书记,领导这么大的队,夺得了这么高的产量,真不简单!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真能炼新人呵!
这样优异的成绩是怎么来的?王亚兰说:“听毛主席的话,照党的指示去做,就没有拿不下来的山头!”
不挑千斤担,哪来铁肩膀
雏鹰在急风暴雨中练硬翅膀,王亚兰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茁壮成长。
八年前,王亚兰高小毕业,回乡参加劳动。不久,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以烈火燎原之势席卷全国。风华正茂的王亚兰,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这场伟大的革命。在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斗争中,她紧跟毛主席、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拿笔作刀枪,奋勇上战场;在“一打三反”运动中,她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参加斗争,……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她逐渐懂得:有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有党的领导,才有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才有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生咱的是娘,教咱的是党。当好革命事业接班人,就要处处听党的话。”
一九七二年六月,王亚兰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对党的工作不讲价钱,不讲条件,党让干啥就干啥,并一心一意地努力干好。党组织多次变动她的工作,她都坚决服从。贫下中农赞扬说:“这姑娘,听党的话,办事认真,有主心骨,是棵好苗儿。”
一次,公社党委书记问王亚兰:“眼下,你们大队缺少干部,还要向工厂输送工人,向大学推荐学员,你有什么打算?”王亚兰两眼炯炯有神,郑重地回答:“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党把我放在哪儿,我就在哪儿好好干。”
原来,由于修正主义路线流毒的影响,新农村大队党支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不力,队里资本主义倾向严重,工作落在不少兄弟大队的后面。公社党委为了尽快扭转这种局面,遵照毛主席关于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教导,根据党的十大强调的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充分听取了党员、群众的意见,准备让王亚兰当党支部书记。
“亚兰要当书记了!”这消息在新农村大队一传开,立即引起各种各样的议论。
许多老贫下中农说:“这姑娘有出息,咱瞅她能扛好新农村的大旗。”
许多党员表示:“亚兰是文化大革命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党员,咱一定要支持她接好革命的班。”
但是,也有少数思想保守的人,明里暗里嘀咕:“黄毛丫头扛大旗,行吗?”“这么大的一个家,怎能让一个黄毛丫头来当?这可不是小孩搭屋,搭了拆,拆了搭!”
王亚兰虽说早已向公社党委书记表示过听从党的安排,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要让自己担任大队的第一把手呵!她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么大的队,攒下这么多问题,自己又没啥工作经验,能挑起这副重担吗?就在这时候,公社党委、队里的一些老干部和革命群众,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她。她那一门心思扑在集体事业上的爸爸,她那在旧社会苦大仇深的妈妈,也都给她鼓劲儿。她重温了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教导,热血沸腾,信心倍增:不挑千斤担,哪来铁肩膀!我们青年一代,决不辜负毛主席和党的殷切期望,一定要在斗争中增长才干,接好革命的班,保证革命前辈开创的事业,千秋万代不变颜色。什么“小孩搭屋”,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楼大厦!
《约法八章》
今年春节后,王亚兰当了党支部书记。
面对队里的一大堆问题,先从哪儿抓起?王亚兰联系本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实际,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和“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等教导,回顾过去大队党支部没有抓好自身革命,形不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不能带领群众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教训。她心中有底了:只有把党支部建设成一个坚决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战斗堡垒,才能领导群众大干社会主义,改变新农村大队的面貌。
在党支部改选后的第一次支委会上,王亚兰带领支部委员们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有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教导,然后开门见山地提出:咱们支委们,只能走社会主义的正道,不能走资本主义的邪路。遵照毛主席的“三要三不要”的原则,咱们制定几条保证好不好?支委们纷纷说:“亚兰的主意在理,是要规定几条,好督促咱们按毛主席革命路线办事。”接着,大伙你一条,我一条,就讨论开了。
根据大伙的意见,王亚兰归纳成八条:
一、认真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搞马克思主义,不搞修正主义;二、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宗族派性,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三、要光明正大,表里如一,有意见拿到桌面上来,不搞小动作;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社会主义道路,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五、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当寄生虫;六、有事同群众商量,认真接受群众监督;七、破“四旧”、立“四新”,反对铺张浪费,决不吃“请”受礼;八、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起个啥题目呢?王亚兰说:“这八条是咱们集体制定的,从今以后就要经常用它来检查咱们的工作。我看就叫《约法八章》吧!”大伙都很赞成。“把它写出来,贴在墙上吧!”一个支委提议。王亚兰说:“光贴在大队部里还不够,咱们还要把它印出来,送到贫下中农家里,请广大社员监督咱们执行。”
支委们见王亚兰这么大的决心,这么大的气魄,都打心眼里高兴。他们分头把印出的《约法八章》,挨门挨户送到社员家,一条一条地念给大伙听。
社员们听了,高兴地说:“新班子可真有点新气象。村看村,户看户,社员看干部。只要党支部走得正,新农村大队的面貌不愁变不了。”
可是,也有的人怀疑,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别看现在唱高调儿,过不了几天,还得是老样儿。”王亚兰满怀信心地说:“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吧!”她说到做到,带领干部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上。共产党员的手是举红旗的,不是抹稀泥的斗争不断地考验着王亚兰;斗争也不断地锻炼、提高着王亚兰。新农村大队是修建密云水库时从库区迁出的几个村庄合并起来的。人多地少,平均每人只有四分地。过去,在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影响下,这里曾有人说,在这点地上,怎么干也种不出花样来,流传着“家住县城东门外,种地不如捞‘外快’”的说法,“弃农经副”的资本主义倾向很严重。队里大部分大车和拖拉机常年在外跑运输,有二百多个男女劳力终年在外做临时工。抓了钱,人心散,邪气升。贫下中农痛心地说:“照这么下去,肥了少数人,坑害了集体,可是一条绝路呵!”
