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做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一个好办法
——中共西安市委选派干部带领下乡知识青年的调查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中共西安市委先后从机关和工交、财贸、文教等各条战线,选派了五百多名在职干部到农村去,带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受到城乡各个方面的欢迎。
问 题 的 提 出
近几年,在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伟大号召指引下,西安市陆续有十万多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
批林整风运动中,西安市委狠批了林彪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反革命罪行,进一步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曾多次组织干部到农村学习、慰问,协助社队、党组织做下乡知识青年的管理教育工作。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后,西安市委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派出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农村看望下乡知识青年,走访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就城乡如何共同做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问题,广泛征求了意见。市委进一步认识到:要坚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正确方向,使青年永远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前进,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不仅应当做好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还应当协助农村的同志做好下乡知识青年的管理教育工作。
此后,西安市委便把城乡配合,做好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市委常委会议做出决定:从今年起,每年选派在职干部轮流到农村去,带领下乡知识青年。市委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做出规划,把选派带队干部形成制度,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市委规定带队干部的条件是:路线斗争觉悟高,思想作风好,身体健康,有独立工作能力。强调这支队伍要实行老、中、青三结合,有一定数量的妇女干部,并配备一些领导干部,兼做各县带队干部的管理教育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市委的决定,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踊跃报名。每一批带队干部下农村以前,市委都为他们举办学习班,学习中央有关文件,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勉励他们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光荣任务。
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西安市委派到农村的带队干部,在当地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协助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组织下乡知识青年认真看书学习,不断提高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自觉性。
组织下乡知识青年认真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帮助他们牢固地树立坚持乡村干革命的思想,这是带队干部的重要任务。许多带队干部一到农村,就积极配合社、队党组织和贫下中农,帮助下乡知识青年建立了理论学习小组,制定或修改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组织他们读马列的书和毛主席的书,总结看书学习的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现在,下乡知识青年大都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国家与革命》等马列著作,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结合看书学习,带队干部协助社、队党组织,对下乡知识青年进行了党的基本路线教育、革命理想和前途的教育,使他们提高了坚持乡村的自觉性。淳化县有些一九六八年下乡的西安市知识青年,一度产生了“该毕业回城”的思想,表现不大安心。带队干部去了以后,在劳动休息时,在窑洞油灯下,引导他们重温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这篇著作,总结下乡前后思想感情的变化,使他们逐步加深了对“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深远意义的理解,表示要坚持乡村干一辈子革命。
二、引导下乡知识青年积极参加批林批孔运动,在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经受锻炼。
在当地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带队干部经常组织下乡知识青年和贫下中农一起,密切联系农村现实的阶级斗争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的路线斗争,深入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批判“下乡镀金”、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耕馁学禄”、“学而优则仕”等反动谬论,不断提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
三原县有个鲁桥镇,清朝的儒家、大地主贺瑞麟曾在这里开办过所谓“正谊书院”,出版过反动的《女儿经》和《弟子规》。这里的一小撮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分子,竭力鼓吹孔孟之道,破坏革命和生产,腐蚀下乡知识青年。面对阶级敌人的进攻,驻鲁桥公社的带队干部在公社党委的领导下,组织下乡知识青年调查了贺瑞麟利用孔孟之道、欺骗压榨劳动人民的罪恶历史,调查了当地一小撮阶级敌人宣扬孔孟之道、大搞复辟倒退活动的情况,然后整理出一份林彪和一切反动派都是孔老二的忠实信徒的大批判材料,使下乡知识青年和当地社员受到一次生动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教育。许多带队干部引导下乡知识青年,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办大批判专栏,演革命文艺节目,讲儒法斗争的历史故事,促进了批林批孔运动的深入开展。
