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谁说妇女不能办矿
——记本溪县小市粘土矿二十七名妇女在文化大革命中建设矿山的事迹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在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伟大号召下,一个群众办矿的革命热潮正在蓬勃发展。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二十七名妇女办矿的故事。
冲破流言蜚语的阻挠
一九六六年初春,某钢铁基地的一个采购员,千里迢迢来到辽宁本溪县小市粘土矿订购粘土。结果,他和一个又一个曾经前来订货的人一样,得到的回答是:
“小市粘土矿早已下马了。”这些大失所望的人不禁问道:“钢铁生产这样需要粘土,粘土矿怎么能下马呢?”
这句话,象重锤一样,敲在小市街道负责人、共产党员钟凤梅的心上,引起了她对往事的回想:
小市粘土矿是在一九五八年大跃进的战鼓声中诞生的。钟凤梅和一千多名阶级兄弟就是这座矿山的建设者。他们以生产的粘土,支援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但是,在刘少奇一伙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干扰下,一座好端端的矿山硬是砍下了马。临下山时,钟凤梅带了一大块矿石。这几年,“重建粘土矿”的革命烈火,一直在她的心里燃烧着。
文化大革命的东风,给钟凤梅增添了新的力量。她走家串户宣传革命的大好形势,大讲矿山建设上的两条路线斗争,使那些从来不出家门的孩子妈妈们开阔了眼界,大家说:“上马”和“下马”,“开矿”和“买矿”就差一个字,走的可是正好相反的两条道。她们自动地组织起了一支由二十七名妇女参加的办矿小分队,决心走出家门,上山办矿,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贡献力量。
二十七名妇女办矿的消息传开了。广大群众欢欣鼓舞,积极支持。老大娘送来了自家的土篮子、铁钉子;退休老工人主动帮助她们出谋献策,鼓励她们打响这一炮。但是,社会上也吹来了一些冷风,说什么“老娘儿们办矿,是三九天开桃花,从来没见过”。钟凤梅领着大家多次学习毛主席关于“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男同志能办到的事情,女同志也能办得到”的教导,粉碎流言蜚语的嘲笑,勇敢地开进了多年失修的旧矿洞。
万事开头难。旧矿洞里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巨石嗞牙咧嘴,顶棚破损,碎石和水珠象下雨一样落下来,脚下是半尺多深的积水,险情时刻考验着她们。钟凤梅知难而进,第一个深入险区,抡大锤,打炮眼,排险情,修巷道,手上磨起了层层血泡,虎口震裂,两臂发麻,她从没吭过一声。在钟凤梅的带动下,大家苦干了一个多月,不仅修好了矿洞,而且凭着一副铁肩膀,从二百米长、三十度斜坡的巷道里挑出了几百吨矿石。
紧接着,他们不顾盛夏三伏,任凭晴天汗如雨,雨天一身泥,坚持把一筐筐的黄土,一块块石头,连搬带扛从几里以外运到山坡上,象燕子垒窝一样,一砖一石垒起了一座高九米、能容三十吨矿料的大土窑。在那些日子里,她们的肩膀肿了又消,消了又肿,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但是谁也没有叫一声累,喊一声苦。
矿石采来了,大窑建成了,没有焦炭开不了窑。怎么办?二十七名妇女商量决定用煤粉代替冶金焦,进行第一炉试烧。可是,烧了三天,出窑时,由于配料比例不当,矿石、煤粉和大窑凝成了一个大坨子。不仅粘土没烧成,大窑还有报废的危险。这一来,那些吹冷风的人可高兴了,什么“老娘儿们办矿,煤粉烧粘土,真是越干越稀罕!”诸如此类的话又冒出来了。家里的人也开始劝她们下山。
这二十七名妇女真是好样的!她们说:“路是走出来的,矿是开出来的,煤粉烧粘土的经验一定能在实践中摸索出来。”大家四天四夜没有离开大窑一步,一钎一锤把凝固在大窑上的废渣抠了出来。人累瘦了,眼熬红了,大窑却保住了。钟凤梅守在大窑旁,把烧废了的三十吨矿石一块块地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分析。发现有几小块烧得比较成功。她得到很大启示,认为粘土是可以用煤粉煅烧的。为了摸清用煤粉烧粘土的规律,钟凤梅走访了十几个粘土矿的老工人,认真记下了每一次试验的数据。经过上百次的煅烧实验,终于摸清了煤粉烧粘土的配料比例,掌握了煅烧技术,成功地烧出了第一窑“争气粘土”。
二十七名妇女说得好:“这不是普通的一窑粘土,它烧垮了刘少奇一伙修正主义的办企业路线,使这座报废的老矿又焕发了革命青春;也烧出了妇女的革命志气。”
三把大锤的革命精神
小市的二十七名妇女开始办矿时,只有从家里拿出来的十副土篮,三把大锤,十把铁锹和三把磨秃了尖的钢钎。二十七名妇女决心不向国家伸手,自力更生办矿。挑矿石没有扁担,她们爬山越岭,砍来木材,自己一刀一刀削成;下井没有照明设备,她们就用两个铁罐头盒子合起来,制成“土矿灯”;从家里带来的几只铁钉,都是这里用完,拔下来用到那里,弯了又直,直了又弯,还舍不得扔掉;每一块破布,每一根铁丝,每一个木楔子都是她们亲手拣来的。办矿前五年,没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却上缴了利润十三万元。