王亚兰通过学习《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学习毛主席、党中央关于批林批孔的重要指示,认识到:要让新农村大队的面貌变,必须按照毛主席的战略部署,狠抓批林批孔这个头等大事,用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干部和群众,坚决同资本主义倾向斗,一个心眼走社会主义道路。
在王亚兰的提议下,党支部“一班人”联系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实际,反复批判林彪“克己复礼”的反动纲领,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经过讨论,作出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集中人力、物力大办农业”的决定。
党支部的决定,广大群众拍手称好,少数资本主义思想严重的人却说:“照这么干,谁知是丫头还是小子,秋后等着受穷吧!”王亚兰的一个亲戚也对她说:“新农村大队情况这么复杂,有些事还得抹着点,别太叫真章了。”
面对着尖锐的斗争,王亚兰毫不畏惧地回答:“共产党员的手是举红旗的,不是抹稀泥的!走社会主义道路,同阶级敌人斗,同修正主义斗,同资本主义倾向斗,就得叫真章。”
王亚兰和党支部其他同志一起,充分发动群众,在场院、炕头、田间,到处摆开战场,深入批判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大家进一步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在这个基础上,党支部引导大家就“拖拉机应该往哪儿开?大车应该往哪儿赶?劳动力应该往哪儿使?”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广大贫下中农和社员群众纷纷说:“林彪要复辟,搞倒退,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咱就要坚持革命,坚持前进,大干社会主义,决不能搞邪的歪的。”各生产队把盲目外出的劳力、畜力、车辆抽了回来,全大队迅速掀起了大办农业的热潮。
新农村大队有个综合加工厂,过去高工分、高提成的现象很严重,不仅腐蚀了在那里干活的社员的思想,也影响了干农活的社员的革命积极性。
王亚兰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在一次支委会上,她提出改变提成的办法,端正加工厂的方向、道路。可是,有个支委坚决不同意,说:“改变提成的办法,肯定要影响社员的积极性。”
以后,王亚兰又几次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可那个支委思想不通。
王亚兰想:“加工厂里高工分、高提成,明摆着是‘工分挂帅’、‘物质刺激’,这些东西早已经批判了,怎么有的同志还拿它们当宝贝?这事为啥这样难解决?”她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下病倒了。
公社党委书记老赵听到这个消息,来看望王亚兰。一进门,他看见亚兰的母亲正为女儿忙着做可口的饭菜,就用手指着自己的头,风趣地说:“她的病主要是在这里,您光给她吃好的不管事。她倒下去,再爬起来,摔打几年,翅膀硬了,就经得住大风大浪了。”一席话,说得母女俩都“咯咯”地乐了。
被人称为新农村的“阿坚伯”、老支委王琛远也来看望王亚兰,对她说:“干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前进路上总有沟沟坎坎。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抓方向、道路问题,哪能靠一个决议就解决了?斗争尖锐激烈,这才是正常现象。……”
听了这些话,王亚兰脸上火辣辣的。她想:自己把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看得太简单了,说明自己还需要加紧学习和锻炼。
这天晚上,王亚兰又学习了毛主席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中的按语,当她读到“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批评资本主义倾向”时,感到万分亲切:对于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不能一见抓出了一些成绩就满足,也不能一遇到反复,碰到困难,就急躁,就泄气。应当一直抓下去,要不断地下功夫,花气力。加工厂里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说明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复杂的、长期的。要使社会主义占领农村这个阵地,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作艰苦细致的工作。想到这里,她的精神振奋起来,好象自己的病全好了。
接着,她组织支委们再次学习党的基本路线,解决加工厂的方向、道路问题。
经过反复学习和讨论,原来思想不通的那个支委,终于提高了认识。党支部又在加工厂举办学习班,组织社员学习毛主席的有关教导,深入批判林彪诬蔑劳动人民只知道“油盐酱醋柴,妻子儿女”的谬论,批判“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孔孟之道。社员们激动地说:“我们干活是为了革命,不是为了多提成。可不能让修正主义黑货再毒害我们了!”
