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苏修的又一场裁军骗局
新华社记者述评
在一年一度的联合国大会上,苏修集团照例总要玩弄一下假裁军的把戏。今年当然也不例外。他们又翻了一点新花样,提出一项所谓“禁止为军事目的而影响环境和气候”的提案,吹嘘这是“在限制军备竞赛和裁军道路上新的重要和具体的步骤。”然而,苏修的新提案只更加暴露他们鼓吹裁军不过是一场骗局。
苏联这个新提案究竟是什么货色?
据他们说,近几年来,由于“科学和技术进步获得成就”,人们“有可能影响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并利用一些科研成果,“导致地震”和
“发生山崩”等,“用于对人类具有极大毁灭性后果的军事用途”,使之成为“新的战争手段”。因此,苏联提出这一提案和一项对会员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据说,只要大家按这个“公约”规定的原则办事,就能“拯救人类”免遭灾难等等。
不管苏修吹得如何耸人听闻,凡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可以看出,苏修的提案并无实际意义。连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团团长马立克也供认,提案所谈的问题只不过是“潜在的危险”。既然是“潜在的危险”,那么为什么不首先谈谈战争的“现实危险”呢?人们很清楚,当今危及人类安全的最严重、最现实的威胁,首先来自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和另一个超级大国美帝国主义疯狂的军备竞赛和他们的侵略扩张政策。
目前的现实状况是:苏修和美帝不断生产和储存大量核武器;它们在别国领土上建立了核基地,携带有核武器的飞机去别国上空飞来飞去,装备着火箭核武器的原子潜艇在世界各大洋游弋,逞威称霸;他们还动辄对主权国家实行军事侵略和政治颠覆活动。正是这一切严重地危害着各国人民的安全。苏修集团对这些影响人类的“现实危险”避而不谈,却危言耸听地大讲什么气候、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世界性灾难之类的问题。其目的就是欺世惑众,招摇撞骗,转移人们对他们疯狂扩军特别是核扩军的注意。这样的提案,通过也罢,不通过也罢,不过是废纸一张。正如法国代表在谈到苏修提案时说:“试图在一个仍属假设的危险的领域制定规则和条例,而同时却在核武器领域什么事也不做,这不是荒谬的吗?”
苏修集团年年喊裁军,却是年年搞扩军。远的不讲,仅从近几年来苏修的所作所为,就可说明这一点。一九七一年,他们在联合国提出召开“世界裁军会议”的建议,并且在以后几届联合国大会上几乎都要叫卖一次。可是从那时起,人们并没有看到苏修集团裁减过一艘军舰、一辆坦克、一枚导弹。相反,他们却从海上到陆地、从常规武器到核武器加快了扩充军备的步伐。苏修集团出于向海外扩张的需要,大力扩充海军。苏修当前在欧洲地区的装甲力量比一九七二年也增加了三分之一。据瑞典国际和平研究所公布的材料,从一九七一年到一九七四年,苏修的战略核潜艇增加了百分之五十,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增加了百分之四十多。现在,苏修正进一步大力发展分导式多弹头导弹和机动性洲际导弹,加紧同美国争夺核优势。所有这一切,对苏修竭力叫喊的裁军是最有力的自我揭露!
一九七二年,他们在联合国又提出所谓“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和永远禁止使用核武器”的提案,力图把自己打扮成为是和平的虔诚信徒。然而,人所共知,苏修集团是历来凭借武力对外实行侵略扩张的。过去,他们用武力侵占捷克斯洛伐克,侵犯中国领土珍宝岛,唆使印度侵略巴基斯坦。就在这个“提案”出笼前后,他们还偷偷向巴基斯坦分裂分子输送武器,秘密为他们进行“游击战”训练,图谋进一步肢解这个主权国家。次年,他们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急急忙忙派出特遣部队登上地中海苏联舰只,并迅速把那里的舰只增加到九十五艘的创纪录数字。今年七月,塞浦路斯事件爆发后,苏修为了混水摸鱼,又赶紧把军舰驶向塞浦路斯。今年以来,苏修还在巴尔干地区多次调动军队,进行军事演习,对巴尔干一些国家施加军事压力。在这些铁的事实面前,苏修黩武主义的面目难道暴露得还不够充分吗!
一九七三年,苏修又在联合国抛出一项所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裁减军费百分之十,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提案。这是个双料的骗局。事实是,苏修实际军事开支是越“裁”越高,扶摇直上。据西方通讯社报道,近几年来,苏联军费每年递增百分之五左右。至于“援助”,更是无稽之谈。要他们勾销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反抗侵略采购军火而欠的债尚且不干,又怎么舍得把所谓“裁军”省下来的钱“援助”发展中国家呢?
大量事实表明,苏修集团炮制的五花八门的各种“倡议”、“提案”全是骗人的花招。可以肯定,苏修集团今后还会继续巧立名目,抛出各种提案来欺世惑众,但结果只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进一步暴露它社会帝国主义的真面目。


