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两千多个日日夜夜
——记浙江萧山县人民围海造田的斗争
钱塘江口海潮奔腾呼啸的壮观,为历代文人所传诵,但他们何曾想到钱塘江口的海潮,几千年来吞噬了多少劳动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位于钱塘江南岸的萧山县,是遭受海潮祸害严重的一个县。一部《萧山县志》,满载着坍江、决堤的惨史。
何时能制服滔滔海潮?何时能把沧海变为良田?这是几千年来钱塘江两岸劳动人民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在旧社会,这只能是梦想。解放以后,文化大革命以前的十七年间,党和国家为治理钱塘江做过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对海潮只是消极防守,群众很不满意。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萧山县人民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以“人定胜天”的革命气概,大搞围海造田,几千年来劳动人民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经过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围住了近三十多万亩海涂,造田二十多万亩,相当于全县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这是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丰硕成果。
十四次战斗
一九六八年八月,萧山县革委会成立后,就决定抓围海造田这件事。他们认为,这是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解决萧山这个经济作物区的粮食问题的最好出路。他们自觉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群众的革命积极性就象火山那样爆发出来。
在六年中间,他们进行了十四次围海造田的战斗。每一次战斗,在方圆一百多里的范围内,山头炮声隆隆,海滨人声沸腾。几十里宽的海面上,船只云集,络绎不绝,工地上红旗招展,歌声嘹亮。几千座临时简易工棚,使荒凉的海涂变成了热闹的“市镇”。好一派
“车龙人海船结队,千军万马战海涂”的壮丽景象!
每一次围海造田,首先碰到的是生活安排问题。就拿一九七○年的一次来说吧,参加战斗的十六万人,一下子拥到一望无际的海涂上,头上蓝天一爿,脚下白沙一片,住无房,烧无灶,睡无床,连食用的淡水也需要到十几里外去运。运输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些人有畏难情绪,可是广大贫下中农的回答是:“大庆工人头顶青天,脚踏草地,把大庆建设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石油基地。我们只要把大庆精神学到手,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他们化整为零,“人人挑一担,队队摇一船”,把围海造田所需要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肩挑船运,及时送到了工地。沿江社队的贫下中农,每逢围海造田,都象办喜事一样,打扫卫生,让房让床,把外地民工当作亲人接到自己家里住宿。共同的斗争目标,把他们的心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了。
修筑拦海大堤,需要大量挡潮护堤的石块。大堤每前进一步,需要抛上十多方大块石。但是,茫茫海涂,片石全无。人们就在远离围垦区几十里、上百里的山上,开辟了六十多个采石场。三千多名采石工,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常年开山采石。六年来,他们削掉了几十个山头,采下石块三百多万方。又是成千上万的男女社员,把几百万方石块一车车、一船船、一担担地运到围垦工地。起初,运到工地的石块,都零块地抛在堤外。钱塘江的强潮流,每平方米有七吨的冲力,抛下去的石块,大量冲失。怎么办?贫下中农选拔出来的土技术人员和干部一起,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反复实践,找出了增强大堤抵挡力的办法。他们在大堤外边砌起几十华里长的块石护坡。这条护坡好似一座水上长城。又在江水下泄和海潮上涌的顶冲击地段,筑起二十多道排水坝。在顶坝的头上,沉下一二千吨重的沉井。这样,护坡保护泥堤,排水坝保护护坡,沉井保护排水坝,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防御系统,有效地抵挡了潮流对大堤的冲击。
大规模的围海造田,需要解决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广大贫下中农勇于实践,大胆创造。几年来,他们边实践,边总结,创造了一整套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有效地加快了工程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
同盐碱作斗争
围,是一场使海潮低头的猛战;垦,又是一场逼盐碱投降的硬仗。
“只有海涂能晒盐,哪有围起就种田。”古话是这样传的。可是,萧山人民说,社会主义本来就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为革命夺粮,我们就是要在原先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子来。广大贫下中农,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创造条件,硬是要在刚围起的海涂上种出粮食来。
党湾公社新联大队在实践中证明,在海涂上结合引淡水洗盐,铺上大量淡地客土和河泥,是抑盐改土的有效措施。可是,在茫茫海涂上,找不到一把淡土、河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在自己社队的范围内,大搞翻河干浜,积起了十多万担乌油油的河泥。全大队出动四十二条农船,日夜不停地把这批河泥,从三十五里外的地方运到垦区。然后,垦种组的五十多位社员,以“千里万担一亩田”的精神,再把这些河泥运到田里。每人每天来回挑泥要走一百多里。挑足一亩地的河泥总计要走一千多里路。这是一场比毅力的斗争!
