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记江苏省睢宁县双沟公社党委书记王学俭
“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江苏睢宁县双沟公社党委书记王学俭,多年来就是按照毛主席这一教导严格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的。
王学俭在双沟公社工作已经十四年了。要介绍他的事迹,不能不从他初到双沟那时谈起……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双沟公社地处废黄河故道两侧。解放前,这里洪水泛滥一片碱,刮起大风冒白烟,被称为“兔不打窝,雁不歇脚”的穷地方。解放后,党领导这里的群众初步改变了穷困面貌。但是,一度由于混进公社领导班子的个别坏人的破坏,双沟又面临着种种困难:生产下降,社员生活受到影响,一些人情绪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党派曾经担任过副县长的王学俭去双沟工作。
一九五九年八月,王学俭来到双沟。刚放下行李,他就到群众中去了。五天时间,他跑遍了全公社村村队队,召开了三十多次座谈会。贫下中农焦急地对他说:“同志呀,俺双沟碱地多,治好这碱,双沟就翻身了,快领着咱干哟!”但是少数干部却摇头:“老祖宗留下来的孬地,能治好,也等不到今天了。”王学俭心里翻腾开了:群众为改变落后面貌着急,为什么少数干部却不急?
“群众在急着想改变落后面貌,我们干部应该想什么?急什么?”王学俭经常用这个问题问公社干部。有的答对了,有的支吾其词,有的一听脸就红了。王学俭感到问题正在这里。他和一些同志交换了看法,认定:要改变双沟生产落后面貌,首先要改变双沟干部的精神状态。他们决定从革命传统教育着手。
第二年年初,王学俭带领公社党委成员、社直机关负责干部和各大队党支部书记,踏着漫过膝盖的积雪,来到纪湾大队的烈士陵园,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向烈士致哀完毕,王学俭扒开积雪,抓起一把土,问大家:“这是什么地?”
“从不立苗的重碱地。”
“解放前,我们贫下中农有几垄这样的地?”
这一问,把大家问住了。绝大部分参加会议的人,解放前都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地,祖祖辈辈给地主老财当牛作马的啊!
“大家想过没有,这些地是怎样回到我们手里的?”王学俭一个劲地问下去。
参加会议的同志,绝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双沟人。不少人曾参加过或目睹过解放双沟的战斗。想到牺牲了的烈士,干部们抚今思昔,心情沉重:十一年过去了,烈士鲜血浇灌的土地上,落后面貌仍未显著改变,怎能不惭愧地低下头?
王学俭也很激动。他说:“有人说双沟地孬。但是,躺在我们身旁的五十六位烈士,并没有因此而把它让给敌人。他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难道不能为改变这里的面貌,出大力、流大汗!……群众急着想改变落后面貌,我们不急群众所急,还称得上是共产党的干部?”
改变双沟落后面貌的战斗,从此揭开了序幕。一九六四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伟大号召。王学俭向干部群众大讲大寨精神,带领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河打井,植树造林,实行大面积旱改水,综合治理盐碱风沙和内涝。在这些年的战斗中,人民群众想什么,急什么,他就想什么,急什么,干什么。伤残,疾病,没有绊住他;儿子牺牲了,也没有影响他。
一九六八年,双沟地区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很激烈,王学俭和干部群众为改造盐碱、兴修水利的战斗也正紧张。一天,王学俭在工地上接到一个长途电话,说他的大儿子英勇牺牲了,要他马上去那里一趟。听到这个消息,王学俭心里一震。在那炮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年代,父子俩曾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那时,儿子才十二岁,是他把儿子带去参加八路军的。阶级情,父子爱,涌上心怀。人们担心老书记受不住这个打击。但是,王学俭虽然感到沉痛,仍然坚定地说:“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死得其所。”他劝老伴不要伤心,自己仍然坚持在工地。
王学俭和全社干部群众艰苦奋战几年,根治了内涝,控制了盐碱风沙,全社沟渠纵横交错,机井星罗棋布。昔日的重碱地、沙荒窝、锅底洼,如今成了丰产田、果木林、“聚宝盆”。全公社皮棉单产六年超百斤,粮食也于一九七二年超《纲要》。一九七三年,他们战胜了低温、雨涝、干旱、病虫等自然灾害,又获得了粮棉双丰收:皮棉亩产一百三十斤,粮食亩产六百二十斤。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
时刻想到党和人民