随着生产的发展,任务的增加,光靠土篮、大筐运料添窑,已经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矿上急需一台卷扬机。一个新到矿的同志说:“咱们矿这几年不花钱,光挣钱,国家也该武装武装咱们了。”二十七名老矿工可不这样想,她们说:“咱们这个矿是‘动手牌’的,可不能要一台‘伸手牌’的卷扬机。”她们还是老办法,自己动手造。大家出谋献计,东拼西凑地找来一些废钢铁和旧零件,自己动手试验安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先后搞成了三台土卷扬机,提高工效四倍,解决了大窑吃料的关键问题。
一九七二年,国家拨给这个矿三十万元资金。二十七名老矿工深切地感到党的关怀和温暖。这三十万元怎么花呢?她们向革委会提出:“钱要花在刀刃上,首先是发展生产。”全体职工继续发扬吃大苦耐大劳的精神,只花了三万元,就因陋就简地解决了食堂、托儿所等福利设施。其余资金,全部用在增添矿山设备,改进劳动条件上,进一步发展了生产。
矿山由小到大,由“穷”变富了。但是,当年“三把大锤”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没有丢。一九七二年春天,她们办了一个矿史展览馆,里面陈列着当年打飞了边的大锤,磨秃尖的钢钎,缠了又缠的破土篮……每当矿里增加新工人,二十七个老姐妹都把他们领到展览馆内,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让艰苦奋斗的精神在青年矿工的头脑中深深扎根。在日常劳动中,老矿工们处处以身作则,艰苦奋斗,为青年工人做出榜样。一次,二十七名妇女之一的工段长邓素兰,拣回了一个被青年女工王继红扔掉的破土篮,一边帮她修理,一边讲艰苦奋斗的伟大意义,使小王深受教育。从此,小王带头搞修旧利废。她们在青年工人中又开展了废物回收的活动,为国家节省了几千元钱的资金。
老 矿 工 不 减 当 年 勇
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几年中,小市粘土矿发生了喜人的变化:原来只有二十七个人的社办工业,如今变成了一个拥有四百多名职工的国营企业;机械化生产代替了原来笨重的手工劳动;粘土年产量由一千吨猛增到二万多吨;昔日的二十七名普通家庭妇女,已成为国家的正式工人。回顾过去,激情满怀;瞻望将来,斗志更高。她们表示:“为革命开矿永不退坡!”
被称为“矿山迷”的二十七名妇女之一的王桂芹,五十三岁了。从办矿那天起,她就拎着两人多高、十五六斤重的钢钎,七年如一日战斗在大窑上。不管是白天黑夜,还是风霜冰雪,一天见不到大窑她就觉睡不好,饭吃不香。成千上万吨的矿石经过她的手,炼成了金灿灿的粘土,运向四面八方;十几根钢钎一根根在她手里磨短了、磨秃了。然而,王桂芹的革命意志,却象那熊熊炉火,越烧越旺。一九七二年,她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普通家庭妇女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在王桂芹的带动下,烧结工段的七十一名女矿工,团结战斗,年年季季提前超额完成国家生产任务。这个矿成为本溪县工交系统的先进单位之一。
批林整风运动开始时,满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的二十七名妇女,由于没文化,批得不很深,有的人急得掉了眼泪。怎么办?老矿工宋桂新说:“革命需要矿山咱们就开矿,革命需要批林咱们就学好文化理论,把它批倒批臭。”大家自觉组织起来,成立了学习班,一到业余时间,她们就象小学生一样,请青年工人当老师,一字一句认真听讲,一笔一划练习写字。现在,宋桂新老大娘已能读书看报了,她读了《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共产党宣言》等马列和毛主席的书。二十七名老矿工,在革命理论的指导下,成了全矿一支批修主力军。她们刻苦读书的劲头,感染了青年一代。一到业余时间,矿里矿外到处是琅琅的读书声。
二十七名妇女在前进!随着矿山的发展,她们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她们之中已有十几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有矿革委会主任、车间党支部书记,有的在生产第一线担任段长、区长、班长,其余同志也都是各个岗位上的骨干力量。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编后二则
公冶平

谁说妇女不能办矿?小市二十七名妇女以她们的革命行动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什么“三九天开桃花,从来没有见过”!什么“老娘儿们办矿,越办越稀罕”!这些,统统是封建思想残余和因循守旧观念在作怪。妇女要解放,革命的新生事物要成长,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谁想阻挡也阻挡不住。 
一切新生事物的成长都要经过严峻的斗争,因为,“反映旧制度的旧思想的残余,总是长期地留在人们的头脑里,不愿意轻易地退走的”。有一些人,对新生事物老是看不惯,不赞成,千方百计压制它。要是依了他们,旧的东西就会长期存在,新生事物就不可能成长起来。只有坚持与之斗争,新生事物才能成长、才能巩固和发展!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调动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给小市二十七名妇女带来了无穷的力量,使她们勇敢地冲破旧思想的阻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她们的胜利,是文化大革命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反映。让我们热情地赞颂她们这种敢于斗争的大无畏精神!

