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大有作为的赤脚医生
——记孙立哲同志的先进事迹
今年春天,陕西省延川县关家庄大队赤脚医生孙立哲到该县永坪镇办事。永坪镇的一些病人知道后,纷纷来到他的住处要求治病;在永坪镇邮电所,还有人发出这样一份电报:“孙立哲今在永坪,速来治病。”很快,邻县的一些病人也赶来了。人们为什么不怕翻山越岭都愿意找孙立哲治病?用他们的话说:“他一心扑在贫下中农身上,咱信得过。”
孙立哲是北京市一九六七届初中毕业生。一九六九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来到关家庄大队插队落户,当了赤脚医生。五年来,他同他的战友们医治病人五万多人次,治好了许多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疑难病,还在土窑洞里用药物麻醉和针刺麻醉,成功地做胃切除、甲状腺次全切除、急性肠梗阻等大小手术两千多例,深受贫下中农的欢迎。
一九七二年九月,孙立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孙立哲的成长,生动地体现了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伟大胜利,证明了赤脚医生这一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哺   育
延安,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生活、战斗了多年的地方。小孙和战友们刚刚踏上这块革命圣地,首先瞻仰了革命旧址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在清平河川的关家庄,小孙和他的战友访问了一家又一家贫下中农。这里,有当年跟随毛主席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老红军;有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抬担架,救伤员的革命老同志;还有为子弟兵做过军鞋的大娘大婶。老贫农怀着无限激动的心情,倾述他们对毛主席和党的深情。他们用烟锅在地上画着地图,向青年们讲述毛主席当年走过的路,毛主席住过的山村和窑洞;描绘当年毛主席胜利结束东征,回师西渡黄河,在这条清平河川的太相寺村,住宿过七天七夜的革命史实。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第一课,上得何等好啊!孙立哲,这个来自毛主席身边的红卫兵,曾多次立下誓言:要学习工农兵对毛主席对党无限深厚的阶级感情。今天,他更加理解了这“深厚”二字的含义。他思潮澎湃,千万句话形成一个心愿:作党和延安人民的好儿子,永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道路,在陕北高原上扎根、开花、结果。
孙立哲到农村不久,亲眼看到解放后山区人民的医疗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可是,这与贫下中农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一天,孙立哲的邻居有个老大娘感冒发烧,小孙和同学们连忙把从北京带来的四环素、姜片送去。大娘服用后,第三天病就好了。大娘拉着孙立哲的手,激动地说:“要是咱村有个医生,该多好啊!”大娘的话,深深印在小孙的脑海里。他和战友们,几次讨论到深夜。
正在这个时候,大队党支部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建立了合作医疗站。贫下中农一致推选小孙当了赤脚医生。
忘  我
孙立哲刚当赤脚医生时,对医学一无所知,常常是一面看病,一面查阅医书,仅《农村医生手册》,就先后翻烂了三本。由于他刻苦钻研,努力实践,较快地掌握了基本的医疗技术,找他看病的人也多起来了。
一个深秋的夜晚,劳动了一天的小孙,刚刚躺下,关家沟贫农社员高吾宁匆匆推门进来,说他的未满周岁的孩子病危了。小孙立即背起药箱,赶到了高吾宁家。患儿由于中毒性消化不良,高烧、吐泻,严重脱水,处于昏迷状态。小孙凭着自己初学的医学知识,懂得必须立即输液。可是,没有输液设备,怎么办?他打开药箱,一眼看到了注射器。对!就用它代替输液设备。患儿臂上的血管太细,只得在其他部位输液。小孙一条腿跪着,一条腿蹲着,弯着身子,双手小心翼翼地拿着针管做注射。
天亮了,患儿还是昏迷不醒。患儿母亲看见小孙眼都熬红了,煮好一碗面条,叫小孙吃。小孙怎么也吃不下。他和患儿的父母一样:孩子不醒,难咽这口饭呀!
二十多个小时过去了。小孙身上流着虚汗,两眼直冒金星。这时,他想起毛主席关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导,顿时精神振作起来。他还是那样跪着蹲着,手握针管,一点一滴推送。
就这样,小孙一共坚持了四十多个小时,用那小小的针管,为患儿输入了一千八百四十毫升葡萄糖和生理盐水。
第三天清晨,患儿终于得救了,可是,小孙却因疲劳过度,一头栽倒在土炕上。
象这样为了抢救阶级兄弟,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这在小孙是平常的事情。为了抢救病人,他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从山坡上滚到沟里,顾不得伤疼,爬起来继续赶路。脚上的鞋滚掉了,脚掌磨破了皮,仍坚持战斗。在他生病的日子里,房东康儿妈悄悄地劝说病人改日再来,小孙听见了,硬撑着从炕上坐起来,请病人进窑,用微微发颤的手,拿起听诊器。病人含着热泪说:“你真是一心扑在咱贫下中农身上啊!”
