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文化大革命提高了我的路线觉悟
江苏南通国棉一厂革委会副主任 陆兆麟
周恩来同志在十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工作中,不但要重视党的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而且要特别重视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这是我们党取得更大胜利的基本保证。”“二十多年来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基本经验,就是依靠群众。”这个报告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示。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总结多年办企业的经验教训,我清醒地懂得了:一个企业的领导干部,要使企业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不抓路线不行,不依靠群众不行。
不能就生产抓生产
毛主席教导我们:“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却没有这样的觉悟。当时,我错误地认为,只要把生产搞上去,产量增加了,质量提高了,开会有得说,经验有得写,报纸有得登,外面有名声,先进就能争得到,红旗就能保得住。因此,在工作中,一味埋头抓生产,起劲地搞什么“文明生产”、“花园车间”。为了争当“先进”,省、市评比时,就搞突击生产,定台定号,专纺专织;原料上搞“吃小灶”,喂好棉;工艺上搞少慢差费的轻定量、慢车速、多工序、小牵伸;在看布样时,设法把布面疵点、棉结杂质用镊子镊掉,看起来好象很光滑,还说,这是在三尺布面上见分晓。同时,采用物质刺激的办法,调动所谓“积极性”。这样,有时生产也能上去,但不知不觉地把企业引向修正主义的邪路。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群众满腔热情地教育我,真心实意地帮助我。开始时我很不理解,心想:我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真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用很大的劲,出很大的力,不仅忙而无功,还说我是“走资派”,真是吃力不讨好。后来,通过批判刘少奇的“生产第一”的修正主义路线,我渐渐有所觉悟。特别是批林整风运动以来,在党委的帮助下,联系思想实际,狠批林彪散布的“工人做好工,农民种好地就是政治”等反动谬论,我进一步认识到,所谓“生产好,路线自然正确”,是修正主义路线的流毒,是毛主席早就批评过的“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的错误观点在新形势下的表现。过去我错,就错在把纲与目弄颠倒,以目代纲,这怎能沿着正确路线前进呢!最近,我反复学习了周恩来同志在十大政治报告中指出的:“有不少党委,埋头日常的具体的小事,而不注意大事,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改变,势必走到修正主义道路上去。希望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同志警惕这种倾向,认真地改变这种作风。”联系自己走过的道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更加深刻了。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革命群众批评我说:“路线错了,干劲愈大,错误必然愈大。好象一架飞机,航向错了,马力愈足,飞得愈快,离目标就愈远。”想起这些话,我更加体会到接受革命群众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进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更加明确了讲路线,要讲党的基本路线。工厂要把生产搞上去,就必须抓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抓上层建筑,不断批判资本主义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