双沟的贫下中农,每谈起王学俭,总爱说这样两句话:“他把俺贫下中农时刻装在心里。”“群众穿暖了,他不觉得冷了;群众吃饱了,他肚子也不饿了。”这些,确实是王学俭与群众血肉相连、心心相印的写照。
一九六三年,双沟受水灾。王学俭为抗灾救险,迎风沐雨,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春节前夕,纷纷扬扬的大雪,一连下了好几天。王学俭惦记着灾情严重的几个大队社员的生活,吃饭不香,睡觉不甜,忙着把党和国家的救灾物资发到受灾群众的手里。春节那天,天还没亮,他一个一个地喊醒公社干部,说:“我们都是党的干部,在群众眼里就是党的代表。眼下冰天雪地,我们要深入下去,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啊!”几句话,说得大家心里热乎乎的。
天刚拂晓,王学俭身披蓑衣,手拄竹竿,怀揣冷馍,肩扛救灾棉被,顶着刺骨北风,向灾情最重的大赵大队走去。来到六十一岁的老贫农赵永培家时,老人还没起身。赵永培一听是王学俭的声音,急忙披衣起床:“老书记,这么大的风雪,还来看俺!……”老人的话还未说完,手里就接到王学俭塞给的一条棉被。饱尝旧社会黄连苦的赵永培,望着满身冰碴雪花的王学俭,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这一天,王学俭跑了三十多个生产队,探望了烈军属、五保户和困难户。在高集大队,他发现七十多岁的五保户高家振屋里的水缸没水了,就立刻提着水桶到井台上去打水。他的左手在抗战时和敌人拚刺刀负过伤,四指粘连卷曲如肉饼,手腕也被子弹打穿过,不能攥井绳,就用右手提上一段,再用牙咬住,换上右手再往上提。这样一桶一桶地把水打上来,直到水缸装满才离去……中午,社员们包好了水饺,想把老书记接到家里欢度春节。王学俭怎么也不肯。他披着满身雪花,裤管冻得硬绑绑的,一边大口大口地啃着凉馍,一边咔嚓咔嚓地从这个猪舍走到那个牛棚,察看牲口,和干部议论着保护牲畜过冬的问题。此情此景,使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人们拉着他的手说:“老书记呀,你把心掏给俺贫下中农,难道就不想想你自己?”王学俭指着手里的冷馍、蒜瓣,笑着说:“这不很好吗?解放前,俺连这也吃不上呢!”
正确对待群众 正确对待自己
王学俭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在炮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他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一九五五年转业地方工作后,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人民再立新功。但是,他从不摆资格,夸功劳,而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时时注意批评自己的缺点错误。干部群众称赞他是“有了成绩不自夸,不摆功劳爱揭疤”。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王学俭牢记毛主席关于“你们要政治挂帅,到群众里面去,和群众在一起,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得更好”的指示,成天泡在群众中,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帮助。他把群众的批评意见,一条条归纳起来,认真思索,感到尽管过去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由于受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影响,看书学习不够,头脑里路线斗争的观念很淡漠,在一些问题上犯了错误,给党和人民群众造成一定损失。这样一想,他就觉得毛主席领导的这场文化大革命,不仅对于我们整个国家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而且对于自己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也是完全必要的,非常及时的。不然,光埋头于领导生产,忘掉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就会在复杂的斗争中走错路线,上当受骗,给党和人民带来更大损失。从这以后,他更加热情地欢迎群众的批评。在那些日子里,人们经常看到他象接喜报一样,把革命群众送来的大字报,一张张地接过来,贴在自己家的墙壁上和房门上,认真看,仔细想。他还把革命群众的意见综合起来,连同自己的检查,抄成大字报贴在墙上,让革命群众进一步揭发和批判自己的错误,帮助自己提高路线斗争觉悟。
群众运动的生动课堂,使王学俭认识到,要更好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经常地、自觉地接受群众批评监督。因此,在整党建党运动中,他在大会上,在田头场边,在干部群众家里,三番五次地动员大家给自己提意见。他说:“俺有缺点错误,大家就要帮俺连根拔掉,千万不能原谅,不然,小毛病发展成大毛病,变成老毛病,就会给革命事业带来大损失!”