新   课
一天,外村抬来一个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急需动手术。这时,小孙虽然已学会治疗不少常见病和多发病,但对外科手术还是一无所知。只好把病人转送永坪地段医院。途中,病人不幸死了。
为这事,小孙几夜没有睡好觉。他反复思考着:贫下中农把垂危的病人送来,是对自己的信赖,可是自己却辜负了贫下中农的希望。他想:要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必须尽快学会外科手术。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依靠群众,刻苦学习,大胆实践,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大队党支部和贫下中农热情支持小孙学外科,纷纷送来兔、鸡、羊,让小孙做动物实验。小孙和战友们对照着解剖学图谱,一件一件辨认腹腔脏器的解剖位置。
一九七○年底,小孙在大队党支部支持下,利用护送病人到北京治病的机会,在一个医院学习了几个月。在医院同志的热情指导下,小孙不仅积累了一些人体生理解剖方面的感性知识,还掌握了麻醉、输血、消毒、缝合、引流等外科基础知识。当他要离开医院时,成功地做了一次阑尾切除手术。
回到关家庄后,小孙以顽强的毅力,勤奋学习。白天,他劳动、治病;晚上,挑灯苦读。日复一日,小孙读了《毛泽东选集》、《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著作,翻阅了一百多册中外医学书籍和文献资料。
为了取得开刀的真知,小孙就在自己害了嵌脚的脚指上开刀;为了让战友们掌握手术技术,他让战友割下自己背上的黑痣。队里有位复员军人,自告奋勇,愿做合作医疗站的首次手术病人。小孙和战友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为这位复员军人取出二十多年前胡宗南匪军留在他身上的三块弹片。关家庄贫农妇女高凤清患胃穿孔并发急性腹膜炎。在大队党支部积极支持下,小孙和战友为这位妇女做了手术,使她转危为安。
小山村的赤脚医生能动大手术,广大贫下中农兴高采烈,前来要求治病的人更多了。
一九七二年八月的一天,女患者郝玉英因子宫外孕,引起大出血。抬到手术室时,已严重休克,脉搏十分微弱,血压急剧下降,需要立即动手术抢救。小孙懂得:这种手术的关键是输血。可是,小小的医疗站里,没有验血设备,不能检验血型。怎么办?小孙琢磨着:能不能利用病人腹腔内的自体血呢?这时,有人悄悄劝小孙:“别冒风险了。”党支部的同志望着奄奄一息的病人,鼓励小孙动手术。小孙想:作为一个革命医务工作者,就要为了人民的利益,敢于承担风险,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去抢救人民的生命。
在党支部领导下,小孙和战友们研究了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确定了抢救方案。
手术开始了。打开腹腔以后,满是鲜血。患者的血压继续急剧下降,最后,完全量不到了。
小孙凭着一年多积累的手术经验,果敢地用手伸进病人腹腔,摸到破裂的卵巢动脉,迅速结扎好,并嘱咐两个助手,用一根大针管,将患者腹腔内的血液,一管一管地清理出来,又把清理出来的一千多毫升血液,做好了抗凝过滤处理,紧接着再把这些自体血重新输入病人的血管。已经十五分钟量不到的血压,渐渐回升,病人的血管清晰可辨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病人得救了。
如今,郝玉英动手术已经两年了,身体比过去更加健康,担水、做饭、洗衣,样样都能干。
为了提高手术效果,小孙和战友们在土窑洞里用自制的半导体电针机,学会了针刺麻醉技术,成功地进行了难度较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瘤切除、肠梗阻等手术。
每次手术以后,小孙和战友们,都要坐下来总结经验。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的过程中,他们的思想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
斗   争
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孙立哲刚当赤脚医生时,就有人吹冷风。当他开始做外科手术时,有人甚至说什么:“出了事,非叫他坐班房不可。”卫生部门少数受刘少奇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毒害较深的人还说:“赤脚医生做好本分工作就行了,外科手术不是方向。”
面对这场斗争,大队党支部书记对小孙说:“办合作医疗,当赤脚医生,是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是贫下中农的迫切要求。不要怕,只管干。”党支部还帮助他反复学习毛主席对卫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孙立哲认识到这是一场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斗争,他和战友们决心努力办好合作医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贫下中农也都坚定地支持小孙说:“咱拔锅卖铁,也要支持赤脚医生。”小孙为病人做手术,贫下中农就送来一大把手电筒,为手术照明;有人举着手电筒,一站就是五、六个钟头。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和广大贫下中农的支持下,小孙和群众一起,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反复宣传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批判刘少奇修正主义的卫生路线。
