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胜利的十年
——记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会战
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我国英雄的石油工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经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在渤海湾沿岸的盐碱荒滩上,建起了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矿区。这就是我国的又一个大油田——胜利油田。
胜利油田的十年,是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胜利前进的十年,是坚持“工业学大庆”取得巨大胜利的十年。胜利油田的成就再一次雄辩地证明:革命是发展生产的强大推动力,大庆道路是发展我国工业的正确道路。
学大庆精神 创英雄业绩
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会战,是继大庆油田之后,又一次重要的石油会战。
一九六四年春天,来自大庆和全国各地的石油建设大军,满怀胜利的豪情,浩浩荡荡地开到山东沿海地区,与原有的勘探队伍会师,展开了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会战。他们决心在新的战场再打一场硬仗,再拿下一个大油田,为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作出新的贡献。
会战一上手,广大职工就以大庆石油会战为榜样,紧紧抓住阶级斗争和两条路线斗争这个纲,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他们反复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批判资产阶级,批判修正主义。全油田的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搞得热火朝天,在帐篷里,在工地上,老干部讲红军长征史,老工人讲大庆会战史,广大职工广泛开展了忆苦思甜活动。大家越讲方向越明,越讲斗志越旺,越讲心里越热乎。政治思想上的革命,推动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广大职工发扬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战天斗地,艰苦创业,广阔的油田上,红旗招展,歌声飞扬。工人们说:“仗越硬越有打头,困难越多越有斗头,条件越艰苦越有干头。”
人们有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能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一切艰难困苦都不在话下。当时,会战的主要战场确定在胜利村一带。一九六四年夏季,这一带大雨滂沱,平地水深过膝,原来是白茫茫的盐碱滩,变成了一片汪洋。洪水灌满了工人住的地窝子,有时漂走他们的衣物。车辆开不进井场,钻机摆不上阵地。工人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说:“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苦不苦?想想大庆走过的路。”他们以“铁人”王进喜为榜样,人抬肩扛,日夜在泥水中战斗,硬是把一套套上百吨重的钻机设备搬进井场,揭开了会战的序幕。
曾经参加过大庆会战的三二八三钻井队来到胜利油田后,就在海边的烂泥滩里打井,经常遭到海潮袭击。钻井工人们靠从几十里路以外运水吃,一遇到坏天气,水罐车进不去,吃水就更加困难。下雨时,他们张开篷布接一点雨水吃,雨后只好吃坑洼里又咸又苦的盐碱水。有一个冬天,他们连续吃了半个月雪水,把驻地周围二里路以内的雪和冰都吃光了。工人们说:志愿军在上甘岭战斗中几天几夜没水吃,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我们眼前这点困难算个啥!胜利油田的钻井工人们,就是这样,在人烟稀少的海滨艰苦奋战,数年如一日,为祖国打出了一口口油井。
人们有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能以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概,横扫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在大庆会战中曾经荣获“五过硬井下作业队”称号的井下作业三队,来到胜利油田后,比过去更硬了。有一年的初春,他们接受了几口井的试油任务。正准备开工时,接连来了两次凌汛。从井场到几里路以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冰凌,给施工造成了很大困难。上级要他们等几天再开工,他们说:这几口井关系到今后油田面积能不能扩大和下一步如何布置井位,必须尽快拿出资料来,一天都不能等!在队长何富荣的带领下,他们破冰探水,把通井机开进了井场。拖拉机、汽车开不进现场,不能运输油管,他们就一人肩上一根绳,套上油管在冰上拖。冰面滑,油管重,一迈步就要摔跤,很多人只得在冰上匍匐前进。他们一身冰霜一身汗,坚持战斗,终于把一百四十多根油管和其他一些设备拖进井场,保证了井上及时试油,为油田开发作出了贡献。
人们有了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能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就会一扫而光。胜利油田的地质情况比较复杂,地下断层多,岩层忽软忽硬。在这样的条件下,能不能把井打得又快又直,成了能不能加快勘探速度的一个关键问题。广大工人以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为指导,分析矛盾,知难而进,提出了“破除恐斜病,勇敢打直井”的战斗口号。他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搞设计实行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正确处理钻压、转速和岩层的关系,摸索、总结出一套“地变我变,合理选压,均匀送钻”的打井战术,大大加快了钻井速度,提高了钻井质量,加快了油田勘探开发的步伐。
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在当地军民的大力支援下,胜利油田广大工人、干部和技术人员,继承大庆“两论”起家的光荣传统,发扬大庆革命精神,用不到一年的时间,首先在胜利村地区拿下了一个高产油田,打出了我国第一口高产油井,取得了第一个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一九六五年春节,全战区广大职工在这口油井旁开了祝捷大会。石油工人个个心花怒放,大家排起长龙般的队伍,依次走过井口的采油树,听一听原油奔流的欢唱。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家说:“我们在胜利村打出了高产油井,这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胜利,是‘工业学大庆’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我们这个油田就叫胜利油田吧!”从此,胜利油田这个名称就传开了。
火红的年代 壮丽的篇章
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彻底摧垮了刘少奇、林彪两个资产阶级司令部,批判了他们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大大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更加气势磅礴,人们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革,推动着胜利油田的各项工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
文化大革命初期,三二一○四钻井队的工人和干部树立无产阶级的雄心壮志,决心打一场志气仗,在长筒取岩芯方面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七、八月间,骄阳似火,工人们劳动时穿着不透气的防油工衣,汗水不断地淌进长筒胶靴里。一个钟头下来,靴筒里能倒得出半碗汗水。他们和科学研究部门一起,大搞技术革新,创造了一套新的取芯工具,一次取芯的进尺,从几米、十几米到几十米,不断提高,最后创造了一百零二点三二米的全国最高纪录,收获率达到百分之百,为中国工人阶级争了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了光。
在激烈的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中,胜利油田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方针,全面展开了勘探、开发和建设工作。广大石油工人以文化大革命中焕发出来的冲天干劲,接连不断地进行大会战,仗越打越硬,队伍越战越强,成果越来越大。