不能运动群众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我口头上也懂得要依靠群众,特别是一九六四年参观大庆回来后,决心要学习大庆,大搞群众运动。可是,因为我的路线觉悟不高,只学了形式,没有学到根本。搞来搞去还是靠少数人,群众批评我说:“是群众运动,还是运动群众?”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广大职工针对我过去没有真正依靠群众办企业的错误,对我进行了批评、帮助,使我进一步懂得了靠不靠工人阶级来管理企业,是承认不承认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执行不执行“鞍钢宪法”的原则问题。要是把“专家”看成是工厂的“主宰”,结果只能是运动群众;只有把工人看成是工厂的主人,才会大搞群众运动。
当我被结合进新的领导班子以后,我就警惕自己:可不能再犯运动群众的错误了。在党委的领导下,我遇事和群众商量着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原原本本地交给群众,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过去,我是靠少数人指手划脚,发号施令的多,现在,请老工人参加厂部和车间的专业管理,把生产第一线的有关工人和运转班的有关干部组织起来,成立“三结合”调查组,认真调查企业管理和生产建设中存在的方向、道路问题,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帮助我们不断地改进工作。群众真正发动起来了,在他们的监督下,我们就会少犯或不犯错误。前年,我厂节约电力三百五十九万度。去年开始,我想,再节约恐怕油水不大了。参加厂部管理节约电力的老工人林乔师傅对我说:“决不能躺在成绩上睡大觉,看不到共产主义大目标;不是潜力不大,而是自满情绪大;不是油水少,而是继续革命的思想少。”老工人的批评对我触动很大。我把这个意见带到党委,经研究后,在全厂领导干部中开展了反骄破满活动,接着又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上半年就超额完成了全年的节约电力指标。事实教育了我:凡是企业中有关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重大问题,都要由群众充分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这样做,才是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才能办好社会主义企业。
不能因循守旧
我们搞生产是眼睛向下、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还是眼睛向上、两手向外、等待支援?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整风运动,我对这个问题逐步加深了理解,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就拿制定我厂“四五”期间生产技术发展规划来说吧,开始,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问题上,我有“三等”思想:等国家定了型再用;等兄弟单位出了经验再搬;等各地用了再跟。因此,开始订了个伸手要钞票、要机器的规划。把这个规划提给群众时,群众不但没有通过,还向我们尖锐地指出:“不能只看到厂老客观条件有限制,要在挖掘潜力上迈步子;不能只顾守摊子,要在改造上闯出新路子。”为什么我脑子里想的是守摊子、老路子,而群众脑子里却想的是迈步子、闯路子?还是群众的话教育了我,他们说:“舒舒服服学不了大庆,轻轻松松变不了面貌,平平稳稳作不了贡献。”这样,就帮我挖出了思想根源,原来是“因循守旧”、“贪大求洋”思想在作怪。后来经过几上几下,反复征求群众意见,才拿出了新的规划。这个规划拿到群众中去,很快就通过了。大家表示,要挖潜力,创新路,实现规划;鼓干劲,迈大步,争作贡献。我们因势利导,组织了一场实现规划的战斗,进展很快。从这次订规划中,我得到一个深刻启示:只有依靠群众,才能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破除懦夫懒汉的世界观。


