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31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王稼祥同志追悼会在北京举行
伟大领袖毛主席、中共中央和其他党政领导人送了花圈
周恩来 王洪文 张春桥 江青 李先念 邓小平 纪登奎 汪东兴 倪志福 李富春徐向前 聂荣臻等同志分别参加告别式和追悼会。汪东兴主持追悼会,邓小平致悼词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一月三十日讯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王稼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四年一月二十五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八岁。
王稼祥同志逝世后,周恩来、王洪文、江青、邓小平、汪东兴、倪志福、李富春、聂荣臻等同志,以及一些党、政机关的负责人和王稼祥同志的生前友好,前往医院向王稼祥同志的遗体告别。
王稼祥同志追悼会今天下午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礼堂里悬挂着王稼祥同志的遗像,安放着王稼祥同志的骨灰盒,上面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
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送了花圈。
送花圈的还有:董必武、朱德、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张春桥、(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邓小平、韦国清、刘伯承、江青、许世友、华国锋、纪登奎、吴德、汪东兴、陈永贵、陈锡联、李先念、姚文元,吴桂贤、苏振华、倪志福、赛福鼎,以及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共中央办公厅、组织部、对外联络部、统战部,外交部。
周恩来、张春桥、李先念、邓小平、纪登奎、汪东兴、倪志福、李富春、徐向前、聂荣臻等同志参加了追悼会,并向王稼祥同志的家属朱仲丽同志等表示亲切慰问。
追悼会由汪东兴同志主持。
邓小平同志致悼词。他在悼词中说:
“王稼祥同志,安徽泾县人,生于一九○六年,一九二五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二八年转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党中央宣传部干事、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局委员、红军总政治部主任,一九三四年补选为党的六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后选为政治局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城市工作部部长、宣传部代理部长。全国解放后,任中国首任驻苏大使、外交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书记处书记等职。
“王稼祥同志几十年来,在毛主席、党中央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积极工作,认真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王稼祥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老同志,老战友,是我党的一个损失。我们沉痛地悼念王稼祥同志,要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化悲痛为力量,紧密地团结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周围,坚决执行和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努力贯彻十大精神,团结起来,为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而奋斗。”
参加追悼会的还有:
中共中央委员、候补委员(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王诤、王震、乌兰夫、冯铉、乔冠华、肖劲光、罗青长、耿飚、郭玉峰、姬鹏飞、廖承志,肖克、张令彬;
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周士第、袁任远、康克清;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宇光、张香山、童小鹏、张纪之、鲁瑛、黄树则、吴庆彤、李金德;
王稼祥同志的生前友好曾志、方强、吴德峰、楚图南、熊复、赖奎、何连芝、陈琮英、林月琴、赵发生、何兰阶、郭化若、段苏权、胡耀邦、贺诚、宋一平等。
有关部门的群众代表数百人也参加了追悼会。
追悼会结束后,王稼祥同志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附图片)
王稼祥同志遗像 新华社发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号召广大干部和社员
狠抓批林整风推进农业学大寨运动
乘胜前进夺取棉花生产的更大丰收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一月三十日讯 国务院最近在北京召开全国棉花生产会议,总结交流了棉花丰收的经验,讨论了一九七四年棉花生产和收购计划。会议要求棉区的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继续贯彻十大精神,搞好批林整风,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夺取棉花生产的更大丰收。
在大会开始的时候,陈永贵同志到会作了报告。
参加会议的代表认真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指示、十大文件和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畅谈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和国内外大好形势。代表们一致指出,在批林整风推动下,我国棉花生产形势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好。一九七三年全国棉花总产量比上一年增长二成以上,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上海市在多年上《纲要》的基础上,又继续增产;江苏省八百七十万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过百斤,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湖北、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等省市增产幅度都超过三成。上《纲要》的地(市)由上年的四个增加到十四个;上《纲要》的县由上年的四十九个增加到一百四十五个;高产地区持续高产,一些多灾低产地区也纷纷赶了上来。不仅有大批粮棉双高产的社队,而且出现了一批粮棉双丰收的县、地和省(市)。
会上,许多先进单位的代表介绍了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批林整风,夺得棉花丰收的经验。一年来,棉区各级党委带领广大干部和群众,紧密联系农村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的实际,狠批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批判资本主义倾向,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有力地推动了棉花生产。湖北省天门县,过去是个棉花高产典型,由于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破坏,棉花生产掉了下来。去年,在批林整风中,他们联系实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加强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狠抓了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棉花生产大幅度回升,亩产从一九七二年的七十一斤提高到一百零二斤,粮食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上海市南汇县,在狠批林彪修正主义路线的基础上,各级领导班子开门整风,反骄破满,进一步提高了继续革命的觉悟,推动了农业生产。去年,这个县的棉花平均亩产达到一百六十六斤,粮食平均亩产一千五百二十六斤。安徽省萧县由于阶级敌人的破坏,资本主义倾向严重,过去粮棉产量很低。近两年来,他们通过批林整风,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粮棉产量大幅度上升,一九七三年粮食亩产六百四十六斤,棉花亩产八十一斤,分别比上年增产两成和四成,都跨过了《纲要》。
