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批林批孔促进了收购工作
河北省阜城县商业局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们阜城县商业部门在县委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和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依靠贫下中农,在做好供应、支援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抓好收购工作。截止九月底,全县收购农副土特产品总值达六百一十八万多元,占全年任务的百分之八十三(不包括棉花收购计划),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十九。
批林批孔 端正路线
我们在收购农副土特产品的过程中,经历了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以前,由于受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在部分职工中存有重供应、轻收购的思想。有的认为商业是“独家买卖”,不登门,甭串户,社员照常送到门市部,放松了对农副产品的收购工作。比如,付庄公社前几年发展多种经营较快,供销社没有及时开展收购工作,结果有些人弃农经商,许多农副产品收购不上来。后来,付庄供销社深入开展批林整风,并联系农村市场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对职工进行路线教育。供销社职工们还深入到生产队,同社员一起开展革命大批判。批判刘少奇、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积极开展收购工作。一九七三年,供销社收购农副土特产品总值达三十五万元,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加了五倍。增加了集体和社员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去年这个公社粮食产量上了《纲要》。
我们通过付庄公社的例子,进行生动的路线斗争教育,使广大干部职工深刻认识到:农村商业历来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争夺的一个重要阵地,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事实证明:丰收之后,如果不及时抓收购,就会为资本主义开方便之门。阶级敌人就会捣乱,破坏农村市场,挖社会主义墙角。只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切实加强收购,才能扩大城乡物资交流,巩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广大职工提高认识后,努力改善经营作风,提高服务质量,千方百计做好收购工作。
搞好宣传工作,认真落实收购政策。我们组织职工深入到农村、集市,积极宣传向国家交售农副土特产品的重大意义。并把收购品种的价格、样品、规格、奖售政策,张榜公布和群众见面。在收购中,严格执行价格政策,坚持分级收购,按质论价,奖售兑现。码头供销社在收购生猪时,还采取商业职工、贫下中农管理商业代表和卖主一起定等论级的办法,调动了社员交售生猪的积极性。截止九月底,这个供销社已收购生猪一千七百四十头,完成全年任务的百分之一百三十六,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半。城关公社刘林桥大队,只有一百三十户,今年以来,这个大队就向国家交售鲜蛋四千三百斤,比去年增加了二千七百斤,平均每户向国家交售鲜蛋三十多斤。
改进收购方法,方便群众交售。我们教育职工克服怕麻烦、嫌零碎、图省事的思想,做到一两不嫌少、千斤不怕重。为了方便群众交售,我们采取了三结合的收购方法。一是下乡收购和门市收购相结合。二是平时收购和突击收购相结合。除做好平时收购外,根据季节,发动群众,大搞突击运动。今年春季,在回收废钢铁中,我们发动了八百多名职工和农村购销服务员,深入到大队,充分发动群众,仅一个月时间,回收废钢铁二百九十吨。三是收购、销售、修配相结合。我们组织了支农服务队,送货到生产队,购销结合,以卖带修,既方便了群众,又增加了收购量。城关供销社五十多岁的老职工赵凤臣,风雨无阻,坚持下乡。今年以来,赵凤臣深入到全公社五十三个大队,登门串户三千多次,收购土特产品总值达一万一千多元。
增加收购网点,充分发挥农村购销站的作用。为了适应收购品种多、数量大的特点,我们适当增加了收购网点。同时,举办技术训练班,组织农村购销人员学习收购技术。到九月底,全县农村服务站收购的品种,由原来的二十多个增加到四十多个。
加强领导 层层抓紧
切实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是做好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工作的重要保证。
今年以来,从县委到大队党支部,都把收购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确定专人负责,经常研究讨论收购工作。县商业局党总支经常向各级党委汇报收购情况,使各级党委心中有数,指导有力。领导还带头深入基层,抓批林批孔,抓路线斗争教育,抓政策落实。营盘供销社在收购生猪时,曾出现定级划价不够准确的现象。县委一名常委发现这个问题后,帮助供销社职工学习党的政策,加强路线教育,从而落实了价格政策,调动了社员群众的积极性。到九月底,这个社已收购生猪九百四十头,完成全年任务的百分之一百一十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百分之四十五。在收购生猪、鲜蛋、废钢铁和采打白柳条工作中,县委还召开电话会议和公社书记会议,布置收购任务。各公社党委召开广播大会和大队、生产队干部会议,把任务一直落实到生产队,并充分发挥贫下中农管理商业代表、青年、民兵、学生、妇联等组织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这几项收购任务。同时,还把收购的物资及时调运出去。