第6版()
专栏:

西方金融货币危机进一步发展
抛售美元风潮愈演愈烈 金价猛涨打破历史最高纪录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讯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形势的恶化,西方金融货币危机进一步发展。十一月十八日,在西欧金融市场上,美元汇价暴跌,西方各国货币更为动荡,黄金价格继续猛涨。
在西欧各金融中心,大量抛售美元的风潮愈演愈烈,美元对西欧国家货币的汇价全面下跌。十一月十八日,在苏黎世,美元对瑞士法郎的汇价已跌至空前的最低纪录。在西德法兰克福,美元对西德马克的汇价下跌了百分之二点一,跌到七个月来的最低点。西德中央银行从十四日起开始收购美元,以支持美元的地位,十八日一天就收进了二千五百七十万美元。投机商人纷纷买进西德马克和瑞士法郎,把这两种货币汇价不断抬高。西德《法兰克福汇报》说:“一场新的投机浪潮就象秋风一样席卷国际外汇市场。”
十八日英镑对美元的汇价虽然略有上升,但对西德马克等货币的汇价继续下跌,英格兰银行也不得不收进英镑。
据报道,自从英镑实行浮动汇率以来的十八个月里,它对西方其他主要国家货币的汇价已经下跌了百分之二十点七。
路透社报道,“货币市场上的极度混乱现象,促使黄金价格上涨”。投机商人继续大量抢购黄金。苏黎世金融市场上,十八日每盎司黄金价格一度高达一百九十二美元,打破历史最高纪录。伦敦金价达一百九十点五美元,巴黎的金价则达一百九十五点零三美元。
在谈到目前这一场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的原因时,法新社认为,“人们越来越多地谈论美国的经济衰退,促使美元汇价下跌。”合众国际社认为,这是由于“美国失业率上升和其他不利因素”造成的。


第6版()
专栏:

日本工人罢工反对垄断资本转嫁经济困难
建筑业陷入困境,今年头十个月近三千家建筑公司倒闭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十九日讯 据东方通讯社报道:日本各地工人三百五十万人十九日举行罢工,反对垄断资本把经济困难的后果转嫁到劳动人民身上,要求发给年终奖金,要求对由于通货膨胀而造成工资收入减少发给补偿金,并要求保证就业。
这次斗争是由日本工会总评议会、中立工会联络会议等工会组织组成的工人春季斗争共同斗争委员会所发动的。参加罢工的主要是全国国营铁道和私营铁道的工人。国营铁道工人在东京、大阪、京都、神户等地区举行了半天罢工。二百多家私营铁道公司的工人举行了九小时至二十四小时的罢工。全国大约八百个邮政局和两百多个电报局的工人举行了二十四小时罢工。此外,港口、冶金、化工等部门的工人、出租汽车司机、医生、护士、政府机关职员、教师也参加了罢工,或者在工作时间举行集会。
日本全国纤维产业工会同盟十一月九日在东京举行集会,反对纺织业垄断资本把经济困难的后果转嫁到工人身上。来自日本各地的一万八千名纺织工人参加了集会。民社党委员长春日一幸应邀参加了集会。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向大会发了电报表示支持。会后,与会者在东京市中心举行了示威游行。
新华社东京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十九日电 在日本经济日益恶化的情况下,曾是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的建筑工业陷入了困境。
近来,日本的许多大垄断企业相继推迟或减少新建工程项目。私人房产公司新建的民用高级住房也销售不出去。同时,由于通货膨胀严重,政府也不断压缩公共工程的建设。因此,不仅中小建筑企业受到打击,大型建筑公司也遇到了困难。一些中小建筑公司往往在一件工程完工以后,不知道下一步还有没有新工程。而且,大建筑公司包给中小企业的工程,支付条件越来越苛刻。只付很少的现款,而且大部分是较长期不能兑换的期票,使多数中小建筑业难以维持。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公司因负债而倒闭的情况比其它产业更加严重。今年前十个月,倒闭的建筑公司达二千九百多家。十月一个月就倒闭了三百多家。从七月起,每月都有较大的建筑公司倒闭。
据日本建设省的统计,从去年十月开始,连续八个月中,施工面积一直在缩小。
建筑业是日本工人数目最多的一个产业,建筑工人共有四百多万人。其中,大型建筑企业的工人只占百分之十五,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中小企业的工人。由于中小建筑企业的大量倒闭,大建筑企业工程量也不断减少,失业和半失业的建筑工人正在增加。


第6版()
专栏:答读者

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问:最近不少西方报刊认为,资本主义世界可能再次出现三十年代那样的经济危机。三十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么回事?
答: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指的是从一九二九年到一九三三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次空前严重的、持续时间很长的世界性经济危机。资本主义世界至今说起那次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来还不免谈虎色变,心有余悸。
那次危机席卷了几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而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
早在一九二八年底,在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就出现了农业危机的明显迹象。一九二九年,波兰、罗马尼亚和巴尔干国家最先开始发生工业危机。到了年中,美国的建筑工业和汽车工业生产下降。九月份起,纽约股票市场出现跌风。十月二十四日,美国股票市场出现空前的大恐慌,一天之内抛售的股票达一千二百八十万美元。十月二十九日抛售达一千六百万美元。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十一月十四日。各种股票价格剧烈下跌,影响到所有工业部门和公用事业、金融等各个部门。股票市场到一九三三年跌到最低点时,股票价值损失总额达七百四十亿美元,即损失了一九二九年九月时股票价值的六分之五。
从股票市场的大恐慌开始,美国陷入了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一半左右。五千七百多家银行倒闭。失业人数达一千七百万人。农民总收入下降了一半以上。一百多万个农场破产。到一九三三年,美国政府被迫暂时关闭全国银行。随即宣布一切债务延期偿还,取消金本位,并将美元贬值百分之四十。
危机迅速从美国蔓延到加拿大、日本和西欧。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从一九三○年起连续大幅度下降,失业人数激增。直到一九三二年底、一九三三年初,工业生产才度过最低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总产值,一九三三年末和一九二九年的水平相比,平均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五或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人民是危机的最大受害者。为了维持垄断价格,垄断资本家让他们的仓库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商品,把大量“过剩”的粮食、棉花、咖啡、牲畜毁灭或投入大海,让成千上万幢房屋空着,大量生产设备闲置,而千百万失业的劳动人民却流落街头,忍饥挨饿。广大劳动人民从这次经济危机中深刻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一九三三年以后,资本主义世界从深刻的生产“过剩”危机过渡到长期的“特殊萧条”,社会和政治危机日益加深。为了寻找出路,转移本国人民的不满,帝国主义在危机期间除了竭力镇压本国人民的斗争外,还加紧向外侵略扩张。日本军国主义在一九三一年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以疯狂反共为号召的希特勒法西斯分子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在德国上台执政。帝国主义之间争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斗争,经过这次经济危机也空前尖锐化了。


第6版()
专栏:

战后的美国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已经经历了五次经济危机。
第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四九年。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十五个月,下降了百分之十点一。九千多个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达到四百九十多万。
第二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一九五三年到一九五四年。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八个月,下降了百分之九点一。一万一千多个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达到三百九十多万。
第三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一九五七年到一九五八年。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十四个月,下降了百分之十三点五。一万四千多个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达到五百零七万多人。
第四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一九六○年到一九六一年。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十三个月,下降了百分之八点六。一万七千多个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达到五百多万。
第五次经济危机,发生在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年。工业生产连续下降十四个月,下降了百分之八点一。一万多个企业破产,失业人数达到五百零六万人。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经济危机周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它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成果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资本家为了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润,不断扩大生产能力,而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却总是被资本家保持在最低限度的范围内。由此就产生了生产“过剩”的危机。这种危机每过一定时期就重复一次,打断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出现之前的这段时期叫周期。通常情况下周期由危机、萧条、复苏和“繁荣”四个阶段组成。
危机的表现是:商品“过剩”,找不到销路,存货山积,银行信用急剧紧缩,支付手段奇缺,大批企业破产倒闭,生产急剧缩小,失业增加,工人实际收入急速下降。在危机期间社会生产力遭到巨大破坏,从而强使生产规模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得到暂时适应。
萧条是紧接危机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工业生产虽然不再连续下降,但是无力回升,处于停滞状态。资本家力求降低生产费用以寻求摆脱生产停滞的出路。他们一方面加紧剥削工人,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工资;另一方面,重新装备企业,更新固定资本,改进技术,以求降低成本,保证利润。
复苏阶段的特点是:经过一段萧条时期以后,在危机以后保存下来的企业逐渐恢复,着手扩大生产,使生产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市场扩大,利润增加,从而过渡到“繁荣”。
在“繁荣”时期,资本家认为创办企业可以获得厚利,于是新企业兴建起来,而商人又估计市场会继续扩大,因而抢收商品,推动工业家扩大生产。银行家也认为工商业前途很有希望,乐于贷款给工业家和商人。所有这一切都使生产和商业逐渐扩大到超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从而给下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条件。在资本主义总危机不断加深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已变得更加频繁,周期更加缩短了。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生产“过剩”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生产“过剩”并不是说生产出来的商品超过了社会实际消费的需要,而是说生产出来的商品超过了人民群众的实际购买力,因而生产“过剩”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一方面要残酷剥削广大劳动人民,一方面要尽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商品生产。而广大劳动人民却日益贫困化,他们的购买力相对地缩小,他们虽然迫切需要各种必需品,但是没有钱,买不起。结果生产出来的越来越多的商品,找不到销路。这样,就形成生产“过剩”。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通货膨胀
通货指的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如钞票、硬币以及其它货币代用品等,在资本主义国家里,其中包括使用支票的银行活期存款,因为支票可以代替钞票在市面流通。通货膨胀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一种现象,简单地说,就是票子发行得太多了,越来越不值钱,这是垄断资本剥削广大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
帝国主义者为了对外侵略扩张、对内实行法西斯统治,大搞国民经济军事化,军事开支不断增加,财政赤字庞大,便用滥发钞票的手段来弥补,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通货膨胀的结果,票子越来越不值钱,物价急剧上涨,劳动人民实际收入下降,生活日益贫困。而垄断资本家却借口成本增加,乘机抬高物价,对劳动人民进行更残酷的剥削,攫取高额利润。


第6版()
专栏:名词解释

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政府的财政预算支出大于财政预算收入时出现的亏损。由于支出的数目大,收入的数目小,习惯上是用红笔把亏损数标明,所以叫财政赤字。帝国主义一向是通过扩大政府开支,特别是军事费用,人为地刺激生产,借以缓和经济危机,因而它的财政预算经常是入不敷出,赤字累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赤字财政。
为了弥补赤字,反动统治集团采用增加赋税、通货膨胀等手段,把沉重的负担转嫁到劳动人民头上,使广大群众日益贫困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