三、带领下乡知识青年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贡献力量。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步伐,许多带队干部带领下乡知识青年,积极投身到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去。凤翔县唐村公社党委发动群众治理葱山,驻在这个公社的带队干部背上行李和干粮,带领二百三十多名下乡知识青年,同贫下中农一起战斗,大干了两个多月,移土二十七万多立方,造水平梯田一千零四十三亩,受到公社党委的表扬。为了适应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需要,许多带队干部主动协助社、队,在下乡知识青年中培训了一批农业技术员、农机修理员、农业气象员、赤脚医生、电工等,受到贫下中农的欢迎。
四、从吃、住、用、医等各方面,热情关心下乡知识青年。
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带队干部积极协助各地农村的党组织,做好下乡知识青年的生活管理工作。乾县周城公社有个大队,一度对下乡知识青年的建房工作抓得不紧,带队干部便和这个大队的干部一起,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要关怀青年一代的成长”的教导,帮助他们提高了做好下乡知识青年生活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社员,很快给下乡知识青年盖了七间新房。
带队干部经常教育下乡知识青年,学习贫下中农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勤俭节约过日子。目前,大多数知识青年小组都能搞好生活管理,办好集体灶。许多小组养了猪,喂了鸡,种了菜。带队干部还协助不少社、队,在知识青年中建立了农业科技、医疗卫生、文学艺术、物理数学等各种业余学习小组,组织起文艺演唱队、读报小组、革命故事小组、篮球队和乒乓球队等,广泛开展业余学习活动和文艺体育活动,用无产阶级思想占领农村的思想文化阵地。
按照西安市委的要求,派到各地农村的带队干部在工作中,都严格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一、自觉服从当地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主动争取他们对干部带队工作的支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做好带队工作,当好助手。二、紧紧依靠贫下中农,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既不包办代替,又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好参谋。三、坚持与下乡知识青年同学习,同劳动,同生活,同商量,发扬艰苦奋斗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教育青年,当好带头人。
干部带队的好处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干部带队是做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一个好办法,也是培养和教育干部的一种好形式。它的好处主要是:
干部带队,协助各地农村党组织充实和加强了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驻各县、社的带队干部,有些被吸收为县、社党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的成员,有些还被推选为县委委员或公社党委副书记。这就为进一步管理教育好下乡知识青年,创造了比较有利的条件。在县、社党委的领导下,带队干部协助农村基层党组织,整顿和健全了管理教育下乡知识青年的组织机构,落实了党对下乡知识青年的有关政策。带队干部利用各种场合,宣传毛主席和党中央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一系列指示,做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帮助基层干部提高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做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自觉性。
干部带队,调动了城乡两个方面共同做好下乡知识青年工作的积极性。带队干部来自城市的各条战线,经常与城市有关部门和下乡知识青年家长联系,主动争取他们的配合。这样,带队干部就象纽带一样,把城市和乡村紧密地联系起来了。目前,西安市许多工厂、机关、学校、商店、医院和街道,定期派人到他们职工子女插队落户的社、队去看望。许多农村社、队干部和贫下中农也跟带队干部一起,经常向城市各级党组织汇报知识青年在农村成长的情况。西安昆仑机械厂党委负责同志,今年先后三次带领工人和知识青年家长代表到乡下,协助农村党组织做下乡知识青年的工作。这个厂还帮助有关社、队培训了一批农业机械修理工,办起了一个农具修理厂和一个小型化肥厂。
干部带队,又是广大干部下放劳动、重新学习的一种极好机会。带队干部与贫下中农和下乡知识青年朝夕相处,一起看书学习,批林批孔,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他们在工作中,学到了贫下中农的许多好思想、好作风,有力地促进了自身思想革命化。许多同志经过这段实践,焕发了革命青春,脸晒黑了,心炼红了,同贫下中农和下乡知识青年的感情更深了。他们深有体会地说:“党派我们到农村带领下乡知识青年,这既是对下乡知识青年的关怀,也是对我们的爱护!”派到临潼县田市公社的女青年干部冯冰,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切实做好带队工作。今年夏收期间,她带病坚持带领下乡知识青年抢收麦子,被青年们誉为“我们的好老师”。有的带队干部,经过农村三大革命运动的锻炼,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选派干部到农村带领下乡知识青年,是一件新的工作。西安市委注意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定期派人深入农村,了解带队干部的思想状况和工作情况,配合当地党组织做好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考核工作。市委和各级党委对带队干部的生活也很关心,经常派人到他们家里看望,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使带队干部安心在农村工作。最近,西安市委召开了带队干部组长会议,认真总结交流了带队工作的经验,决心把干部带队作为搞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和培养、教育干部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下去,抓紧抓好。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毛主席语录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


第3版()
专栏:

批判《女儿经》 送女到农村