解决了方向、道路问题,社员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更加高涨,学大寨的劲头更足了。大伙儿大干苦干,不仅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也使副业的纯收入比去年增加。
一人手再大,也撑不起天来
看到新农村大队形势越来越好,有人说:“亚兰真有能耐,一上台,就把咱队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王亚兰可不同意这种看法。她回答得好:“一人手再大,也撑不起天来。新农村的变化,主要是靠毛主席的革命路线,靠批林批孔,靠党的领导,靠大伙的努力,我还是个小学生呢!”在工作中,她更加注意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新农村大队处于燕山脚下,地块七零八落,高低不平。文化大革命以来,各生产队虽然搞了些农田基本建设,但是,仍然不能适应园田化和农业机械化的需要,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三夏”前,王亚兰和一部分支委走东家,串西家,广泛征求意见,提出一个实现大地园田化的土地规划方案。
支委会讨论这个方案时,多数同志没意见,只有少数支委不同意。这时,有个支委沉不住气了,说:“干脆表决吧!”
王亚兰却说:“这事既要积极解决,又必须按党的政策办。要是处理不好,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现在既然有不同意见,咱们就再讨论一次,也可以另提方案,这样会考虑得更周到些。”
当第二个方案出来后,又有另外几个支委反对。一直讨论到第六个方案,意见仍然不一致。这时候,有个支委实在绷不住劲了,说:“亚兰,你是书记,就拍板吧!不然,猴年也解决不了。”
王亚兰爽朗地笑着:“我虽说是书记,可也不能个人说了算呀!咱们还是再商量商量吧。”
就这样,支委会先后讨论了八次,经过充分协商,集思广益,终于通过了一个大家满意的方案。
今年夏天,大队合作医疗站提出了一个要添置几百元设备的庞大计划。王亚兰懂得,合作医疗是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应该大力扶植。可是,她又觉得一下花这么多钱买设备不大对头。应该怎么办好,一时没了主意,她就去找老干部宋云成商量。老宋说:“哪用花这么些钱,发动群众自己搞嘛!”王亚兰高兴地说:“对!”
党支部发动赤脚医生献计献策,大伙动手,土法上马,因陋就简,自制设备。他们用两个脸盆扣在一起,代替筛子制作丸药,用加工过的石碾子代替药碾碾药……结果,不仅没有花一分现钱解决了急需设备的问题,“一把草药一根针”,勤俭办医的精神得到了发扬,使合作医疗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王亚兰从这件事中进一步认识到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个伟大的真理,更加注意虚心向群众学习。
脚正才不走歪路
王亚兰对于党支部“一班人”的要求是严格的,尤其是对自己这个“班长”要求更严格。她事事、时时坚持以身作则,用模范行动去影响和带动群众。
以前,新农村大队的个别干部,存在着劳动少、吃“请”受礼的毛病。贫下中农气愤地说:“咱大队真新鲜,酒盅里能出大柁,能出房基地……。”
王亚兰认识到: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干部脱离集体生产劳动、吃
“请”受礼,这是变修的开始。脚正才不走歪路,以身作则才能带动群众。每逢发现干部中出现了不良倾向,她总是指明危害,提出严肃的批评。
王亚兰不管工作、学习多忙,总是带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群众说:“亚兰自从当了书记,就没有吃过一顿消停饭,睡过一个囫囵觉。”在今年种麦时,她每天三点多钟就起床。哪儿任务最重,哪儿就可以见到她那黑里透红的脸庞;哪里活儿最累,哪里就可以听到她那爽朗的笑声。一些老贫下中农赞美说:“咱亚兰干起活来,真能顶上一个楞小子。”打歇时,她又和干部们一起,组织社员学习毛主席军事著作,深入批判林彪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由于干部们带头劳动,把政治工作做到田间,全大队的种麦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
王亚兰以实际行动带动党员不吃“请”,不徇私情,按党的原则办事。
提起不徇私情,人们总要讲到王亚兰在两次招工时不让她妹妹去的事儿。
今年“三夏”前的一天,一个在县里做工的人对王亚兰的妹妹说:“我打算上别的单位去工作,还不让你姐姐想个办法,让你去顶我。”王亚兰的妹妹很快把这事跟她妈说了。
这天晚上,王亚兰刚回到家,她妈就跟她念叨开了:“看人家这个当工人,那个上大学,你也不替你妹子操点心!”紧接着就把让她妹子做工的事说了一遍。王亚兰越听越感到不对头,严肃地说:“违反党的政策,假公济私的事,咱可决不能干。”
不久,上级让新农村大队向国家输送一批工人。王亚兰的妹妹,无论从哪一方面说,都符合输送的条件。群众中也有些人议论:“这回应该让亚兰的妹子出去当工人啦!”