第3版()
专栏:

积极搞好“小秋收”的采集收购
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中,辽宁省庄河县三架山供销社职工,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焕发出更大的革命干劲。他们在公社党委领导下,同大队、生产队干部一起,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小秋收”采集收购活动,使这些野生植物资源物尽其用。
三架山是个山区,野生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今年山货野果普遍长势良好,枝叶茂密,花多果大,籽粒饱满,这是今年搞好“小秋收”的良好条件。入秋以来,供销社党支部就组织职工深入产区,调查研究,抓住野生植物相继成熟的有利时机,广泛开展“小秋收”活动。为了加强“小秋收”采集收购工作,供销社及时请示公社党委,研究在“小秋收”工作中如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以及组织领导,产品收购,运输加工等项工作。公社党委召开大队、生产队干部会,广播会,并决定建立各级
“小秋收”领导小组,抓好这项工作。同时解决“大秋收”与“小秋收”争时间、人力的矛盾,制定了秋前突击、秋中穿插、秋后扫尾等措施,保证“小秋收”顺利开展。公社还规定把产品比较集中、数量大的货物划给集体采集,对于零星分散的产品,由社员利用工余时间采集,充分调动了广大社员采集“小秋收”的积极性。西马道口小学仅利用课余时间上山采挖“龙胆草”,就收入一千多元。
这个供销社在“小秋收”收购工作中,为了方便群众出售,采取就地收购、就地付款、就地包装、就地发运等办法。他们还增设了三个临时收购点。各收购点采取实物标本进行展览,张贴收购目录价格表,印发宣传材料,加强收购力量,培训收购员等办法,为保质保量地完成“小秋收”收购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收购人员来到家门口
最近,广西百色地区商业部门的一辆汽车,沿着蜿蜒的山区公路,行驶了一百八十多公里,来到田林县平塘公社茅草坪大队。这个大队是个三户为屯、十里为村的大山区。
收购人员来了!茅草坪大队的干部和贫下中农立刻就传开了。人们看到商业收购人员带来了食盐、煤油、火柴、糖、烟等生活用品,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广大贫下中农把几位售货员团团围住,亲热得就象一家人。只听得这个说:同志,称称这头大肥猪;又听得那边叫,同志,称称我这几只肥鸡;还有的说,收下我带来的这篮鸡蛋吧。几位售货员简直是忙得不可开交,多亏生产队的几位干部帮忙,整整忙了大半天。这一天真象是赶圩一样,显得格外热闹。年过七十多岁的老贫农宋树轩,家住布楼屯,离大队部三里来地,他一听说供销社的汽车来了,更是喜出望外,马上和他的儿子一起,把家里的一头大肥猪赶出来。父子俩一前一后,忙了二十多分钟,才把这头一百五十多斤重的大肥猪送到现场。
社员们送来的肥猪,拿来的肥鸡,提来的鸡蛋和其它一些产品,把一辆汽车装得满满的。广大贫下中农望着满载而归的汽车,高兴地说,批林批孔运动使商业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改进,商业收购人员来到了我们家门口,这真是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好啊!处处都为我们贫下中农着想。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繁忙的牧区商店
——访巴音塔拉供销社
九月上旬,我们访问了内蒙古镶黄旗巴音塔拉供销社。汽车奔驰在草原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片丰茂秀丽的草场,一群群膘肥体壮的牛羊。岗峦上,草滩里,牧民们正挥镰打草,放牧牛羊。辽阔的草原,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欢乐的丰收景象。
在宽敞的巴音塔拉供销社门市部橱窗里,商品陈列得整整齐齐,琳琅满目。牧民在这里可以选购自己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日用百货及民族特需用品。我们走进收购门市部,墙上挂着几十种收购样品,标着规格、等级和价格,地上堆放着许多收购来的土特畜产品,几位牧民正在交售羊毛和羊皮。来来往往的顾客,使商店显得很繁忙。
供销社的职工和贫下中牧管理商业的代表,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这里商业的变化。解放前,巴音塔拉仅有的“商店”,是反动王公贵族、旅蒙商搜刮民财的商店。居住在一百多里外的贫苦牧民,也只好来这里购买物品。他们骑着骆驼,赶着牛车,往返数日,途中还会遇到土匪的拦路抢劫,敲诈勒索。那时贫苦牧民用一张羊皮只能换回一盒纸烟,一只绵羊换到一块砖茶。
解放后,毛主席、党中央最关心边疆少数民族。早在一九五一年,这里就办起了供销社。贫苦牧民有了自己的商店。但是,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牧区商业网点发展不快。全公社五百多平方公里,七个生产队,四十多个浩特,只有公社所在地有一个商业点,牧民购买物品还是不方便。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一九七○年九月,巴音塔拉供销社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和广大贫下中牧的帮助下,合理增设了商业网点,建立了三个综合服务站、四个代销店。