一九七一年,油田各条战线组织了上万人的队伍,在一个新的地区会战。这里,原来是一望无际的荒草滩和芦苇荡,每年雨季,河水、海潮漫灌,蚊子、牛虻成群,被人们称为“人过不停步、鸟过不搭巢”的地方。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英雄的石油工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克服重重困难,把会战搞得热火朝天,做到了当年打井,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荣获“铁人式的英雄钻井队”称号的三二五二钻井队创造的一年钻进十五万米的优异成绩,是胜利油田上一曲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凯歌。还在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年——一九六六年,这个钻井队就创造了大型钻机年进尺五万三千米的新纪录,带动了整个油田的钻井队。一九七○年,“铁人”王进喜提出了“日上千,月上万,一年打上十五万”的口号,三二五二钻井队立即把这一口号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工人们说:“革命的事业要用革命的精神去干,英雄的业绩要用英雄的气概去创!”他们虚心学习先进经验,到十四个队去取经。他们解放思想,大胆采用大型机泵,先后组织了几十次快速钻进,争分夺秒地大干苦干。有一天深夜,正要开钻的时候,忽然大风卷着暴雨向井场袭来。泥浆池里波浪翻滚,井架上三吨重的游动滑车被吹得来回摆动。工人们打破大风大雨不能开钻的常规,按时开了钻。司钻手扶钻机刹把,眼睛盯着指重表,耳朵倾听着机器声,风吹雨浇,巍然不动。过了一会儿,大风把井架上的电线吹断了,钻台上顿时一片漆黑。副队长杨洪泰带领青年工人顶着狂风暴雨爬上井架,在三十多米高处查到断头,接好电线,保证了正常打井。当时,有一首工人的诗,生动地描写了暴风雨中坚持打井的情景:“雨把钻台当鼓擂,风把井架当琴拉。机声压得雨声低,歌声更比风声大。工人昂首对天笑:‘风口浪尖咱安家。我为祖国找石油,风算老几雨算啥!’”一九七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在党的十大开幕的第二天,三二五二队的钻井进尺达到了十万米。九月,队长杨志钰参加十大后,从毛主席身边回到队上,和大家一起反复学习十大文件,给全队工人和干部极大的鼓舞。他们掀起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终于在年底累计钻进十五万一千四百二十米,创造了全国最高纪录。
英雄的石油工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为了发展祖国的石油工业,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一天,三二一九二钻井队在打井中突然发生了井喷。
天然气夹着泥沙越喷越猛,井喷的咆哮声震耳欲
聋,强烈的天然气熏得人头昏眼花,喘不过气来。正在
操作的副司钻李新田中毒支持不住了。在这紧急关头,
共产党员、司钻吴玉田,一个箭步抢上钻台。在这咆哮
如雷的“气老虎”面前,他奋不顾身,把刹把紧紧地
握住。泥沙、气流向他凶猛地扑来,天然气呛得他几乎
昏倒。为了保住气井和设备,他不顾个人安危,顽强
地和泥沙、气流搏斗。英勇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吴玉
田,最后光荣地牺牲在自己的战斗岗位上。他停止呼
吸时,双手还紧紧地握着刹把。全队的工人、干部、
技术人员,接连不断地冲进气雾弥漫、泥浆四溅的井
场,抢关封井器,抢开放喷闸门。一个人昏倒了,另一
个人接着冲上去。就这样前赴后继,经过轮番多次冲
锋,终于治服了“气老虎”,保住了气井和设备。在这
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石油
工人,表现了无产阶级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推动下,几年来胜利油
田年年发现和建成新油田,生产建设一年一个新高度,
原油产量象芝麻开花——节节高。
思想大解放 更上一层楼
伟大的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
们的思想,焕发了人们的革命精神。胜利油田广大职工深入批判林彪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批判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进一步增强了继续革命
的自觉性。工人们说:“林彪搞复辟,我们就要坚决反复辟;林彪破坏社会主义,我们就要大干社会主义;林彪诬蔑文化大革命,我们就要以实际行动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加快石油工业的发展步伐。”广大群众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锐利武器,愤怒声讨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批判林彪鼓吹的反动的“天才论”和“英雄创造历史”等谬论。通过革命大批判,广大干部进一步看到了群众的力量,群众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力量。
在抢建新油田的战斗中,油建三大队接受了输油管线穿越黄河的任务:把一抱多粗的大钢管,从地下穿过七百多米宽的黄河,使两岸的输油管连接起来。按照过去的老办法,这个工程得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但当时要求在三个月内建成。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面对这一任务,广大职工坚定地说:“国家需要石油,人民需要石油,革命需要石油,千斤重担我们挑!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叫林彪一伙看一看,历史究竟是谁创造的!”职工们立即来到黄河边上,开始了紧张的试验、调查工作。他们日夜奔忙,访问当地的老贫农、老船工,一天到晚和冰冷的泥水打交道。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取得了大量的资料,为施工提供了科学依据。然后,他们又集思广益,打破常规,制订出一个新的施工方案:用强大的水力和风力,从水底把河床冲开一条深沟,把输油管沉到沟里去,让河水冲积的泥沙自动把输油管埋好。这是一项大胆的技术革新,是工人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开工的那天晚上,狂风大作,大雨倾盆,黄河上浊浪排空。广大干部和工人在风浪中英勇战斗,用浮船载着各种设备,在河面上一字儿摆开,机器的轰鸣压倒了风声雨声。作业船稳步前进,油管徐徐下沉。经过连续五个昼夜的战斗,这条连通黄河两岸的输油管线终于顺利地横卧在河床深处,保证了新油田按时投产和原油外运。
采油三大队管理的纯化地区,油层比较薄,渗透率比较低。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说:“纯化纯化,油水不大,不如早走,赶快搬家。”在批林整风运动中,大队党委组织广大群众深入批判林彪散布的唯心论的先验论,并就“纯化地区的油水到底大不大”这个问题展开了辩论。大家说:那种认为“纯化地区油水不大”的看法,违背唯物论的反映论。纯化地区下面有油,这是客观存在;已经开采出来的原油只占地质储量的极小的一部分,怎么能说“油水不大”呢?!纯化地区的客观条件虽然比较差一些,但是,在困难条件面前是克服困难,继续前进,还是无所作为,停滞不前,这是执行不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问题,也是坚持不坚持正确的认识路线的问题。接着,党委发动群众分析、总结了在一部分油井上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原油产量的经验,并开展了夺油会战。他们大干了四个多月,促使纯化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原油产量显著提高。职工们在总结经验时指出:“不是纯化没有油,而是认识路线不对头;认识路线对了头,一个油田就能顶上两个、三个油田。”“只有思想解放了,油层才能解放!”
胜利油田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走过了战斗的、胜利的十年。今天,正在深入开展的批林批孔运动给油田又带来了一片崭新的气象。广大工人和干部讲路线,讲大局,讲革命团结,讲无产阶级党性,朝气蓬勃,团结战斗。在国庆节前夕,又有一批新的油井和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建成并投入生产。广大石油工人回顾十年来的战斗历程,满怀胜利的喜悦。他们兴奋地说:过去的十年,是我们今后争取更大胜利的新起点。我们一定要刻苦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坚持继续革命不停步,把胜利油田建设得更好。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华社通讯员
新华社记者