第3版()
专栏:

在十大精神鼓舞下,大庆油田开发和建设新油区的职工,认真学习十大文件,决心更好地抓革命、促生产,为发展我国石油工业做出更大成绩。这是大庆革委会副主任张洪池同钻井工人一起学习十大文件。
新华社记者摄


第3版()
专栏:

敢顶歪风的人
——记辽宁抚顺矿务局材料厂汽车司机王端双
辽宁抚顺矿务局材料厂汽车司机王端双,开车十几年来,不谋私利,不徇私情,自觉地抵制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受到广大群众的称赞。
还是一九七一年初冬,领导上派王端双的汽车给老工人吕玉德搬家。当时厂内运输任务很重,但王端双考虑到眼下天气越来越冷,早搬完吕师傅早安心。于是,他白天出车后,赶紧吃完晚饭就开车来到了吕玉德家。吕师傅家由演武沟往将军堡搬,路程远,东西多,一直拉到半夜才把家搬完。这时吕师傅拉着老王的手,指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酒、饭说:“端双,我知道你给同志们干活,从来是不肯吃人家一口东西的,可咱俩是多年的老同志了,没说的,你为我忙了一宿,总得让我谢谢你吧!”可是,王端双对吕师傅说:“厂里决定用汽车为你搬家,这是党组织对咱工人的关怀,应该牢牢记住党的恩情,决不能感谢哪个人。我开车来,这是完成组织上交给的任务,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你不用过意不去。再说,我不吃你的饭,也是为了警惕自己。我出车给同志们干活的时候多,要是老吃人家的、喝人家的,时间长了就会成习惯,逐渐产生‘我开车给你干活,你就得给我好吃喝’的资产阶级坏作风,这不就会慢慢变修了吗?咱俩不光是老同志,还都是党员,我这样作,你不但不要生气,还应该支持呢!”
一席话,说得老吕心里热乎乎的。他望着在黑夜里顶着冷风开走的汽车,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王端双常说:“每个工作岗位都有它一定的权限,一个革命者决不应该利用本职工作的权限去谋个人的私利、图个人的方便。”他不但这样说,更带头这样作。去年九月的一天,老王下班刚进家门,就见原在一起开车的一个老同志等候他。原来,这个同志有两吨煤要运往盖县,特意来求老王帮忙出个车。老王想,他自己也是个开车的,怎么倒来求我呢?那个同志说:“自己的活,自己出车不好交代,别人知道还要说闲话。你给跑一趟,往后你有用车的地方只管找我,两就便,谁也说不出啥!”
老王一听,立即拒绝说:“车是公家的,往盖县来回好几百里,我哪有这个权利私自出车!”然后又耐心地对那个同志说:“借公家光的思想可要不得呀!如果每个人都利用自己的职权来借公家的光,那不就把社会主义‘借光’了吗?”那个同志被老王一番话说得面红耳赤,他见老王毫无商量的余地,只好走了。
王端双对别人是这样,对自己更是这样。那还是他在局房产公司开小车的时候,他爱人分娩要到医院。当时汽车库就在老王家附近,邻居们劝老王用一下自己开的那辆小车,说这是特殊情况,领导和同志都不会责怪的。老王心想,别人家生孩子不见得都用小汽车,咱们为什么搞特殊呢?他跑到公司仓库借了辆手推车,把爱人送到了医院。气得他爱人埋怨他说:“跟你这些年,家里天大的事,从未沾你个开车的光!”老王笑着说:“你就当我不是个开车的不就完了。”
王端双经常对车库的同志们讲:“开车的人,头脑里要是没有党的原则性和政策性,准会把车开到修正主义道上去。”他用这些话启发同志,也警惕自己。
去年春天,厂里从法库往回运谷草,任务交给了另一位司机。王端双在帮助这位司机检查车的时候,听见有人说让多带两桶汽油。王端双心想:去法库一个来回,油箱装的油足够,为什么还要带油,莫不是中途要干什么私活?他马上追根问底,原来,法库的一个生产队通过私人关系要用两天车,答应事后可以给厂子弄口肥猪。王端双觉得这是假公济私,不但影响厂里的正常运输,而且破坏了国家统购统销政策,当即阻止出车。有人在旁边说了半天情,他还是不答应。这时有人就说,这是一位领导同志同意了的。王端双坚决地说:“违反政策的事,不管谁同意了的,也不能做!”他马上向厂领导汇报了这件事,厂领导及时制止了这件违反政策的事。
公家的事,王端双不徇私情,敢于顶住歪风;就是私人的事,他也敢于打破情面,坚持原则。王端双在沈阳郊区有个多年没见面的外甥女。一次,他外甥女婿带着礼物来老王家串门,在吃饭时,外甥女婿说:“姨夫,我在你们这里买了点房瓦,家里等盖房子,什么时候您抽空给拉回去?”
老王顺口便说:“用厂里汽车干私活不合原则,你还是想个别的办法吧。”
“道也不远,来回不过三、四个钟点,你抽空就干了,用不着和领导说,自找麻烦。”
“那哪行!”老王严肃地说:“那样干,错的不就更远了,这种事不要说领导不能随便答应,就是答应了,咱是个党员,也不能带这个头啊!”
他外甥女婿寻思半天,又说:“姨夫,自己出车要是不好办,您开车多年,认识的司机多,是不是能求别人给帮个忙?”
“错事咱不去干,让同志们去干,那不是更错吗?”
这位外甥女婿万没料到自己的姨夫会这样答复他,一气之下,当晚就走了。事后,老王还特意通过一个亲友,给他外甥女婿作了一番思想工作。
毛主席教导我们:“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王端双就是这样的一个好党员。
本报通讯员


第3版()
专栏:

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加快建设步伐
云南省去年完成的重点建设项目大部分投入生产
新华社昆明电 云南省基本建设战线认真贯彻执行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坚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重点工程的建设步伐,取得了新的成绩。去年一至十一月份,全省完成的重点工程,大大超过了一九七二年全年完成的数量。现在,已经完工的重点建设项目,大部分都投入了生产。
一九七三年以来,云南省基本建设战线各级党组织继续抓紧抓好批林整风这件头等大事,教育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局观念,认清保证重点工程迅速竣工投产,对于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省基本建设主管部门和物资、施工、设计等部门一起,对全省的施工项目进行了调查、排队,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和大、中、小并举的方针,分别轻重缓急,把国家急需而建设条件又较好的建设项目,列为重点,从物资、设备材料、施工力量等方面给予保证,使全省基本建设战线出现了领导重视,重点突出,力量集中,各方协作的局面。十四冶金建设公司在去年施工的四十七项工程中,有四项是要求当年竣工的重点项目。公司党委集中了百分之八十的施工力量、材料和运输车辆投入重点工程的建设,大大加速了施工进度,到十月底已建成了三项重点工程。
在基本建设工作中,云南省各级党组织遵照毛主席关于“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的教导,按照国家统一计划,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加快了重点工程的建设速度。为了加强工业支援农业的能力,云南省把去年兴建的小型氮肥厂都列为重点项目,不仅省里主管部门在投资、设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发动有关区切实加强领导,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大力挖掘现有企业潜力,加快工程进度。玉溪地区除选派得力的干部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外,还从各工厂中抽调出一批技术骨干,组成小化肥安装服务队,组织老厂为新建厂制造设备、配件,保证工程的建设。个旧市在兴建小型氮肥厂的过程中,市委主要领导干部亲自到工地,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使一座年产三千吨合成氨的氮肥厂,只花了八个月的时间就迅速建成投产。去年,全省建成了八座小型氮肥厂,其中七个已投入生产,是云南省发展小型氮肥厂速度最快的一年。
云南省有关厂矿企业的职工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主动解决设备、材料的缺口,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云南省冶金第一矿的一个采选厂一期工程,是要求去年建成的一个中型工程项目,共需设备四千五百多台、件,国家一时供应不上。这个矿的领导和广大工人一起,狠挖企业内部潜力,通过清仓查库和自制加工,解决了设备需要总量的百分之七十八,提前两个多月完成了这期工程的建设任务。
目前,全省基本建设战线广大职工,在十大精神的鼓舞下,进一步掀起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新高潮,决心为社会主义建设多作贡献。


第3版()
专栏:科学简讯

“伏虎茧蜂”防治地老虎
严重危害旱地作物的地老虎繁殖力强,活动分散。多年来,人们采用毒土触杀,毒饵诱杀,或人工捕杀的方法治它,往往事倍功半。云南省昭通县植物保护站人员决心寻找消灭这种害虫的好方法。有一次,他们饲养了四百多条地老虎幼虫(又名地蚕)进行观察,发现这些幼虫长大做成茧子以后,从中飞出来的大多数不是地老虎成虫,却是一种小蜂。经反复观察分析,原来这种小蜂是地老虎的寄生蜂,它们已经把卵寄生在地老虎幼虫身上。地老虎一被寄生,就瘫软不食,做茧后到幼蜂出生,地老虎其实已经死亡。于是,他们给这种蜂取名叫“伏虎茧蜂”。据国内昆虫学家鉴定,伏虎茧蜂能够征服地老虎,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发现。目前,正在进一步试验把它用于大面积防治地老虎。


第3版()
专栏:科学简讯

“奇迹式的树木”——团花树
去年,世界林业大会推荐了一种“奇迹式的树木”——团花。它是一种生长快、成材量大的速生树,我国科学家在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早有发现。团花树是一种热带和亚热带乔木,生长在海拔六百米以下的湿热森林地带,主干通直,木材性能良好。云南省热带植物研究所人员在西双版纳原始密林里测定了三株生长十四年的团花树,树高为二十三米至二十五米,胸径为五十一点五厘米至五十五点一厘米,其生长速度比温带的松树要快十倍。它的材质轻软适中,纹理顺直,结构略细,呈黄白色,无特殊气味。它的种子只有针尖那么细。据在室外苗圃播种试验,发芽率可达百分之六十以上,一般壤土和粘土均能生长。去年以来,这个研究所培育的苗圃,当年树苗长到一米左右,经过成片移栽,大部分成活,长势旺盛。


第3版()
专栏:科学简讯

澜沧江鱼类资源丰富
不久前,云南省动物、水产研究机关和思茅地区的工人、干部、科学工作者十八人,穿密林,过急流,在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步行三千五百多公里,对澜沧江的鱼类进行了调查,采集到一千二百个淡水鱼类标本,共计九十二种。调查表明,澜沧江淡水鱼类资源丰富,种类多,个体大,开发利用大有可为。目前,科学工作者和工人、干部“三结合”,正在进行初步研究,除整理出新的鱼种外,还鉴定出三种鱼可作养殖驯化对象。这三种鱼的共同特点是生长快,长得大,食性杂,肉味鲜美。如全身鲜红的“红结鱼”,可以长到一百多斤,屠宰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左右,肉味鲜美,连鱼鳞也可食用。在野外环境中,三岁的红结鱼体重就达六市斤,很有家养前途。
(新华社)


返回顶部