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解放思想 解放生产力
——石家庄地区农村批林批孔纪事
批林批孔运动这场上层建筑领域里的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了生产力。这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的深刻体会。随着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全区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石家庄地区,是我国北方粮棉集中产区之一。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批判了修正主义,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更加深入人心,这个地区迅速成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地区。一九七三年,这个地区十八个县市,个个上了《纲要》,全区粮食平均亩产达到六百零四斤,亩产皮棉达到了七十六斤。近四年,这个地区向国家提供商品粮二十一亿三千多万斤,皮棉五亿二千多万斤,对“扭转南粮北调”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全区的农业生产。今年,夏粮达到二十亿零二千八百多万斤,比去年增产四亿多斤,相当于一九六五年夏粮产量的一点六倍。秋季又是一个大丰收。全区种麦面积、播种质量,比往年都多、都好。
狠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
过去,这里的一些基层干部和社员,觉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看不见,摸不着。批林批孔运动开展以后,他们越来越看清林彪宣扬孔孟之道,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极右实质,越来越看清阶级敌人利用反动的意识形态破坏农业学大寨的罪行。他们明白了要真正学大寨,就必须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
太行山脚下的高邑县西富村公社南焦大队,副业门路广,山里有煤炭,岗下有陶土。过去,在刘少奇“三自一包”的影响下,流传着一种论调:“南焦银行在山下,凿个窟窿有钱花,省劲又保险,何必种庄稼。”那时,一些人私自进山挖煤、打陶土,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粮食亩产长期不过一百来斤。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这种资本主义倾向,把煤炭、陶土等副业收归集体经营。但是,副业经营制度的改变,并不等于两条道路斗争的结束。在阶级敌人的煽动下,有人以“提高积极性”为名,要求实行副业分红;一遇到自然灾害,“抓农业不如抓副业”的论调又开始流传。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大干部和社员在党的领导下,狠抓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深入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和孔孟之道,打击了阶级敌人,进一步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推动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
随着批林批孔运动的深入,特别是学习了小靳庄的经验,石家庄地区农村干部和社员又有了新的认识:必须在大批大破的同时,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在这方面,无极县张段固公社张段固大队先走一步。他们的经验已在石家庄地区推广。
张段固大队是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是个三千来人的大村。批林批孔中,有上千人参加文化活动。他们用快板、对口词、数来宝、山东快书、故事、诗歌等十多种文艺武器,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这些文艺活动,发挥了群众的专长,适应了农活分散的特点,很快就把男女老少广泛地发动了起来,不少家庭院落也成了批林批孔的场所。干部和社员都说:听什么想什么,看什么学什么,潜移默化的作用可大啦!不破旧立新怎么行!党支部书记张根柱说:“过去常说学大寨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但由于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平日却跟许多孔孟之道的东西和平共处,是非不分;批林批孔才使我们学大寨学到了根本上。”
半年间,全区政治夜校增加到七千八百多所。以贫下中农为主体的理论小组,建立了一万四千九百多个,参加学习的有十四万七千多人。演、唱、说、批各种社会主义新文化活动,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思想上的深刻变化
批林批孔运动,正在迅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广大干部和社员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新风尚得到了发扬。
在农村,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定地依靠贫下中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抓革命促生产,始终存在着激烈的斗争。滹沱河畔的二十里铺公社大马大队,靠近石家庄市,常年有电,有污水灌田,大办农业的条件好;可是,今年夏季,小麦亩产量却下落几十斤。为什么?就因为有的干部不能很好地依靠贫下中农,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而是依靠所谓“能人”抓副业赚钱,结果忽视了农业。批林批孔中,大马大队的干部总结了在依靠什么人和走什么道路问题上的教训,加强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观念。
近几年来,石家庄地区选拔了一千二百多名青年干部,担任公社党委副书记以上的领导职务。他们在各级老中青三结合领导班子中,发挥了朝气蓬勃的战斗作用。但是,修正主义干部路线的流毒,“论资排辈”的旧传统观念,仍然是一个大障碍。正定县三角村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苏立道,被提拔为县委书记。开始,有人带着老眼光看这位年轻干部,担心他挑不好正定这个先进县的千斤担子。苏立道自己也明白: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挑不起这副重担子的;但是,只要团结县委“一班人”,带领各级干部依靠全县人民群众,就有办法。在他倡议下,正定县委大刀阔斧地精简机构,减少会议、文件,抽调一千多名县社干部加强了对基层的领导。苏立道按照实践第一的观点,带头深入社队,调查研究,解剖“麻雀”,摸清了全县前进中的问题。一年来,全县人民继续大干、苦干,发展了革命和生产的大好形势。这些事实,使大家受到了教育。许多人引用苏立道的例子,批判孔老二的“上智下愚”,批判林彪反动的“天才论”,批驳“论资排辈”的错误思想,使新干部在斗争中逐渐成长。