二十七名妇女办矿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毛主席的教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人是要有一点志气的。不靠天,不靠地,靠党的领导,靠自己艰苦奋斗,靠自己解放自己。二十七名妇女可贵的精神就在这里。她们凭着这股子志气,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烧出了“争气粘土”,办起了矿山,也磨练了自己的革命意志。
有的人,一提起办什么事情,总是向上伸手,要钱,要物。他们心目中没有革命群众,缺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看不到政治革命在生产中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的巨大物质力量。“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事实难道不是这样的么!难道二十七名妇女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能办到的事,我们就办不到么!


第3版()
专栏:

开发矿业的一员猛将
——记湖南水口山矿采矿工人、共产党员艾青云
在湖南水口山矿的工人中,有一个青年人,叫艾青云。他原来是湘华铁矿的四级采矿工,一九六二年调到水口山矿当运矿工人。刚来的那天,他看到冶炼厂有的烟囱不冒烟,觉得奇怪。老工人告诉他:由于矿山下马,矿石不足,炉子吃不饱,正等米下锅呢!第二天,领导给他分配工作,他说:“只要能多出矿石,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干什么都行。”一上班,艾青云对班长说:“多派些任务给我吧!”班长看着他摩拳擦掌的劲头,指着垱头小山似的矿石,对他和另外一个工人说:“你们今天就挑这一槽炮。”矿山上说的“一槽炮”,就是指放完一次炮炸下来的矿石,足有三、四万斤。可是,不到半个班时间,艾青云汗水都来不及擦一把,又跑到班长面前说:“矿石已经挑完了,还去那里干?”班长听说两个人八小时的活,他们三个小时就干完了,吃了一惊,来到垱头一看,原来小山一样的矿石堆果然不见了,只得再分配他们到另一个垱头去。这一天,出班的讯号打过好久了,还不见艾青云他俩出来,班长赶到垱头一看,两个人正干得大汗淋头,这“槽”炮又快挑完了。老班长感动地劝阻说:“休息吧,你们已经做了几个班的活了。”艾青云请求说:“让我俩干完吧。看着炉子吃不饱,我们头戴着矿帽,心里可不安啊!”
从此,艾青云敢拚敢闯的事迹在矿山传开了,人们称赞他是“开发矿业的一员猛将”。现在,手装肩挑已被各种机械所代替,但是艾青云当年那个猛将的形象,仍然留在工人们的脑海里。
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锻炼,艾青云大大提高了路线斗争觉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刻苦地攻读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之中。
在一次革命大批判会上,他怀着对刘少奇一伙的满腔仇恨,一针见血地指出:刘少奇一类骗子搞“无米之炊”,使铁矿下马,炉子吃不饱,就是要破坏社会主义经济,妄图复辟资本主义。我们一定要用革命加拚命的劲头,落实毛主席关于“开发矿业”的伟大指示,把刘少奇一伙耽误的时间夺回来!
