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认识黄河 改造黄河
——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改建
三门峡水库大坝屹立在黄河昔日“天险”的峡谷之中,汹涌的黄河水,通过大坝底下新开凿的排洪孔道,滔滔东流,发电厂房里机器轰鸣,强大的电流通过高压线路,跨过山川田野,送往新兴的工业城市。经过改建的三门峡枢纽工程,正在造福于人民。这是我国工人阶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革命干部,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用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去正确认识黄河,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推动下,对工程进行改建的结果。
丢掉“洋拐棍” 探索改建途径
自古以来,黄河就以它狂暴不羁的性格成为一条闻名的“害河”。把黄河治好,这是千百年来人民的强烈愿望。解放后,毛主席和党中央非常关心黄河的治理。伟大领袖毛主席多次亲临黄河视察,早在一九五二年,就发出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一九五七年开始兴建的三门峡工程,就是解放后我国人民为根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所进行的第一次巨大尝试。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每立方米河水的含沙量高出世界其它多沙河几倍,甚至几十倍。每年流经三门峡的泥沙多达十六亿吨。如何处理这样大量的泥沙,还缺少这方面的实践经验。三门峡工程兴建时,虽然也考虑到泥沙的处理,但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单纯依靠“洋拐棍”,搞高坝大库蓄水拦泥,想“毕其功于一役”。结果,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泥沙装到了库里。淤积的速度,特别是淤积的部位都大大出乎设计之外。三门峡水库的特点,在潼关以下是峡谷河道,在潼关以上是渭河平原。由于原设计的发电最低水位超越了潼关,结果使渭河下游的淤积迅速发展,严重威胁关中平原和西安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停止蓄水发电,连已安装好的一台水轮发电机组也被迫拆迁。即使这样,问题仍不能解决。由于大坝的泄流孔太高,泥沙淤积仍然继续发展。
面对这个严重问题,怎么办?一场激烈的斗争展开了:有的人认为黄河千古难治,除了恢复原来的样子别无他法;也有的人不愿正视现实,还要坚持原来的设计,主张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维持现状。大多数同志认为,人们在同自然界作斗争中,特别是同危害了几千年的黄河这样一条多泥沙的大河作斗争,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得起成功和失败的考验。实践已经说明,原来的认识和工程设计是有错误的,不承认这一点就不是唯物主义者。因此,是坚持原来的设计,还是敢于改建,实质上就是敢不敢丢掉“洋拐棍”,相不相信我们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泥沙淤积的问题。
大家反复学习毛主席关于“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的教导,认识到,三门峡工程所以出现问题,根本一条就是原来的认识不符合黄河的客观规律。“吃一堑长一智”,只要改正错误的认识,使之合乎当前黄河的客观规律,那就能变失败为胜利。
经过这场斗争,认识统一了。大家从过去的实践中认识到,三门峡水库必须统筹兼顾,既要为下游除害兴利,又必须确保西安和“八百里秦川”。用高坝大库在三门峡拦泥是不行的,必须想办法通过改建,加大水库泄流排沙能力。这条路能不能走得通呢?当时还没有把握。为了慎重起见,决定开始改建的规模不宜太大,只是在大坝左岸打两条泄流排沙隧洞和把八条发电引水钢管中的四条改成泄流排沙道。
改建的方案得到了工人群众的支持。他们说,国家和人民花了那么多钱建成的工程,不能为人民造福,还威胁上游安全,我们心里难过。我们一定要争取改建工程提前完成。一九六五年二月,第一次改建工程开始了。凿两条隧洞的地方,正是三门峡天险的峡谷左岸。这里山高坡陡,悬崖峭壁,下面就是一泻千里的黄河,在这里施工不要说用机械,就是连人站的地方也没有。工人们就腰系绳索,在高空背水作战,首先夺得了立足、存身之地,然后再打眼凿洞。这里不仅地形险要,而且岩石坚硬,刚开始时每天开挖进尺还不到一米。但是,岩石硬不过工人的决心。大家迎着困难上,掘进纪录不断刷新。两条共长九百多米、直径十一米的隧洞和“四管”的改建都胜利提前一年完成。“两洞、四管”于一九六八年以前先后投入运用后,水库泄流能力由三一五米水位时泄流三千零八十秒立米提高到六千秒立米。排沙能力加大后,有效地减缓了库区的淤积,实践证明了改建这条路是能够走通的。
乘文化大革命东风 进行第二次改建
第一次改建取得了成功,但是泄流排沙能力仍然较小,淤积仍在发展。为了使三门峡水库早日发挥效益,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一九六九年又提出了第二次改建。
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打破了过去搞规划设计只靠少数专家的冷清局面。黄河水利战线上第一支以工人为主体的三结合设计队伍在这里出现了。