董家寺大队贫农张大娘患子宫瘤二十六年,伴有心脏病、心力衰竭。十多年前,曾到医院要求做手术,医院没敢给她做。医学文献也记载:心脏病人不宜动大手术。今年春天,小孙给大娘检查了病情,他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指导医疗实践,分析病人的心脏病既能向坏的方向转化,也能向好的方向转化,关键在于创造转化的条件。他在手术前,先用药物控制住病人心力衰竭。结果,整个手术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顺利完成。第三天,病人能下地,第八天就出了医疗站。
在这次手术前后,孙立哲和在场的医务人员、贫下中农一起,召开了批林批孔会,请老大娘控诉文化大革命前,修正主义卫生路线给她造成的种种痛苦,狠批刘少奇、林彪推行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共同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
象这样的批判会,五年来,在关家庄的合作医疗站和手术室里,不知开过多少次。这不仅使小孙进一步提高了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自觉性,也使一些受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毒害较深的同志,提高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觉悟。一位原来想劝阻孙立哲学外科手术的同志说:“孙立哲学会外科手术,是贫下中农的迫切要求。他干得好,干得对,应该干下去。”一位原来瞧不起赤脚医生的大夫说:“路线对头,没有技术,可以有技术;路线错了,有了技术,也是白费。”
中共延川县委和延安地区、延川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对小孙和关家庄医疗站的先进事迹作了研究和总结,坚决支持小孙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革命精神,鼓励他永远沿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前进。这一切,给修正主义卫生路线以有力的打击,也使小孙受到很大的鼓舞,脚步迈得更加坚实了。
去年秋天,县委任命孙立哲担任不脱产的县卫生局副局长、公社党委副书记。在县委领导下,小孙组织了赤脚医生学习班和巡回医疗队,互教互学,从实践中培养、提高赤脚医生。去冬今春,赤脚医生医疗队完成了六十二个大队的计划生育和防治疾病工作,不少赤脚医生回队后,能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巩固了合作医疗制度。
孙立哲以他自己的实践,有力地说明:赤脚医生这支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生力军是大有作为,大有希望,大有前途的。他们必将为改变农村卫生面貌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壮乡瑶寨新貌
新生事物花似锦,龙江两岸处处春;
合作医疗真是好,壮乡卫生面貌新。
这是广西宜山县各族人民颂扬合作医疗的一曲赞歌。
位于龙江河畔的宜山县,共有十二个公社(镇),居住着四十万壮、汉、瑶、仫佬、水家族人民,其中壮族占百分之七十三点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前,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这个方圆百里的少数民族山区,严重缺医少药。一九六九年,宜山县各族社员学习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批判了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全县一百五十个大队相继办起了合作医疗。几年来,共培训大队赤脚医生三百四十九名,生产队卫生员三千四百三十八名,初步形成了一个农村医疗卫生网,使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解放前,宜山县是广西的血吸虫病疫区之一。那时,真是“千村薜苈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凉景象。解放后,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党和政府派来了医疗队,送来了药品,建立了血防站和医院,血防工作逐步开展,取得不少成绩。
合作医疗办起来以后,各族赤脚医生和医务人员一起,全面开展消灭血吸虫病工作,发动群众大打查螺灭螺的人民战争。从一九七○年到一九七三年,全县铲埋有螺面积累计一千二百七十五万多平方米,超过一九六九年以前十五年的总和;药物喷杀面积累计二千二百八十一万多平方米,超过一九六九年以前十五年累计喷杀面积五倍多。一九七二年,全县基本上消灭了血吸虫病。拉赛村的贫下中农结合灭螺,把过去荒芜的一百一十亩田开出来,改造成保水田。原有三十四个重病人,已全部治好,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现在,全村已由一九四九年的二十八户、一百四十四人,增加到八十四户、四百三十五人。昔日“贫病交加,田园荒芜”的拉赛,如今变成了“人壮粮丰,五业兴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合作医疗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壮乡瑶寨缺医少药的状况。现在,全县每个大队都有两到三名赤脚医生,每个生产队都有一到二名卫生员和接生员。经过三大革命运动、特别是经过批林批孔斗争的锻炼,他们在政治上进步很快,不少人已经入党、入团;他们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实践,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九七三年,全县赤脚医生为社员群众看病的人次,相当于全县各公社卫生院门诊量总和的三倍。社员得了一般的常见病,就近就可得到治疗。