一九六七年上半年,艾青云参加了新矿区掘进的战斗。他和另外六名工人成立了一个掘进突击队,尽管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很大,作业非常艰苦,他们一直坚持在齐膝深的水中战斗,不断刷新掘进纪录。在那些紧张奋战的日夜里,进尺日日增加,艾青云却一天天消瘦。工人们心疼地说:“老艾,你得注意身体呵!”艾青云却乐哈哈地回答道:“只要能改变‘无米之炊’的状况,再瘦一些,我心里也高兴。”在艾青云的带动下,这个突击队在半年的时间里,掘进进尺达五百多米,打出硐室二十一个,为开发新矿区作出了贡献。
十多年来,为了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加快矿山建设,艾青云从不吝惜自己的力气和汗水。群众说:“他浑身的劲,就象流不尽的泉水。”在紧要关头,他爱护阶级兄弟和国家财产,胜过自己的生命,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公无私的广阔胸怀。
一次,井下一个装炸药的木箱突然起火了。艾青云正在工作面上准备装药放炮,听到急促的喊声,心里一惊,回头看去,只见离自己五十多米远的地方腾起了滚滚黄烟,装有八十四公斤炸药和四十五个雷管的炸药箱已被硝烟团团裹住,旁边有七个阶级兄弟正在工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艾青云这时只有一个想法:宁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保护阶级兄弟脱险,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他丢下手里的工具,飞步向炸药箱扑去。他用力推开周围的同志,大喊一声:“这里危险,快跑!”自己却操起一把榔头,砸掉了箱子上的铁锁。这时,包炸药的沥青纸已经在燃烧,火舌窜到了艾青云的脸上,把眉毛都烧掉了。但他全然不顾,迅速抢出雷管,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又飞身回来,把箱子里的炸药一包一包取出来。一场严重的事故避免了。这时,他想到自己的那槽炮还没有装好,便忍着烧伤的剧痛,背起刚才抢出来的雷管、炸药,回到原来的工作面上,把炮眼吹干净,装好炸药、雷管,放完炮后才离开。工人们异口同声地赞叹说:“艾青云呀,只要党需要,他舍得自己的一切!”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


第3版()
专栏:

热气腾腾的矿山
古老的开滦煤矿唐山矿的职工,在党的十大精神鼓舞下,更加朝气蓬勃地投入抓革命、促生产的战斗。
唐山矿在连续五年超额完成国家计划的基础上,一九七三年继续大踏步前进,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九月份,这个矿的职工以努力增产煤炭的实际行动响应十大的战斗号召,又创造了月产量超过矿井设计能力一倍的新成绩。为了夺取更大的胜利,矿党委向全矿职工发出了“决战四季度,提前全面完成今年国家计划”的要求。劳动模范孟兆义、宗爱臣、徐德禄等八个工人,一马当先,提出了“出大力,流大汗,创快速,夺高产”的倡议书,得到全矿职工的热烈响应。
目前虽然已是严冬季节,矿井上下却是一片热气腾腾的景象。在几百米深的井下,一颗颗明亮的矿灯在跃动。伴随着割煤机的吼声,乌黑闪亮的煤炭顺着电溜子滚滚流去。满载煤炭的电机车在千米长的巷道里奔驰。井上的储煤仓,把煤炭倾泻在一列列火车上,运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在采煤一区,工人们结合学习十大文件,讨论了增产措施。大家说:煤炭是工业的粮食,我们一定要多出煤,出好煤,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新贡献!这个采区二三九四工作面的工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你追我赶,积极为增产煤炭贡献力量。一天,早班工人开动着割煤机,顺利地割完了四刀。正要割第五刀的时候,机器发生了故障。工人们心急如火,在现场劳动的老矿工、采煤一区区长杨瑞洪,立即组织人力抢修。他们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进行检查,发现油泵的安全阀坏了。机电科机采车间的工人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带着安全阀赶到现场,及时安装好,排除了故障。
换班的时间到了,来接班的中班班长毕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对本班的工人说:“上一班因为机器出了故障,只割了四刀,他们克服困难,排除故障,为我们创造了好条件,我们怎么办?”工人们坚定地回答:上一班的损失我们补,不创造新水平不下火线!他们立即奔赴自己的岗位,展开了夺高产的战斗。割煤机司机精神集中,电溜子司机全神贯注,运料工多装快运,柱子工快速支柱。大家珍惜一分一秒的时间,到下班时共割了八刀。结果,三班工人(夜班做准备工作不割煤)创造出日割十二刀的新成绩。这一天,二三九四工作面共生产原煤一千五百八十九吨,比计划超产七百八十九吨。到十一月二十日,采煤一区提前四十一天,超产一千零七十四吨完成了一九七三年的生产计划。
其他采区、其他单位的职工,也象采煤一区的工人那样,英勇奋战,不断打破原来的纪录,跃上新的水平。矿工们抓紧当前,考虑长远,在力争多超产的同时,已在为一九七四年的进一步增产作好了准备。
新华社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钢铁粮仓 (木刻) 李介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