第3版()
专栏:

河南省苹果丰收
河南省苹果今年获得丰收,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两成以上,质量好于往年。
河南省气候温和,适宜苹果生长。可是,解放前很少栽种苹果。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把许多沙荒变成果园。省、地、县有关部门在山区和沙区先后建立了六十多个国营园艺场,带头搞好科学试验,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并采取以场带队,场队挂钩等形式,加强对社队苹果生产的技术指导,进一步推动了全省苹果生产的发展。现在,从豫东平原到豫西山区,从豫北的太行山,到淮南的大别山,县县有果园,处处飘果香。全省苹果栽种面积达到一百多万亩,其中百分之六十的果树已经开始结果或进入盛产期。
长达五百多里的黄河故道,过去蒿草遍野,黄沙弥漫,十分荒凉。一九五○年,兰考建立了国营仪封园艺场,位于西华县的国营黄泛区农场也大量种植了苹果。今日的黄河故道,果园相连,已成为我国苹果主要产区之一。
地处伏牛山区的洛阳地区,根据山区的自然条件,统一规划,采取果树专业队和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办法,向荒山进军,种植苹果。现在,灵宝、陕县、洛宁、偃师、汝阳等县,果树满山遍野。老产区灵宝县,在积极改造、更新老果园的同时,大力发展新果园,使苹果栽种面积由解放前的三十多亩发展到七万七千多亩,而且产量高、品质好。