尤其可喜的是,在全县赤脚医生队伍中,有三百零三名是少数民族赤脚医生。壮族聚居的祥贝公社,过去没有自己民族的医生。现在,已培养了二十五名壮族赤脚医生和二百七十九名壮族卫生员,大大方便了群众。福禄大队壮族妇女施秀兰,一九六三年生第一个小孩时,因前置胎盘子宫大流血。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生产队只好派八个强劳力翻山越岭,把她抬到七十二里外的县城医院。结果,因路远延误了时间,只救活了大人,小孩却死了。一九六九年和一九七二年她生第二胎和第三胎时,同样遇到了难产。可是,这两次由于有了合作医疗和自己民族的赤脚医生,及时得到检查和处理,婴儿都顺利地生了下来。
广大医务人员在为社员治病的同时,积极搞好预防工作,发动群众逐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石别公社北山大队附近原来有三个泉水窝,一下雨,街头巷尾的污水经常流入窝内,成了蚊蝇孳生的场所。一九七○年冬天,赤脚医生在大队党支部领导下,发动群众批判了“有病没病命注定”的天命观,大搞环境卫生。几年来,全大队填平了臭水坑,修建了五个新水池,疏通沟渠三百多条,建立了五个公共厕所,使疾病大大减少。北山大队的经验,很快在全县开花结果。各级党组织把爱国卫生运动当作一项重要工作,经常抓,坚持抓,使全县主要的流行病大幅度下降,广大社员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龙江两岸的山山岭岭有丰富的药源,合作医疗办起来后,各级党组织积极组织赤脚医生和群众上山采集中草药,并发动各社队办起五十二个小药厂,自制丸、丹、膏、片、酊、针等药品,既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药品供应问题,又减轻了贫下中农的负担。
合作医疗给各族贫下中农带来了好处,各族贫下中农更加热爱和支持合作医疗。仅据祥贝公社的统计,五年来,群众献的单方、秘方就有二百五十多个。
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革命和生产的发展。一九七三年,全县劳动出勤率由实行合作医疗前的百分之八十三,上升到百分之九十五左右;粮食总产量比实行合作医疗前,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七。全县城镇、乡村,到处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稷山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为创造祖国新医学作出贡献
头针疗法在全国推广受到欢迎
新华社太原一九七四年十月十一日电 由山西省稷山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首先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头针疗法,目前已在全国广泛推广和运用,受到广大工农兵的欢迎。
头针疗法是通过针刺头皮而治病的一种新疗法,对于治疗由脑部病变引起的瘫痪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据稷山县人民医院对六百例瘫痪病人重点观察的结果,治疗有效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
过去,由于刘少奇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卫生路线影响,一些医务人员对治疗瘫痪等疾病视为畏途,说什么“名医不治瘫,治瘫脸丢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稷山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批判了修正主义卫生路线,根据工农兵群众的需要成立了新医科。他们采取祖国医学中传统的针灸疗法,研究和摸索治疗由脑部病变引起的瘫痪等疾病。新医科医生焦顺发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剖析了引起瘫痪的各种不同病因。他想,既然脑部病变引起的瘫痪根源在脑部,能不能在距离脑部较近的头部取穴,获得较好的疗效呢?在医院党组织和同志们的热情鼓励下,他根据中医学关于经络的学说和现代医学神经生理解剖学的理论,首先对着镜子,拿起银针,在自己头皮上试扎,探索头针穴位。一九七一年三月,焦顺发和新医科的其他同志给一个因患脑动脉内膜炎引起右侧肢体偏瘫的病人治疗,采用针刺头皮的方法,取得明显的疗效。初次成功给了他们很大鼓舞。他们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进一步找到了头皮上若干个可以治疗几种脑部疾病的有效穴位,并且摸索出一套针刺头皮的手法。这样,经过反复实践,终于总结出了头针疗法。
这件新鲜事物一出现,就受到各级领导和工农兵群众的重视和支持。
一九七二年,卫生部两次在稷山县人民医院举办了全国头针学习班,总结推广这一经验。批林批孔运动以来,稷山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进一步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卫生路线的自觉性。这个医院专门配备了十一名头针医生,八十张病床,认真总结自己和外地的经验,使头针疗法的适应症逐步增多,对头针疗法治病原理的探讨,也积累了一些资料。他们认为,目前头针疗法还是刚刚被认识,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努力去解决。他们决心在全国广泛推广这一疗法的基础上,继续实践,不断总结,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头针疗法,创造祖国的新医学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