有一天,陈王大队两个老贫农给王学俭送来一张大字报,说他对他们那个大队的一个干部所犯的严重错误没有严肃处理,批评他“右倾”。公社干部议论纷纷。有的直摇头,说大字报提的意见不在理。有的指责大字报是胡乱放炮,无限上纲。王学俭严肃地对大家说:“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群众有责任、有权利批评我们的缺点错误。害怕批评,拒绝批评,老虎屁股摸不得,那是国民党的作风!”他把那张大字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
第二天,王学俭到陈王大队召开社员大会,一面宣传党的干部政策,一面向群众检查自己的错误。他沉痛地说:“俺平常对干部教育帮助不够,让这个阶级兄弟犯了严重错误,我有责任。对他的处理虽然符合党的政策,但事前没有跟大家商量,事后又没有向大家解释,没有把党的干部政策交给群众,这是不相信群众的表现。你们的批评,打中了我的要害。”
王学俭自己有一条规定:每做完一项工作,都要认真地进行总结。对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以利再战;错了,一面在思想上追根寻源,吸取教训,一面不掖不藏地抖出来,请群众批评监督,坚决改正。
一九七一年,双沟公社第一次实行大面积旱改水,粮食总产达到新的水平。在一片赞扬声中,王学俭却在一次五千人的大会上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评。原来,由于缺乏经验,有几个队作物布局不合理,水稻产量较低,其它作物也受了影响。王学俭的自我批评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干部群众认为成绩是主要的,缺点是难免的,何必那么认真。王学俭说:“成绩应当肯定,但绝对不能让成绩遮住自己的眼睛,看不到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后来,王学俭又到几个有关生产队向群众作了检查,把自己的教训变成群众的经验。 本报通讯员 本报记者(附图片)
王学俭和老贫农在一起谈心。本报通讯员摄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自觉批修的先锋战士
——记共产党员陈杏安
在批林整风运动中,武汉部队某部三机连副班长陈杏安认识到修正主义是当前的主要危险,共产党员应成为学习马克思主义,批判修正主义的先锋战士。因此,他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部队担任了军农生产的任务,陈杏安每天工作再忙,身体再累,都坚持读书、批修。一天晚上,加班抽水已到十一点钟了。回到工棚里,陈杏安照旧趴在煤油灯下写批修笔记。战友们劝他说:“副班长,你睡吧!”他回答道:“大事抓不好,心里不踏实,睡觉也不香啊!”
一次,连队批判林彪的“国富民穷”谬论。针对青年战士没有亲身受过剥削制度之害的特点,陈杏安和批判组的同志来到驻地附近的五星大队第五生产队作社会调查,掌握了这个队解放前后鲜明对比的资料。新旧社会的鲜明对比,使陈杏安清楚地看到:两种社会两重天,什么阶级说什么话。林彪一伙是地主资产阶级的总代表,他们所鼓吹的“富”,是要地主老财富;他们所鼓吹的“强”,是要剥削阶级强,妄想把广大革命群众亲手打倒的地主资产阶级再扶植起来,重新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这是何等歹毒啊!他怀着满腔怒火,连夜写批判稿。他用五队贫农和自己家庭的翻身史实,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对林彪的反动观点进行剖析。第二天,在连里批判会上,他第一个开了“炮”。这一“炮”击中了要害。同志们联系自己的家史、村史争先恐后地发言,把“国富民穷”的反动谬论批得体无完肤。
陈杏安还注意带动群众一起批修。排里有三个文盲战士,批判有困难,他一有空就帮他们学文化,讲革命道理。批判会前给他们作辅导,批判会后帮他们“补课”。在陈杏安的帮助下,这三个同志进步较快,批判会上敢于发言,还能写简单的批判稿。
三机连批判“天才论”的战斗打响了。陈杏安怀着满腔义愤发言,但没讲上几句就“卡壳”了。陈杏安只有小学文化程度,要弄清这个问题,确实困难,批来批去,还是在“天才”的字面上打转转。
“小陈呀,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啊!”指导员的话启发了陈杏安。他下定决心:从理论上攀登。
陈杏安钻研马列著作,生字、生词就象拦路虎一般,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弄来字典,问别人、请先生。他住在湖区,离连队有一里多路,中间隔着一条河沟,他经常不辞辛苦跑回连队请教别人。他住的矮小茅棚里,南方盛夏,酷暑逼人,晚上蚊虫成群。他却每晚坚持攻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
日复一日,滴水穿石。陈杏安逐步懂得了:马克思主义认为天才来自实践,群众才是英雄。林彪一伙对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任意加以歪曲,鼓吹“天赋”是知识的源泉。其目的是:为了按其唯心主义认识路线制定政治路线,反对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他们自己打扮成“天才”、“英雄”,为其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服务。