“三结合”小组的成员为了提出切合实际的规划设计,爬山涉水,顶风冒雪,访问沿河的贫下中农和老船工,实地查勘了解黄河和水沙演变的规律。隆冬季节,天寒地冻,野外作业困难。可是,贫下中农深厚的阶级感情温暖着他们的心,贫下中农的高贵品质鼓舞着他们去战斗。他们遇到过许多激动人心的场面:贫下中农总是象迎接亲人一样接待他们。当他们和贫下中农谈起三门峡的情况时,贫下中农总是鼓励他们:“大胆干吧,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三门峡一定能改建成功!”与此同时,他们还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工人、农民、技术人员寄来的八十多个改建方案。贫下中农的期望,全国人民的关怀,给了他们无穷的力量,打破了过去脱离实际搞设计的许多烦琐哲学,在较短的时间里就提出了“合理防洪,排沙放淤,径流发电”的规划设计,要求水库泄流能力由六千秒立米进一步增加到一万秒立米。这样,一般洪水既能安全通过下游,不影响上游,又在此基础上实现水库的综合利用。
第二次改建的规划指标一提出,一场争论又展开了。泄洪洞开在哪里?有的人看到左岸已打了两个洞,右岸地质条件不宜打洞,就提出炸掉钢筋混凝土浇注的发电厂房,在这里开挖泄洪洞。工人们不同意那种办法。工人们提出闯“三关”、打开施工导流底孔的建议。提起闯“三关”,还有一段来历。底孔共有十二个,是大坝施工时导流用的,大坝建成后又用混凝土封填了。底孔是大坝最低的设施,孔口接近河床,用它来泄流排沙那是最理想的了。早在一九六二年,水库出现淤泥时,有的工人就提出过这个建议。那时,有的人受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不相信群众,不注重实践,被一个“怕”字和一个“难”字束缚了手脚。根据洋设计的数据,又在实验室做了实验,认为底孔是临时设施,打开后孔顶受不住洪水和坝体的压力,因此他们被吓住了。他们还认为,底孔用混凝土封填了这么多年,早和坝体、底孔闸门结成一体,也难于打开。于是,安全关、开挖关、闸门关这“三关”就把打开底孔的方案打入了“冷宫”,从此不敢再提。当第二次改建任务提出后,有的人仍墨守成规,怕担风险,想来想去还是想拿厂房来开刀。工人们坚决反对这种主张。孙海祥、王福连等老工人说:“厂房是人民的财产,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毁掉它。科学是要尊重的,但不能迷信书本,大坝建成后,十二个底孔都曾过了水,并未出问题,这说明什么呢?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开底孔既省工省时间,效果又好,为什么不能试试?”亲自参加过底孔回填的工人也说:“底孔是我们亲手回填的,我们懂得怎样打开它。”工人阶级这种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使工程技术人员受到了教育,纷纷表示:向工人阶级学习,和工人们一起去闯“三关”,为三门峡改建作出贡献。在党和新生的革命委员会的支持下,工人、科学技术人员和干部勇敢地向“三关”进军了。他们在现场钻孔取样,在工地开展各种科学实验研究。结论表明,由于大坝混凝土质量好,抗拉能力强,只要采取适当加固措施,打开底孔是可行的。现场科学实验的实践,冲破了“打开底孔技术上不安全”的框框。
一九七○年三月,开挖底孔的战斗在文化大革命的凯歌声中打响了。为了保证大坝的安全,技术人员经过测量计算,提出了打浅眼放小炮、在爆炸孔四周先打一圈防震孔等办法,工人们苦干加巧干,一、二、三号底孔比计划提前两个半月就打开了。底孔打开后究竟能不能承受住坝体和水压力?科学技术人员又和工人一起,在打开的洞内进行现场试验,证明打开底孔不会影响大坝质量。实践使认识又一次获得了提高,底孔不能打开的迷信被彻底打破了。
安全关、开挖关都胜利地闯过,只剩下启闸门这最后一关了。底孔打开后,证明闸门并未同混凝土浇注在一起。但由于十几年的淤积,闸门前淤泥高达十六、七米,用四台一百吨的油压千斤顶起动,闸门仍然纹丝不动。如果闸门提不起来,底孔过水排沙的计划将半途而废。在这关键时刻,工人们大胆提出:到闸门下面去,用千斤顶往上顶。但是,这样要冒很大的危险。闸门前面是几十米深的水和淤泥,万一闸门一提起,水和泥沙居高临下,就会直扑洞口。但是,工人们豪迈地说:为了让三门峡工程早日为人民造福,再大的危险我们也要承担!共产党员、机电队革委会副主任蔡宝林下去了,工人吴子山、彭鹤友等也去了,人们都以焦急不安的心情,目不转睛地望着洞口。闸门慢慢地上升了,五厘米、十厘米、二十厘米,水夹着泥沙和石子冲进洞口,洞里的人被泥沙打得生疼,水已经淹没了他们的胸部,但他们仍然坚持着。当提到三十多厘米高时,水流迅猛而来,不仅人站立不住,连两台油压千斤顶也被急流冲走了,这时工人们才凫水撤出。经过上面再加大力量,闸门终于提起来了。人们望着卷着泥浆的河水冲出洞口,溅起一、二丈高的泥浪,奔腾而下的景象,心情万分激动。这个曾被一些专家判为“死刑”的底孔方案,终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双手实现了。实践又一次证明了“卑贱者最聪明”这一伟大真理。
继第一孔成功之后,其它七个底孔的问题迎刃而解。计划打开的八个底孔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全部投入使用。同时,五条发电引水钢管进口降低十三米的工程也先后完成。经过第二次改建,水库泄流能力达到了水位三一五米时下泄一万秒立米的指标,对解决库区淤积和降低潼关河床高程起了重要作用。
掌握泥沙规律 综合利用显效益
三门峡工程的改建,为保持和恢复库容创造了条件,要使水库既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定库容,又能发挥以防洪为主的综合效益,还必须解决好调节泥沙问题。