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一件带根本性的大事。但是,“干部操操心,胜过汗一身”的思想,对少数干部仍有影响。批林批孔运动,深入批判了“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反动观念,使干部进一步认识到参加劳动的伟大意义。在许多县社,那种“干部号召社员干,社员干着干部看”的现象,正在迅速改变。晋县县委明确规定,县委常委每年要劳动一百天。平山县委成员带头下乡,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栾城县委常委坚持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并亲自种试验田。领导干部的模范行动,给各级干部树立了榜样。一个“以劳动为荣、不劳动为耻”的新风尚,正在石家庄地区树立起来。
石家庄地区粮食棉花茬茬相接,农活繁忙,劳力紧张。可是,过去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在批林批孔运动中,进一步批判了“男尊女卑”思想,使妇女思想大解放,大大调动了妇女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全区的妇女植棉组,今年已发展到三万多个。许多植棉组,又是理论学习小组,批林批孔战斗组,妇女工作组,科学实验小组。束鹿县城关公社裴辛庄大队女社员刘玉品,去年,她还是个遇事不敢露头的人;今年,却变了样。她在棉田里治虫,发现农药失效,便去找大队干部和公社党委书记反映情况。为了弄清农药失效的原因,她还跑到县商业部门,并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如今,妇女不仅是生产上的骨干,也是执行党的农村政策的生力军。她们坚决实行晚婚、计划生育,不要彩礼、节约办婚事等等,这种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正在迅速成为群众性的自觉行动。
加快社会主义大农业前进步伐
批林批孔运动,加快了社会主义农业前进的步伐。
近几年来,石家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拖拉机保有量达到三千一百多台,机井发展到六万七千多眼。机械的增多,要求迅速实现园田化,进一步发挥机耕机灌的效益。在一个县范围内,建设成千上万亩连片成方的农田,就要调整社与社、队与队之间的插花地、道路、渠道、树木和田间的各种电力、水利设施。过去,在机械化和农田基建中,各县社认真执行了自愿、互利、协商的原则,然而阶级敌人的破坏、小农经济的偏见、封建迷信观念,总是拦路挡道。许多县社在今年批林批孔中,总结了划方的经验,并联系一些地富分子长期暗藏地契,联系少数人留恋那些“张家坟”、“李家井”的旧风水等等事实,大批林彪和孔老二鼓吹的“天命观”,大大加快了方田建设的进度。如今,那些高低不平、支离破碎的地块,变成了整齐如画的大方田。
随同园田化而来的种植改革,今年也有了迅速发展。平原上的各县、社、队,普遍用科学方法提高复种指数,推广一年两种两收、三种三收的先进经验,争取一年要在一亩地里拿到过去两亩地、三亩地的粮棉。全区今年三种三收的面积达到六十多万亩,粮食亩产一般都超过了千斤。近一两年,开始试验的粮食亩产超过两千斤的“吨田”,象繁星点点遍布各县,预示着种植改革将有新的大发展。
批林批孔运动以来,山区各县的建设图景为之一新。太行山麓的获鹿、平山和元氏三县共同兴建的一条长达二百多里、可灌溉四十四万亩土地的“引岗大渠”,今年加快了施工速度,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在穿山越岭的四百五十多座渠道建筑中,有一个长达一千一百七十米的冶河渡槽。这个渡槽,是在没有现代化吊车的情况下,社员们创造了许多土办法,用五万多方千斤重的大石块砌成的。灌区各个社队的工程也纷纷上马。
石家庄地区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就是这样从批林批孔的斗争实践中,解放了思想,解放了生产力,掀起了一个抓革命、促生产,大办农业的新高潮。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大寨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胜利前进
毛主席发出“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已经十年了。十年来,英雄的大寨贫下中农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斗争哲学,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批林批孔运动普及、深入、持久地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大寨的干部和社员群众又迈开了新的步伐,决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夺取更大的胜利。
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干部和社员,认真看书学习,刻苦攻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在批林批孔斗争中团结战斗、朝气蓬勃。
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继承和发扬了大寨老一辈干部的好传统。
大寨大队贫下中农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不断取得治山治水新成绩。他们在虎头山上建成了三个蓄水池,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
大寨大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加快实现农业机械化步伐。大寨的耕作、运输、农作物脱粒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现在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批林批孔运动进一步促进了大寨大队的科学种田,一九七四年的粮食生产又获得了丰收。昔日狼窝掌,今变“小平原”。
大寨大队贫下中农经过四战狼窝掌,搬山填沟,砌坝造地,治理成了新的“人造平原”。照片的下半部为治理前的狼窝掌原貌。
(本栏照片为新华社记者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