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朝鲜驻中国大使玄峻极举行宴会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二十四周年
陈锡联、聂荣臻同志等应邀出席 玄峻极同志和陈锡联同志先后讲话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四日讯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玄峻极今天晚上举行宴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二十四周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陈锡联,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应邀出席了宴会。
玄峻极同志和陈锡联同志先后在宴会上讲话。
玄峻极同志在讲话中说,二十四年前,当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奋起抗击美帝侵略军及其走狗的时候,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派遣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和朝鲜人民军官兵在同一个战壕里反对共同敌人美帝国主义,用鲜血保卫了朝鲜的每一寸土地。朝中两国军队和人民用团结的力量,在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战争中,赢得了伟大的胜利,从而维护了两国的安全,并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作出了贡献。
玄峻极同志在谈到关于朝鲜统一的问题时说,我们党和政府遵照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指出的统一祖国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国家的自主和平统一,正在进行着积极的斗争。但是,企图使国家分裂固定化的朴正熙傀儡集团在美帝国主义的怂恿下,继续进行着极其恶劣的阴谋活动,同时加紧对主张民主和统一祖国的爱国人民进行法西斯镇压,并不断对共和国北半部进行挑衅,故意加剧紧张局势。他严厉谴责南朝鲜傀儡集团的这种行径,并强调指出美帝国主义者必须接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出的缔结和平协定的正当建议,立即撤出在“联合国军”的招牌下霸占南朝鲜的美帝侵略军。
玄峻极同志说,朝鲜人民非常珍视在反对共同敌人的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结成的朝中友谊。他表示朝鲜人民今后将为加强这种友谊竭尽一切努力。
陈锡联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朝鲜人民团结在自己的伟大领袖金日成主席和朝鲜劳动党的周围,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强大力量,也显示了团结战斗、亲密无间的中朝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他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日子里,受到金日成主席、朝鲜党、政府和兄弟的朝鲜人民的亲切关怀和有力支援,表示感谢。
陈锡联同志说,朝鲜停战已经二十一年,打着联合国旗号的美国军队至今还占领着南朝鲜,这是朝鲜自主和平统一问题不能得到解决的症结所在。朴正熙集团在美国的支持下,对南朝鲜人民肆无忌惮地进行法西斯镇压,公然推行“两个朝鲜”的政策,一再践踏朝鲜南北联合声明,破坏南北对话,使朝鲜人民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神圣事业面临严重障碍。这种局面应当结束。美国应当立即停止对朝鲜内部事务的干涉,打着联合国旗号的美国军队应当立即撤出南朝鲜。
陈锡联同志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一贯坚决支持朝鲜人民争取自主和平统一祖国的正义斗争,坚决支持金日成主席为此提出的三项原则和五点纲领。我们深信,在金日成主席为首的朝鲜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各国人民的有力支持下,朝鲜人民反对外来干涉、争取祖国自主和平统一的正义斗争一定能够取得最后胜利。
应邀出席宴会的还有: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总部、各军兵种、北京部队和北京卫戍区的负责人彭绍辉、魏伯亭、郭林祥、王宏坤、薛少卿、张达志、林彬、谢明、何辉燕、黎东汉、宋玉琳、邱巍高、王迪康;
中共中央和政府部门、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对外友协的负责人韩念龙、申健、陈树福、韩宗正、郭鲁、于步血、鲁瑛、张政德、杨俊生、柴泽民,以及中朝友好人民公社的代表吕春林、刘怀德。
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家属代表关海花、王秀清、张玉华、孟淑珍、杨俊荣等,也应邀出席了宴会。


第4版()
专栏:

哈特林首相等游览漓江和桂林风景区
丹麦贵宾出席文艺晚会,观看桂林市文艺工作者表演的歌舞、杂技节目
新华社桂林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四日电 丹麦王国首相保罗·哈特林和夫人及其一行,今天乘游艇从桂林到阳朔游览了漓江。
从桂林到阳朔的游程中,丹麦贵宾兴致勃勃地观赏了漓江两岸的绮丽风光。漓江江面许多船只上的群众向贵宾们热情地鼓掌,哈特林首相和夫人等向他们招手致意。贵宾们到阳朔时,受到阳朔县革命委员会负责人和群众的热烈欢迎。
今天,丹麦贵宾还参观游览了桂林市风景区芦笛岩。哈特林首相和夫人观赏了岩洞内的石乳、石笋、石柱、石幔、石花等自然景色。
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李水清,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刘重桂,桂林市革命委员会主任钟枫,陪同贵宾游览。
晚上,哈特林首相和夫人等应邀出席了文艺晚会,观看了桂林市文艺工作者表演的歌舞、杂技节目。


第4版()
专栏:

卡桑达临时代办和夫人举行招待会
庆祝赞比亚独立十周年
李先念副总理等应邀出席招待会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四日讯 赞比亚共和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卡桑达和夫人今天晚上举行招待会,热烈庆祝赞比亚独立十周年。
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邮电部部长钟夫翔,外交部副部长何英,外经部副部长陈慕华,外贸部副部长陈洁,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达,以及有关方面负责人顾秀莲、苏杰、梁昌武、丁雪松、刘绍文、王浩等,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应邀出席招待会的还有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外交大臣沙林察以及各国驻中国使节。