第3版()
专栏:

今日的兰考大地,碱滩变良田,荒岗树成荫,种植的果树已果实累累。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玉林县积极发展养鱼事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县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积极发展养鱼事业。一九七三年养鱼水面三万亩,比一九六四年扩大将近一倍。今年全县放养面积比去年扩大百分之十三,放养的鱼种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四。全县集体养鱼场越来越多,鱼产量越来越高,出现了一批平均亩产超过五百斤的公社、八百斤的大队和一千多斤的生产队。
玉林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鱼种主要产地之一。一九七三年,全县四十八个鱼场共育出鱼种一千七百多万尾,自孵鲤鱼苗一千三百多万尾,做到了鱼种自给有余。
为了夺取渔业高产,玉林县许多社、队实行科学养鱼。他们采取了清塘消毒、培育水质、合理密养、轻捕轮放、防病防逃等措施,保证了鲜鱼增产。


第3版()
专栏:

哲里木盟畜牧业丰收
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吉林省哲里木盟战胜严重的自然灾害,夺得今年畜牧业生产丰收。牲畜总头数达到三百六十一万多头(只),比历史最高水平的一九七三年增长了百分之十七点三。
批林批孔以来,全盟新建“草库列”(基本草牧场)四百七十七个,面积达五十多万亩,新修机井三百六十眼,土井八千四百眼,人工种草二十七万亩,青贮饲草也成倍增长。哲里木盟去冬今春雨雪稀少,严重的干旱妨碍饲草的生长,造成牲畜饮水困难。由于水利设施发挥了效益,加上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牧民采取了各种措施抗灾保畜,终于使大小牲畜的成活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第3版()
专栏:

毛竹在北方试种成功
历来只有我国南方地区才有出产的重要经济植物——毛竹,已在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省的一些地区试种成功。
这些省的农林部门和商业部门,根据毛竹生态环境的特点,最近几年里开展了南竹北移的试种研究。他们选择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潮湿不涝、偏酸性土壤的地区,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试种,经过不断总结经验,现在毛竹的成活率已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不少试种地区毛竹长势很好,已经郁闭成林。
我国每年都要从南方调运大量毛竹到北方。
毛竹在北方试种成功,为我国北方地区发展毛竹生产开辟了前景。


第3版()
专栏:

宣化葡萄丰收
著名的宣化葡萄今年获得丰收,总产量达到二百三十万斤,质量比去年显著提高。
今年,宣化各社队由老农、干部和技术人员建立的三结合科学实验队伍,积极推广科学的种植方法,战胜春寒、冰雹和病虫等自然灾害,夺得了葡萄丰收。
(据新华社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