这个供销社的二十名职工,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有了很大提高。他们想贫下中牧所想,急贫下中牧所急。每到接羔、剪毛、打草季节,走出柜台,深入浩特,边调查,边供应,边修理,边收购。到春天剪毛时,售货员便背起背篓,带上磨石、剪刀、麻袋等,在牧场边售货、边剪毛、边帮助社员磨刀,及时支援了生产。近几年来,这个公社的农副畜产品收购总值,比解放初增加十五倍,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加将近一倍,社会商品零售额,比解放初增加十一倍,比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九六五年增加一点二倍。今年以来,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购销业务又有很大增长。羊毛、牛皮等主要产品提前四个月超额完成了国家收购计划。
生产发展,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老牧民朱格岱所在的嘎训营子是个有十二户、五十多口人的浩特,解放前只有一户牧主有房、有牲畜。现在家家都有自留畜,六户有缝纫机,八户有自行车,三户有手表。全公社一九七三年社员储蓄比一九六五年增加二点三倍;生产队存款比一九六五年增加十二倍。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依靠贫下中农支农工作越做越好
山西武乡县蟠龙供销社,这几年紧紧依靠贫下中农,虚心听取贫下中农的意见,支援农业的工作越做越好。前几年,供销社有的同志认为,商业支援农业必须多派人出去采购物资。当时贫下中农管理商业代表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商业支援农业,外出采购一些物资是需要的,但是,更应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就地取材,就地加工,就地供应,尽量降低生产成本。
贫下中农的意见,使商业职工认识到,商业支援农业也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力量。于是,他们调查了本地资源的情况,主动与县办、社办工厂联系,组织当地加工,生产一些农具。从而使一些大队做到了小型农具自己制造,县和公社能解决的物资不到外地采购。这样价格便宜,供应也及时。
为了有计划地支援农业,蟠龙供销社克服盲目性,对农业所需物资做到早调查,早准备,早供应。同时,按照国家计划扶植社、队扩大生产门路,发展多种经营。胡峦岭大队是一个“天旱干死牛,下雨满坡流”的干圪顶,以前这个队也曾想把龙湍沟里的水抽上来,解决干旱问题。但因家底薄,不敢动工。供销社了解到这种情况,便帮助他们自力更生发展养猪、养鸡、养兔和开粉坊、种果树等副业。这样,他们引水上山的信心就增强了。供销社又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水利配套设备。这个队苦战一冬春,把水引上了一千四百米的山顶,实现了每人平均一亩水浇地。
伟大的批林批孔运动,使蟠龙供销社进一步焕发了革命青春。职工们在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小组的领导下,深入批判林彪效法孔老二“克己复礼”,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滔天罪行。通过批判,使商店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贫下中农说,批林批孔以来,商店越办越好。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不断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商业阵地
有一时期,山东省乳山县上册公社集市上的仔猪价格突然上涨。原来,这个公社近几年来养猪事业发展很快,生产仔猪较多,由于供销社没有及时的调剂出去,使当地仔猪价格一时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认为养母猪不如养肥猪合算。一小撮阶级敌人也趁机进行破坏,结果母猪大量减少,影响了仔猪的供应,使市场仔猪价格又一度上涨。贫下中农管理商业代表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告诉了供销社,并和供销社党支部一起开会研究。会上,大家重温了毛主席关于“对于农村的阵地,社会主义如果不去占领,资本主义就必然会去占领”的教导。贫下中农管理商业小组组长于云昭语重心长地对职工说:“农村市场是两个阶级争夺的阵地,咱们可不能只管店里商品经营,不管店外的阶级斗争啊!”经过学习,大家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在公社党委统一领导下,依靠贫下中农,切实加强了市场管理。同时由供销社积极调配猪种,经过半年多的共同努力,全社集体饲养的母猪数量迅速增加,猪源也逐渐得到解决。
这件事给了供销社领导和广大职工以很大教育,使大家进一步认识到,只有牢记党的基本路线,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断巩固和加强农村社会主义商业阵地。从此,他们经常了解市场情况,在购销活动中,注意进行路线斗争教育,批判修正主义经营思想,不断端正商店的经营方向。过去,供销社每年在收购中,只注意收购阳梨、苹果等大果品,而对不易储存调运的桃、李、杏等小果品却不注意收购。这样,一些生产队只得把大量小果品拿到市场去卖,不仅影响生产,而且每年都有不少小果品烂掉。今年一开春,供销社党支部就组织职工,对全公社生产队的小果品产量进行了详细摸底,调查本地市场需要量,并与外公社进行联系,小果品一下树,供销社就组织收购和销售。既满足了市场需要,又增加了集体收入。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区供销社,努力做好收购工作。这是当地瑶族社员在积极交售中药材。 本报通讯员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