第4版()
专栏:

郭沫若副委员长会见日本朋友大谷莹润夫人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四日讯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协名誉会长郭沫若,今天上午会见日本朋友大谷莹润的夫人大谷乔子,同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大谷莹润的儿子大谷武和夫人等也参加了会见。
会见时在座的有赵朴初、于立群、肖贤法、孙平化、王晓云等。(附图片)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日友协名誉会长郭沫若,十月二十四日会见日本朋友大谷莹润夫人大谷乔子及其亲属。图为会见时合影。
新华社记者摄


第4版()
专栏:外事往来

外事往来
谢鑫鹤会见并宴请新西兰美术陶瓷考察组
轻工业部副部长谢鑫鹤二十三日晚会见并宴请以特雷·贝利斯为组长的新西兰美术陶瓷考察组全体成员,宾主进行了友好的谈话。新西兰驻中国大使韩瑞思和夫人应邀参加了会见和宴会。我有关方面负责人吴凡吾、肖特、李鑫德、李康参加会见并出席宴会作陪。新西兰美术陶瓷考察组是二十二日晚到达北京的。考察组在北京参观访问后将赴外地参观考察,然后回国。
澳大利亚著名地质学家费希尔博士夫妇等一行访问我国
澳大利亚著名地质学家费希尔博士夫妇、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局代局长诺克斯以及澳大利亚地质界朋友卡拉瑟斯和比格斯一行,应邀于十月十五日前来我国进行参观访问。
澳大利亚朋友在北京期间,分别参观了地质科学院地矿所、地质力学所、地质博物馆、北京铁矿等有关专业单位,游览了名胜古迹。十九日,地质局负责人、中国地质学会常务理事许杰会见并宴请了他们。
中国甘蔗糖业技术考察组赴澳大利亚
根据中国和澳大利亚一九七四年文化科技交流项目,由杨子珍率领的中国甘蔗糖业技术考察组一行五人,二十四日赴澳大利亚进行技术考察。
我国赴新西兰展览团团长樊希远回到北京
我国赴新西兰展览团团长樊希远二十三日乘飞机回到北京。
(新华社)


第4版()
专栏:

战士胡定旺奋不顾身抢救遇险群众
据新华社昆明电 人民解放军云南省军区某部战士胡定旺,冒着生命危险从飞驰的铁路机车前面,抢救了一位彝族老大娘和她的孙子安全脱险。最近,部队党委给他荣立二等功,并号召所属部队指战员向他学习,把拥政爱民工作做得更好。
胡定旺在成昆铁路线上担负守护大桥的任务。今年二月的一天,他患了重感冒,体温烧到三十九度多。当他去卫生所看病时,刚踏上飞架在龙川江上的米苴大桥,一列从昆明开往金江的二○六次客车,风驰电掣般地向大桥驶来。这时,胡定旺突然发现在这座二三百米长的大桥中段的轨道中间,站着一位老大娘和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胡定旺忘记了自己的病痛,一面大声呼喊:“大娘——快闪开!”一面三步并作两步猛跑上去,首先救出老大娘,随即又去抢救被火车吓得正在道心奔跑的小孩。就在列车即将压来的一瞬间,只见胡定旺跑上前去,抱起孩子纵身一跃,越出了轨道。得救的老大娘激动地对胡定旺说:“毛主席教育出来的解放军战士真是好!”


第4版()
专栏:

西沙群岛上的“管天人”
西沙群岛气象站,日夜不停地观察着南海的风云变幻。
在这里工作的,大多数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热爱碧波万顷的南海,热爱美丽的西沙群岛,以当一名“西沙管天人”而自豪。西沙的暴风骤雨,把这些年轻的气象人员锻炼得越来越坚强。
抗风桐赞
西沙群岛上生长着一种抗风桐,一株株粗壮挺拔,坚韧不屈。当强台风袭来时,即使枝叶被刮掉了,树干还是傲然屹立。西沙群岛气象站的年轻人,就象抗风桐那样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共青团员潘石林,不怕狂风暴雨,在西沙风雨的扑打中茁壮成长。
一九七○年九月,十六岁的潘石林来到西沙气象站当报务员。这个年轻人一上岛就经受了一次同强台风搏斗的严峻考验。
那年十月中旬,气象站所在的永兴岛,受到十三号强台风的正面袭击。十二级以上的狂风夹着暴雨和巨浪,对这个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小岛,反复冲击,持续四十二小时之久。大树被连根拔起,帐篷被席卷而去,汹涌澎湃的潮水一尺尺上涨,淹没了岛上的大部分低洼地区,情况十分危急。
“只要人还在,就有气象情报!”这是气象站工作人员的钢铁誓言。
正当强台风进入西沙群岛海域,祖国大陆沿海地区抗击台风的斗争急需西沙气象情报的时刻,突然气象站的电台天线被狂风刮断了。抢修好天线,是保证气象情报及时传出的关键。就在这关键时刻,潘石林和其他几个战友一起,勇敢地冲出机房抢修天线。
这时,风刮得人站立不稳,雨打得人睁不开眼。抢修天线必须爬上既无围栏又缺扶手的屋顶平台,上去的人随时都有被狂风刮下去的危险。潘石林想到党和人民的需要,勇气倍增,迅速攀树上屋。在狂风里,小潘站不稳脚跟,挪不开步子,就趴在屋顶平台上,一寸一寸地匍伏前进。有几次,差一点就被狂风刮下屋顶。但是,小潘象抗风桐那样坚韧不拔,凭着对党的一颗红心,终于在暴风雨中坚持接好了被刮断的天线。
气象情报及时发出去了,强台风被战胜了。上级表扬了西沙群岛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在抗击台风中团结战斗,英勇顽强的先进事迹。
小潘在战台风中是好样的,在对敌斗争中更加英勇顽强。今年一月,南越西贡当局悍然出动海空部队,强占我西沙群岛中的永乐群岛,并向我琛航岛发动武装进攻,打死打伤我渔民、民兵多人。西贡当局这种肆无忌惮的挑衅行为,激起了共青团员潘石林的极大愤慨。他面对滔滔南海,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这个生长在广东省从化县农村一个雇农家里的青年,从小失去双亲,是人民公社把他抚养长大,是党把他一手培养成人。他常常想起党和毛主席的恩情。小潘坚决要求领导上批准他上前线,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
可是,打仗也离不开气象情报。小潘是西沙气象站电台的负责人,领导上要他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为军舰出航,战鹰歼敌,提供准确的气象情报。于是,气象站电台的三个年轻人,在小潘领导下迅速把电台转移到地下坑道,做好防空的各种准备。他们日日夜夜战斗在坑道里,及时准确地拍发了比平时多几倍的电报。发完电报,小潘还到码头上参加装卸弹药,到哨所站岗,去海滩巡逻,一心为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多出力,多流汗。战斗结束后,潘石林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气球上天
每天,有几个大气球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腾空而起,飞向蓝天。这是西沙气象站放出的高空探测气球。
有的人以为,放气球不是很容易的事吗?不对。当强台风袭来时,放走一个气球就是一次艰巨的战斗。十九岁的共青团员黄伟锋,去年九月来到西沙气象站,当了一名天天放气球的探空员。开始,他对放气球的意义还缺乏正确的理解,有点不安心。不久,在一次同台风的搏斗中,他改变了对这个平凡工作的认识。
去年十月,强台风又一次正面袭击西沙群岛。从台风进入西沙群岛海域开始,气象人员就警惕地监视着海上的风云变幻,向有关方向发出各种气象情报。这时,把气球放上天,取得强台风中心附近的高空气象资料,对研究台风活动规律,预报台风的动向,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在狂风呼啸的时刻,这个直径近两米的大气球,一拿到室外就象一匹野马乱蹦乱跳,四个人也制服不了它。球刚拿出门不久,就同护球罩一起被风吹碰破了。接着又拿出三个气球,都没有放成。
“不把气球放上天,决不下战场!”放气球的几个青年下定了决心。经过分析研究,他们决定为放气球专门开辟一条“跑道”。大伙在狂风暴雨中挥锄舞刀,斩树填坑,把一条“跑道”修了出来,终于把大气球放上了天。
参加一次战斗,对年轻人是一次教育和提高。小黄经过党组织的帮助,进步很快,不久担任了气象站团支部副书记、探空组负责人。在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的战斗日子里,小黄同探空组的几名青年按照上级的要求,每天增放大、小气球,准确地获取高空气象情报,受到了上级的嘉奖。
战地小组
在珊瑚岛的羊角树丛中,一个气象小组在战斗着。气象员周德光和符大良日夜轮班,观察记录着这个岛上的气象变化。
在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以前,美丽的珊瑚岛被南越西贡当局派出的伪军强占。在自卫反击战中,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举收复了这个祖国的宝岛。当五星红旗插上珊瑚岛后,西沙群岛气象站就向珊瑚岛派出了一个气象小组。参加这个小组的共产党员周德光、共青团员符大良,满怀战斗豪情,携带着战地使用的各种气象仪器,来到了珊瑚岛。他们上岛后,立即在羊角树丛中开辟出一块平整的场地,安放好“管天”用的各种仪器,第二天就开始了气象观测和预报。
岛上的生活是艰苦的。盛夏帐篷里的温度高达摄氏四十度,挥汗如雨。但是,他们不顾炎热,坚持工作。浩瀚的南海,风大浪高,为了保障海上船只航行的安全,他们加强了海浪的测报工作。每天海上刮几级风,掀几级浪,他们都及时发出情报。
珊瑚岛上有了这个气象小组,就能预测风云变化。今年六月,第六号强台风袭击珊瑚岛,他们及时发出了台风警报。停泊在这个岛附近的所有船只,根据气象预报,在台风登陆前纷纷驶回避风港,驻岛的部队、民兵也早就作好了抗台风的各种准备,因而在强台风袭击时,没有遭受损失。 新华社记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