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正确处理粮棉关系,是夺得去年棉花丰收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江苏省沛县多年来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做到了以粮保棉,以棉促粮,粮棉生产连续四年超《纲要》。河北省正定县,一九七一年粮棉关系处理得比较好,做到了双增产。一九七二年遇到了一些灾害,领导上突出抓了粮食,放松了棉花,结果,棉花大幅度减产。去年他们总结了这一经验教训,摆正了粮棉关系,又获得粮棉双丰收。棉花亩产超过了百斤,粮食亩产继续过“长江”。
会上代表们还以大量的事实说明,发展棉花生产,必须发动和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自然条件不好,可以改变条件,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遭到灾害可以战胜灾害。
山东省泰安县下洼大队,过去山高地薄,粮棉产量很低。几年来,他们坚持农业学大寨,依靠集体力量,打井修渠,引水上山,河滩造地,改变了生产条件,粮棉持续五年高产,去年粮食亩产一千一百九十七斤,棉花亩产二百零四斤。浙江省镇海县岚山大队,去年春季阴雨低温,中期暴雨袭击,后期秋雨连绵。他们在严重灾害面前,充分发动群众,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大灾之年棉花总产量仍然比上年增产近一成。陕西省大荔县郏拉香植棉组,种了五十二亩棉花,去年创造了平均亩产三百二十五斤的高产纪录,就是因为她们具有高度的路线觉悟和大干苦干的革命精神。一向多灾低产的江苏徐州、河南商丘、安徽阜阳等地区的粮棉大幅度增产,也正是由于这里的党组织大搞群众运动,战胜了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结果。去年,徐州地区粮棉亩产都上了《纲要》。商丘地区和阜阳地区棉花亩产分别比前年增长三成和四成。
各地的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领导,是夺得棉花丰收的关键。去年各级党委贯彻执行
“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发动全党全民大办农业,组织大批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批林整风,进行路线教育,发动群众学大寨,抓领导班子的革命化建设,抓先进典型经验的推广,抓后进单位的转化,并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带动群众大干苦干,有力地促进了棉花生产的发展。
会议指出,一九七四年是完成第四个五年计划关键的一年,国民经济将有更大的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大会要求产棉区的各级党委,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要抓大事,抓路线,抓政治思想工作,深入开展批林整风,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要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对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棉花种植,要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按照国家计划种足种好。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进一步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大干苦干,努力改变生产条件,充分挖掘生产潜力。要认真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棉,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参加会议的有十九个省、市、自治区的九百一十九名代表。其中有植棉模范陕西省渭南县双王公社八里店大队党支部书记张秋香、湖南省安乡县安福公社松湖大队党支部书记唐纯银、湖南省澧县澧澹公社拥宪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毕承松;还有新植棉能手陕西省大荔县石槽公社张家庄大队植棉组长郏拉香、河北省束鹿县一间房公社马家庄大队植棉组长马继敏。中央有关部委和一些科学研究单位的人员也参加了会议。
全体代表一致表示,在棉花丰收的大好形势鼓舞下,戒骄戒躁,乘胜前进,为夺取今年棉花的更大丰收而努力奋斗。


第2版()
专栏:

狠抓路线教育 改进领导作风 开展群众运动
南汇县全县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六十多斤
新华社上海一九七四年一月三十日电 中共上海市南汇县委以批林整风为纲,深入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调动了广大干部和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推动了棉花生产的发展。一九七三年,全县二十二万三千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一百六十六斤,比上一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七点六。
南汇县夺取一九七三年棉花丰收的战斗,是从帮助泥城公社党委克服自满情绪开始的。这个公社从一九六三年棉花产量跨《纲要》以来,棉花生产一直走在全县各公社的前面。但是,由于公社党委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忽视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从一九六九年开始,棉花产量连年下降。南汇县委分析了泥城公社的情况,一九七三年年初,以批林整风为纲,在这个公社深入开展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帮助公社党委反骄破满。公社党委觉悟提高后,召开万人大会,发动群众总结经验教训,帮助领导改进思想作风。这样一来,群众发动起来了,他们决心为革命种好棉花。腊月底,天寒地冻,广大贫下中农破冰罱泥,车沟积肥,全公社积河泥一百三十多万担,百分之八十的棉田每亩上了一百多担,为棉花丰收打下了基础。
帮助了泥城,教育了全县。各社、队都放手发动群众,帮助领导班子搞好思想革命化。同时,他们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就怎样更快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问题,领导群众展开讨论,总结经验,制订措施。各行各业、城镇、机关,都开展了“如何为农业服务”的讨论,把自己的工作纳入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从而在全县形成了大办农业的新高潮。
在高涨的群众运动面前,全县各级党委领导成员,认真改进作风,下到队里去,带领群众大干苦干。他们在工作中,遵照毛主席关于“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的教导,深入开展批林整风,大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用革命促进生产。
老港公社近几年农业生产一直上不去,去年经过路线教育,促进了领导班子的思想革命化,改变了过去“遇到矛盾绕道走”的精神状态,积极解决后进单位存在的问题。
这个公社有个铁桥大队,县、社干部曾经“四进四出”,没有解决问题。去年,公社党委副书记带领工作组进驻这个大队后,深入发动群众,狠抓阶级斗争,打击了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煞住了歪风邪气,调动了干部、社员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赶了上来。去年,全大队皮棉亩产达到一百八十五斤,比前年增长了八成多。贫下中农说:“不抓阶级斗争,铁桥生锈成‘断桥’;抓了阶级斗争,铁桥变金桥。”
后进大队变面貌,老港公社大翻身。去年全公社棉花亩产达到一百七十五斤,比前年增长五成,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