湖北省江陵县郝穴镇下乡知识青年家长 陈新芳
通篇浸透着反动的孔孟之道的《女儿经》,竭力宣扬什么“有儿女”,“继宗承”,“倘是女,严闺门,训礼义,教孝经”。这就是说,对儿子要教他尊孔读经,使其继承祖业,光宗耀祖;对女儿要叫她严守闺房家法,训礼习孝,以便做孝女、节妇。《女儿经》还将“孟母能教子”的所谓典故大肆标榜,把教子学礼的孟母吹捧为“显扬于后世”的贤母。今天,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开展的大好形势下,我们把《女儿经》鼓吹的这些反动东西拿出来,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武器,深入进行批判,这对教育和支持子女上山下乡干革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女儿经》中所宣扬的“能教子”的孟母,就深深打上了奴隶主阶级的烙印。孟母站在反动奴隶主阶级的立场上,极端鄙视劳动,极端仇视劳动人民。她择邻三迁,就是要她的儿子孟轲远离广大劳动人民,到学宫旁边学礼习义,搞“克己复礼”,复辟反动的奴隶制。结果,孟轲和孔老二一样,都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都是搞倒退、搞复辟的反动家伙。至于《女儿经》中所鼓吹的“莫做声”、“莫记恨”、“莫使性”、“莫出门”、“莫理论”等等,则是历代剥削阶级训女的宗旨,他们用“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精神枷锁,束缚妇女的手脚。不管是教儿的一套,还是训女的一套,其反动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要把儿女培养成剥削阶级的孝子贤孙、贤妻良母。
叛徒、卖国贼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也贩卖《女儿经》所宣扬的那套反动货色。他一面拚命教子尊孔读经,一面恶毒攻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于“变相劳改”,妄图使广大知识青年离开农村,脱离劳动,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成为他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这只能是痴心妄想!
毛主席号召说:“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我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决心与《女儿经》所贩卖的旧的传统观念实行彻底的决裂,先后把自己中学毕业的两个女儿送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在广阔天地里干革命。孩子们在党组织和贫下中农的关怀教育下,在农村三大革命运动中经受锻炼,茁壮成长。我从内心感到高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是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一项战略措施。我决心批深批透《女儿经》所宣扬的教子训女的反动思想,教育女儿坚持乡村干革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3版()
专栏:

革命干部应有的品质
——蔡培礼带头送子女下乡务农
蔡培礼是中共云南省勐海县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他积极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带头把自己高中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知识青年家长做出了榜样。广大群众说:“老蔡带头送子女当农民,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促进派,体现了革命干部应有的品质。”
一九七三年,老蔡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同时从高中毕业了。是让他们一起下乡,还是按照个人打算,下一个留一个呢?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那些日子,老蔡思想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想:儿子年龄较小,又吵着要参军,可以去找我过去的一些老上级、老同事或亲戚朋友想办法。可是,他马上意识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是关系到老一辈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能否巩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自己是个领导干部,又是贫苦农民出身,如今却害怕子女下乡务农,这是一种多么危险的思想啊!
通过回忆对比,蔡培礼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决心把两个孩子同时送到农村去。为了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老蔡向他们讲述了旧社会祖祖辈辈受压迫、受剥削的血泪家史,讲述了自己跟随毛主席干革命,不断成长的战斗经历。他对孩子们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是反修防修的百年大计,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的战略措施,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他的教育和支持下,两个孩子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积极报名上山下乡,到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
去年七月,在县委的统一安排下,蔡培礼的两个孩子,分别来到勐混公社曼蚌生产队和曼海生产队插队落户。蔡培礼带头送子女下乡务农的行动,对全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工作,起了推动作用。子女下乡以后,老蔡经常配合生产队干部和贫下中农,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鼓励他们坚持乡村干革命。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沈阳部队某部老红军战士宋学清,坚决支持女儿宋丽英(右一)走毛主席指引的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以实际行动批林批孔。老红军把亲手打的草鞋送给在延边地区插队的女儿,教育她:红军的后代更要自觉地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

吉林省海龙县城南公社正义大队下乡知识青年赵俊杰,积极参加批林批孔斗争,虚心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自觉改造世界观,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茁壮成长。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