三门峡水库由于泥沙太多,蓄水就要淤积,淤积就会影响库容。而防洪需要保持一定库容来调节洪水,灌溉、发电又需要蓄水,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不解决,水库的综合效益就不能实现。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处理好泥沙。可是,有的人觉得三门峡水库不能拦沙,问题难以解决,因而不敢去摸。黄河的泥沙规律真的是不可认识、不可掌握的吗?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批判了这种无所作为的悲观论调。他们说,黄河泥沙的处理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正因为复杂,才需要我们去认识它,战胜它,我们要做泥沙的主人,而不做泥沙的奴隶。
他们首先从分析黄河的泥沙规律入手。黄河的沙量主要集中在每年汛期的七至十月份,这四个月的水量占全年水量的百分之六十,而沙量却占百分之八十以上。非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百分之四十,而沙量却只有百分之十至二十。如果在汛期排,非汛期拦,不就可以避其害而用其利了吗?为了在实践中检验这种认识,他们又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和研究。
掌握水库的冲淤规律,是充分发挥水库作用的关键。泥沙和水文工作者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战斗在最前列。每当黄河涨大水时,他们偏偏就是在这种最危险的时候,驾驶着小船,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中,观察水情的变化,测量洪水流量,取回各种含沙的数据。在坝后底孔取样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由于水的流速过大,这里泥浪腾空,咆哮翻滚,什么船只也去不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科学技术人员腰里捆上绳子下去取样。他们不怕危险,任凭泥浪冲打,终于取回了第一手资料,总结出了一套“蓄清排浑”的办法,从而保证了水库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一定的库容,发挥了防洪和兴利的效益。
根除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这是一场伟大的斗争。三门峡改建工程的初步成功,说明只要我们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唯物论的反映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敢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治黄的经验,黄河是可以认识的,害河可以变为利河,毛主席关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新华社通讯员新华社记者(附图片)
参加三门峡水利枢纽改建工程的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结合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指导改建工程的实践经验,批判林彪、孔老二鼓吹的反动的唯心史观。
新华社
记者摄


第4版()
专栏:

朝鲜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到达北京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十九日讯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贸易代表团团长、贸易部副部长李泰白十九日乘火车到达北京。对外贸易部副部长姚依林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王斌、马敬斋、张新桥等到车站欢迎。
到车站迎接的还有朝鲜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李宰弼、商务参赞韩裕鲁,以及先期到达北京的朝鲜政府贸易代表团副团长金孝信等。


第4版()
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我科学院原子能和平利用考察团回京
以姜圣阶为团长、段存华为副团长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和平利用考察团,在法国进行考察访问后,十九日回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等有关方面负责人钱三强、沙克、苏华、朱永行、高之杕、曾令保等前往机场迎接。
北京女子篮球队访问非洲四国后回京
以任超为领队的北京女子篮球队,结束了对加纳、马里、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的友好访问后,于十九日回到北京。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扎伊尔共和国总统蒙博托·塞塞·塞科和夫人等扎伊尔贵宾,十二月十九日参观南京长江大桥。
新华社记者摄
(传真照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