在一般田里,做田塍并不难。但是在海涂上,做田塍成了一件大难事:那里的土是“香灰土”,很少粘性,好不容易做了一条田塍,几个小时的大雨一淋,田塍就淌平不见了。大家不得不到很远的山上去运来红粘土,把它在田塍上厚厚地包一层,然后夯实。这样,田塍才“站”得住。运淡土肥泥,运粘性红土,河上船行如梭,地上人们挑担如飞,数万人辛劳往返,奋战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啊!
一九六九年,在海涂上多点试种水稻,取得了可贵的经验。从一九七○年起,垦区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当时一个尖锐的矛盾,是淡水的水源问题。堤外潮水很咸,是根本不能灌溉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委决定在离垦区五十里外的钱塘江中游地段,兴建一个装机容量达一千六百瓩的翻水站。那里有从上游富春江下来的淡水。在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他们克服了在不利的地质条件下施工的困难,把这一工程很快建成了。
六年来,为了引淡水排碱,在整个垦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后在钱塘江沿岸修建大型翻水站三座、大型排涝闸三座。在垦区开挖五十多条总长六百华里的河道和七百多华里的排灌干渠,兴建控制闸十五座,架设高低压输电线路六百九十华里,初步形成了一个淡水有来源,咸水有去路,引潮排涝自如的农田水利网。
为了加快垦区建设,现在已有三千多户、二万多人迁来垦区,组成了新的人民公社。公社办起了农机厂、榨油厂、糖厂、渔场、学校、医院、供销站、信用社、广播站等企事业。昔日涨潮时海浪滚滚,一片汪洋,退潮时白沙一滩,寸草不长的荒凉海涂,如今变成了输电线路四通八达,河道水渠纵横交叉,河旁堤边绿树成行,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新的考验面前
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一劳永逸的事是没有的。这就需要有再接再厉、战斗到底的革命韧性。
六年来,萧山县人民在围海造田的战斗中,时刻严阵以待,进行了一场又一场防洪抗台、斗潮抢险的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当批林批孔运动在萧山城乡深入开展的时候,一场历史上罕见的大考验又逼临在萧山县人民面前。
今年八月十九日,十三号台风伴同海上异常的大潮,直扑围垦地区,潮位超过历史最高潮位一点零八米。狂风怒号,暴雨猛泼。十来米高的浪山成排成排地压向围垦大堤。几十华里长的大堤被撞开五十米以上的大缺口三十六处,中小缺口和漏洞近四百个,淹了五万多亩田,有十万亩田进水。
破坏是严重的。修复这些围堤需要八十万个工,五十万个草包,四万方石碴,还要架设一百华里电线。要不要立即抢修?是前进还是后退?这是一次新的严峻的考验。
经过批林批孔运动锻炼的萧山县人民坚定地说:“大潮可以冲决堤坝,却冲不垮我们的战斗决心。我们要学习大寨贫下中农修大寨田的精神,冲了再修,决不后退!”
面对群众高昂的革命热情,县委发出了“迅速修复围垦大堤”的战斗号召。六万多名修堤大军上了江堤,分三个地段摆开战场。各行各业全力支援,日夜赶运工程所需的器材;河道中,成千条船只川流不息地向工地运送石块;一队队卫生工作人员和赤脚医生,身背药箱,上工地服务;电力公司的工人和干部,以最快的速度修复了被风潮破坏的高低压输电线路;广播工作人员在工地上安装起扩音喇叭,商业工作人员在工地上赶设了几十处临时供应站。采石场上,硝烟弥漫。修堤大军,日夜奋战。
经过争分夺秒,艰苦奋斗,终于在大潮来临前三天,基本修复了出险的围垦大堤。原来估计要三个月,结果仅仅二十一天就胜利完工。萧山人民从实践中得出结论: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们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夺得一个又一个新胜利! 本报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