王亚兰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没再和亚兰磨叨,而去找一个支委说:“听说又要招工?亚兰她妹子,咋说条件也满称。可亚兰就不操这份心,还得你替我多费心了。”
事情还是瞒不过王亚兰。她恳切地对妈妈说:“您咋能为我妹子的事到处托人?这么做可不对呀!”
“这有啥不对?咱一不‘走后门’,二不搞特殊化,凭的是硬梆梆的条件嘛!”
“就是条件都成,咱也应该先让给人家。当干部的要处处想到群众才对。”
对这事,群众竖起大拇指说:“这样‘一正二硬’的书记,咱信得过!”
今年,新农村大队虽然获得了大丰收,但王亚兰只把它作为夺取更大胜利的新起点。五谷登场以后,她又和“一班人”一起制定了深入学大寨,促进农业大上快上的长远规划。眼下,广大干部、社员正在深入批林批孔,掀起冬季农田基本建设热潮。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新农村里,到处呈现着团结战斗,大干社会主义的新气象!
《北京日报》通讯员
《北京日报》记者
(原载《北京日报》,本报有删节)(附图片)
劳动休息时,王亚兰(前右二)和社员一起谈学习心得。《北京日报》记者摄
王亚兰和四队贫下中农一起参加劳动。图为她正在装车往小麦地里送粪。《北京日报》记者摄


第1版()
专栏:

帮助知识青年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
上海市郊国营农场开办业余大学
新华社上海电 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上海市郊已有十个国营农场和农场所属的将近五十个生产连队办起了业余大学,受到了农场广大知识青年的热烈欢迎。目前,学员人数已有三千多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上海市每年都有一批知识青年来到市郊国营农场落户。为了帮助这些知识青年学习革命理论和科学技术知识,从今年九月起有十个农场陆续开办业余大学。各农场党委都把办好业余大学作为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许多农场专门有一名党委负责干部分管这项工作。各级领导遵照毛主席关于“新中国要为青年们着想,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的教导,对农场办业余大学很关心。有的亲自给学员上政治课,有的反复研究如何加强学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业余大学创办中遇到各种具体困难,各农场党委都积极帮助解决,因此建校工作进展都比较快。
在党的领导下,这些业余大学继承“抗大”的光荣传统,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有的自己动手建造课堂,把它作为入学的第一课。跃进农场二十一连党支部回顾连队建立初期,知识青年们用小煤油灯、洗衣板、小凳子这三件宝坚持学习的情形,决心自己动手办业余大学。学员们利用休息时间编了一百多条草帘子,建成一间草房,架起木板当桌子,就这样办起了人人喜爱的“草棚业余大学”。
根据“能者为师”的原则,各农场业余大学从知识青年、干部、老农、技术员中挑选了三百多名教员。作物栽培课就请老农、植物保护员当教员,政治经济学课请理论小组成员担任教学工作。这些教员责任心强,干劲大,在教学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发挥集体智慧,边学边教,受到学员们的欢迎。为了加强农场业余大学的师资力量,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帮助他们开办了师资培训班。
根据三大革命运动的需要,农场业余大学开设有政治、语文、农作物栽培管理、工业基础、水利、畜牧、医学、革命文艺等科目。大部分教学基地设在连队,学员就近上学,不脱离生产劳动,不脱离群众。教学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的还编写了乡土教材。如红星农场业余大学在上海农业科学院的支持下编写了土壤化肥教材,新海农场玻璃厂分校依靠全厂工人编写了玻璃工艺专业课教材。
农场业余大学把转变学员的思想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经常针对学员的思想进行路线教育,使学员们在政治上不断成长。前进农场业余大学写作短期训练班开展了写英雄、学英雄,以农为荣、以农为乐的专题思想教育,提高了学员的思想觉悟,学员们在一个半月里写出了四十多篇反映农场青年战斗生活的文章。不少知识青年入学后,觉悟提高很快,更加坚定了扎根农场干革命的决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