在全连再次批判“天才论”的大会上,陈杏安有理有据的批判,使大家深受启发。
实践是有力的批判。联系生产斗争实践,陈杏安和战友们一起,对“天才论”进一步加以批判。
一次,他们班接受了全连机械工作任务,几个同志面对抽水机、砸泥船等机械,只是干瞪眼。陈杏安果断地说:“实践出真知。我就不信林彪一伙‘天赋’那个邪!”煤油灯下,陈杏安辅导大家学习《实践论》;机器旁边,他和大家深钻业务,拆了装,装了拆,摸索“铁老虎”的脾气,终于使他们较好地掌握了机械的性能和操作技术。这活生生的事实,进一步戳穿了林彪一类骗子的谎言,证实了认识来源于实践的伟大真理。
天才是靠个人,还是靠群众?陈杏安带着新的课题,继续在实践中寻找答案。
有一段时间,陈杏安负责砸泥船。指挥平田的同志向他提出:田砸得不平!陈杏安仔细观察了一下,确实砸得坑坑洼洼。怎样才能砸平砸好呢?陈杏安没有经验,便召集全班召开“诸葛亮”会。有的同志谈了操纵的技术,有的同志讲了控制速度的问题,有的讲这方面的体会,有的谈了那方面的要领。陈杏安集思广益,归纳了大家的实践经验,并且还和平田的同志一起实践,摸索规律。在群众的帮助下,使砸泥工作搞得既快又好。
陈杏安以这些事实为例证,继续批判“天才论”,使大家一致认识到:天才不是靠个人,而是靠群众的实践。就象砸泥这样的简单生产活动,也说明了知识的社会性。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党的生活

正直无私
——记景花大队党支部书记郑根贵
郑根贵——这个农村党支部书记,在山西省临猗县被人们誉为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老模范。
从土改时候起,郑根贵就是基层干部。二十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大公无私、艰苦朴素、克勤克俭的政治本色。他所领导的牛杜公社景花大队,连年被评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
郑根贵在工作中,坚决遵照毛主席的教导,老老实实地按党的原则办事,绝不搞半点特殊。景花大队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粮、棉产量不断增长,副业和其它经济作物也获得丰收。果园里,鲜红的桃子把树枝压弯了。看着这一派喜人景象,看园的社员贾凤祥心想,老支书郑根贵为这个果园不知出过多少力,流过多少汗,现在桃子丰收了,说什么也要让他尝尝鲜。他专门挑了一篮“五月鲜”桃子给郑根贵送去。郑根贵知道了贾凤祥的来意,便认真地对他说:“老贾呀,不多吃多占,是咱景花大队的老规矩,咱只能带头发扬,不能出头违犯。”贾凤祥见郑根贵坚决不收,最后从篮里挑出几个塞进他的手里,说是少留几个让他尝尝。郑根贵把这几个桃子又放回篮子里,握住贾凤祥的手亲切地说:“咱们大队没有这个规矩。一篮不能要,一个也不能尝,就是咬上一口,也会把党的优良传统丢掉啊!”一席话说得贾凤祥心里热呼呼的。
郑根贵常说,没有老老实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能正确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一九七二年三月,县里召开农业学大寨会议,表扬了棉花平均亩产百斤以上的大队。景花大队是受到表扬的单位之一。会上宣布,景花大队棉花亩产达到了一百二十五斤。大队的一个干部从县上开会回来,向党支部汇报受到表扬的情况时,郑根贵问:“咱们棉花平均亩产明明是一百零五斤,怎么成了一百二十五斤呢?”有个支委见他那样认真,就劝他说:“反正咱们棉花亩产上了百斤,这个数字准不准和受到表扬关系不大。再说,产量已经说出去了,声明更正,会影响咱队的名誉,今后咱们注意点就是了。”郑根贵严肃地说:“共产党员不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会违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产量一斤也不能多报!”当天下午,郑根贵跑到公社查了产量报表。原来,一百二十五斤是开始向公社报的估产数。他当即向公社党委说明了情况,并作了自我批评,更正了数字。
在景花大队,到处可以听到人们谈论郑根贵送变压器的故事。
事情是这样的:景花大队有台没有安装的变压器。邻近的王寮大队慈阳生产队因抗旱急需,便打电话向景花大队借用。景花大队负责这方面工作的干部接电话后,心想:变压器价值千元,倘若借出去弄坏了怎么办?于是,就回答说:“变压器坏了。”把对方支吾了过去。
郑根贵知道这件事以后,便找到那个同志,语重心长地向他指出:如果一个人不讲真话,就会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损失。郑根贵的话,句句打动了那个干部的心,他主动向慈阳生产队的同志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很快地把变压器借给了慈阳生产队。 新华社通讯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